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士_分节阅读_第528节
小说作者:子率以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3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46
  陈堪点点头,面上没什么表情。
  朱瞻基则是一下子就愤恨起来,忍不住咬牙切齿道:“潭州上下一体官吏,守备司常坤,都该死啊。”
  朱瞻壑没有应和朱瞻基的屁话,继续说道:“潭州确实烂了,但好在他们还没有选择朝最底层的百姓下手,所以潭州表面上暂时还能维持繁华的假象。”
  说着说着,朱瞻壑便忽然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说道:“而就是这样的表象,他们竟然有能力维持三年之久,也算是有点本事了。”
  听见朱瞻壑的笑声,朱瞻基顿时不满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笑得出来?”
  “那个刘广究竟是什么情况,你倒是赶快说啊。”
  朱瞻基不满的催促了一句,朱瞻壑也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老师果真料事如神,那刘广确实有问题。”
  听见朱瞻壑的话,陈堪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刘广有没有问题,只需要看他对待家人的表现就知道了。
  刚才朱瞻壑带着他老婆孩子进门时,他老婆孩子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那小女孩更是有些惧怕他的感觉。
  再加上刘广的老婆孩子穿着实在太朴素,朴素得像是寻常农户人家。
  一个五品的守备都司,放在京城或许不算什么,但放在地方上,那绝对是顶了天的贵人。
  一个贵人的家眷是这样的打扮,实在是有些天方夜谭。
  所以,这个结果,还不算出乎预料。
  而朱瞻壑小小的拍了一个马屁,见陈堪没什么反应,便继续开口道:“那刘广除了与发妻许氏有一个女儿之外,在外面还有一个私生子,乃是与青楼艺妓所生,那私生子一直被他寄养在一户商户人家,而这件事情,整个潭州知道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所以他才会连老婆孩子都不顾的跑来告御状。”
  朱瞻壑说到这里,陈堪脸上才稍微露出了一点感兴趣之色,问道:“既然他在外面有私生子的事情知道的人不超过一手之数,那就说明此事潭州还是有人知道的,刘广不在乎发妻和女儿的生死,总不可能不在乎儿子的生死吧,他跑来告状又是为何?”
  听见陈堪一语就问到了核心之处,朱瞻壑脸上顿时露出了佩服之色。
  “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老师啊。”
  朱瞻壑微微一笑,不等朱瞻基继续开口催促,便继续说道:“若不是弟子亲眼所见,弟子还真想不到区区一个守备都司还能有这样的手段。”
  “什么手段,你倒是快说啊!”
  朱瞻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朱瞻壑老师卖关子的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
  朱瞻壑摇摇头道:“那私生子,同样是刘广的障眼法,刘广真正在乎的人,乃是他养在永定县的外室,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刘广与那外室一共养育了二子一女,且那两个儿子,都在一家私塾求学。”
  磨蹭了半天,朱瞻壑终于说出了真相。
  真相一出,顿时雷得朱瞻基外焦里嫩。
  “这这这......你确定,这是刘广的手笔?”
  朱瞻基有些语无伦次的指着朱瞻壑,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朱瞻壑苦笑道:“说实话,一开始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这是一个守备都司的手笔?”
  听朱瞻壑道完真相,陈堪也是有些诧异,他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守备都司,竟然还有这种手段。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这刘广竟然还是个读过兵法的。
  收起心中的惊讶,陈堪继续问道:“刘广为何要跑来告御状的事情可查清楚了?”
  听见陈堪发问,朱瞻壑急忙点点头道:“大概率是因为分赃不均,据探子回报的消息所言,潭州下辖九个守备司每年的钱粮都是由五城兵马司分开发放,再由常坤统一收集起来打点所有的环节。
  但潭州九个守备司还养着三千老弱,这三千老弱的口粮是由九个守备司按季轮流发放,而这个季度,恰好轮到了刘广所在的祁县守备司。
  本来刘广是要发放钱粮的,可常坤将本该用来发放的那份钱粮给私吞了,所以刘广便只能自掏腰包补上去。
  因为此事,刘广对常坤怀恨在心,只是苦于没有报复的机会,一直到咱们来到潭州,刘广终于找到了机会,所以便毫不犹豫的跑来告御状。”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陈堪脸上不由得露出了赞叹之色。
  “这么说来,这个刘广还真是个人才。”
  朱瞻壑附和道:“这刘广确实是个人才,若不是遇上的是老师您,换成别人来,说不定还真叫他成功的名利双收了。”
  而朱瞻基听完朱瞻壑调查出来的真相之后,则是忍不住咬牙切齿道:“好一个国贼,竟然还想行此蒙蔽之事。”


第五百零七章 混得最惨的侯爷
  真相大白之后,师徒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刘广确实是个人才,一个狡兔三窟之策被他玩得炉火纯青。
  也难怪他有机会跑来找陈堪告状,估计是常坤和潭州官场也没想到刘广竟然会背刺他们,所以放松了警惕。
  这要是今日来的钦差不是陈堪,换成其他人来,只怕还真会认为刘广就是个忧国忧民的良材美玉。
  就算查出来刘广与地方军政同流合污,但有他不顾妻儿老小乃至于私生子的性命也要揭露黑暗一事,那同流合污也会被定性为忍辱负重。
  毕竟,谁能想到一个看似憨厚的老实人,竟然会连续布下两个障眼法来迷惑世人?
