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而且朝廷秋后算账,清算振武营的事情,南京诸卫都看在眼睛里,谁还给你大明卖命啊!
  苏泽在江南又是名望极高,上海缉私总团是他一手操办的,拿什么去讨?
  李遂皱眉说道:“上次镇江京口一战,南直隶水师尽被焚毁。南直隶可用之兵都被胡宗宪带去了浙江,根本无力讨逆。”
  李遂交了家底,众人都明白了,以南直隶目前的局势,根本就是拿长江口那支舰队没办法!
  心学大儒,现任内阁首辅徐阶的弟子,户部侍郎赵贞吉终于发话了。
  “南京户部还有存银十万两。”
  李廷竹和李遂立刻看向赵贞吉,但是赵贞吉却说道:“这其中八万两是去年追征的江南拖欠的金花银,不能挪用!”
  听到是金花银,众人都绝望了。
  大明财政复杂,但是已经有了近代国家专收专支的财政体系了。
  金花银,就是一部分专门以银两征收的税赋,这笔银子是专门用来给皇帝用的。
  说白了,这是送到皇帝内库的银子,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也不敢挪用的。
  江南税赋,时常有拖欠抗税,赵贞吉在南京户部最大的政绩,就是追征了这八万两金花银,所以绝对是不能动的。
  这一切又陷入到了死结中。
  张居正终于是忍不住了,他站起来说道:
  “赵大人!这笔银子必须要用!”
  赵贞吉认识张居正,却没想到他在这种场合突然发言。
  张居正对着李廷竹和李遂行礼,接着说道:
  “苏贼入寇长江,若是截断扬州漕运枢纽,诸位就都是朝廷的罪人了!”
  赵贞吉心中也咯噔了一下,扬州是江南江北的漕运总枢纽,同时也是长江水运的枢纽。
  不仅仅是江南的赋税和粮食,如今大明朝主要粮食产区,湖广地区的粮食也都是从长江顺流而下,在扬州中转北上运到京师的。
  扬州之重,重于泰山,若是扬州有失,南京的诸大臣真的万死不能辞其咎了。
  张居正朗声说道:“和上次倭寇入侵一样,苏贼水师炮利,但是陆上能战之兵却不多。”
  “守扬必须守镇江!请李都督尽发南直隶勘用之兵,死守镇江!”
  “以镇江固守,再在南京玄武湖打造训练水师,只要固守住扬州,朝廷北方精锐南下,苏贼之乱就能平定!”
  张居正说的义正言辞,其实他自己也清楚九边是什么情况。
  前任蓟辽总督王忬被杀,王忬在九边素有威名,又不贪墨士兵军饷,很得到九边士卒的拥护。
  且不说如何安抚九边士兵南下,光是这军粮消耗,就是如今朝廷承担不起的。
  但是张居正必须要这么说,如果丢了扬州,大明就丢了从南方抽血的通道,那朝廷就更没有平叛的希望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贞吉这个不粘锅还是犹豫说道:“这是陛下的银子,是不是要上一道奏章?”
  张居正简直要被他气笑了,他直接说道:
  “若是苏贼夺了扬州,这笔银子就都归贼人之手了!还不如现在就用出去募兵!”
  赵贞吉还是说道:“既然如此,我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可没办法做主,请诸君公议署名吧。”
  张居正气的牙痒痒的,他直接夺过正在记录会议的小吏手中毛笔,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诸君签字吧!张某立刻上请罪奏疏,此事是张某动议的,会担下全部责任!”
  在场大员这才纷纷签字。
  有了张居正出头,李廷竹又下军令,南京城内大小官员各出家丁若干,又命令南直隶各级衙门征收特别捐税。
  为皇帝巡访海外仙药的新科状元徐时行,终于抵达南京,听闻苏泽造反的消息,徐时行如遭雷殛。
  徐时行也顾不得皇帝命令了,匆忙赶回苏州府老家,却看到穿着熟悉的上海抗倭总团制服的士兵,已经控制了苏州府城门。
  这位年轻的状元头晕目眩。
  糟了,我成反贼了!
  承诺的加更!求票


第310章 从“贼”
  守门的士兵认得徐时行,直接将他放进了城里,还送他去苏州知府衙门和家人团聚。
  一路上徐时行都在和人打招呼,有几个军官还是徐时行亲自招募进上海抗倭总团的。
  所有人都对徐时行客客气气的,徐时行就这样一路走回了苏州府衙。
  苏州知府徐尚珍是徐时行的父亲,抗倭总团也知道这位徐大人官声不错,又是他们当年“徐参军”的父亲,只是围了知府衙门,并没有为难这位徐知府。
  徐时行身后跟着不少热情的士兵,守卫知府衙门的军官也热情的和徐时行打招呼,不知道的还以为徐时行是反贼头子。
  进府之后,和父亲交谈了半天,徐时行更是麻了。
  如果说这世界上四大喜事,金榜题名时,徐时行也算是体验了一件。
  那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让徐时行这位新科状元来总结,莫过于“亲爹变养父”和“死党来造反”了。
  徐尚珍告诉徐时行,他并不是徐时行的生父,他生父姓申,是苏州城内的大商人,是徐尚珍的好友,他是被托养在徐家的。
  接到了徐时行(现在是申时行)金榜题名的消息,徐尚珍就决定告诉他这个真相,并且鼓励他去申家认祖归宗。
  这件事已经不能让申时行震惊了,甚至申时行现在高度怀疑,徐尚珍让自己去申家认祖归宗,是为了逃避日后上诛灭九族的名单。
  申家会在这个时候接受自己认祖归宗?
