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就在李然思绪万千之际,一股浑厚而嘹亮的叫唤声音忽的从他身后传来。
  他不由是转过头,只见之前的王子围,如今已作了楚王的打扮,华服冠冕,龙行虎步而来,脸上还依旧是挂着那标志性的亲切笑意。
  “外臣李然,拜见楚王!”
  李然见状,无有迟疑,立即是伏身跪拜,来了一个稽首礼。
  楚国为王这件事,虽然中原诸国对此都甚为反感,可其实大家也早已是心照不宣,墨守成规了。
  “唉!子明先生何须如此大礼?快快随寡人进殿内说话!”
  楚王见得李然,那喜悦之色当即是毫无遮掩的在其脸上荡漾,楚王熊围一把将他扶起后,当即抓起李然的手,便一同步入了章华宫内。
  一国的国君亲自接待一个他国的下臣,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不寻常的礼遇。
  而这种不寻常的礼遇,理所当然的是让李然的地位一下子拔高了好几个级别。
  就这种形式,在《三国演义》里,大概也就是如同曹操在赤壁之战前礼遇庞统时那样吧,或许,那曹操的作派都没现在楚王所摆的架势好。
  只见楚王是一手执着李然,昂首挺胸,阔步而行,既彰显了自己的礼贤下士的决心,又彰显出他身为楚王的霸气,端的太过于令人心驰神往了。
  而李然,又哪里受到过这种“尊贵”的礼遇?所以,一时间也是有点懵了。
  不过一瞬间,他便反应了过来。
  这分明是楚王要赶他这鸭子上架,让自己是下不来台啊!
  只不过,即便是领悟到了这一点,又能有什么用呢?
  只见楚王熊围是大摇大摆的进得章华殿内,竟还是不肯将手松开。非但如此,而且竟是直接拉着李然,在自己身侧的席位将其强行按下,而后又大手一挥,命人立刻是准备筵席,为李然接风洗尘。
  这一幕,径直是让在场的楚国群臣也都一时都看懵了。
  虽说这楚王熊围对于别国的“人才”往往也都是来者不拒的。譬如他这新认命的右尹,那可就是郑国穆公之孙,当年公子嘉之乱的“罪臣”——然丹。
  招降纳叛,作为楚王熊围用人的一大特色,这似乎又与曹操有了几分暗合之处。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又何时见过楚王如此厚待一个别国的人才呢?
  理所当然的,那些不认识李然的人,纷纷是在那一通交头接耳,各自揣度着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而少数认识李然的人,则皆是面色低沉,显然都是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
  毕竟看到自己的国君如此礼遇一个外邦之人,甚至还享受自己都未曾享受的待遇,各中滋味,可真是令人……五味杂陈。
  “子明先生远道而来,寡人却有失远迎,还望子明先生不要见怪啊。”
  而楚王求贤若渴的架子还没摆完,刚一入座,便是朝着李然拱手致歉,贤王的模样在他的身上是一览无余。
  “大王何出此言,然不过是郑国一介行人,岂能劳驾大王亲迎。”
  其实,李然也只是随之应声,不过他刻意强调了一番自己的身份。
  他当然知道楚王有招揽他的意思,但若他李然当真被这点面子功夫就能哄骗过去了的话,那他只怕也早已是活不到今天。
  “唉,子明先生切莫自谦!”
  “寡人早已是说过,先生之大才,可堪这天下之英雄!而如今天下,又谁人不知你子明先生乃德才兼备,可运筹天下之人?”
  “如今寡人得先生一人,我楚将兴啊!”
  楚王毫不掩饰的将自己招揽之心给显露出来,而这一番吹捧,饶是伍举当年只怕是也是未曾有过的。
  “来啊,奏乐!为子明先生接风洗尘!”
