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67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所以,李然今日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化险为夷,并还得了此等的礼遇,或许也是和自己的父亲有着莫大的关系。
  单旗显然知道李耳现在还要见李然,于是又只客套了几句之后,便是带着刘狄离开了。
  随后,李然又向一旁的巩简躬身一礼,以示感谢。
  而巩简却只摆手道:
  “先生不必如此,简这条性命就是先生所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简也做不得更多,也实是惭愧!”
  “巩大人实是客气了……”
  而其他大夫们此时也纷纷是过来和李然打招呼,李然作为一个被赦免的“罪臣”,竟然受得如此礼遇,很显然,这一切都可能就是因为其父亲的缘故。
  真可谓老子的老子是老子!
  李耳固然非高爵大官,但其影响力之大,可谓极致。
  以至于周室的一众达官显贵们,无一人能够轻慢忽视了他。
  待到众人都渐渐退去,苌弘这才是说道:
  “然儿,我们便一起去典藏室吧!”
  “诺!然悉听尊师之意!”
  ……


第四百九十五章 “老子”李耳
  苌弘便带着李然和孔丘,一起是往典藏室而去。
  苌弘本不认识孔子,便是问起原由,孔丘如实简单的回答了一番。
  苌弘听罢,这才想起来,原来眼前之人,便是早年已于鲁国以“精通礼乐”闻名于世的年轻才俊!
  于是,苌弘便顿是来了几分兴致,二人也顾不得年龄和身份的差距,竟是直接聊起了《大武》来。
  《大武》是由周公旦所做,乃是周人的大型古典乐舞,其内容大抵是表演武王伐纣、经营南国和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故事。
  孔子虽是从未亲眼见过《大武》,但对其辞已早已是倒背如流,而且也颇为知晓其乐中之深意。
  而苌弘,可谓与孔子是突然出就成为了忘年知己一般。
  或许,是因为太久没碰到一个可以与他切磋,一起探讨礼乐之人了。一来二去,他二人竟是相谈甚欢。
  而李然在旁,反倒成了多余。
  亏得典藏室门口,此时已站着一名老者。这人李然倒也认识,不是别人,正是秦医医和。
  医和见到李然,立刻上前,并是微微一笑。
  医和现在也是入了耄耋之年,不过虽是多年未见,但他依旧是精神奕奕。显然是保养得极好的。
  李然向他拱了拱手,还没开口,医和却是先行言道:
  “阁主已在内等候你们多时了,先见了阁主,咱们再叙旧不迟!”
  李然点了点头,大门被打开,三人一齐步入。
  这典藏室对于李然可谓是再熟悉不过。然而,现如今已是空空如也,甚至可以在厅堂内踩出回声来。
  如此光景,物是人非,一股悲凉之情不免是在李然的心中油然而生。
  三人进入典藏室之后,却并没有发现有人影,唯有一个苍老的声音是从最深处传来:
  “叔(苌弘字叔)!别来无恙!”
  苌弘未见其人,倒是先闻其声,于是也就此回答道:
  “好了好了!你呀!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多次寻你未果,今日算是承了令郎的便利,这才得以与你一见。你却还是如此的遮遮掩掩!你我皆一把岁数了,羞也不羞?”
  李然心情复杂的寻声走了过去,却见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正坐在一个书架之下,手中拿着一本书简在那倒腾,颇有一副道骨仙风的模样。
  “父亲……”
  李然脱口而出,他对李耳本无任何印象。而在见他之前,李然本也想过无数个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喊得这一声“父亲”。
  然而当李然见到他,这一声“父亲”却是很自然的就喊了出来。
  原因无他,只因这个李耳,竟然是和自己后世的父亲几乎一模一样,看起来亦是那般的慈祥端重。
  只是,他那白白的眉毛微微下垂,而后世李然的父亲可没有这么长的眉毛。但是若论起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那实是就如同是一个人。
  所以,当李然喊出“父亲”二字,李耳炯炯有神的眼睛不由得一个闪动,随后说道:
  “然儿,过来!”
  李然走了过去,李耳仔细端详着面前的儿子,看了好一阵子,这才点了点头。
  “嗯,吾儿受苦了!”
  李然看着李耳,心情极为复杂。
  因为这一世的父亲和后世的父亲几乎一模一样。而李然后世的父亲其实已经去世多年,今日再见其“真容”,不免是让李然待他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之感。
  甚至,此时李然的眼角都已经可以挤兑出一些咸水来。
  然而李然内心深处,却隐隐又觉得被一股威压,竟是唯唯诺诺的不知道该如何说话,就连行礼的规矩直接都给忘了。
  也许是因为他老子的名头实在太大,又或者是因其他身份的特殊缘故。
  李耳对于李然的懵状倒也不以为意。
  “吾儿之事,观从都已经一五一十的跟为父说清了。为父知道你心中有太多的疑虑,而为父此番不远万里,从秦国千里迢迢回来,所为的便是来替你答惑解疑的!”
