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38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驿路钱庄还有官府信用背书,迅速成为横跨东南的庞然大物。
  从驿路钱庄中开户,看着划入自己账户的银子,任福捏了自己大腿,确定不是在做梦。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蒸汽机制造出来!
  报答于公子的知遇之恩!


第403章 《请裁驿站疏》
  时间进入六月,京师的天气日渐炎热起来。
  高拱从轿子里出来,返回这座隆庆皇帝赐予的宅子。
  这座宅子的前主人是严嵩的党羽鄢懋卿。
  鄢懋卿在东南起兵的时候,被苏泽明正典刑砍了脑袋。
  后来严党倒台,鄢懋卿的家人自然知道无法守住府邸,连忙低价出手,可那时候已经没人敢买了。
  果然,严嵩倒台之后,鄢懋卿虽然死了也被清算,家产被充公。
  据说从宅子里搜出来的恭桶都是银子做的,整个厕所都挂着五彩的锦帛。
  这之后又是东南新军进入京师,嘉靖西狩,京师的人都知道鄢懋卿是个大贪官,都传说他家贪污了一百万两银子藏在家里,可当时查抄的时候朝廷只在鄢家查抄出来几万两银子。
  京师大乱的时候,不少京师百姓冲进了鄢懋卿的宅子中,就连后花园和厕所都挖开了,不过也没找到银子。
  等到隆庆帝返回京师的时候,一开始要将严世蕃的宅子赐给高拱。
  高拱严词拒绝之后,隆庆将鄢懋卿的宅子赐给他。
  鄢懋卿的级别不高,这座宅子的位置非常好,但是面积并不大,前后只有三进院子,也没有侧厢房。
  而高拱是堂堂内阁次辅,每天是要进出内阁办公的,也不能再住在以前的地方。
  高拱接受了这座宅子,但是拒绝了隆庆帝帮着他重修房子。
  如今整个宅子后面的花园依然破破烂烂的,主卧也被砸烂了,高拱就住在前厢中。
  除了一名老仆人之外,高拱家就只有两个粗使婆子,外加内阁给他配备的四名轿夫。
  高拱的妻子和儿子当时都留在了南京,家里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一开始的时候,朝廷大臣还经常来拜会高拱,甚至还有人想要贿赂高拱。
  但是高拱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反而让手下御史弹劾这些人,还命令吏部不能重用这些人,搞得这些人都不敢再登门拜访了。
  高拱坐在书房中,老仆用火柴点燃了鲸油灯,火光将书房照亮,一名中书五房公事的吏员将两个木匣箱子打开,然后将内阁收发的公文放在高拱的书桌上。
  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公文,老仆忍不住说道:“阁老,您这病才好,今天还是休息一下吧?”
  连日连夜的操劳,前阵子高拱才病了一场。
  连日高烧,太医院的人来看了,开了几副药都不见好。
  后来还是用了东南的神药,吃了一粒就发汗退烧了。
  虽然病好了,但是高拱的身体依然虚弱,今天又到了天黑才从内阁回家,回来的时候还带上了这么多公文。
  “不碍事,你们出去吧。”
  老仆和公吏对望了一眼,只能无奈的退出书房。
  高拱翻开这些公文,每一本无论是厚是薄,最后看下来就是两个字——“要钱”。
  筹办新务要钱,如今几个新务工坊虽然也能赚钱了,但是火枪工坊这些都是不赚钱的,京师新务工厂也只是收支平衡而已,甚至这个收支平衡还都是账面上的,要不是工部和兵部采买武器的经费,这账本都做不平。
  可是工部和兵部采买朝廷工厂产品,不过左手倒右手,兜里没钱还是没办法。
  筹办新军要钱,京师官吏的俸禄要钱,皇帝后宫开支要钱。
  可明廷已经丢了财赋重地南直隶和浙江,除了新务之外唯一增加的进项就是大同边贸的税收了,现在朝廷开支这么大,内阁也变不出钱来。
  高拱揉了揉眼睛,最近宫里的开支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清远伯李炜要给自己的老爹重修坟墓?皇帝竟然批了一万两银子?
  高拱的头更疼了,他立刻提起笔在公文上写上:
  “按照皇明旧例,当年章圣太后的弟弟去世,玉田伯家贫,上皇虽然体恤母家,但也只拨了六千两银子修坟。”
  “清远伯之父不是新丧,而且清远伯家富,这祖坟皇帝不应该掏钱,应该让其自筹。”
  章圣太后是嘉靖的母亲,玉田伯是嘉靖的舅舅,嘉靖登基前就和这个舅舅亲近。
  而且玉田伯为人清廉正直,死后家里没有余财,上皇才出钱给他修坟的。
  高拱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就是你清远伯李炜本人现在咽气,朝廷按照惯例最多也就只能出六千两银子!
  更别说李炜他爹早就已经死了,如今谁都知道清远伯李炜家富的流油,皇帝还要贴一万两银子给他重修祖坟?