  话音落下,楚王兴致颇高的便要让宫人奏乐起舞,开始筵席。却完全没有意识到,此刻章华宫外是还有郑伯,子产等人在那驻足候着。
  李然闻声,急忙起身,并是躬身言道:
  “大王!寡君一行如今还在宫外等候,此刻怕是还不到摆筵的时候。莫不如等君上见了寡君与子产大夫,再行开筵不迟。”
  毕竟他现在还是郑国的臣子。
  既身为郑国的臣子,现在郑国的国君和执政卿等人都还在外面候着,他却已经要在大殿内吃上了筵席?这种事一旦传将出去,天下人还该当如何看待他李子明?
  李然当然知道这一点的严重性,所以,这才劝谏楚王,要他先行与郑伯会面,把该办的正事都了结了才好。
  楚王闻声,却只微微一笑,并甚是不假思索的应道:
  “好吧!既是子明先生开口,那寡人又岂有不从之理?传令下去,让郑伯一行人且都进来吧,就看在子明先生的面子上,权且让他们进来一同享乐!”
  听得这些话,李然却也并不傻,顿是一阵腹诽:
  这不是摆明了挑拨离间么?这话要是传到郑伯耳朵里,他又该如何作想?人家好歹是堂堂的一国之君,居然还要看我一个行人的面子?
  饶是李然脾气再好,也不由对楚王的这些个蓄意招揽的手段而感到不耻。
  但现下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楚王能同意让郑伯和子产进来,便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他当然也不好再说什么。
  不多时,郑伯与子产皆是双双入殿,不过瞧这两人额头上的大汗珠,也不难猜出他们定是同样受了这章华台的阶梯之苦。
  紧接着,便是两国国君会面时所该有的客套寒暄之词,无论是楚王还是郑伯,都极尽附会之辞,总之就是该客气的“客气”,该礼敬的“礼敬”。
  郑伯恭贺楚王即位,楚王则是夸赞郑伯治理郑国有方。
  但毕竟一个人便有八百个心眼,所以这话里藏话的博弈也可谓是被他二人给演绎到了极致。
  最后,在双方进行好一番友好“交谈”后,楚王这才命人是于大殿之上重新摆上了筵席,算得是聊以款待郑伯一行的大驾光临。


第二百一十六章 楚材晋用?郑材楚用!
  楚王对李然的招揽之心算得已是袒露无疑。
  所以,此番在这章华宫内,明面上乃是给足了李然的颜面,才得以让郑伯,子产等人是入内宴饮。
  当然,他这也是摆明了特意如此恶心一番郑国的君臣,以达成他“耀武扬威”的目的来。
  只不过,他所不知道的是,他这么一搞,李然对他此番招揽的抗拒之心,也是愈发的强烈了。
  随着一声钟鼎之声落下,筵席开始,一时间章华宫内,君臣同乐,而楚王与郑伯则自是再是一番觥筹交错,盏盏相迎。
  众人亦是你来我往,一派礼尚往来,也同时尽是彰显出甚为“和谐”的宾主之谊来。
  李然则是被安排就坐在楚王的身旁,也是被楚王频频劝酒。这让本就不甚喜饮酒的李然更是有些不自在。
  酒过三巡,众人皆至半酣,而楚王这才端起杯盏,来到李然跟前,并是一边举盏,一边是面向各路臣公,且脸上尽是说不出的欣赏与敬重。
  “呵呵,诸位恐怕是有所不知啊!寡人与子明先生其实早已是有过数面之缘了!”
  “早在寡人前去郑邑迎娶郑姬时,寡人便曾与子明先生是把酒言欢,彼时真可谓是相见恨晚呐!子明先生博古通今,算无遗策,乃是世间少有的大才!今日幸得先生大驾光临,寡人这章华台内可谓是蓬荜生辉啊!”
  楚王对李然自是不吝赞美之辞,而这一顿“吹捧”可谓已是达到了一种极致。
  若是不知道的,听了这话只怕当真以为他李然真是楚王的臣下了。
  于是乎,郑伯和子产自是有些不甚高兴起来。只是毕竟在这大殿之上,楚臣满座,他们作为宾客又能说些什么呢?