  这时,孔丘亦是不失时宜的上前跪拜在地:
  “弟子孔丘,见过李老先生!”
  李耳看了一眼孔丘,微微一笑。
  “起来罢!”
  孔丘闻言,一时喜形于色,更是激动万分。
  只因李耳之名,他也是早有所耳闻的。传闻其人博古通今,又深得礼乐之精髓。就连他们的礼乐之魁首苌弘,都不得不对其是赞叹信服。
  只因李耳其人,后来不知所踪,更不知其生死,故而李耳之名,便只成为了一个传说一般的存在。
  如今能见得尊容,孔丘自是无比的激动:
  “久闻老先生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人实是三生有幸。今日若是能得老先生指点一二,丘感激不尽!”
  李耳闻言,确是淡然一笑:
  “呵呵,指点可不敢当。听闻仲尼求知若渴,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呐。但是,私以为,今日之礼乐不过是存其荣,而反失其实的。而仲尼对于礼乐之外荣,实是过于执着了些,这可不是一个好事啊!还需得切莫是让礼乐之荣反束了自己为好!”
  孔丘闻言,不由得一愣,甚至有些失落之感,万没想到李耳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毕竟,在他看来,周邦之礼乐,就已经是最为曼妙的存在。而且,也是最为能够令人平心静息,和谐自洽的。
  正所谓上可济世安邦,下可止息凝神。这难道,还算不得礼乐之实吗?礼乐又如何能说成只是徒有其表的呢?
  “这……”
  “呵呵,你啊!还是和以前一样,胸怀若谷,无欲无求啊!”
  苌弘似乎是更为理解李耳,只听他如是出言说道。
  李耳却笑着回道:
  “呵呵,无欲无求倒也不尽然。只是,我只求其实而弃其荣罢了。对了,然儿,难道你就没有话要问为父吗?”
  李然闻言,这才说道:
  “当然是有的,父亲大人,儿有一事,实是不明。父亲既是身为道纪宗主,却为何不想办法匡扶周室,使之回归道统,反而要任由天下失常?以至整个天下大乱,似如今这般君不君,臣不臣的呢?”
  李耳看了一眼儿子。
  “呵呵,吾儿在外游历多年,看来依旧还是没有长进啊!”
  李然闻之极为诧异:
  “怎讲?”
  李耳这时又淡然言道:
  “吾儿以为,楚灵王、王子朝之辈……如何?”
  李然一听,自是立刻明白其意。他父亲所说的,无非是给他直接举了两个他自己所亲身经历的反例。
  是啊,楚灵王、王子朝,他们这两位,虽是一文一武,虽然也都是一开始从善如流的贤明之君。
  但是到头来,竟都是“功败垂成”了。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李然一时垭口,而后又听李耳是继续言道:
  “天道有常,时代迁延,君权旁落本就在所难免,又岂是人力能为?此为何种道理?只因贤君犹如昙花,而昏者众如草芥!”
  “我朝周公,创立道纪,其本意虽是有代君调和诸侯之职。但这天下纷扰,又何时平静过?想当初,我朝初创之时,分封天下诸侯七十有一,其余小众之邦更是多达上百。而如今却又剩下几许?然儿,你觉得是何原因,以至于如此的局面?”
  “天下诸侯,大者占尽天时地利,故而越来越强。继而吞并那些小者,天子羸弱,无力阻止,故而一发不可收拾,以致今日之乱局。”
  “呵呵,吾儿所言,不过都是些表象。虽是不错,但不尽然啊。”
  李然对此倒是不以为然:
  “天下安定,全系于礼乐。礼乐不崩,天下便乱不起来。如今天下大乱,放眼望之,皆为礼坏乐崩之祸!崔杼弑君,季氏摄鲁,华向叛宋,单氏取周,此间种种,难道不正是君臣失序,以至朝纲失统?此间种种,又何谓乱之表象呢?”
  李耳闻言,只微微一笑,却依旧是漫不经心的说道:
  “呵呵,君臣之间又哪有什么定数呢?臣子有德,便可摄无道之君,这不也是天道常理?我周人以偏鄙之师而败纣王以匡正天下,难道也是为祸乱?厉王止谤,路人以目,因其无德而致国人暴动,周召二公代摄君事,立共伯和,而安靖四海!此不亦为专权之君无德而有德之臣代摄之事?又何来的为祸之论?”
  “今日言之凿凿,视其僭越之举为无德,却不识此间造化之游戏,不宜愚乎?”
  “吾儿既是通于古事,却又何必如此顽固不化,不识天命呢?”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道有定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3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