  高拱又给工部官员回复,让他们坚决不给清远伯银子,如果清远伯闹起来,就让他来内阁找自己!
  揉了揉脑袋,高拱再看向另外一份公文。
  这是光禄寺的公文,内容是上个月光禄寺供奉祖陵祖庙的香烛贡品钱不够了,请求内阁这个月多拨一点。
  高拱冷笑了一声,香烛贡品上报假账,这操作实在是太熟悉了。
  因为香烛贡品这些都是消耗品,用了多少怎么用的,这都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
  你光禄寺一个负责皇家祭祀的部门,一个月涨这么多预算?
  难不成皇帝的祖宗们跑出来偷吃贡品了?
  不批!
  高拱再次翻开下一本公文,这下子他有些头疼了。
  这是户部的公文,内容是宫内这个月香烛钱也超了。
  高拱实在有些头疼,隆庆帝刚登基的时候,确实展现了一些新朝气象,他大幅度缩减了宫内的开支,改变了嘉靖朝宫内开销巨大,嘉靖经常从户部挪用银子自己用的问题。
  但是从今年元宵的鳌山灯会之后,隆庆帝也逐渐大手大脚起来。
  先是招募了一大批宫女进宫,紧接着宫内的各项开支也开始暴涨。
  这样涨下去,马上也要和嘉靖在位时候差不多了。
  但是宫内的开支高拱没办法直接驳回,他只能给户部批示,让户部从各种费用中挪用一些补上。
  接着高拱又摊开一本空白奏章,开始给皇帝写奏章,劝说皇帝要节约,不要胡乱给亲戚赏赐。
  等到忙完了这些事情,高拱房间里的摆钟发出铜罄声,高拱抬起头一看,现在已经晚上十点了。
  摆钟也是最近在京师流行的东西。
  这种摆钟比起水漏钟,计时更加的准确。
  黄铜的钟表外壳显得高档贵气,京师的达官显贵都会买上一座,彰显自己的身份。
  至于这座钟到底是哪里生产的,京师的达官贵人都众口一致的说是西洋商人卖到大明的。
  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座钟肯定是东南生产的,有人拆开座钟,发现内部零件上有东南工匠刻的名字。
  之所以说是西洋商人卖过来的,还是因为朝廷发布的禁止销售南货的禁令。
  可是市场上的南货依然屡禁不止,就连宫里每个月都要采购大量的火柴。
  一座精美的座钟需要上百两银子,高拱自然是买不起的。
  这座钟是某一天突然送到高拱家宅前,在座钟中还有一封家书,高拱知道这应该是在东南的儿子送来的,于是将座钟放在了书房中,而不是和其他达官贵人一样放在客厅中撑门面。
  高拱发现座钟计时真的很方便,他也曾经让京师工匠研究,但是京师工匠却纷纷表示座钟太复杂,而且需要的零件太精密,明廷根本仿制不出来。
  和东南的技术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高拱心中更是焦虑,他处理完了六部送来的公文,看向如同小山一样的言官奏章,头再次疼了起来。
  这些都是弹劾张居正的奏章。
  丢失武昌的消息传到了京师,明廷自然是再次震动。
  而荆州巡抚徐学谟,弹劾张居正的奏章也送到了京师。
  徐学谟弹劾张居正,延误战机,在优势的时候不立刻进攻武昌城,让景王投降了东南,以至于丢失了武昌这座湖广重镇。
  这份弹劾奏章是上的题本,送到内阁之后还要抄送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言官们也都看到了徐学谟的奏章。
  一时之间,京师哗然,言官纷纷开始上书,弹劾张居正。
  就连高拱都控制不住手下的言官,因为丢失武昌的责任实在是太大了!
  丢了武昌,就今年的夏粮秋粮征收就有了问题,明廷没了湖广这个粮仓,还怎么和东南争夺?
  高拱也很无奈,但是他必须要保张居正。
  高拱现在突然明白了当年严阁老当政时候的感受了。
  张居正是高拱最重要的政治盟友,如果不能保住张居正,对高拱自身的威信是巨大的打击。
  而在湖广的张居正支持,也是高拱能够大力推行新务运动的关键。
  内阁之中,杨博老迈,但是内阁四辅张四维虎视眈眈。
  六部之中,因为高拱推行新务,也得罪了很多官员。
  要不是靠着手里掌握京察,又有张居正在外支持,新务根本推行不下去。
  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政治集团,如果高拱不出手保下张居正,那投靠他的官员就会离心离德。
  你这个带头大哥连自己人都保不住,别人还怎么安心给你卖命?
  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自己人,高拱虽然为官清廉,但是也明白这个道理。
  高拱又拿起来笔墨,再次给皇帝写了一份密揭,内容自然是劝说隆庆皇帝不要治罪张居正,让他继续在湖广夺回武昌戴罪立功。
  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座钟再次响起,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
  高拱看着处理完毕的奏章,却感觉自己好像一晚上根本没干什么事情。
  再次揉了揉眼睛,高拱再次翻开一本奏章,他的眼皮一跳。
  《请开矿税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4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8/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