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哎……若非如此,又如何能麻痹得了那些歹人?”
  “今日你们所带回的那名歹人,不过就一盏茶的功夫,便是被人勒死在了柴房。若这别院内外没有其内应,又何以动作如此迅速?”
  “这不正说明,这别院之内已经渗进了内鬼来?如今敌暗我明,我若继续在外主事,那难免不被此人察觉,到时候若要再想找到他们的破绽,又谈何容易?”
  原来,当李然看到死在柴房的那人一瞬间,他就反应了过来,此处别院内,定是混进了奸细。
  而根据如今李然的判断,既然勒死投毒之人的凶手多半就隐匿在别院附近。
  既然他已经知道李然在调查此事,那他肯定还想知道李然下一步的动作。
  于是他将计就计,装作昏迷,一方面能给麻痹那名贼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让那这凶手同样看到这一幕,好叫他去给他的主子汇报。
  而这,也就是为何当他从柴房里出来后,便立即让祭乐遣散了那些前来护卫别院的家丁的原因。
  若是祭氏护卫在外围着别院,加强了戒备,那么反而是更不容易让奸细暴露出来。
  这就是欲擒故纵。
  唯有如此,才能让那名奸细自己暴露出来。唯有这样,他才能顺藤摸瓜的找到真正幕后的主使之人。
  而刚才李然倒下之后,孙武眼疾手快的将他抱起,在那时李然就在孙武的手臂上给他打了个暗号。
  也正是因为如此,孙武这才告诉祭乐,让她放心便是。
  只因整个计划定的十分仓促,且要求是一气呵成,当中更不能有半分的犹豫。因此,李然这边自然也就无法顾及祭乐的感受了。
  现在一想,李然不由又有些后悔,毕竟这种事对于祭乐而言,实在有些太过了。
  “主公!”
  就在这时,一名自家的私勇侍卫又从外面促步而来,当下就跪在了李然身前。
  要说这些个私勇究竟是怎么来的?
  原来,李然自卫国返回后,就曾与孙武提起过,“有些事应该提上日程”了。
  而所谓的“有些事”,其实指的便是这些个私家的侍卫,以及埋伏于各处的暗桩。
  这部分势力乃是孙武在暗中组织的,并未经过祭氏之手,所以自然是非常的干净。
  而此次“疠疾”,正好是让这些私勇和暗桩是有了用武之地,可见李然此前的未雨绸缪,也实属明智之举。
  “如何?”
  “回禀主公,祭氏护卫离开后,有一人独自离队朝着公孙府邸而去。”
  “公孙府?哪个公孙?”
  而今郑邑城中,一共三位公孙辈的上大夫,一个丰段(字伯石),一个驷黑(字子皙),而另一个便是子产府邸。
  子产自然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除去他以外,又究竟会是哪一个“公孙”呢?
  “乃伯石大夫府上。”
  侍卫的话音落下,只见李然脸上神色一片阴沉。
  “先生,难道此次疠疾……此次投毒之事果真是丰段派人干的?”
  孙武跟随李然如此之久,自然知道没有绝对的证据便不能下定论的道理,所以他如今也只是猜测,并不能十分肯定。
  可谁知李然这一次竟一反常态,甚是斩钉截铁的断言道:
  “不必怀疑,正是此人!”
  “啊?!”
  饶是孙武早有准备,此刻也不由狠狠一惊。
  要知道丰段乃是郑国上卿,在郑国朝堂之上的地位仅次于首卿当国的罕虎,以及执政卿子产。
  他如此的位高权重,还能干出这种事?
  那他干这种事的目的又是什么?
  此番投毒害人,虽非他亲自所为,可这事闹得如此严重。如今整个郑邑都被禁足,对郑国的影响已经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身为上卿,又为何要陷自己的国家于如此的危难之中?
  “我想,事情的真相,恐怕只有一个……”
  李然面露思索之色,喃喃自语。
  一旁的孙武与鸮翼都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敢多问,便继续候着。
  良久,待得李然思索完毕,他这才转身看着两人道:
  “派人前去监视伯石府上,务必找到投毒的确凿证据!”
