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77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方望海简单看完,只觉得醍醐灌顶,对于去江浙收钞关税更有信心了。
  “若是贤侄能陪我去江南,大事已成,不过科举才是正途,你这些日子好好备考,搏个举人功名回来!”
  方望海又怕这等佳婿心高气傲不肯结婚,连忙又说道:“若是不中也没关系,大丈夫先成家再立业,等乡试结束后我找个机会告假回来,尽快把婚事办了。”
  方望海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给的期限紧,我不得不动身了。乡试的事情无须我多言了,这些是延平府衙内能用得上的人,有的人已经历经几任知府了,说不定你还能用上。”
  苏泽一看,这是府衙典史书吏的人员名册,方望海不仅仅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履历,还将他们的个人喜好和家族情况记录在上,苏泽明白这是未来老丈人留给自己的政治财富。
  方望海又说道:
  “府衙李通判和我关系不错,不过他性格懦弱手段不强,真的有事找他也没用。”
  “府衙推官张思敬,虽然是我的同年,但是此人气度狭隘,性情乖戾,又因为被贬谪嫉妒我。若是你遇到麻烦不要找他,我留给你几封书信,若是有麻烦去福州府找他们。”
  苏泽接过这些书信,原来是方望海写给福建布政使、福建按察副使和福建提学的信,苏泽知道这是方望海留给自己的人脉关系,心中一暖。
  看来方望海是真的将自己当做半个儿子看待,这等于将他在福建经营多年的政治资产都交给了自己了。
  方望海又掏出两封私信。
  “这是世叔我写给顺德梁有誉的信,他是我同科的好友,因为身体不好在顺德归家养病。”
  苏泽肃然起敬的说道:“可是诗名遍天下的粱比部?”
  方望海颇为惊讶的看着未来女婿,梁有誉和李攀龙、王世贞在刑部结社,号刑部诗社,在南北直隶很有名气。
  只是没想到苏泽竟然也知道他们的名声。
  苏泽当然知道,梁有誉可是嘉靖七子之一,是明中期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人物。
  方望海又拿出一封信:“这是给我同榜状元陈谨的信,他刚刚被贬为惠州知县,不过陈德言在同科中依然影响巨大。”
  方望海将书信交给苏泽说道:“此二人虽然官不及前面那几位,但都是世叔我的至交,若是遇到大事可以求助。”
  苏泽立刻明白了未来老丈人的意思,前几个人都是普通关系,若是小事可以走动,遇到大事只能去广州找后面这两位,他们虽然一个被贬官一个闲居在家,但是在大明文坛政坛都有影响力。
  苏泽当然知道在大明朝被贬谪是正常的,历史上陈谨这位状元公,贬谪了一年后就在徐阶的推动下调回了南直隶,后来还担任过会试的同考官,这是大明阁臣的培养路径。如果不是陈谨遭遇意外早亡,说不定也能进内阁。
  梁有誉虽然在家养病,如今李攀龙王世贞的文坛地位日益高涨,七子的名号也逐渐打响,现在已经有人在梁有誉家附近结庐求学了。
  更重要的是梁有誉的老师黄佐还在,这位可是当年和王阳明辩过经,和夏言对骂过的大儒,是当世之文宗,岭南学派的领袖。
  最后方望海说道:“等我到了江浙,可能要巡视钞关,若是真的有事,又联络不上我,你就乘船南下找他们帮忙。”
  “我离任延平府后,兰儿和她娘先回泉州老家,她们在泉州有几门亲戚,你自不用担心。”
  从知府后宅出来,苏泽才知道一名大明官员的关系网有多么的可怕。
  当时对付蔡员外的时候,若不是未来老丈人用了雷霆手段,迅速把案子钉死,以蔡员外做官多年积累的人脉,恐怕还真不一定能赢。
  这些盘根错节的同年、师生、上下级关系,构成的腐败低效的官僚机器,连皇权都难以撼动。也是大明官场斗争愈发激烈,党同伐异日渐严重的原因。
