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寒梅惊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1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4:33
  金幼孜与胡靖走上泮桥,看着眼前的半圆形水池,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胡靖指了指眼前的水池,说道:“此泮池来历,金兄应知之甚详吧?”
  金幼孜自信地点了点头,道:“泮池又称泮宫,古人云,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依照古礼,天子太学中央,设置一座学宫,名为辟雍,四周坏水,诸侯只能南面泮水,故而有了泮宫一说。”
  胡靖赞赏地看了一眼金幼孜,道:“《诗经·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我等不知能否采芹而歌。”
  古代士子在太学时,往往会摘取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告诉别人,自己是个文化人。
  胡靖隐含的意思是,不知道此番科考,能否高中。
  金幼孜看着前面的棂星门,肃然道:“入泮非入仕,想要入仕,那便需要真本事。不过以胡兄之才,恩荣宴必定是可以吃上的。”
  胡靖苦涩地摇了摇头,两人走过泮桥,道:“如今不比往常,你我皆去过国子监,其中新学与杂学颇多,可见朝廷在取士之上,已不同于往日。”
  夫子庙的布局是前为孔子庙,后为学宫,东侧则是贡院,即会试考场。
  看着眼前的大成殿,金柚子与胡靖也不再交谈,而是肃穆地走向殿内。
  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
  看着几位先师,金幼孜与胡靖肃然行礼。
  拜过之后,两人通过东侧小门,进入学宫,继续着之前的话题。
  “若是如此,行文八股,代圣人立言是否可以改一改?”
  金幼孜有些担忧地问道。
  胡靖想了想,微微摇头,道:“风险太大,当下朝廷并无明文,只通过国子监变改,很难揣测朝廷实意。若违背了代圣人立言,那我等多年心血,可就功亏一篑。”
  金幼孜也清楚这一点,总仿照圣人的心思去写文章,确实有些憋屈,可若是擅自发挥自己的观点,那很可能会被一棍子打回家。
  努力了这么多年,谁会在如此重要的考场之上冒险?
  两人走出学宫,想要去贡院看看,提前熟悉下考试场地。
  突然之间,一声吆喝传来:“卖考题了,卖会试考题了,都来买呀。”
  金幼孜、胡靖顿时被吓得一哆嗦,卖考题?
  还有这福利?
  不对,还有这脑残?
  就算你有考题,也不能公开发卖吧?
  售卖试题,可是要被砍头的。
  竟然还有人买试题,这些家伙活腻了?
  “这位兄台,你不知道买试题是重罪吗?”
  金幼孜拦住了一位买考题的举人,严肃地问道。
  被拦的举人看了看金幼孜,甩了甩袖子,说道:“买份试题犯哪门子罪?去休去休。”
  金幼孜郁闷至极,这年头风气不对啊,买考题的嚣张,那卖考题的更嚣张,衙役都来了,也不跑也不逃,还在那喊着。
  胡靖揉了揉眼,金幼孜也迷茫了,那衙役竟然还笑呵呵地,还施礼,然后,走了?
  这算什么?
  帝国京师,朗朗乾坤,竟有如此黑幕!
  我等身为举人,当为君分忧!
  金幼孜愤怒地上前,对卖试题之人严厉地道:“你发卖会试考题,按律当斩!我已记住你容貌,想要逃走也没用,奉劝你最好是去刑部大牢,等待皇命处置!”
  辽王朱植听闻金幼孜的话,也不介意,拿出一份考题,递了过去,道:“要不,你也来一份?一两银子,童叟无欺……”
  “你!”
  金幼孜从未见过如此之人,竟丝毫不畏朝廷!
  胡靖拉了拉金幼孜,说道:“金兄,这确实是会试考题啊,不过,却是前朝的……”
  “前朝的?”
  金幼孜懵了,连忙低下头,仔细看去。
  果然,这些会试试题,都是宋元时期的试题,并无大明试题。
  人家卖前朝的试题,自然是无所禁忌……
  朱植看着两人,严肃地说道:“朝廷会试考题,谁敢拿出来发卖?别说拿出来了,就是出了泄密之事,怕也是人头滚滚。这点谁会不知?”
