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5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鲁侯稠作为一国之君,自与季孙意如争斗失败后,时至今日便一直是流落在外,不得而归。
  鲁国国内一时竟出现了君位空缺,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此事确是荒唐至极。宋国的乐祁犂和卫国的北宫喜,也实在看不下去,便提出这个议题。
  这个要求本倒也没什么,只不过,世人所不知的是,这范鞅和季孙意如,本就是一丘之貉!
  是夜,季孙意如带着早已准备好的五辆马车来到范鞅的住所。
  范鞅见到季孙意如,相视一笑,意味深长。
  季孙意如是客客气气的与范鞅说道:
  “范中军,区区小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范鞅有一搭没一搭的只摆了摆手:
  “你我既同为七君,又何须如此客套?至于鲁侯一事,你且放心便是,我自有回应之法!”
  季孙意如拱手道:
  “那就多谢范中军了!”
  暗行七君,本就是互通有无的。只不过,这种同盟关系亦是十分的薄弱。就好像此前范鞅和单旗一样,二人一旦是涉及到了各自本国利益时,他们也会六亲不认。
  所以,季孙意如自然也担心范鞅会为了晋国的利益而支持鲁侯回国。
  现在季孙意如代行君职,在鲁国可谓是只手遮天。虽说如此,但他毕竟是行得此等悖逆之事,季孙意如也不得不是处处小心。
  如今,既得了范鞅的承诺,季孙意如也不希望再节外生枝,于是只多寒暄了几句后,便匆匆离去。
  而范鞅看着那五辆马车的礼物,眼睛眯成了一道缝隙……
  次日正式会盟,范鞅亲自上台,宣读会盟檄文,大意也就是王子朝乱周室,欲讨伐王子朝,拥护周王,拱卫王室。
  对此,大家倒也都无有异议,毕竟,在他们绝大多数人看来,究竟是谁当周王,也都差不太多。
  然后,便是众人执牛耳,歃血为盟。范鞅在台上眸视这一切,不由得意。
  待到歃血完毕之后,范鞅则继续是朗声道:
  “如今我周室朝纲紊乱,二王并立,互分东西。日后,还望诸位能同我晋国一起,齐心协力,驱除王子朝!拥立周王!复我成周!”
  “范中军所言甚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吾等身为人臣,决不能容忍这种事发生,鞅今日在此保证,诸位大夫也同样作一个见证,数月之内,我赵鞅,定会身先士卒,第一个攻入洛邑,奉我周王还于故都!”
  众人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一年轻人。只见此人英姿勃发,颇具虎狼之气。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和范鞅一起来此参加盟会的赵氏宗主——赵鞅。
  赵鞅是赵武的孙子,目前在晋国的职务乃是下军佐。
  晋国这些时日来,频频剧变,六卿之间的争权夺利也是日趋白热化。
  而随着赵武的死去,赵氏一族亦是再度陷入低谷。而赵武的功绩,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他的孙子赵鞅,由于其父赵景子早逝,其实他也本不该如此年轻便居得此位。
  亏得是韩起告病之前将其提拔至下军,要知道韩赵联盟,本已维系百年。
  而范鞅也认为赵氏在赵武之后已然势微,不足为虑,所以也并不以此为意。
  而赵鞅如今的这一番话,也让在场的一众大夫们都不由是交口称赞。
  周室之事既定,宋国大夫乐祁犂,则是立刻将旧事重提:
  “范中军,现在可以商讨一下鲁侯归国的事情了吧?”
  范鞅斜眸看了一眼乐祁犂,嘴角牵扯出一丝笑意:
  “乐大夫,你这个提议本是理所应当,无可厚非的!但鲁国的事情极为复杂,也不是说直接迎回了鲁侯便能解决的!”
  乐祁犂也听出了范鞅这恐怕是要包庇季孙意如,眉头不由的一皱。这时,卫国的北宫喜则高声道:
  “但不管怎么说,鲁侯毕竟是鲁国的一国之君,似这般一直流亡在外,恐也是不妥啊!”


第四百七十九章 黄父之会
  范鞅和季孙意如于暗中对视一眼,随后又一脸不屑的淡然回道:
  “季氏并无过错,而国君却偏要攻打他,他当时请自囚于费,却不被允许;请求被驱逐,又不被允许,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国君吗?到最后,鲁侯没能取胜,国君自己选择流亡在外,这亦非季氏的本意!”
  “范中军,即便此言为实。然而君臣有序,国不可一日无君。况且,这世上只听说过流亡在外的臣子,哪里有臣子安于国内,而国君流亡在外的道理?此事,又岂能本末倒置?”
  北宫喜如是反驳言道。
  范鞅闻言,却依旧是不以为意,继续是诡辩道:
  “季孙得以幸免,这恐怕也是上天要救他!彼时,就连一直与季氏不和的叔孙氏,都选择支持季氏,可见季氏受百姓以及本国的宗亲的拥护。既如此,我们这些外人又何必插手?眼下当务之急,仍是解决王室之乱为要。”(至于鲁国之乱,在此且按下不表。预知后事,可见后文)
  “宋、卫二国若执意要拥鲁侯归国,这其实倒也是鞅的愿望。既如此,还请二位回国之后,代为请示二位国君,可先行派兵,围住曲阜便是!”
