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641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高强闻言,却不知李然为何又突然言及中行氏。所以他也是立刻抱有一丝警惕:
  “中行氏待高某颇有恩义,所以高某对于中行氏之事也绝不会吐露半句!”
  “好了,我已经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已是说了,高某对于先生也已失去了价值,还请先生尽早动手吧!以免高某在此受苦!”
  高强说完,闭上了眼睛,一副引颈就戮的姿态。
  李然闻言,却是哈哈一笑:
  “子良大人何故总是言死?其实大人现如今,也不过是中行氏的一个家臣而已。如此身份,纵是杀之又有何益?”
  “而且,其实大人今日所说的这些,在下此前也是早就知晓了的。今日也不过是特意前来印证一下罢了。”
  高强不由是睁开眼睛问道:
  “哦?你非公卿,又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听得此问,李然却是微微一笑,却是答道:
  “呵呵,在下早年亦是周游列国。昔日在助楚灵王攻破朱方城之时,在下便已是从你们齐国的弃臣庆封口中得知了这些。”
  “再者说了,子良大人既然知道竖牛,那么大人又可知此人的来历?”
  高强侧目道:
  “他?……传闻此人乃是郑国祭氏的庶子?!但是又似乎是与鲁国的叔孙氏是有些干系。”
  李然闻言,不禁是点了点头:
  “那……贱内的身份,子良大人应该也很有所了解吧?”
  高强回道:
  “子明先生,天下又有谁人不知?先生乃祭氏的赘婿,如此说来,令夫人自也是出于祭氏……”
  说到这里,高强自己却是不由一惊:
  “竖牛……但他不是已经反出祭氏了么?”
  只见李然却又是颇为淡然的言道:
  “呵呵,他若不如此,又如何能够得到丰段与季孙意如的信任?”
  高强一脸惊异,并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然,他显然从中是听出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信息来。
  “难道……竖牛竟是你的人?”
  李然却并未回答,只是说道:
  “子良大人何不再想想?丰段又究竟是如何横死的?季孙意如又是如何突然离奇死亡的?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巧合不成?”
  高强一听,眼神不禁是一个闪烁:
  “这……这不可能!我知竖牛乃视你如同死敌,且是恨不得直接将你杀之而后快,你们……又怎会是一伙的?”
  李然却是阴笑一声,并悠然道:
  “呵呵,此间种种,在下亦是不便在此多言了。今日李某之所以多此一言,不过是念在大人能够对李然如此坦诚相待,李某又岂能不礼尚往来?”
  “更何况大人如今被关押在此,应该也是回不得齐国了,所以在下与子良大人如此说说,倒也无妨。”
  高强对于李然的话,一时可谓真假难辨。但是,他眼下也无从关心此事。
  毕竟,无论天下的纷争,对于他一个将死之人而言,了解了再多也都是多余的。
  “好了,今日就且先说到此处吧。还请子良大人好生歇息,回头在下再来找你一叙。今日的这场胜仗,赵氏特意是摆下了庆功宴席,在下可不能缺席了!”
  随即李然便命人是给高强又端来了一些酒肉,便是只身回到了赵鞅这边。
  此刻,赵鞅正在那里论功行赏。像是阳虎、蒯聩、邮无恤等人,都是进行了一番赏赐。
  范蠡虽非赵氏的人,也在晋国没有任何的职务,但是赵鞅还是赐了他一把大剑。
  范蠡接过大剑,也是颇为得意,站在李然的身后,李然示意他可坐在自己身边,范蠡也是如此照做。
  随后,只听得赵鞅是大喜道:
  “今日我赵氏出师大捷,夺得潞地,诸位……辛苦了!不过……还请诸位不可得意自满,朝歌乃是大城,进取朝歌必然不易!而且,如今尚有齐国和郑国等强敌环伺,朝歌一战,还请诸位用命!”
  众人听到这些话,也是一时议论纷纷。
  这次出兵,主力乃是赵氏之师。而韩氏和魏氏,为能够制衡荀跞,所以并未出动。
  而赵氏以一家之师,虽然在潞地取得了一番大胜,但毕竟是要翻山越岭去攻取朝歌。如此赵氏之师本就是处于劣势,又更何况还要同时对付郑国和齐国?
  李然言看大家似乎信心有些动摇,不禁亦是起身言道:
  “如今我们刚取得晋阳和潞地的胜利,士气正盛。朝歌之师,虽人多势众,但毕竟于不久前遭得晋阳新败,其士气低迷,不能成军!还请诸位不必妄自菲薄,如今优势依旧在我赵氏!”
  “而且我们乃是正义之师!朝歌聚众反叛,今赵氏乃奉国君之命平叛,我们的身后,尚且还有韩氏和魏氏作为依仗!所以,我们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李然的这一番话,不由是令在场众人都倍受鼓舞,只见邮无恤亦是起身说道:
  “子明先生所言甚是!如今确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万不可错过!莫要说是朝歌了,若是郑国和齐国胆敢来犯,我等誓灭之!”