  “不过科举一途,总有相似之处。观古而考今,以分上下优劣。不如买几份考题,回去好好研读,或可从前人大作之中,窥出一点门道。”
  金幼孜、胡靖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将手伸向了袖子。
  这虽然不是此科会试考题,朝廷也不会在已经出过的考题里面再出一次,但看看前人大作,总还是有利无害的。
  朱植看着离去的金幼孜与胡靖,掂了下手中的碎银,微微一笑,又扯开嗓子喊道:“卖会试考题啦。”
  想要吃一波考试红利的,可不止是胆大包天的朱植,还有一众书商、小商小贩。
  夫子庙、贡院周围的街巷,已是人流如织,摩肩擦踵,直至六月五日晚,周围再无商贩身影。
  六月六日,会试考试开始。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考试就是坐牢?
  时间:六月六日。
  考场:江南贡院。
  好了,到时间了,贡院周围不让做买卖了,不准卖西瓜吆喝,也不准有人敲砖头传摩斯码,贡院外的街道禁商、禁行。
  监考官们到了,坐轿子的主副、考官也来了。
  举人们,都排好队,都吵吵,也别推搡,这是鲤鱼跃龙门,万一掉河里淹死了,那就不太好了。都精神点,把你们脚下的篮子提在手里,准备好馒头,还没买好馒头的,可以去武大郎家买几个烧饼。
  想要进入贡院,需要先接受检查。
  先看看你篮子里的东西,笔、墨、砚、蜡烛,没夹带,这个馒头怎么看着不规则,该不会是你自己蒸的馒头吧?
  掰开馒头检查,好啊,竟然敢夹带纸条,来人啊,把他押下去,先送到礼部,让礼部交付司法部门处置!
  还有那个正在吃馒头的家伙,一并送过去。
  考篮没问题,头发没问题,脱衣服吧。
  外衣没问题,里衣没问题,内衣……咳咳,那什么,鞋袜也没问题,好了,这是你的牌子,可以进去了。
  进入贡院之后,别乱跑,按照牌子上的编号,对号入座。
  贡院有上万房间,都是清一色单间,你就在这单间里面考试,睡觉也在这里面睡觉。
  舒服吧,想想后世,哪里有单间待遇……
  可是,这个单间,有点特殊。
  它叫号房。
  规格是这样的: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
  一尺大概三十厘米,多少比划下就知道了,这哪里是什么豪华自助游单间,明摆着就是一个牢房啊。
  后世人称坐监狱为蹲号子,这里的号子,就是号房。
  没错,考试如坐牢,就是这么酸爽。
  除了知道自己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偶尔写几百个字之外,和坐牢真没什么区别。
  外面有人守着,盯着,不准你跑了,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个人卫生问题,也得在里面解决,别提多难受了。
  那位说,不就是狭窄了,挤一挤,坚持下,考完不就好了?
  可是,这考试,他不是考两三天就结束了啊,会试考试,往往要考七八天……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考试吧。
  明代会试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末能者许各减一道。
  其中《四书》义,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都取自四书五经,能不能写好八股文,直接关系着你能不能中第。
  八股,指的是八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这八个部分,都需要用排偶句来作。
  在束股末尾,还要写数十字或百余字的总结性文字,即大结。
  八股文被人踩了很久了,不仅后世人踩,古人也踩。
  比如朱标的老师宋濂,其形容八股文选出来的人才是这样的:“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想想那个样子,像不像白痴……
  明末顾炎武甚至直言: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在他看来,秦始皇不过是烧了几本书,但八股文,却害了所有的学问,即所谓的“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当然,八股文若只是垃圾,也没人会一直用了,毕竟朝廷也不是垃圾场。
  在后世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写道: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由此可见,八股文是诗赋的一种基础文体。
  理性地说道,八股文是存在着问题的,但直接将它与愚民、蠢民挂钩,是不合适的。
  设置八股文,本就是为了全面考察士子对经义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文辞的提炼能力,在那个时代,未必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但确实是贴合当时时代的一种文体。
  说八股文桎梏思想,也不完全对,只能说有些人读书读傻了,把文章的格式,当做了文章的思想,格式有框架,所以就把自己的思想也框住了。
  那没办法,是你把自己套进去的。
  明清多少厉害人物不是通过八股文考出来的?
  解缙、杨荣、杨博、王守仁、于谦、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等,谁不是经过八股文出来的?
  他们没有愚蠢,也没有被桎梏,因为他们清楚,八股文是有格式的,但思想是没有格式的。
  很多人在八股文中,有意无意地插入了自己的观点,写出了精彩的文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