  北宫喜和乐祁犂听罢,不由对视一眼。其实,谁都听得出来,范鞅这口头上的支持,分明就是在反话正说。而其中所蕴含的,却是满满的威胁之意。
  就此,二人也不敢再言。
  范鞅见状,不由哈哈一笑:
  “呵呵,鲁国之事,便让他们鲁国自己处置吧,此事暂可不提。诸公祖上,也都是受过王室恩惠的。如今理应知恩图报!”
  就此,鲁侯归国之事便在范鞅的一顿阻挠之下,就此搁浅,也无人敢再提及。
  ……
  此次会盟,范鞅可谓是扎足了台形。于是,范鞅便命赵鞅和荀跞为先军,率晋军入周。
  正巧,这个时候王子朝也命尹圉是在加紧攻打巩地。赵鞅领军杀至,一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赵鞅毕竟是年轻气盛,竟是身先士卒,一阵冲杀过后,直接冲散了尹圉的阵营。
  尹圉大败而归,只得亲回洛邑复命。而王子朝得知尹圉大败,且知晋国再度出兵,非同儿媳,不由得是大惊失色。
  自上次阴不佞以宝珪变石为由的佞言之后,王子朝便已然对李然动了杀心。正在其犹豫之际,却又骤然战败,王子朝知道,现在他更是杀不得李然的了!
  没过多久,被围困多日的刘邑,也得到了来自晋国方面的支援,士气大涨,并又在尸邑击败了王子朝的军队。一时之间,局面骤然逆转,洛邑岌岌可危!
  而王子朝身边的文武百官,此时皆束手无策。王子朝问及,大殿之上却又鸦雀无声,无人献计献策,王子朝不由大发雷霆:
  “尔等平日里言辞甚多,一遇到事情便一筹莫展,要尔等有何用?”
  南宫嚚这时上前言道:
  “陛下,如今洛邑周边城池尚在,虽是得了两场大败,但根基尚存,陛下不必如此担忧!”
  “那晋国赵鞅如此勇猛,孤身边可有能对付之人?”
  “这……目前在外征战的鄩将军当可一战!”
  阴不佞迟疑一下,如是回答。
  王子朝冷哼一声。
  “鄩罗固然勇猛,但是比起他的父亲还差得太远啦!可惜其父已亡……只他一人,恐非赵鞅敌手!”
  这时,不怎么掺和朝议的姬奂,在一旁是开口言道:
  “陛下,臣有一计!”
  “爱卿快快说来!”
  王子朝满眼期待之色看着姬奂,姬奂在朝堂上话语不多,但每次发言,都能给他以信心。
  “陛下,如今晋国出兵,士气正盛,难以抵挡。眼下若无良将应敌,恐大事不妙!为今之计,不如重新起用孙武!孙武智勇兼资,勇猛也是当代无人能出其右。若他前去应敌,即便是那赵鞅,只怕亦难是其敌手!”
  王子朝面露和悦之色,总算是有人想到应对之策,但是他尚有疑虑。
  “孙武确是足以匹敌,但是眼下已被孤所软禁,此事只怕……他心有不甘,岂会替孤杀敌?”
  “陛下不必忧虑,李然尚在我们手中,当可无忧,孙武对李然极为忠心,以李然性命相挟,他定不敢不从!”
  此举固然能为,但是与道义上其实已经是完全落於下风。王子朝不免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阴不佞又助推言道:
  “陛下,召公此言甚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此举也是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如此说来并无不妥!”
  “哎……也罢!不佞,此事便由你去跟孙武言说,切记注意言辞,万万不可惹恼于他!”
  阴不佞俯身道:
  “诺!臣明白,臣这便去办理!”
  于是,阴不佞告退之后,便带了护卫直接去了软禁孙武的所在,一进入院子,便看到褚荡正在用拳头捶着院子中央的那棵大树,树皮纷飞,大树也摇摇欲坠。
  “这厮一身蛮力倒是不小!”
  阴不佞在心中不屑低语几句。
  褚荡看到阴不佞,这才停手,瞪大眼睛,沉声喝道:
  “奸贼!准备何时放我们出去!”
  阴不佞只觉得两耳震的鸣鸣作响,差点晕了过去,也有些害怕这个浑人打自己,不由得往后退了好几步,而那些护卫也是严阵以待。
  孙武听到动静走了出来。
  “褚荡,不可无礼!”
  褚荡粗声粗气的说道:
  “莫名其妙的将吾等困于此地,却说是我无礼?这些人就是该打!”
  孙武步近褚荡,低声道:
  “先生安危要紧!”
  褚荡听到这话,顿时丧气,继而更是愤怒,哇哇大叫。
  “真的是气煞我也!这些竖子……呀呀呀!”
  褚荡奔到大树旁边,再次锤树,大树抖如筛糠,树叶纷纷落地,看的阴不佞心悸不已,这一拳要是打在他的身上,怕是一拳就命丧黄泉。
  “不知阴大人今日来此,是所为何事?”
  孙武为了李然忍辱负重,表面上还是待他们客客气气的。
  阴不佞回过神来,便立刻是笑脸相迎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3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5/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