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29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占城拥有肥沃的土地,宋朝广泛推广的占城稻,就是产自于占城的高产水稻品种。”
  “粮食和香料,这是占城商人卖给东南的主要商品。”
  “除此之外,象牙和犀角,也是颇受到东南欢迎的热门商品。”
  沈一贯满意的点头,自己这个助手果然不错,东南对于占城的了解并不多,他能够分析到这个样子已经是下了功夫了。
  沈一贯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占城出产,但是占城对我们东南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港口。”
  “港口?”
  沈一贯点头说道:“出发前,大都督曾经和我说过,岘港是占城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整个安南半岛南端最佳的港口,这里也是控制南洋贸易的枢纽。”
  “我们需要岘港,这样东南的影响力就扩张到整个南洋,那我们就拥有一个安全的贸易区了。”
  迟弘漠还是有些不理解的样子,沈一贯倒是也没有表现出失望的表情。
  毕竟他说的这些对于迟弘漠还是太复杂了一些。
  迟弘漠已经明白了沈一贯的做事风格。
  沈一贯总是谋定而后动的,他会在对方身上找到一个目标国家矛盾最激烈的切入口,然后从这个切入口侵入到了敌人内部兴风做浪。
  就如同沈一贯反复强调的那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铁板一块的,任何国家都有自己内部的矛盾,他需要找到那个最激烈也是最主要的矛盾,然后利用这个矛盾。
  而要打破矛盾,就等于要推翻敌国内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政治平衡,而无论是打破这个平衡,还是构建出新的平衡,都是需要外力的。
  而东南只要能成为这个外力,就能够成功渗透进这些国家,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迟弘漠说道:“如今的占城国主婆阿在占城国内威望极高,占城国小但是民富,为了反抗安南统治也相当的团结,那这次我们从什么方向入手?”
  迟弘漠也在安南搜集了不少占城的情报。
  占城国主婆阿如今才二十岁,之前是流亡在偏远地区的占城王室后裔,甚至他这个王室后裔的身份也存疑。
  但是婆阿却能趁着安南内乱的时机,利用占城长期以来对安南的反抗情绪,乘势而起,成功将安南军队驱逐出了占城,甚至还利用大象冲锋取得了一次巨大的军事胜利。
  如今是占城内部最团结的时候。
  东南不怕打仗,但是占城距离东南本土太远了,即使是拿下了安南,要影响占城也要劳师远征。
  在大明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清况下,东南大都督府和内阁也不会批准这么一场劳师远征。
  所以迟弘漠才很疑惑,到底沈一贯也要从什么地方入手,搅乱占城的局势,让东南有浑水摸鱼的机会。
  沈一贯说道:“信仰。”
  “信仰?”
  沈一贯说道:“占城收到身毒,也就是天竺文化的影响,国民普遍信仰婆罗门教(印度教)。”
  “但是在我们是宋代的时候,回教开始大规模传播,甚至还曾经传入中原地区,那时候占城也有不少人改信了回教,这些人更热衷于远洋做生意,还经常往来于中原,这部分人被我们中原典籍记录下来,称之为‘白占尼’。”
  “除了这两教之外,天竺还是佛法发源地,所以占城也有一部分佛教徒。”
  “现在占城大概六成人信仰婆罗门教,三成人信仰回教,一成信仰佛教和其他本都宗教。”
  迟弘漠有些头疼,对于中原的读书人来说,佛道虽然也有不少信徒,但是大部分读书人对宗教的态度都是更欣赏信仰中的哲学思考,而不是信仰仪式本身。
  或者说中原的读书人讲禅说道,更多时候是一种文化上的喜爱,是一种小资情调,而不是真的相信什么死后佛国。
  所以中原人,很难理解那种宗教狂热的状态。
  而很显然,占城是一个宗教氛围很浓郁的地方。
  沈一贯说道:“婆罗门教将人分成四个阶层,其实是五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不可接触者达利特。”
  迟弘漠对于这种宗教完全不能理解。
  中原在几千年前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出身划定贵贱的玩家,也就魏晋南北朝玩了几百年,早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沈一贯说道:“而回教能够传入占城,就是因为一部分婆罗门教中的低种姓者去信仰。”
  “说白了,占城的宗教矛盾是表象,但是深层则是整个占城上层和下层的矛盾。”
  “大体上来说,占城上层信仰婆罗门教,下层信仰回教,回教在占城的底层有阿訇讲经,有寺庙组织,力量越来越大。”
  “但是占城上层掌控军队和官员体系,在武力上要远远超过下层的回教。”
  沈一贯说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个力量均衡。”
  迟弘漠看向自己的上司,果然沈一贯去占城又要搞事情。
  不过他也有点兴奋起来。
  安南和占城在中原看起来是小国,但实际上在南洋这一块也是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大国了。
  安南是中南半岛的霸主,而一个小小的占城,就能干涉南洋贸易,甚至还武力干涉过麻六甲王国。
  所谓的小国,只不过是和中原比。
  而沈一贯和迟弘漠两人操持一国,硬生生的在安南扶起一派,如今又要去颠覆占城。
  能成为这种大事的操刀者,这又是何等让人激动的事情!
