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28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李言恭心中咯噔了一下,他想起了俞咨皋给他说的苏州府新闻,难道丹芸是专门请假回家和自己合离的?
  这会儿李言恭已经不想合离了,但是他还是冷着脸说道:
  “等我?”
  丹芸低声说道:“我已经向知府大人提了辞呈,等布政使司批了,我就和你一起去南京?”
  “什么!”
  李言恭惊讶的站起来。
  丹芸是瑶人流官中进步最快的官员,广西巡抚汪道昆对她非常器重,直言她将是女官中升迁速度第一人。
  妻子竟然放弃远大的前程,要和自己一起去南京?
  李言恭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上去抱住了丹芸说道:
  “怎么突然改变心意了?其实我一个人去南京就是了,如今通信发达,我完成学业还会返回广西的。”
  丹芸说道:“我怀孕了。”
  “什么?什么时候?!”
  丹芸用拳头锤了一下李言恭说道:“就是你第一次来瑶寨的那次,医官说已经三个月了。”
  “是真的吗?”
  “说什么胡话,那次是我的第一次,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真的三个月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医官说了,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只是怀孕反应不大而已。”
  “那,你能坐船吗?”
  “三个月已经没事了,只要途中多歇几站就行了,而且现在航运发达,坐船也不累的。”
  “太好了!”


第395章 龙虎山张家
  熊况的第五团,在江西进展迅速。
  江西的地形,和湖南一样,三面环山,一面临江。
  其实在东南新军控制了鄱阳湖之后,攻占江西只是时间问题了。
  沿途的大明府县,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降,偶尔遇到一两个负隅顽抗的,只要集结部队攻城,很快也能拿下。
  但是今天熊况在江西饶州府仁县前,停下了大军。
  仁县不过是饶州府下的下县,算不上什么险要的地方。
  饶州府的府县鄱阳,重镇景德镇都早就已经落入东南新军手里。
  饶州府周边的广信府,抚州府,南昌府也基本上被东南新军拿下了。
  这个小小的仁县县令早就知道自己无法抵抗,派出使者向熊况请降了。
  可之所以熊况的停在仁县前不肯往前,主要原因不是小小的仁县,而是仁县治下的一座山。
  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居住在此地。
  龙虎山张家,和曲阜孔家一起,受到历代王朝的册封,算是中原传承最古老的家族了。
  龙虎山最鼎盛的时期却是在元朝。
  元朝统治者对天师道的扶持几乎是代代相传,基本上每位帝皇对天师世系都有封赠。
  有元一代,正一道教地位显赫,受到了皇权的认可崇奉,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道教中的领导地位。
  大明建立之后,太祖朱元璋也册封龙虎山,朱元璋还赐银重修天师府第,为历代天师撰写赞词。
  历代龙虎山天师都得官正二品,明代皇帝也经常赐予龙虎山道产,比如在京师中很多道观都是龙虎山的产业。
  至今张家已经传承了四十九代,本任天师名叫张永绪,字允承,号三阳。
  嘉靖二十八年,赐授正一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务。
  嘉靖在位的时候,还多次召见张永绪进京,在朝天宫多次举办保国安民大醮,赐以蟒衣玉带等物。
  熊况驻足在仁县,自然是因为大都督府的宗教敕令了。
  龙虎山是正一道的祖庭,正统性没有问题。
  龙虎山掌教掌天下道教事务,龙虎山弟子自然是手续齐全,都是有道籍的。
  清退道产这件事也不难办,对于龙虎山这样的家族来说,田庄收入虽然丰厚,但是忍一忍放弃一下也无妨。
  靠着道观收入和信徒捐赠,怎么也能熬下去。
  比如当年龙虎山支持建文帝,在成祖朱棣靖难之后,立刻捐出自家的道产自保。
  最后朱棣虽然暂时革了张家的真人称号,但是很快也就恢复了。
  能传承四十九代,早就知道能屈能伸的道理了。
  要是不懂这个道理,中原那么多改朝换代中,张家早就没了。
  但是大都督府的宗教敕令中,有一条是龙虎山张家怎么都无法接受的。
  改子孙观为丛林观。
  所谓子孙观,就是观主之位在父子师徒之间传承的道观。
  丛林观则不同,这些基本上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观,方丈、监院、知客、殿主、经主、高功等观内的职位,由常住道众选举产生,一般执事也由道众公议推举,在推举出来之后还需要得到僧道司确认。
