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堪此言一出,朱棣顿时一头黑线:“胡闹,要是这样做,岂不是视我大明朝的律法如儿戏?”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很诱人,就连朱棣都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了。
但他终究是俯视天下的帝王,这等小人行径,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朱棣忽然变脸,陈堪也不在意。
这说明朱棣是个有节操的人,朱棣要是不变脸,那才是有鬼了。
要是朱棣不问缘由便同意了他这个提议,他便打算银行一开起来他就大捞一笔。
帝王,多少还得有点节操在身上才行。
但陈堪既然说出了这句话,那这句话就一定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陈堪也不再继续卖关子,问道:“陛下觉得,以宝钞现在的价值,什么人手上还会存着数万贯乃至数十万贯的宝钞,商人还是官员?”
果然,陈堪此话一出,朱棣便瞬间通透无比。
他缓缓的点点头:“如此说来,此人果真是不法之徒,就算不是不法之徒,也定然是投机倒把之辈,该杀!”
“陛下明鉴。”
陈堪小小的拍了个马屁,随后笑道:“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问题,陈堪早就已经想过了无数遍。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都不会在手上囤积大量的宝钞。
而是在得到宝钞的一瞬间,便将宝钞变成物资。
因为宝钞的贬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先是朝廷,其次是官员,然后是商人,最后是百姓。
朝廷使用一贯宝钞,能从市面上买回一贯钱的物资,因为没有人敢不卖给朝廷。
而到了官员手上,宝钞便会大幅度贬值,一贯钱只能买到八百文的物资。
当流落到商人手上的时候,一贯宝钞就只能买到五百文乃至更少的物资了。
而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是由大明朝淳朴的百姓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来的。
一贯宝钞从朝廷,官员,商人手上过了三道手之后,到了百姓手上,或许只能买到三百文的物资了。
整个过程,朝廷是不会亏的,官员和百姓也不会亏,那么亏的只能是百姓。
前三者用一张纸,便换走了百姓手中大量的物资。
百姓辛苦忙活一年,到最后很可能因为宝钞贬值一事,导致连吃饭都成问题。
这便是所谓的经济泡沫。
并且,随着朝廷还在不断的增发宝钞,宝钞的价值还会再一贬再贬。
而商人和官员,自然不可能把宝钞留在手中贬值。
所以,百姓反而成为了持有宝钞最大的群体。
但百姓手上的宝钞就算再多,有个几十贯上百贯也就顶天了。
手上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宝钞的百姓,那已经不叫百姓了。
所以陈堪才会告诉朱棣,如果有人要一次性兑换大批量的金银,将他抓起来是绝对没毛病的。
如果朱棣不同意,陈堪便打算这么做,趁百姓和自己的信息不对称时,去百姓手上大批量收购宝钞,然后拿到银行兑换大赚一笔。
第二个问题解决了,朱棣话音一转,问道:“还有第三个问题呢?”
陈堪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那是他国之事,与我大明何干,我大明虽是宗主国,但也没有贸然插手他国内政的权力吧?”
“什么意思,给朕好好说话。”
不知道为何,每次看见陈堪这种轻佻的样子,朱棣总是忍不住莫名的火起。
陈堪眨巴了一下眼睛,正想说话,便听见一旁的小胖墩嘀咕道:“死道友不死贫道呗。”
陈堪和朱棣同时转头,小胖墩瞬间缩了缩脖子:“我说错了吗?”
陈堪赶忙朝他伸出大拇指:“没错,殿下此言,话糙理不糙。”
得到陈堪的夸奖之后,小胖墩心里一下子便有了底气:“皇爷爷,孙儿觉得陈堪说得对,咱们大明只是宗主国,又不是他们的爹。
那些小国家的事情与咱们大明何干,反正金银都在咱们的手里,大不了咱们到时候再取缔宝钞,给百姓发放金银,大明的百姓照样能活。”
“嘶~”
陈堪和朱棣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棣是被小胖墩小小年纪便如此冷酷的样子给吓到了,陈堪则是在惊叹于朱瞻基的悟性。
瞧瞧这觉悟,你朱棣好歹也是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堂堂千古一帝的守门人,这觉悟,咋就比不上一个小孩呢?