  “另外……竖牛那也要一并监视着。”
  李然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祭乐刚好是端着吃食进屋内。
  她听得李然说的最后一句话,心神不由一震,急忙将目光转向李然。
  “夫君!孟兄他……”
  她正要询问,却不料李然抢先一步来到身前,从她手中接过食盘,而后扶着她坐下。
  “夫人对不住了,刚才事发突然,还没来得及与你细说……”
  李然仍是心中愧疚,毕竟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他也不该对祭乐如此。
  祭乐闻声,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抚摸着李然的脸庞道:
  “无碍的,只要你能平安无事,那便是最好的。”


第九十八章 动机
  祭乐亲眼见得李然并无大碍,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
  不过他对刚才李然要孙武去监视孟兄之事却很是不解。
  她甚是诧异的看着李然问道:
  “夫君难道认为,此事孟兄也有参与其中?”
  经过齐国粮车被劫一事,竖牛最近一些日子已经消停了许多,整个人似乎也变得安分了许多。
  而且,此次疠疾之事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也分散了大家不少的注意力。若不是今天发现了祭氏的护卫内是出了内鬼,李然还真差点就把他给忘了。
  但祭乐不解的是,就算竖牛对李然仍旧怀有敌意,可是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难不成竖牛还在想着要对付李然?
  可此次疠疾之事又明明不是朝着李然来的,竖牛真的会没事找事,参与其中?
  “此事……”
  李然面露难色,微叹一声,可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将心中怀疑告诉她。
  “此事为夫也只是怀疑,目前也尚不明了。”
  事实上,他对竖牛眼下也确实只是怀疑。整件事中,竖牛表现得相当安静,他也的确拿不出直接的证据。
  祭乐闻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又过去几日,郑邑城中的染病患者一直保持着零星的增长。
  也并非是郑邑城中的医者不尽力,可这些染病的患者却还是在不断出现,根本无从断绝。
  但又所幸,那些恶意投毒之人由于是已被抓过了一次,毕竟是有了敲山震虎之效。所以,整个郑邑的疠疾也终于是逐渐趋于稳定,虽有零星患者出现,可已经对整个病势的蔓延基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了。
  子产见事态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便询问李然如今是不是可以放开四门,并使居于城内的民众可以自由往来了。
  毕竟,封禁之法对他个人而言,所造成的影响那真是肉眼可见的痛。
  只因这半月来的封禁,郑国朝野上下已经有不少人对他这一举措表达了不满。
  虽说这个提议并不是他提出的,但他毕竟是执政卿。矜矜业业的执行朝议后所制定下的方针,乃是他这个当执政卿的本分。
  但长时间的封禁,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会有忍受不了的那一天。
  更何况郑邑乃天下商贸枢纽,封禁一日便等于日废千金,长达半个月的封禁,无论是百姓,亦或是城中的商贾,其损失都可想而知。
  所以,子产如今一直是顶着巨大压力在推行着这一条看似无理,却又无可奈何的国策。
  而他现在,最能够仰仗的,也唯有李然了。毕竟这一次,李然所知道的情况远比他要多得多。
  “禀大夫,然以为,此时还不能解禁!”
  李然反复斟酌了一番,亦是非常为难的如是答道。
  “为何?”
  子产听得李然如此说,心里凉了一截,也是不由纳闷起来。既然只有少数零星的病人出现,那为何还不能解禁?长此以往下去,郑邑肯定会被拖垮的啊。
  “此事既是人为,那若我们无法抓到幕后主使,或者是将其控制住,那么即便能对付得了疾病,也是无济于事。”
  “待得此事一过,风声渐息,那些幕后之人到时候又会出来作乱,届时难道大夫还想再施此法?届时若处置不当,只怕是要激变了。”
  要想永绝后患,那自是要将幕后主使之人彻底控制住才行。
  当然,李然自是不会将没有得到证实的线索告诉子产,所以关于丰段和竖牛之事,他今日也只字未提。
  子产闻声,也觉有理。
  此事可一不可二,一旦幕后主使没被抓获,日后郑邑难免重蹈覆辙,届时他可就没法再用相同的手段来阻止了。
  不过他还是隐隐有些担忧,既然此事乃是人为,那肇事之人必定是隐藏得极深的。仅以李然如今在郑邑的势力,果真能将其揪出?
  “还请大夫放心,然既已插手此事,那便绝不会让此人轻易逃脱!”
  李然的想法直接,因为这帮人既然要在郑邑利用制造疠疾的恐慌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那么显而易见,短时间内,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只要他们还在继续,那么同样的,李然就绝对还有机会将他们抓个现行。
  ……
  另一边,经历了长时间的封禁后,祭氏族内反对封禁的声音也逐渐的是高涨了起来。
  即便是那些原本站在李然这一边的族老,此刻也不由开始动摇。
  因为他们作为商贾世家,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且不言他们与诸侯国的生意往来,便是他们本身在郑邑城内的生意,也是经不起如此拖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