第八百三十八章 直取朝歌
  本来赵氏之师所为,是平息晋国内乱,如果再加上郑国和齐国,那么性质则是完全不同。
  郑国和齐国一旦发兵,那么其乱晋之心就是昭然若揭了。
  那赵氏这一战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了,因为自古以来,外战的功劳,向来是在内战之上的。
  所谓“兄弟阋墙,不辱于外”,将士们也更是能够同仇敌忾。
  所以,李然和邮无恤的一番话,让众将亦是兴奋不已。
  宴席过后,赵鞅特意是留下了李然,向他询问高强之事。李然也是一五一十的与之转述,赵鞅闻言,眉头不由得皱起。
  “早就听闻范献子和田乞有所勾连,本卿本还不太相信。只觉得范献子怎么说也是晋国的正卿,怎么会和敌国的公卿如此亲近?没想到……竟然还当真如此!”
  晋国和齐国,自从楚灵王薨逝之后,两国为了互相争霸,也已经互相视同敌国许多年了。所以范献子身为一国正卿,这一番骇然的举措,令赵鞅如此吃惊也是毫不为过。
  李然又略作了一番思索,决定是向赵鞅坦言了。
  只听得李然是清了清嗓音,并是拱手向赵鞅言道:
  “其实……他们之间的勾当,早已有之!”
  于是,李然便将暗行众之事,与赵鞅是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
  而赵鞅在听得“暗行众”的这些个勾当后,先是又不由是一阵骇然,随即又立刻是表达出了对于暗行众的厌恶:
  “哼!他们这些宵小之辈,为了争权夺利,为了能够让自家权柄凌驾于君主之上,居然连自己国家的利益都能够出卖?简直是禽兽不如!”
  李然则是笑道:
  “所以,将军如今也应该能够明白,范献子在临死之前的所作所为,看似没有由头,但实则是极为清楚明白的了!”
  赵鞅亦是无奈的点头道:
  “看来……此等不臣之事,已为世人所共知!而如今天下竟是如此君臣不轨,以致天下已是无秩可守,此可谓是各国祸乱的根由啊!”
  李然又言道:
  “又岂止是各诸侯国?即便是周王室,亦不能幸免!所以……将军的责任可谓重大!将军若此战得胜,则可致天下清明!若是失败,则天下恐无复明之日矣!”
  赵鞅听得李然所言,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竟是这般的责任重大。
  他不禁是点了点头,并是诚恳言道:
  “原来先生此前的种种顾虑,皆是由此而来的!鞅如今已是了然!”
  这时,待在一旁侍奉的范蠡则是不禁问道:
  “只是……先生方才在囚营中言说竖牛乃是先生的人,究竟是何用意?”
  李然却是微微一笑,并颇为神秘的回道:
  “呵呵,不过是‘借尸还魂’而已,今日暂且略施小计,静待来日定有奇效!”
  李然虽是说得晦涩难懂,但范蠡听了却亦是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先生高明!”
  赵鞅在一旁虽是听不懂他二人所言,但也知道高强定是对李然有用。
  于是,他索性是开口言道:
  “既然高强对先生而言尚有大用,那高强便是不必杀了。只不过……若是就这么放了他……于情于理却也并不合适……”
  李然则是不由嗤笑一声,并是拱手言道:
  “将军不必担心,若是将军当真放了他,反而是要令其见疑。不如届时顺其自然便好。”
  赵鞅依旧是感到有些莫名,却也不便再问,只说道:
  “嗯……既如此,便一切依先生之计行事!”
  紧接着,赵师便是继续向朝歌进发。
  也正如李然所料,在夺得潞地之后,翻越太行便可畅行无阻。所谓太行八径,从潞地可走的便独占四径。而且还有无数的小径可走,所以范氏和中行氏对此已然是防无可防。
  而待得过了太行之后,便可谓是一马平川,赵氏之师很快就临近了朝歌。
  不过,另外一边,也正如李然所预料的那样,郑国也是罕见的出兵了。
  由卿族罕达和驷弘带队,兵力达到数万,特是与齐国配合,前来救应中行氏和范氏。
  不过,终究还是赵氏大军的脚力更甚,他们比郑国之师是率先抵达了百泉。赵鞅一到百泉,便是令人摆开阵仗,待郑国之师一到,他便是先声夺人,与之直接交战到了一处。
  百泉位于太行山脚之下,地势不平,所以战车本不易发挥作用。
  赵鞅先是用弓手消耗敌人,随后又派步兵冲杀,郑国的先军立足未稳,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得急忙溃逃而去。
  赵鞅则是乘胜追击,驷弘眼看情况不对,急忙往后撤去。
  而齐国的军队,这时也是急忙赶来接应,并驻扎在了铁丘,与驷弘终于是汇合到了一处。
  赵鞅得知驷弘与齐师的动向,也不敢再穷追猛打,只能是回营急忙和李然商讨:
  “郑国和齐国如今合兵于一处,眼下正在铁邑驻扎,可谓人多势众,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然低头看着沙盘,思索了一阵之后,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6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