  而李然心里其实是非常清楚的,楚王越是这么给自己戴高帽子,便只会让自己越下不来台。
  而楚王的目的也很简单明了,无非是要他最终接受他楚王的招揽罢了。
  可他毕竟是李然啊,这世上还能有人逼他做他不想做的事?
  所以,李然云淡风轻的笑道:
  “呵,大王实是谬赞了,当日在郑邑郊外,区区不过是略尽行人之责罢了,故而郊迎大王来郑下聘,不过是如此而已。而今日李然得以进得这章华宫内,又得以领略这楚国的大好河山,那也只是沾了寡君的泽惠罢了。”
  既然你要恶心我,那咱们也就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本事尽管亮出来吧!
  你说郑伯乃是看我的面子才进得这章华台,那我便偏偏要说我这是沾了郑伯的光。
  我李然是绝不可能因为你楚王而开罪了郑伯的。
  得罪郑伯,就等于得罪子产,子产虽是有君子度量的,自是不会计较这些。
  但是,好歹他这些个态度和立场,是必须要表明一番的。要不然,他李然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了?
  而得罪你楚王熊围就不一样了。显然,得罪你楚王那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你若当真要杀李然,自然也不会等到现在。
  要不然,这会我李然说不定早该在外面的鼎里给炖着了。所以,这也就摆明了你楚王熊围根本不会在乎再多这一次。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的,李然心里自是有数,但旁人可都不知道这李然和楚王的关系到底是好到了何种地步啊!
  所以,听得李然这一句话,殿内原本还甚是喧嚣的人声,刹那间便是都寂静了下来。
  毕竟,李然这些话,可就是摆明了告诉楚王熊围,他的这些个礼遇,到头来全只是徒劳罢了。
  而楚王熊围是什么人?!还能受得了这个?就不怕他一怒之下,直接是把你给拉下去给烹了?
  然而,就在殿内气氛逐渐凝聚,不论是郑人还是楚臣,都不由替李然是捏了把汗之际,谁知,楚王熊围不但是没有生气,反而是极为反常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子明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自谦呐!”
  “但先生可知,此刻这章华台内,所有人可都是寡人的卿臣呐!”
  楚王也不拐弯抹角了,这话落下,殿内一众楚臣皆是起身举杯,面朝楚王躬身拜礼,而后一饮而尽。
  他的意思,那是再明显不过:今日能有幸进得这章华台的,便都是我楚王的亲信,你李然也自是不例外!即便今日你还不是我的臣工,但总有一天,你会与他们一样为我效力!
  楚王熊围这话音刚落,子产却忽的是起身,并躬身上前,冒出了一句:
  “大王说得极是!侨早就听闻楚国乃是人才济济的,譬如那申公巫臣,在楚则楚兴,入吴则为楚敌。可确见楚材之利害啊!”
  “今日见得众位臣公,也果真是名不虚传,大王可谓有福啊!”
  在恶心别人这条路上,怎么能少得了他子产呢?
  你楚国的人才多是吧?那你可别忘了你们的“申公巫臣”啊!
  嘿,你说气不气?自己国家的人跑到敌国来对付你自己,就问你气不气?!
  要说发言权,此时坐在这章华台内,郑伯都没说话呢,他子产怎能僭越呢?
  可问题就在于,众所周知李然乃是他子产一手提拔上来的,而如今楚王这摆明了是要挖墙脚啊?
  这种时候,如果他不挺身而出,把矛盾移到自己身上,替他李然打个圆场,却还能有谁解得了这一危局?
  所以,管你这是哪儿,管你是谁,要不恶心你两句,你不会当真以为我郑国无人吧?!
  果然,在场楚臣听到子产这话,纷纷脸色微变。
  其实,“楚才晋用”这事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之所以现如今的吴国能够成为楚国的东边的头号威胁,说穿了也是你们楚国人自己造的啊。
  这种事在中原各国流传,大家说说笑笑也就算了,但对于楚人而言,那肯定是莫大的侮辱啊。
  自己人跑到晋国,甚至是吴国那边,帮助晋国转过头来打自己,这可不丢人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