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456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阳虎此人心术不正,如今的局面,也可谓是他咎由自取的!”
  而范蠡却是言道:
  “只是,阳虎终究还是对鲁国公室有拥立之功的,鲁国在其治下,虽也谈不上多好,但总是要好过季平子当年目无君上,驭民无度的那段时日呀!”
  “阳虎他……要说起来也还是先生当年所费心拉拢的。只是……自他掌权之后,便和先生是离心离德。鲁国如今的孤立局面,也可以说是其一手所造成的!他呀,真可谓是辜负了先生一番苦心呐!”
  李然这时却是长叹一声,并是言道:
  “阳虎其人,虽是质胜其文,且有些刚愎自用,但皆非他自取灭亡之根本呐!世上不听人劝者多矣,也并非人人皆会落得如此下场啊?!”
  听得李然此言,孙武和范蠡不由是对视了一眼,却都不太明白李然所言之意来。
  李然见他二人不明,便是又微微一笑,并是继续补充道:
  “阳虎之败,归根其缘由,在于身居卑位而代摄君事。然而,他若能知身守分,克己以待天时的话,亦并非是无有成事之机。只可惜,此人终究是急功近利,更错信于佞人,以致今日之败!”
  “哎,委实可惜,可惜啦!”
  听得李然一边摇头,一边是如此连叹“可惜”,范蠡也是听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先生既出此言,又何言可惜呢?要说那阳虎,以卑鄙之身份而摄君事,亦可谓无礼。而后又连连惹下诸多祸事,难道其不正为鲁难之祸首?!”
  李然听得范蠡如此问,却又微微一笑,与之答道:
  “位卑者虽名不正,然则《乾》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正如其九三之说,卑者虽不得其位,但身为君子,若能事之以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则亦可无咎啊!”
  “所以,阳虎他过于执迷于去获得晋国范鞅的帮助,却是既不知人,亦不能自知!他认为他能够像季孙意如那般,促成与范鞅勾连,却殊不知这其中之变数。又岂能真正的如他所愿?”
  孙武和范蠡,听得李然如此说,也是不无有些感悟。
  其实,要说他们在场的所有人,其实多多少少,都对阳虎是抱有一丝同情的。
  毕竟,就他们个人而言,他们又何尝不是有着与阳虎一样的抱负呢?
  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像阳虎这样,能以如此卑下的身份而掌控得堂堂鲁国之政长达数年之久?而且,还能够轻而易举的一扫国内权卿僭越之乱像,主张公室!
  “这倒也是,此人以区区季孙家臣之身,又无雄厚之家底,却能够指挥三桓,执政鲁国,开鲁国‘陪臣执国命’之先河,也确是实属不易!”
  听得孙武如此说,李然也是不由是缓缓点头道:
  “嗯,真可谓是‘治国之奇才,丧国之奸雄’啊!”
  李然做出这个评价之后,便不愿再对阳虎作过多的品头论足。毕竟,事态发展至此,他李然也是从中又嗅到了一丝机会来:
  “少伯,你去赶紧请孔仲尼来杏林一趟。”
  范蠡领命而去,李然则一直端坐着闭目养神,却迟迟没有说话。
  孙武对此感到有些莫名,不由问道:
  “先生,先生去请孔仲尼前来,不知是所为何事?”
  “呵呵,如今鲁国又逢乱时,还需得早做准备!眼下,阳虎出奔,季孙斯以卿身摄君又必将再漏端倪!”
  “只不过,他肯定是先亟待解决阳虎所遗留下的季氏族内之事。为兄的意思是,孔仲尼若能趁此时机直接权相鲁国,那自是将再好不过了!”
  孙武歪着脑袋。
  “此事……只怕并不容易吧?”
  李然捋了一下胡须。
  “料来不难,季孙斯此前被阳虎压制了这么久,阳虎突然败亡,其族内之事必是千头万绪,令其不能脱身!另外从国君的角度而言,若让三桓就此重掌朝堂,恐亦非其所愿。”
  “仲尼素有尊礼之贤名,又是虎将叔梁纥之子,与三桓又牵扯极深。若是令其相鲁,恐怕也是各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孙武不由是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先生果然高见!……”
  李然言罢,又是抬起头来:
  “长卿,另外还有一事!却还需得长卿去办!”
  孙武闻言,不由一惊,二话不说,赶紧是转过侧身,正面对着李然是抱拳一揖道:
  “先生请讲,武在此悉听遵命!”
  只听李然嗤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纸帛书,并是与孙武言道:
  “阳虎目前尚且还在鲁境之内,他眼下只怕也是无有去处,为兄此前已修得一封帛书,长卿便代我去送予他吧!”
  孙武闻言,却又迟疑了一下。
  “这等人……对先生却还有何用处?”