  交代完毕,方知府带着幕僚和家仆迅速北上,钞关使的官署驻地被划在了南直隶苏州浒关,方知府必须在期限内赶到那里。
  对于延平府的百姓来说,方知府算是不折腾的好官了。
  他在延平担任知府的时候也算是太平无事,进犯的倭寇和叛乱的山贼都没波及到府城。
  方知府又是高升,在白知县的安排下,百姓出城欢送方老爷,几个动了真情的百姓,抱住了方知府的官靴不让他离开,方知府脱掉官靴,又有乡老送上万民伞,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延平府。
  李夫人则带着一儿一女返回泉州,在离开前苏泽收到了一个精致的糕点盒子,苏泽想了想又抄了一首纳兰容若的诗让彭安送了过去。
  朝廷新任命的知府还没来,府衙李通判暂时掌摄府衙的事情,南平县城重新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
  转眼到了五月份,苏泽就在县学中读读书,算算题目,终于等到了“数学”技能升级的时候。
  【计算正确,“数学”技能经验+5,Lv5,3/1000】
  三道蓝色的光芒,让苏泽有些失望,不过看到这个三个被动技能,苏泽反而有些难以抉择了。
  【蓝色被动——速算:在进行口算估算时候,临时性获得智力+2,数学技能+1。】
  【蓝色被动——公式达人:提出和证明公式时候,临时性获得智力+2,数学技能+1。】
  【蓝色被动——算经:攥写和算学有关著作,临时性获得智力+2,数学技能+1】
  【获得自由属性点:1】
  苏泽略微思考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第二个蓝色被动【公式达人】。
  也不知道后世的学生看到那么多以苏泽为命名公式的时候,会不会咒骂自己?
  自由属性点加在了智力上,面板属性变成了:
  苏泽,男性,25岁。
  智力:13
  力量:11
  敏捷:6
  魅力:6
  剩余属性点:0
  苏泽打开一张纸,又写下了几个三角函数的变幻公式,他提起笔迅速的证明了这些公式。
  三角函数是微积分的基础之一,看着变幻的三角函数,苏泽准备将这些公式扔给县学同学李启元,让他感受一下数学的震撼。
  长宁卫的林良珺他们也不能放过,苏泽又写了几个基础的三角函数公式,等县城里的长宁卫人回乡的时候捎回去。
  没有三角函数,又怎么能算是完整的童年?
  海瑞推门进入课堂,大家纷纷安静下来,海瑞将昨天布置的习作分发下去,又以苏泽的文章作为范文,将破题的思路讲了一遍。
  加了智力之后,科举技能果然涨的更快了一些,如果没有意外,在乡试前科举技能就可以升级到Lv10了。
  “汝霖,跟我来一趟。”
  《古文观止》已经印刷出版了,苏泽和海瑞都怕卖不好,第一版只印了五十册,分别放在两家书铺出售。
  可让两人意外的事情是,五十册《古文观止》半天就卖完了。
  不仅仅是卖完了,府衙李通判和县衙白知县都派人来求书,苏泽不得不让书房加紧人手,再印制五十套出来。
  苏泽低估了《古文观止》这套书的影响力,在这个看散人只能在名家文集中屎里淘金的年代,在这个知识传播非常不方便的时代,一本《古文观止》可以说是精华了几千来的精品文章,梳理了古今之文脉,哪有读书人见到不疯狂的。
  海瑞喊来苏泽说道:“我准备将稿费拿出来,修葺县学后的那排屋子,再招一些县里的读书人种子来学习。”
  苏泽明白了海瑞的意思,自从陈朝源和自己“毕业”之后,海瑞办的私人补习班就只剩下林清材一个人。
  如今有了钱,海瑞想要将这个班扩招一下,让更多县里的寒门子弟也能在县学读书学习。
  苏泽自然支持的说道:“老师,那我也把稿费捐出来吧。”
  海瑞挥挥手说道:“我手上的钱足够了,喊你来不是为了钱的事情。近些日子县里的事情多,如果月中得空,汝霖可以去代我授课吗?”
