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3:10
  “哦?此事子明也已知道了?”
  话已至此,李然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了,当下有些歉然道:
  “此事……此事在下不仅知道,而且,实不相瞒,此间计较还是出自在下之手。”
  “哦?原来齐国运粮果真是子明所为,那还请子明说道说道,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子产显得有些诧异,一旁的祭先也微微皱眉,眉眼间有些怒意在酝酿。
  原来,今日他领着子产前来探望李然,本来就是为了搞清楚李然此番来郑国的真正目的。
  毕竟,李然说动齐国出粮赈灾,非但是会妨碍到了自家的买卖,而且对郑国官家而言也不无影响的。
  况且如今李然又身处郑邑,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怀疑李然此行的目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只要齐国的粮食运抵了卫国,那么祭家的粮食自然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这些自不必再说。
  而郑国官家运往卫国的这一批粮食,其结交友邦的作用自然也就要大打折扣。
  李然无奈,当即只得将羊舌肸求助于自己的事给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只听他叹道:
  “唉,李然事先并不知晓郑国也意欲赈济卫国,而李然受羊舌大夫所请,便略施一计襄助,让其得以说服齐国运粮救灾……待然来到郑邑之后,这才听闻郑国也打算运粮赈灾,这才意识到先前的举动恐是有些不妥。此间种种,还请大夫与祭老宗主见谅。”
  说着,李然再度起身作揖而礼,表达歉意十足。
  子产抬手示意李然不必这般内疚,脸上仍旧挂着笑意: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哎呀,不知者不怪,况且子明这也是义举。我们又岂能怪罪于你?来来来,快请坐下。”
  看上去,子产对李然之言可谓深信不疑。
  然而一旁的祭先却仍是皱紧了眉头。


第六十二章 仁义之道
  郑邑,祭氏别院内。
  经过李然的一番自我解释,子产当即便不疑他了。
  这也难怪,毕竟平丘之会时,他就在绛城内已经见识了羊舌肸对于此人的重视程度。
  甚至还与他通力配合,将季孙宿是给囚在了晋国。硬生生让季氏在鲁国和诸侯国面前丢尽了颜面。
  所以,羊舌肸若真有求于李然,李然为其出谋划策自也是理所应该。
  可他这般想,是因为他了解了这里面的曲直,但祭先显然却不是同样这般想的。
  他斜眼看着李然,眉宇间藏着一丝忌惮和警惕。
  “可是……子明啊,如今我郑国的粮食也已经整装待发,齐国若早于我们先至,只怕将来传出去,天下人会笑话我郑国乃是虚伪从事啊。”
  齐国运粮商队已经进了鲁国,至多十日便能抵达卫国。而郑国运粮商队才刚要整装待发,算起来,时间上其实已经有些赶不及了。
  子产所担忧的,在于郑国与卫国可谓是唇齿相依,而齐国与卫国是相隔千里。齐国的粮食都能运到卫国了,你郑国的这才刚来,不是虚情假意又是什么?
  要知道卫国旱灾已是有些时日了,绝非突然。如今郑国的行动实在是太慢了些。
  子产言罢,与祭先一同看向李然。却见李然却反而是显出一脸的自信,并且是在那笑而不语。
  “子明先生为何发笑?”
  听得子产问话,李然这才开口言道:
  “呵呵,大夫所言,恕然不敢苟同。”
  只见李然却是神色一正,一边摇头,一边作揖谏言道。
  “哦?却是为何?”
  子产闻言,不禁面带难色,满腹狐疑的如是问道。
  只听李然颇为自信,继续是侃侃而谈:
  “大夫可知,这《周易》之‘比卦’有云:‘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大夫可解其意?”
  子产听罢,与祭先面面相觑,却是完全不解其意。只听李然是继续言道:
  “此爻之意,意为只要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坚守正道,那么去结交各路朋友就不会有过失。有诚意的人就好比是美酒满缸,您的诚意自然而然会最终吸引更多的人来与你交往,这样才是吉利的。”
  李然不愧为洛邑典藏室史,《周易》于他,可谓是信手拈来。随随便便引经据典,都令人不得不信服。
  只听李然是继续解释言道:
  “如今,卫国大旱,上下皆苦,其国内已无力赈济。故此求援于诸侯。因此,无论是晋国,齐国亦或是郑国,只要运粮救济乃是出于真心,那便都是行的仁义之举。又何来为先者而歌,为后者不耻之说?”
  “再者,大夫所筹之粮,也绝非一人之功,乃是郑国上下齐心所共筹的,也绝非大夫有意延了时日。卫国正值大难,又岂能受了郑国恩惠反而还要讥嘲郑国?小人窃语,君子独行,郑国行事光明磊落,何须担忧被他人笑话?”
  李然在这里纠正了子产一点,那就是赈济卫国旱灾并非只是为了图个虚名,更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丰功伟业。而是为了真正帮助到卫国的普通民众。
  倘若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或者另有所图。那么,其心便可谓之不正,心不正,则事难成啊。
  “哼!那如此说来,倒是老夫行事不够光明磊落,在给卫国的百姓落井下石了?”
  这时,一直未曾开腔的祭先忽的冷笑一声出声道。
  李然所言齐国与郑国两家的运粮赈灾之举,行的都乃是仁义。故此,不用担忧被他人耻笑。
  但那祭家可打算的是运粮前去卫国贩卖,赚取钱财,与之对比,岂不就是不义了?