  简单的说,子孙观就是家族产业,丛林观则是公共产业。
  可偏偏龙虎山,就是最大的子孙观。
  龙虎山天师,从来都是从张家人中产生,张家就是这片土地上少有的千年世家。
  带兵进入仁县容易,但是如何处理龙虎山张家的问题难。
  这也是熊况到了仁县之后,始终不肯进入仁县的原因。
  熊况驻军在仁县之外,就立刻让人前往南京,询问如何处理龙虎山的问题。
  如今熊况已经在仁县城外驻扎了十天了,还没等到南京的命令。
  此时龙虎山上的气氛也非常紧张,张家人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应对大都督府发来的敕令。
  张永绪坐在掌教的椅子上,他的身体一直不好,近些年来都深居简出,连嘉靖几次召见他都称病不出。
  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族人和弟子们,这位张天师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不过谁也不敢小看这位看起来随时会病死的张天师,他在天师府威望很高,精通正一道的典籍,继承天师之位二十年,手腕高超。
  这位张天师也很犹豫。
  东南的这位苏大都督,他对佛道的态度其实也不新鲜,在天师府上,对宗教态度强硬的统治者不止他一个,只要低头,苏大都督也不会为难他这个当代他天师的。
  但是要让张家不能世袭天师之位,又让他不能接受。
  张家还有族人在京师,若是谈不拢条件,龙虎山正朔就在北方继续传承好了。
  孔家不也在南宋分了南北孔吗?
  熊况的军营外驰入两匹骏马,南京派人处理龙虎山问题的人终于来了。
  熊况连忙前去迎接,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脱口而出道:
  “站长!您怎么来了!”
  原来南京派来的正是熊五。
  熊况是南平养济院出身,当年曾经和熊五一起组织报童组织,熊五对他亦师亦父。
  之前在南京情报站的时候,熊五就是站长,而熊况在南京易帜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情报部门转入了军队。
  后来熊五一直被苏泽派往各地,师徒二人始终没有再见面。
  没想到这一次自己向南京求援,苏泽竟然派来了熊五。
  熊五身后还跟着以一个二十岁的受戒和尚,熊况连忙将两人迎接进了军营中。
  “这小子僧名叫紫柏真可,俗家字达观,你就叫他达观吧。他是大都督府委任的僧道司官员。”
  虽然达观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大都督亲自委任的,熊况不敢怠慢,对他行礼:“达观大师。”
  达观简单还礼,开口说道:
  “小僧只是普通僧人,不敢称大师。大都督已经定下规矩,任职都要有考察见习的期间,小僧才入僧道司,只是熊主司的见习助理。”
  熊况还是不敢小看这个年轻的和尚,无数次事实证明,凡是被大都督看中的人,都是不同凡响的,大都督识人的本事东南皆知。
  达观虽然年轻,但是眉目俊秀双眼有神,举止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能被大都督点名,肯定不是普通人物。
  让熊况更惊讶的,是自己的师父熊五,竟然被苏大都督委任为僧道司主司?
  “这龙虎山到底什么问题,我前阵子带人在处理江西的罗教余党,接到大都督的命令赶过来了。”
  熊况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位师父好像是罗教余党的,当年在大都督还没发迹的时候,被大都督收服。
  这么说,熊五负责僧道司,好像还是挺合理的了。
  熊况将几次和龙虎山接触的经过讲了一遍,又说了龙虎山的情况。
  “其他事情都好办,就是这个改龙虎山为丛林观,取消张家世袭掌教身份,在龙虎山上的阻力很大。也因为这个事情没能谈拢,我第五团一直没有上山。”
  熊五冷笑说道:“大都督颁布敕令,各宗各派都坚决执行,就龙虎山张家要负隅顽抗吗?”
  “你也是,这张家是会雷法还是会符箓?你怎么不攻上山?”
  熊况干笑着说道:“师父你说笑了,张家真的会雷法符箓,也不会窝在这龙虎山上了,只是天师府名望不小,在本地很有影响力,贸然攻打我怕给大都督惹上非议。”
  熊五说道:“非议?大都督颁布敕令,龙虎山张家不遵敕令,有什么非议?”
  “你别看龙虎山的名头大,越是这种越是骨头软。”
  “前阵子我刚刚平了一个罗教分坛,那个家伙在山中聚众千人,号称罗祖转世,我带着一百多人上山不就把他抓了,一开始还用罗教妖法诅咒我,后来被斩首的时候还不是尿了裤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4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8/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