  授课?
  海瑞点头说道:“月中授课一次,就讲讲八股破题就行,以你的才学足够胜任了,如何?”
  苏泽看到自己早早达到Lv3级,却一直没提升的“讲学”技能,立刻说道:
  “老师,我也是得益于这个课程才考上的秀才,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愿意讲!”


第182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
  “汝霖兄!”林清材惊喜的看着苏泽。
  苏泽也连忙和他打招呼,林清材确实不错,并没有因为自己没考上而疏远苏泽和陈朝源,反而坦然向他们学习。
  自从陈朝源在县学上学之后,林清材更是担起了《拍案惊奇》报社的工作,这都让苏泽对这位同学非常的看中。
  “我听海教谕说了,这次是汝霖兄给我们讲课?”
  林清材的话中带着惊喜,他知道苏泽的能力,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苏泽点点头,他向林清材询问道:“这次海教谕招收的学生都是什么来历?”
  教学自然要讲究因材施教,苏泽向林清材询问这些学生的来历,也是为了更好的给他们讲课。
  林清材说道:“这次海教谕新收了八名弟子,都是南平县寒门子弟。”
  苏泽越发觉得寒门这个概念空泛,在最早的时候寒门也是门,两晋南北朝的时候,寒门也出过张华这样的宰相,就算是“寒”也是家族产业庞大的大地主阶层,只是不如高门大族那样有家传的学问,又或者是祖上没有显达过。
  但是在明代说寒门,已经和后世的说法差不多了,也就是苏泽这样的卫所中低层军官子弟,小地主自耕农,又或者是在县城为生的市民阶层后代。
  苏泽突然萌生起了一个想法,既然要造反,那肯定要搞清楚如今南平县各个阶层的诉求,掌握整个大明的阶层倾向。
  这不就是乡野调查吗?
  苏泽暗暗反省自己,最近和方知府这样的上层阶级接触多了,思想上有些脱离群众了。
  固然有方知府这样的想要做事的上层精英,但是想要造反还是离不开底层的支持,特别是广大百姓群众的支持。
  而百姓群众是个筐,饿得活不下去的流民是百姓,在南平城外的自耕农也是百姓,城市小资产也是百姓。
  这不仅仅是简单概括的有产无产,而是一个个有各自利益诉求的群体。
  而给海瑞的学堂授课,正好是剖析南平县城底层知识阶层现状的好机会。
  林清材说道:“这些年宗社的社学式微,就算是富裕人家也不太请塾师了,能在县学进学,都要感谢海教谕了。”
  苏泽问道:“为何社学势微?”
  林清材叹息说道:“现在普通的宗族办的社学,可能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秀才,我们侯官林氏除了本宗的社学,其余支脉的社学都停办了。”
  社学,就是宗社办的学堂,林家这样的大家族会聘请塾师,让族中适龄的子弟开蒙读书。
  侯官县林氏是出过进士的大家族,是福建有名的书香世家,只可惜林清材这一支是分出来的支脉,迁往南平县居住的,至今连一个举人都没出过。
  苏泽拿过一支笔,开始记录下来:“林兄,那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哪里来的呢?”
  林清材说道:“大家族延请名师,官宦人家的私塾,福州府和泉州府那些大家族,甚至还有请致仕的进士来讲课的,又怎么比得过啊。”
  “苏兄你看了没有,这些年来中举的,都是以福州府和泉州府的居多,再下来就是兴化府,而解元年年都是出自福州府。”
  林清材叹息一声说道:“其实对我们这些小家族的子弟,能中个秀才就谢天谢地了,可能会寒窗苦读几年考一考举人,进士是完全不敢想了。”
  “所以这些年来,那些小家族也日渐消了科举的念头,族中子弟也日渐不读书了。”
  苏泽将这些记录下来,若是要做乡野调查,这倒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1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7/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