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使也知征夷大将军?”
反问出声之后,后松雅子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是陈堪在问他,急忙垂手告罪:“上使恕罪,臣女就是有些惊讶,不过征夷大将军已经在年中之时为了抵御外敌战死于北海道。”
陈堪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倒也没有继续多问。
陈堪当然知道足利义满,如果不是因为陈堪的到来,历史上永乐年间的日本国王就该是足利义满这位日本幕府时代最后的大将军。
因为足利义满不承认天皇,而是认为大明才是日本正宗。
于是不断的跪舔朱棣,其谄媚程度比之朝鲜的小老弟李芳远也不遑多让。
然后嘛,朱棣被他舔舒服了,不仅承认了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更是赐下金印。
甚至还在足利义满去世之后,派遣郑和前去给他追赠谥号,为大明日本恭献王。
足利义满去世之后,日本历史上的幕府时代也就落幕了,随之而来的是百屯大战的战国时代。
当然,这是原来的历史时空。
现在的日本可和大明扯不上什么关系,要说唯一的联系,也就是大明每年都要从石见银山运回来数百万两白银。
陈堪的表情恢复正常,出声道:“说说吧,你此番拦截本侯的船队所为何事。”
后松雅子闻言,急忙小心翼翼的朝怀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国书呈到陈堪面前。
随即泫然欲泣的说道:“上使容禀,臣女此番拦截上使的船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去年年底之时,生活在辽东黑山白水之地的女真蛮族不知是何缘故,先是发兵攻灭了朝鲜,后又渡过海峡登陆我日本领土。
今年年中之时,女真蛮夷的军队已经占领我日本国土北境。
不得已之下,臣女之父只得联手征夷大将军,共同出兵抵御蛮兵。
奈何蛮兵战力强横,阵斩大将军于北海道,无奈之下,臣女之父只得以臣女为使,远渡重洋至宗主之国请求大宗庇护。
奈何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每次臣女率船队靠近东海,便会被上国天兵当成海盗驱赶......”
后松雅子讲述之事,与陈堪的猜测大差不差。
当然,陈堪肯定不会告诉他,让女真人攻打日本是他的手笔,也不会告诉他让大明水师驱赶倭国的船队也是出自他的授意。
所以,后松雅子永远也不会知道,她今天拦住的,竟然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而当后松雅子讲完她的故事之后,整个人已经是泪流满面。
陈堪接过国书,没有拆开,只是看着后松雅子惋惜道:“不曾想就在我大明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了如此天怒人怨之事,王女放心,此事,我大明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后松雅子顿时脸色一喜,急忙行礼道:“还请上使遣出天兵,救我日本子民于水火之中。”
只是她的话音刚落,陈堪的脸上便露出为难之色。
“这?”
见陈堪迟疑,后松雅子小心翼翼的问道:“上使,可是有何难处?”
陈堪点点头,将国书还给后松雅子,道:“本侯也不瞒你,此次本侯的船队南下乃是有要务在身,所以这出兵之事,本侯还真是没有办法。”
此言一出,后松雅子顿时像是被一盆凉水浇到头顶,整个人从头凉到了脚。
第四百四十八章 援兵
“天要亡我日本国民吗?”
后送雅子凄婉的问天一句,然后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陈堪一脸黑线的看着倒地不起的后送雅子,对着宋青使了一个眼色:“弄醒她!”
“是!”
宋青出列,正要往她头上浇水时,后送雅子忽然悠悠转醒,随即跪倒在陈堪面前,声音凄婉道:“还请天使救我日本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臣女愿依附上使为奴为婢。”
后松雅子声若杜鹃啼血,令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陈堪面色挣扎,忽然长叹一口气道:“日本对我大明向来恭顺,照理说本侯身为大明主宗之臣,本不应该对日本国内之境况视而不见,但我大明郑和船队陷落于海峡危急万分,本侯实在是抽不出手。”
后松雅子眼中的光芒随着陈堪的叙说一点一点熄灭下去。
但陈堪依旧继续说道:“况且,这调兵之事,没有陛下手令,本侯切不敢为,王女还是速速前往南京觐见陛下,如此,方能为你日本国民求得一条生路。”
后送雅子凄婉的哭声响彻甲板,她看着陈堪,垂泪道:“上使融禀,非是臣女不愿去觐见大皇帝陛下,实属求告无门啊。”
见戏演得差不多了,陈堪摩挲了一下下巴,随后忽然说道:“本侯虽不能立即出兵替你荡平国内蛮兵,但遣几艘小舟送你去大明见大皇帝陛下却是不难,王女意下若何?”
