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1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胡宗宪说的恩相,自然就是严嵩了。
  徐渭也正色起来,严嵩是胡宗宪在朝堂最大的支持者,严嵩的秘密口信,必然是非常重要的。
  只听到胡宗宪说道:“恩相告诉我:‘大明朝不能没有东南,东南不能没有胡宗宪,倭寇不能不剿,也不能全剿,你胡宗宪在东南一日,我严嵩就倒不了’。”
  徐渭闻言一惊。
  今年开春以来,浙江和南直隶的倭乱已经平定了很多。
  于宗远率部在浙江台州四战四捷,浙江地区最大的倭寇团体已经被打怕了。
  胡宗宪还在浙江沿海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哨站,整顿浙江的海上卫所,如果从浙江平倭的角度上讲,浙江的倭乱已经快要平定了。
  但是严嵩让鄢懋卿带给胡宗宪的这句话,徐渭听的明白,他立刻说道:
  “朝廷要倒严?不,是陛下要倒严!”
  胡宗宪过了半天,这才点头说道:“徐文长所言极是,恩相应该是感觉到了,陛下要动手了。”
  徐渭来回踱步,他虽然科举上没考上进士,但是深谙人情世故。
  “严阁老秉国二十年,是最了解陛下的人,他说陛下要倒严,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胡宗宪点头说道:“自从我入浙以来,恩相对于抗倭这件事都是非常支持的,今年突然这么说,看来是朝堂风向变了。”
  胡宗宪心情复杂,他是想要做事情的人,当年为了能领导抗倭,他不惜诬陷张经李天宠,向严党献上投名状来谋取前程。
  主持浙江抗倭以来,为了自保胡宗宪可以舍弃俞大猷,迅速将过错推给俞大猷。
  按理说,这是一个小人。
  但是胡宗宪在浙江,一心全部扑在抗倭上,浙江抗倭确实有成效,如今浙江和南直隶倭寇几乎快要绝迹。
  可就在胡宗宪快要全功的时候,严嵩竟然带来了这么一封信。
  就连徐渭都迷茫了。
  按理说,徐渭是浙江人,自然是一心支持抗倭平倭的。
  可是他追随胡宗宪多年,早已经和胡宗宪绑在一起,也和东南抗倭绑在了一起,严嵩这封信让徐渭也非常纠结。
  “部堂您的想法呢?”
  胡宗宪迷茫的说道:“我不知道。”
  胡宗宪站起来,看着窗外说道:“抗倭乃是我的夙愿,自从入浙以来,你我夙兴夜寐,就是为了抗倭,如今就差临门一脚了,恩相却让我收回脚,我又如何甘心。”
  “浙江倭乱,苦的是浙江的百姓,改稻为桑和毁堤淹田,已经让浙江百姓受了太多苦了,难道为了朝廷两党相争,还要受更多的苦吗?”
  胡宗宪看着徐渭说道:“文长,我亲手送马宁远囚车入京的时候,曾经和他说,说他没有读懂圣人书,不适合做官,是我提拔他害了他。”
  “可如今我问,自己读懂圣人书了吗?”
  徐渭沉默了半天说道:“我明白了,部堂是迷茫了?”
  胡宗宪点头说道:“我大明朝这些官员,哪个不是饱读圣人书的,为什么朝廷却成了这个样子?”
  徐渭突然理解了胡宗宪。
  在抗倭这面旗帜下,胡宗宪用的那些手段,那些权术,还是可以用“权变”来解释。
  也就是说他做的那些蝇营狗苟,巴结严嵩,帮着严党改稻为桑,都可以用“为了抗倭”这面旗帜来掩饰。
  这面大旗是胡宗宪的遮羞布,也是他心中最后的道德高地。
  “我是为了抗倭,这一切不过是手段罢了。”
  但是如今严嵩的这封信,可以说是彻底扯破了这面大旗,几乎让胡宗宪这个坚定抗倭的大臣信仰崩溃。
  为了自保,故意养寇自重,放过倭寇,那胡宗宪这些年来,又是在做什么呢?
  徐渭也迷茫了半天,这才说道:“胡部堂,要不写信问问苏汝霖吧。”
  “苏汝霖?”
  胡宗宪愣了一下,他想起在方望海船上见过的那个青年,这些年来,苏泽在浙江的名望越发高了,隐隐已经是儒门大宗师了。
  徐渭点点头说道:“我观这些年来苏汝霖的学问,已经自成一派,已经成一代儒宗。他应该能够给部堂解惑。”
  胡宗宪愣了一下,徐渭似乎说的没错。
  如今的儒学宗师中,只有苏泽还在不断的讲述新的学问,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阳明心学已经成了空谈的玄学,泰州学派走向了离经叛道,苏泽的四民道德学说,却在浙江工商业飞快发展之下,越来越有市场。
  甚至浙江的大部分书院中,也都在讲苏泽的学问。
  但是胡宗宪依然有心结说道:“钞关厅?”