  如此行径,不正是小人所为?
  子产不料祭先会当着李然的面如此言说,闻声当即是笑着两相周全道:
  “子明当不是此意,祭老何出此言呐。”
  “子明所言,确实在理。卫人虽非我郑人,然同是王治之下,我郑国的粮车便是晚些到,那也无妨。我郑国之愿,天下共睹。既是堂堂正正的,又何惧小人言说。”
  对于祭氏打算运粮前去卫国贩卖一事,子产自然也是知道的,故此这才托付祭氏,将郑国朝廷准备的粮食一并运往卫国。
  在他看来,祭氏终究是商贾之家,万事自当以利当先。此番运粮前去郑国贩卖,虽有贪财之嫌,但好歹也有救济卫国灾民之实。
  什么样的人便做什么样的事,所谓无利不起早,若是只让祭氏白白送粮给卫国,倒是真有些过于苛求了。
  其实,子产话里虽说着郑与卫同属王治之下,卫国百姓也是郑国百姓。可实际上,在子产心中,或者说他的潜意识里,仍是将其区分为外邦的。
  这种观念,在近百年的不断强化下,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了。
  所以他才会觉得祭氏去卫国贩卖粮食倒也并无不可。
  “老夫出身商贾,万事皆以利字为先,世人皆知。而今卫国大旱,老夫运粮贩卖,以解其燃眉之急,比之君侯送粮救灾,老夫自愧不如。然老夫并未觉得此事是有何不可。”
  “方才听你所言,似是反对我祭氏此次前去卫国贩卖粮食,你倒是说说,我祭氏此行,究竟是有何不妥?”
  祭先本就怀疑李然前来郑国的目的不纯,再加上他不甚相信李然刚才所言,所以此刻对李然的怀疑一时更甚。
  他总觉得李然方才所言,分明就是绵里藏针,故意在子产面前是句句挖苦讽刺于他。
  “既然祭老宗主提及了此事,那么,便恕然斗胆妄言了。”
  子产本以为李然会顺着自己刚才给的台阶就坡下驴,可谁知李然不但没有下台阶,反而主动拆台。闻声不由一怔,双眉顿时聚拢。
  他没想到的是,李然还当真是对祭氏的此次贩粮计划是有所不满的。
  “哼!”
  “那老夫倒要看看你今天能说出点什么名堂!”
  祭先不以为意,早有打算的他根本不惧,此刻脸上满是不屑之色,眉眼间的怒意渐渐涌起。
  而李然见状,却是面色平和,波澜不惊。
  只听他道:
  “敢问祭老宗主,何为利?”
  “这是什么话?老夫经商一生,岂能还不识利?”
  “啊,是是,确是晚辈唐突了。然而,然以为,这‘利’却要分可见之利,与不可见之利。可见之利,乃为实物。于人而言,田亩,家宅者是也。于国而言,疆土,富藏,民者是也。”
  “而这不可见之利,唯义也。失无形之义而得有形之利,于祭家而言,未免过于得不偿失了。”
  “卫国如今大灾,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不少地方甚至已经出现易子而食。卫国百姓日夜盼望各国诸侯能够施以援手,助其度过难关。”
  “还请祭老宗主试想一下,且勿论齐国是否会输粮入卫,即便是子产大夫这批粮食若一并到了卫国,那么对待祭家的这批粮食,卫国又会是持何种的态度?”
  “这‘趁火打劫’之名,恐怕必然是要坐实了。届时,售粮虽能得利,却坏了祭氏,乃至是郑国之大义。此等危害,不可不防啊!”
  “况且,请祭老宗主再退一步想,倘若……”
  李然说到此处,竟是突然来了个停顿。


第六十三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
  “哦?倘若如何?”
  子产听得李然欲言又止,显然是话里有话,便是立即追问道。
  而李然得了子产授意,便来了几分胆气,继续是往下说道:
  “倘若卫国因此而激起民变,民众掠粮,那么试想一下,卫国的公室又当如何自处?是替祭氏讨还公道?亦或是就事论事,前来质问郑国?所以,此等看似有利之事,或许到头来,竟是个名利两空之局啊!”
  李然此言一出,却是将子产和祭先一下都说懵了。
  很显然,他们谁都没往这方面考虑过。而如果真的到了那地步,卫国公室那是自然绝不会帮着祭氏“讨还公道”的。
  而且,最要命的是,无论祭家这一批粮食定价几何,卫国民众总有吃不起的。那到时候这批人聚众闹事,对祭氏而言,的确是可以预见得到的窘境。
  到头来,这个屎盆子不还得是祭氏自己兜着?
  “况且,再说这大义,郑国黎民是人,卫国黎民那也是人。将心比心,若是受灾之国乃是郑国,郑国又该当如何看待此等的行为?此等行为,与屠戮黎民又有何异?”
  确实如此,卫国大灾遍及全境,祭氏运粮贩卖,此举无异于趁火打劫。而最关键的乃是,祭氏此番所劫,并非区区钱财,而是卫国百姓的性命。
  李然实在没有当“圣母”的心,他觉得自己也不配。
  可今日被孙武一番话惊醒之后,他的那种正义感,便是油然而生。
  他自是无法坐视,更无法忍受祭氏这等高举镰刀却满口正义之辞的虚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6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