  可惜他遇到的是陈堪。
  陈堪从锦衣卫起家,又一手创立了五城兵马司这样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刘广在他面前玩虚晃一枪那一套,无异于关公面前耍大刀。
  沉默半晌之后,朱瞻壑忽然摇头感慨道:“刘广这也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若是他去找率先从潭州路过的刘观告状,只怕现在早就功成名就了。”
  朱瞻基咬咬牙道:“有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此国贼,若当真叫他功成名就,那才是笑话。”
  陈堪没去管大朱小朱的感慨,沉吟片刻之后,问道:“刘广已经失踪三天了,常坤那边估摸着也该发现不对了吧?”
  朱瞻壑微微颔首,回道:“确实如此,昨日弟子去往常坤府上之时,便发现他在遣散下人,不过弟子在他府邸附近留下了不少人手,除非他能长出翅膀飞进深山老林,否则他逃不了,另外,潭州府衙里亦有咱们的人手。”
  陈堪点点头,有些意兴阑珊道:“既然你们都有自己的安排,那此事就交给你们去做吧,记得别惊扰了百姓就行。”
  听见陈堪这句话,朱家兄弟二人不由得对视一眼。
  片刻后,朱瞻基开口道:“老师,吏部和皇爷爷那里,还需要您打声招呼,弟子的名头只怕不太好用。”
  “可以!”
  陈堪言简意赅的应下,朱家兄弟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嗜血的光芒。
  “如此,弟子这便去了!”
  陈堪无所谓的罢罢手,朱家兄弟再度朝陈堪抱拳一礼,随即退出了房间。
  目送两个得意门生的背影远去,陈堪无奈的摇摇头,也开始动弹起来。
  杀人拿人的事情不难,交给大朱小朱他放心。
  陈堪虽然没有仔细问过他们手里掌控着什么力量,但料想朱棣也不会拿两个孙子的性命开玩笑,至少解决一个潭州官场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他的人也在暗中盯着他们,一旦出什么纰漏,他的暗手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掉一切威胁。
  潭州官场一事真正棘手的地方,是在于如何善后。
  首先是一个影响力问题,自永乐朝开始以来,朱棣一直选择的做法都是紧中枢而松地方。
  即将各种争斗都尽量控制在朝堂,不让党争或者朝局影响到地方的发展。
  所以永乐一朝死的大人物虽然不少,却不像洪武年间太祖爷的那几次大清洗一样,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
  但此事一旦捅到朝堂上,全国上下势必会掀起一轮大清洗。
  潭州不大,潭州从上到下烂到根子里的事情也不大,真正把事情变大的根源在于潭州的军政两界勾结到了一起。
  朱棣自登基以来,便致力于军政分离各安其位,毕竟他就是藩王起家,他太清楚军政融合对于国家的危害了。
  当一个人有了政权的同时,还能控制军权,那前唐藩镇节度使坐大的旧事就会重现。
  唐末藩镇割据的旧事,足以让后世的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帝王都引以为戒。
  前宋的重文轻武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大明虽然不像前宋那样,将武将直接打压到尘埃里,但对武人的防备也一直没有放下过。
  为此,朱棣不惜以五军都督府割裂武人抱团的可能性,又成立内阁专司政事。
  现在眼看军政分离一事即将出成果,却忽然爆出潭州的事情,以朱棣的性子,不在全国各地掀起大清洗才怪。
  而大清洗就意味着动荡。
  但大明现在国内才刚刚踏入稳步发展的道路,外部也还不稳定。
  东洋的战事刚刚开始,南洋的战事刚刚结束。
  北方阿鲁台和马哈木虽然相互牵制,暂时没办法对大明造成威胁,但也不能不防。
  还有辽东,兀良哈三卫刚刚决裂,后续的发展如何也不是一点计谋就能控制的。
  诸多外部条件相加,对于大明来说,最好安稳发展一段时间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短时间,动荡绝不可取。
  如何阻止这场动荡,陈堪也没有办法,但延后一下动荡到来的时间,陈堪勉强可以试一试。
  方才朱瞻基之所以请求陈堪与吏部和他皇爷爷周旋,也是考虑到了大明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发生什么动荡。
  但他和朱瞻壑毕竟是两个小辈,面子暂时不够用。
  所以,这事只能落在陈堪身上。
  回想了一下事情的始末,陈堪开始写信。
  一封信给吏部,一封信给兵部,一封信给朱棣。
  给吏部的写信,自然是因为潭州官场即将空出许多位置,这些位置该如何调度安排,还需由吏部来拿主意。
  给兵部的就要简单粗暴得多,就是质问茹瑺怎么搞的,手底下出了那么大的蛀虫都不知道。
  至于给朱棣的,那就是分析利弊了。
  潭州之事爆出来的影响肯定会在朝堂上造成轩然大波,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此事,也能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和朱棣提个醒,让他们知道许多事情不是一拍脑门想个办法出来就能杜绝的。
  比如军政分离。
  五城兵马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走兵部的权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武将抱团,但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无谓的流程和冗余人员。
  三封信谢完,陈堪又以黜置副使的身份上了一封非常官方的奏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1页  当前第5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8/5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