后松雅子一愣,随即继续垂泪道:“可臣女使船之上的粮草早已耗费一空,即便是此时北上,光靠捕食海中鱼食,也难以撑得到觐见天颜之时啊。”
此言一出,陈堪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冷意。
果然,卑劣的民族即便是时空倒转也依旧卑劣。
自己好心派出船队为她的向导,她竟然还想自己给他提供这一路上的粮草。
好在陈堪的真正目的也不是真的想派人带她去见朱棣,只是为了引出后送雅子说这句话而已。
开什么玩笑,让她见到了朱棣,那他这些谋划不就落空了。
所以,陈堪眼中适时的露出为难之色。
“这,本侯船上的粮草同样不宽裕,毕竟本侯此次乃是为救人而去,王女麾下数千人,这需要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
后送雅子继续垂泪:“还请上使垂怜。”
陈堪故作沉思道“本侯倒是还有一个主意。”
后送雅子闻言,不由得抬起头打量了一眼陈堪的神色。
陈堪像是没看见她的眼波,继续说道:“王女可遣使船队与本侯一同南下,本侯可以为你们提供三成的粮草,待本侯解了郑和船队之危,再与本侯北上,同时,本侯遣出几艘小舟返回南京向陛下求取军令,届时汇两支船队之力,定然可解日本国内之危局,王女以为如何?”
陈堪此言一出,后松雅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这个提议,可以说是恰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她此时出发北上,去往南京面见大皇帝,再去往日本,比南下的距离要远得多。
况且,就算见了大皇帝,她也没把握说服大皇帝出兵。
而若是跟着陈堪,由他去向大皇帝请命,以此人能够率领一艘如此庞大的船队的能力,想必在大明国内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大明大皇帝陛下定然不会拂了这般大人物的请求。
待他救回郑和船队之后,调兵的军令也到了,届时便能直奔日本,岂不比她去求援要好得多。
“这,臣女,臣女,臣女多谢上使垂怜。”
后送雅子当即止住了眼泪,起身朝陈堪盈盈一礼。
“王女不必太过生份,本侯乃是大明大皇帝陛下钦封的靖海侯,靖平四海诸事本就是应有之义。”
陈堪淡然的罢了罢手,整个人看起来神圣而又光辉。
目的达到,陈堪也不想和这个女人继续扯皮,便佯装疲态,揉揉眉心道:“既如此,还请王女回到船队,随本侯一同南下吧。”
说完,便施施然起身,不给后松雅子继续开口的机会。
见陈堪走远,后松雅子欲言又止,她很想问她能不能留在宝船之上。
但陈堪送客的意味又太过于明显,导致她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开口的机会。
注意到后松雅子脸上的纠结之色,宋青上前一步,指着不远处的船梯,瓮声瓮气道:“王女殿下,请吧!”
后松雅子咬了咬嘴唇,迫于宋青的威势,还是不情不愿的朝船梯走去。
一边走,一边频频回头做泫然欲泣之态,希望能引起那个男子的怜香惜玉之心。
可惜,陈堪自始至终都未曾多看她一眼,像极了一个提起裤子就不认人的渣男。
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后松雅子,宋青顿时一脸敬佩的小跑到躲在桅杆之后的陈堪面前。
“侯爷,高明,太高明了,只用了三成口粮就换来一支炮灰敢死队,简直,简直......”
宋青手舞足蹈满脸倾佩的样子,顿时让陈堪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对于今天挖出来的坑,陈堪很满意。
三千人三成的粮草能有多少,换成钱还买不到陈堪平日里吃的一顿饭。
而他们只需要付出这么点东西,这些倭国人就会心甘情愿的供受他们的驱使,这不比用武力服人好太多了。
要是使用武力,陈堪还得分派人手看着他们不让他们逃走,驱赶他们作为敢死队的时候,还要担心他们出工不出力连累了大队伍。
现在好了,陈堪不需要担忧他们逃窜。
反而是他们必须得紧紧的抓住陈堪这只粗壮的大腿。
至于驰援倭国之事,陈堪从来就没想过。
倭国使节都尽数战死在南洋了,还驰援什么倭国?
船队继续前进,只是身后多了一条尾巴。
陈堪承诺的给他们三成口粮,是按天给。
所以他们不得不一边追赶陈堪的船队,一边撒网捕鱼补足剩下的口粮。
但仍是如此,每日依旧有人饿死被丢进大海。
无他,既要追求速度又要想办法捕鱼,他们根本做不到让每个人都有饭吃。
而且他们捕鱼的工具,相当原始,甚至连好的渔网都没有一张。
老实说,有时候陈堪都觉得好奇,他们究竟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十天之后,陈堪的船队已经逼近了海峡东岸的喇叭口,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任何时刻,陈堪都必须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而他和宋青定好的分兵之策,也在船队靠近狮子国海疆之时,开始悄然进行。
......
......
与此同时,印度洋东岸,一处靠近苏门答腊国的荒岛之上,郑和刚刚进行完日常巡营的工作。
正准备回到藤条编织的屋子里睡个午觉的时候。
副将王恩忽然一改常态,满脸兴奋的冲进了郑和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