  徐渭拱手说道:“我想苏汝霖应该不会介意这件事,要不就让徐某亲自去福建,询问一下苏汝霖的看法吧。”
  胡宗宪点头说道:“那就有劳文长了!”
  就在徐渭从杭州出发,南下前往福建的时候,京师的局势果然发生了变化。
  清流一派的御史,弹劾严世蕃不法事五,可杀者三,轰动朝野。
  御史弹劾严世蕃私自挪用建造大工的木料给自己修宅子,还用工部府库中的钱给自家修祖坟。
  这是杨继盛死后,严嵩父子第一次被弹劾。
  可是这一次宫里的反应,让严嵩严世蕃父子心惊。
  上一次杨继盛弹劾严嵩严世蕃,皇帝第一时间就驳回奏章,让锦衣卫抓捕杨继盛下狱。
  但是这一次皇帝只是将奏折留中,直接回了一个“不报”。
  皇帝拿到大臣奏疏,一般回复“报闻”,这就相当于领导在文件上签字“已阅”。
  若是皇帝驳回,那就表示奏疏的内容皇帝不满意。
  但是“不报”就意味深长了,这意味着皇帝已经看了奏疏,却没有任何表态。
  这又和“留中不发”的意思不一样。
  留中不发,就是奏章送到皇帝那边,皇帝将奏章扣下来,这就相当于后世给领导送文件,领导说将文件放下来再看看,表示这奏章还有商讨的空间。
  “不报”的态度要比留中不发还要暧昧,这是严党当权之后,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就连清流们,都被嘉靖皇帝这一次的诡异态度给吓到了,清流的御史竟然没有继续上奏疏弹劾严世蕃。
  裕王府中,灯火通明。
  裕王看着高拱和张居正这两位讲师,露出期待的表情问道:
  “两位师傅,是不是到了倒严的时候了!”
  高拱和张居正却沉默了下来。
  “父皇第一次对弹劾严世蕃的奏疏不报,也没有惩罚弹劾的御史,这不是倒严的信号吗?”
  张居正看着裕王,不由的叹气,这位王爷在政治上实在是太,太“圣质如初”了。
  张居正为了防止裕王做出愚蠢的行为,只能开口说道:“王爷,此刻还没到倒严的时候。”
  “这是为什么?”
  高拱是个急脾气,他也不弯弯绕了,直接说道:
  “如今东南倭乱未平,改稻为桑还没有变成丝绸卖掉,陛下还要用严嵩父子。”
  裕王终于听明白了,他颓然坐下。
  高拱说道:“倒严之关键,就在胡宗宪。”
  “胡宗宪?”
  高拱说道:“胡宗宪在浙江抗倭,浙江还剩台州附近的一支五千人倭寇团伙在作乱,只要台州捷报,就是严党倒台的时候。”
  裕王再次站起来,张居正却泼了冷水:“若是胡宗宪养寇自重?”
  裕王又愣住,他看向高拱。
  高拱说道:“我担心的也是这样,叔大,我想让你去一趟浙江。”
  “浙江?”
  “代表王爷,劝说胡宗宪反正!”
  川石岛上,苏泽再次接到了戚继光联合剿灭倭寇的邀请。
  苏泽对着林默珺说道:“来的正好,水师新军正需要一战,来疏通海上航线!”
  林默珺看着苏泽问道:“你不怕朝廷飞鸟尽良弓藏?”
  苏泽笑着说道:“怕,为什么要怕?我不是朝廷‘走狗’,朝廷拿什么收拾我?”
  “抗倭是大局,攘内必须安外,先灭倭寇,再兴晋阳之师!”
  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曰:“皇太子圣质如初。”ps:这个太子就是晋惠帝


第304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
  自从汪直死后,徐海也亡,曾经两派倭寇头领死亡之后,贸易派和掠夺派合流,大明称之为新倭。
  新倭再也没有之前意义上的倭寇首领,是一个各股倭寇和海盗组成的联盟,相约一起行动进攻大明沿海地区。
  不过虽然没有名义上的领袖了,但是还是有几股影响力比较大的势力,其中林道乾、曾一本领导的倭寇团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支。
  林道乾是潮州府人,据说还是候官林家的支脉,原本只是潮州地区的地主。
  后来看到沿海的走私生意赚钱,带领乡民出海走私,获得了不少利润。
  村里有人想要检举揭发林道乾走私,林道乾就亲手将那个村民杀了,威慑众人一起滴血盟誓,不得背叛。
  林道乾的海上“生意“越来越大,依靠着潮州府的走私,林道乾也加入了汪直麾下。
  汪直身死之后,林道乾接受了汪直大部分的残部,成为海上最大的一股势力。
  不过在这一次进攻目标上,海盗们产生了争执。
  如今闽越交界地区的飞龙军势大,也派遣使者来联合倭寇,邀请他们一同攻打潮州府。
  潮州府是林道乾老家,但是潮州知府算是个抗倭的能人,无论是飞龙军还是倭寇,暂时都没能攻克潮州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3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