  不过徐尚珍一向将申时行当做亲儿子,肯定不是这个心思。
  可这个时候提身世这件事,反而让申时行觉得心里更乱了。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尽皆叹气。
  申时行参与筹办上海抗倭总团,帮着苏泽办报,办书院,整个南直隶都知道他们的关系。
  现在苏州府已经被抗倭总团控制,申时行现在说自己不是反贼苏泽的同伙,恐怕整个苏州城都没人会相信。
  徐尚珍看着申时行,申时行无奈的说道:“爹!我真的不是反贼!”
  申时行虽然知道了徐尚珍不是自己亲爹,但是两人感情深厚,依然父子相称。
  徐尚珍干笑了一声说道:“爹信你!”
  申时行也无语了,他问道:“爹,我来的匆忙,如今局势如何了?”
  “吾儿你真的不知道?”
  申时行再次无奈的说道:“苏汝霖造反,真的没有通知儿子。”
  “那你怎么突然从京师南下的?”
  “凑巧!”
  徐尚珍从书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申时行说道:
  “门外士兵每天都会送饭菜和报纸进来,这是今日的报纸,你当过主编的,你自己看吧。”
  申时行接过《警示报》,头版头条就是苏泽写给大明朝廷的檄文。
  檄文下还有一群官员的署名,都是浙江和福建的要员,胡宗宪的名字就在苏泽后面。
  好吧,《警示报》已经成了反贼的报纸,自己是反贼的铁证又多了一份。
  申时行甚至有了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自己如果不是恰好被皇帝委派南下,现在东厂和锦衣卫就已经上门了吧?
  檄文下一页,是目前闽浙军队的动态。
  福建八府,除了飞龙军占据的漳州府外,苏泽基本上已经全部拿下。
  浙江十一府,打着胡宗宪的名义,浙江新军也传檄而定。
  江南的苏州府和松江府,也都在上海抗倭总团的控制之下了。
  真不愧是苏汝霖啊,动手就是果断,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
  再翻过去,是苏泽写给治下百姓的安民告书。
  看完这篇《安民告书》之后,申时行看向养父徐尚珍道:
  “此篇文章一出,怕是闽浙百姓人心尽归苏汝霖之手了!”
  作为苏州知府,徐尚珍比申时行更通民政,他也无奈的点头说道:
  “若是能不折不扣的执行,两省百姓定然拥护苏泽,朝廷难啊!”
  苏泽在《安民告书》中只提到了三点。
  第一,只按照目前大明朝廷制定的田赋和丁税标准收税,废除两省地区的各种杂捐。田税征粮维持不变,但丁税改征银钱。
  第二,重新严格申明免役制度,严格按照洪武年定下的各级官员读书人的免役人数,富户也要承担劳役,但是可以出银抵免劳役,而官府所收的免役银子全部用来发放给参加劳役的普通百姓,作为他们参加劳役的补偿。
  第三,在浙江、福建、苏南二府重新严格执行钞关税法,同时在泉州港和福州港开海通商,设立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税,由方望海出任海关钞关使。
  徐尚珍无奈的说道:“这苏汝霖这三条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只可惜他造反了,若是他能成为内阁首辅,必定能匡扶大明。”
  申时行想到自己中状元前后在京师的见闻,立刻摇头说道:“苏汝霖的政策,在大明朝廷是肯定推行不下去的,他能做成功,恰恰是因为他造反了。”
  徐尚珍也是官场中人,很快就明白了养子的意思,他无奈的点头赞同。
  “父亲,我想要去福州一趟。”
  “你真的要从贼?”
  “不是从贼,我有几件事想要当面向苏汝霖问清楚。”
  申时行站起来说道:“去申家认祖归宗的事情,等我去过福州再说。以我对苏汝霖的了解,父亲只要安居在府内,他不会对您动手的。”
  徐尚珍只能无奈的点点头道:“去吧,爹老了,无论这大明前景如何,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
  申时行着手南下福州,但是苏泽却已经离开了福州。
  站在泉州府的码头上,苏泽身后的方望海表情复杂,跟在方望海身边的徐渭更是一脸的蛋疼。
  自家女婿做了反贼,方望海只剩下从贼一个选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