  就在沈一贯和迟弘漠在安南半岛搅风搅雨的时候,济州岛上的东海贸易公司得到了补给,兵强马壮的“贸易公司雇佣军”,已经严阵以待,等待李舜臣返回济州岛。
  七月十日,从朝鲜本岛游历了一圈返回的李舜臣,立刻在济州岛上誓师。
  李舜臣以朝鲜“进步会”会长的名义,这是一个囊括了朝鲜岛内大量书院和年轻读书人的组织,“朝鲜进步会”雇佣东海贸易公司的雇佣军,向朝鲜国主和小朝廷发出了檄文。
  内容大概是朝鲜国主和上层腐朽堕落,进步会要仿效东南实行宪政。
  那些秘密运送到朝鲜各大城市的印刷机,将檄文印刷出来,同时张贴在城市乡村中。
  紧接着李舜臣带领东海贸易公司的雇佣军,从济州岛出发,一头扎进了茫茫大海中。
  得到了檄文的朝鲜君臣,立刻布置大军前往釜山,阻止李舜臣从釜山登陆。
  可是五日后,李舜臣的舰队出现在朝鲜君臣都没想到的港口。


第487章 登陆,仁川
  仁川。
  这里是距离朝鲜王城汉城最近的港口,不过在朝鲜实行闭关锁国之后,仁川港口也随之封锁,设置仁川道防御使变成了一座军港。
  但是在大明强盛的这么几百年中,朝鲜非常的恭顺,和大明隔海相对的仁川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危机。
  而朝鲜的水师也在这百年内非常快的速度堕落了下去,两班制度诞生了一大批只愿意在朝堂享受和争权夺利的世袭贵族,仁川防御使甚至一年都来不了仁川一次。
  不仅仅是仁川防御使,仁川中层以上的军官都是属于文武两班的序列,这些职位都已经成为世袭的贵族爵位,被几个家族垄断。
  而这些家族都世代居住在汉城,平日里谁也不愿意来这个偏僻的军港上任。
  甚至有的军官从来就没有来过仁川。
  这种情况下,仁川防御道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朝鲜的两班制度,让两班贵族都将普通百姓视作贱民,实际上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在两班贵族眼中和两脚羊无异,甚至那些中人,也就是家族中庶出的子弟,只能得到低级职位的同族也都是两脚羊。
  李舜臣这种没落的官员子弟,也同样被他们这些人看不起。
  仁川的港口内,军户早就已经不在军营训练,他们甚至有的已经几代都从事渔业,只有在有人检阅的时候才会穿上军服。
  这也是李舜臣选择在仁川登陆的原因,通过声东击西将朝鲜的出力吸引到了釜山,而他携带主力从仁川登陆,目标就是距离仁川不到一日路程的汉城!
  果然,一切和李舜臣预料的那样,仁川的守军可以说是毫无战斗力。
  当日早上九点开始围攻仁川港,不到半个时辰仁川港就全面投降。
  李舜臣在正午十二点前,就将两千济州岛军和一千东海贸易公司雇佣军送到了案上。
  李舜臣带领士兵休整了一个时辰,在夜色降临之前带领士兵迅速向东,直扑朝鲜的首都汉城而去。
  仁川这个地方距离汉城实在是太近了,李舜臣知道就算是朝鲜君臣再拉胯,自己登陆的消息也瞒不住。
  所以李舜臣这一次的计划,并不是要闪电战拿下汉城,直接抓到朝鲜君臣。
  李舜臣在仁川登陆后,在汉城内立刻开始张贴李舜臣的檄文,各种流言出现在城中。
  又说李舜臣带领东南两万精锐登陆,就是为了教训朝鲜君臣对东南不恭顺。
  也有说李舜臣在朝鲜组织了十万人的军队,要来汉城“清君侧”。
  还有说汉城内部早就已经埋伏了内奸,只要李舜臣的军队到了城下就会有人献城投降。
  还有说朝鲜小朝廷派去釜山的军队大败,已经全军覆没了。
  种种消息喧嚣尘上,其中真真假假让人难辨。
  而李舜臣的策略也是大张旗鼓的进军,又联系进步会在汉城附近制造起义,夺取一些乡镇和交通要道,制造四处起火的声势。
  朝鲜君臣哪里见过这样的声势。
  朝鲜王朝内部的动乱不少,什么王子之乱,什么士祸党争,但是那都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特别是朝鲜的两班贵族,他们就是在朝鲜王朝内部一次次动乱中崛起的。
  王室争权夺利,才给了中枢政局动荡,才给了两班贵族扩大权利的机会。
  在两次继承战争后,两班贵族内部又爆发了内斗,但是这时候君弱臣强的局势已经形成了。
  也就是说,以往就算是发生动乱,居住在汉城的两班贵族们也不会太担心,他们只要不站队,最终家族的地位都不会有影响,可以与国同休的享受富贵。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完全不同。
  李舜臣打出的旗号是废除朝鲜君主和两班制度,要在朝鲜实行宪政。
  这等于是要废除两班贵族的根子,彻底将这个阶层消灭!
  这也是为什么朝鲜在内部如此腐败和动乱的情况下,在李舜臣的进步会发出檄文后,朝鲜君臣能够迅速放下争斗,组建军队前往釜山平叛的原因。
  可是结果是李舜臣根本没有攻打釜山,而是直接从仁川登陆,进攻汉城而来了。
  这下子朝鲜君臣彻底慌了。
  如今在位的是朝鲜第十三任君主李峘,也就是后世的朝鲜明宗。
  李峘算是朝鲜王朝还算及格水平的君主了,他继位的时候靠的是上一任朝鲜仁宗绝嗣,李峘从侄子手上得到了王位。
  李峘继位的时候,他的母亲文定王太后尹氏专权,垂帘听政,任用尹氏外戚,李峘一直没有得到朝鲜朝廷的实权。
  同时外戚尹氏本来就是朝鲜的大宗,在朝堂上又和另外一个外戚家族争斗,爆发了乙巳士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5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