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黄书吏又苦着脸,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山诏安,如果完成不了任务,返回郓城县肯定要倒霉。
他看着李舜臣说话和气,鼓起勇气说道:“大当家的,我们县太爷是真心要诏安诸位好汉,在县里预备了粮食和土地,只要诸位下山,都能分到上好的田地!”
黄书吏这自然是信口开河了,郓城县哪里有土地分给梁山上的流民,他只是想要将李舜臣等人诓骗下山,然后埋伏在梁山边上的县衙衙役民团就能一拥而上,将李舜臣这些头目杀死,其余的流民就能驱散了。
李舜臣说道:“哼!我饶你性命,好言好语与你说,你还要诓骗我等下山,来人啊!将这奸诈小吏推出去祭旗!”
黄书吏吓得面无血色,再次开始磕头说道:“好汉爷爷饶命!好汉爷爷饶命!”
两名新军士兵押住黄书吏,李舜臣厉声问道:
“你们郓城县到底有什么打算,你一五一十的说来!”
黄书吏此时只想要活命,只好将蔡知县的布置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在场的流民头目听完,各个都是咬牙切齿。
他们本来就因为明廷的坚壁清野政策而失去土地,一路上又被欺压,好不容易在梁山上安顿下来,堂堂大明知县竟然还准备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对付他们。
这些流民头目中对明廷官府最后一丝信任也消失了,只剩下咬牙切齿的憎恨。
李舜臣突然计上心头,他对着黄书吏问道:
“你且将郓城县的布置一五一十的说出来,本当家的饶你一命!”
黄书吏刚刚犹豫了一下,又看到如狼似虎的流民头目,直接将蔡知县的布置全部说了出来。
“将他押下去!”
李舜臣将黄书吏关押起来,紧接着开始派出手下,打探梁山下郓城县的布置。
果不其然,郓城县的衙役和团练聚集在梁山下的阮家村里,由郓城县的尤县尉带领,就等着将李舜臣等人诓骗下山,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舜臣将计就计,第二天直接让人下山通传,自己等人愿意接受诏安。
蔡知县听到消息大喜,让阮家村的伏兵做好准备,只等到李舜臣等人下山就扑杀他们。
李舜臣下山了,却带上了从梁山流民中挑选的百名青壮,他们直接奇袭了阮家村。
郓城县的衙役和团练虽然武器装备要比梁山好汉们好上不少,但是尤县尉是本县豪强子弟,靠着带领家丁支援官府,才被蔡知县保举为县尉。
他本来就是纨绔子弟,被梁山好汉们的突然袭击吓到了,根本不敢组织反击,直接带着亲信就想要从阮家村逃跑。
衙役头目阮勇是阮家村本地人,作战意志要比尤县尉强多了,好歹带领衙役和阮家村的青壮反击。
李舜臣这边,除了连队中的新军袍泽是精锐有武器之外,这些流民手上只有竹竿,而且身体瘦弱,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两边都是菜鸡,菜鸡互啄下,最后还是靠着木下藤吉郎冲入阮家村,打乱了阮家村口的防御,让李舜臣找到机会开枪击中了阮勇。
随着阮勇倒下,阮家村的抵抗彻底崩溃,李舜臣立刻带人冲进了村子,将尤县尉一行人抓住。
不过李舜臣并没有抢劫阮家村,而是将尤县尉和阮班首等官吏带上梁山,然后将黄书吏放回了郓城县城。
等到黄书吏死里逃生返回郓城县,将县里衙役团练大败的消息告诉蔡知县。
本来县衙中听戏的蔡知县,吓的丢掉了手里的折扇,连忙着急县衙诸人开会。
等到黄书吏向县衙众人说明了情况,蔡知县连忙看向四周问道:
“尤县尉和阮班首被俘,若是梁山贼攻打县城可要如何是好?”
郓城县中,张县丞和蔡知县一向不对付,他立刻站起来说道:
“大老爷,我们应该立刻向济州城内的朝廷新军求援!”
蔡知县犹豫了一下,黄书吏立刻说道:
“万万不可!”
蔡知县看向黄书吏,黄书吏立刻将李舜臣放他时候交代的话说了出来。
“大老爷,根据属下观察,梁山贼俘虏了尤县尉后就退回了梁山,还放归了属下,并没有攻打县城的意思。”
“此时不宜将事情闹大啊!”
蔡知县立刻冷静下来,他是郓城县治安的第一责任人,县尉被俘,向济州府求援,郓城县是保住了,但是他的官位就保不住了。
他看向张县丞,这家伙果然包藏祸心!
这张县城是济州府同知的小舅子,早就觊觎自己的位置了!
蔡知县看向黄书吏,立刻说道:“你们且先去布置城防,黄书吏留一下。”
等到众人散去,蔡知县这才对黄书吏说道:
“梁山贼还有什么言语让你带来?”