  李然苦笑道:
  “呵呵,长卿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阳虎此人,也可谓是才智过人。若非如此,又岂能独独受宠于季平子?而如今,赵鞅的那些手下,除董安于外,可谓是无人可用!而阳虎三番受范氏所戕害,其必有报仇之心,正可为之所用!”
  “如今,我等可引为外援者,亦不过赵鞅。阳虎若能投奔于赵氏,倒也是美事一桩……”
  孙武一听,便立刻是茅塞顿开。
  更何况他本就对李然的话是唯命是从的,于是,当即就应允了下来。
  李然只手托着帛书,却又是与他叮嘱道:
  “若是阳虎有何难处,你也可以见机行事,顺便举手相帮便是!”
  孙武低头接过了帛书,并是回道:
  “诺,先生放心,武定当力所能及的协助阳虎遁出鲁国!”
  李然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并让孙武骑得快马速去。
  孙武也是一刻都不耽搁,带上书简,便是出了杏林,直接单骑绝尘而去。
  ……
  正如上文所说的,阳虎虽是落败,却也并非是躲躲藏藏。而是吃住都在大路上,竟是就这般大摇大摆的进了阳关。
  而季孙斯则是收罗了曲阜的季氏私兵,并且是亲自带兵追击。
  正如李然所料,阳虎若是不死,他季孙斯又怎能睡得着呢?
  孙武在得知了阳虎的行踪后,于是也快马加鞭,他一人奔走,自是比季氏的大军要快上许多。
  只不过三四天的功夫,孙武便来到阳关附近。但随即,竟又立刻是被几名士卒给拦住了去路。
  孙武也懒得跟他们废话,跳下马将几人打倒在地,随后说道:
  “吾乃孙长卿,奉周邑太史之命来见阳虎,速去通报!”
  那人听命,也不敢怠慢,直接连滚带爬,直接往阳关处奔走。孙武再要往前,却发现前方竟依旧是一大队人马阻住了他的去路。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孙武的面前。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阳虎!
  阳虎得知是孙武来了,便匆忙赶了出来,来到孙武身边,双手擎住他的双臂:
  “长卿兄!你来的正好啊!”
  孙武面对如此热情的阳虎,见他虽是失此大利,又处如此危局,竟还能这般的生龙活虎,也是不由一阵暗叹。
  “阳大人,有什么话,我们且先进去再说吧?!”
  于是,孙武便跟着阳虎进入了阳关。
  其实这里原先,是一处近乎被荒废的关口,临界于齐国,只因当初阳虎早就给自己是留下了这一后手,故而营筑了此关。
  而此关,也正是因此而得其名。
  二人对面而坐,孙武拿出帛书,并是说道:
  “阳大人,此乃先生所书之帛书,并言说大人可执此信,前往晋阳,投奔赵氏!”
  阳虎接过书信,也不及细看,便是直接拜受道:
  “子明先生竟还念着阳虎,实是虎无地自容啊!虎当初悔不听先生之言,招致大败,子明先生能够不弃阳虎,虎感激不尽!”
  孙武叹道:
  “先生对大人亦是寄予厚望,希望大人到了晋国后,可以安心辅佐赵氏……”
  孙武的话未说完,却听到外面突然有人来报:
  “报!……季氏大军已不足百里!”
  阳虎挥手让人退下,孙武则是问道:
  “不知大人如今,手中还有多少人马?”
  “哎……公孙不狃的费邑私兵都已尽数撤走了,如今只剩下阳某的私兵一千五百人,不过这些人都是精兵,各个均是能以一当十的!”
  孙武闻言,不由是嗤笑一声,并摇了摇头:
  “我说阳大人呐,今时可不同往日啊!纵是你的这些精锐真能够一当十那又当如何?阳关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还请大人还是及时出奔才是!”
  ……


第六百零七章 战阳关
  阳虎却依旧是显得不慌不忙,极其镇定的说道:
  “虎出奔在即,也是必行之事,但是在此之前,虎却还有另一事要做!”
  孙武闻言,不禁奇问道:
  “哦?却要作甚?”
  谁知阳虎竟又是径自大笑起来,并起身指着这一处阳关言道:
  “虎虽不才,然而对今日之危又岂能是全然不知?所以,我才特意是提前筑得这一处阳关!此关依地势而建,可谓四通八达!长卿兄,请随虎来一观!”
  于是,孙武也不客套,随着阳虎是直接来到高处,指明几处关键的据点和关门,又在地上做得一处简易的沙盘。
  而孙武毕竟是在军事上无人能出其右的,所以也是马上就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此处地势先宽后窄,正可虚张声势,以布疑兵!可来一个声东击西,在莱门造些动静,诱其大部,大人随后便可趁机出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4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6/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