朱棣的脸色黑如锅底,一把将朱瞻基揽入怀里,蒲扇大小的巴掌瞬间就朝着朱瞻基的小屁股打去。
“小混球,谁教你的如此漠视天下苍生?”
朱瞻基惊呆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只是说了几句实话,皇爷爷干嘛要打他?
难道他说错了吗?
“啪~”
朱棣的巴掌狠狠的落在小胖墩的屁股上,看得出来,他确实很生气,这一巴掌没有丝毫打折。
“啊~”
大殿之中忽然响起了朱瞻基杀猪般的惨叫声。
“皇爷爷,孙儿哪里说错了?”
陈堪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爷爷揍孙子,他也没有劝的份儿。
“皇爷爷饶命,饶命啊。”
“皇爷爷饶命,别打啦~”
狠狠的揍了朱瞻基几下,朱棣放开小胖墩,小胖墩抽泣着一溜烟跑到陈堪背后躲着。
然后从陈堪的肩膀处露出一个圆滚滚的脑袋,不满的抽泣道::“皇爷爷,孙儿又没说错,干嘛打我?”
陈堪幽幽一叹。
迅速闪开了身子。
就见朱棣一个饿虎扑食,朱瞻基再一次像是小鸡仔一样被朱棣提了起来。
“小混账,还敢顶嘴,难道你不知道咱们大明以仁孝治天下吗?”
恶狠狠的教训了小胖墩一句,朱棣再一次抬起蒲扇般的大手。
“这一巴掌,打你没有仁爱之心,这一巴掌打你小小年纪冷酷无情......”
朱棣很生气,后果便是大殿之中回荡着清脆的巴掌声和惨叫声。
陈堪心中恶寒,他怀疑朱棣是在杀鸡儆猴。
杀朱瞻基这只小鸡仔,吓陈堪这只野猴子。
朱棣揍着大孙子,心里面忍不住有些后悔,早知道陈堪这浑蛋出的是这种绝户计,他就不应该让朱瞻基留在这里。
朱瞻基可怜巴巴的看着陈堪,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神里充满了求助的意味。
陈堪不着痕迹的转了下身子,避免与小胖墩直接对视。
小胖墩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绝望的灰白之色。
片刻后...
“救命啊,皇爷爷杀人啦,皇奶奶救我!”
陈堪忍不住嘴角一抽,然后不着痕迹的捂住了耳朵。
但朱瞻基嗷这一嗓子倒也不是没有效果,至少门外的小太监就被吓得一溜烟跑向了后宫。
朱棣心中气急,这个大孙子他也是真的疼爱。
现在揍他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爱护之心。
就像是树苗长歪了,一定要使用外力将他掰直。
揍了几下,见小胖墩已经是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朱棣也不忍心继续下手。
“哼,看你以后长不长记性了?”
朱棣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小胖墩闻言,赶忙止住惨叫,哀求道:“皇爷爷,孙儿再也不敢了。”
“来人,将皇长孙殿下送回后宫。”
朱棣迅速做出了决断,他觉得不能让朱瞻基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
不然的话,自己聪慧过人的大孙子早晚要被站在不远处看戏那个浑蛋教成小浑蛋。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而知之
将朱瞻基交给宫人之后,朱棣干脆离开龙椅,拉了个凳子坐到陈堪对面。
“朕只问你两件事,你说的那个什么皇家银行,什么时候能做得起来,另外,这个银行将来是归朕的内库还是归户部?”
面对朱棣的问题,陈堪稍加思索,随后沉吟道:“如果只是暂时选择京师作为试点,约莫三个月时间左右,便能看得到效果。
至于银行归国库还是内库,臣以为,都不妥当。”
“哪里不妥?”
朱棣觉得今天他皱眉的次数比他这一年加起来都多。
但没奈何,陈堪口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专业术语他是真的不懂。
陈堪顿了顿,道:“银行若是归于内库,臣怕时间长了,银行便成了皇家的私人财产,若是这样的话,百姓们如何与皇家斗争?
至于归于国库,臣还是觉得国库的作用应该是成为一个国家坚实的后盾,而不是参与到具体的经营中来,陛下也知道,一旦哪个衙门和钱有了牵扯,便很容易拖泥带水......”
陈堪没有丝毫掩饰的和朱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因为没必要。
大明朝是天下人的大明朝,但更是他朱棣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