黄书吏立刻说道:“那梁山头领李大当家的,是个深明大义的人物,他让我给大老爷带个话。”
蔡知县立刻竖起耳朵。
黄书吏看了看左右,确认没有人偷听,这才说道:
“李大当家说了,只要县里提供粮食,他们保证不攻打郓城县。”
“可以让梁山好汉们去其他县啊。”
第405章 祖宗之法的回旋镖
过了几天,黄书吏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带领一群民夫将粮食运到了梁山泊边上。
“快,把车放下!”
民夫们立刻将运送粮食的车放下,黄书吏带领众人退后到树林中,不一会儿从梁山上下来一群人。
木下藤吉郎带领着整编的流民围上来,将这些运粮的车推上梁山。
木下环视一圈,看到了藏在树林中的黄书吏,他挥挥手,一个五花大绑的中年人被牵了出来。
黄书吏立刻认出来,这人就是上次阮家村被俘的尤县尉。
“滚吧!”
木下藤吉郎跳起来,一脚踹在尤县尉的屁股上,将他踹了出去。
尤县尉一个踉跄,稳住身体后立刻向着树林方向跑了过去。
梁山众人哈哈大笑,黄书吏等到尤县尉跑近了,连忙从树林里冲出来接应。
“三老爷,您受苦了!”
黄书吏连忙抽出匕首,割开了尤县尉身上的绳索。
尤县尉惊魂未定的看着黄书吏。
“阮班首呢?”
尤县尉这才咬牙切齿的说道:“那厮投了贼寇了!”
众人大惊失色,黄书吏左右张望,果然没看到阮班首,也不敢久留立刻带着尤县尉离去。
梁山上,李舜臣对着五花大绑的衙役头目阮勇说道:
“今日已经将尤县尉放了回去,你知道为什么不放你吗?”
阮勇身上绑着绷带,他手臂上的枪伤还没痊愈,他虽然被捆着,却昂着头说道:
“呸!想让我从贼!没门!”
李舜臣并不恼火,而是说道:“你心心念念的知县大老爷,舍不得出钱赎你,所以只能先将尤县尉放回去了。”
阮勇冷哼一声说道:“你这贼子,还想要离间计?当俺没看过《水浒传》?”
李舜臣笑着说道:“既然看过《水浒传》,你应该知道卢俊义是怎么上梁山的吧?”
“我知道你和那尤县尉一向不和,这次放他回去,总要有人承担战败的责任,你觉得你还有的选吗?”
阮勇一惊,他看向李舜臣年轻的脸庞,猛然问道:
“你绝对不是普通贼寇!你也不是山东口音,你到底是哪里人?”
李舜臣却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吩咐手下将他押入监牢。
“大当家的,一部分粮食留作粮种,剩余的粮食已经分下去了。”
木下藤吉郎推门进来,李舜臣无奈的说道:“老穆,早就让你别喊大当家了,难不成我们还真的要在这梁山上当流寇啊。”
木下藤吉郎头发已经留起来了,穿上汉人的衣服已经分不出是倭人的样子。
他的汉语也十分熟练,虽然还不能读写,但是已经能正常交流了。
木下藤吉郎也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穆夏,如今整个梁山都称呼他为穆二当家的。
木下笑着说道:“当梁山好汉不也挺好的?”
李舜臣无奈的叹气:“要不是珲城县的这批粮食,我们在山上就要饿死了,可现在慕名而来的流民越来越多,这点粮食也撑不到秋天。”
木下藤吉郎笑着说道:“大当家的怕不是忘了,梁山可是五县交界,咱们可是有五只肥羊可以宰的。”
李舜臣还是皱眉说道:“怕就怕有人上报济州城,我们这点兵马,可挡不住明廷的三镇新军。”
木下藤吉郎再次露出滑稽的笑容:“那你是太不了解这帮虫豸了,他们可不会报告济州城的。”
“上次那个黄书吏来带话,说愿意再奉上一批粮食,让我们去东阿县看看,他说东阿富庶,可比珲城县强多了。”
李舜臣展开眉头说道:“看来那位蔡知县,最恨的就是东阿县令啊。”
“哈哈哈!”
两人纷纷笑出声来。
京师,紫禁城中。
司礼监的冯保正在查看内阁送来的奏章。
隆庆帝刚刚登基的时候,也许是权力欲望高涨,又或者是作出勤政的样子,所有的奏章都是亲自批示的。
可是每天都被堆积如山的奏章折磨了一阵子后,隆庆帝很快就和他的父皇一样,将大部分奏章丢给了司礼监。
掌握了批红的权力,冯保开始还很兴奋。
但是自从和黄锦交谈过后,冯保就变得内敛了很多,他每天都会认真批红,然后将他觉得重要的奏章挑选出来,简要的汇报给皇帝。
隆庆帝对冯保更加的满意,反而将更多的权力赋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