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62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2:34
  苏泽又问道:“那香囊呢?”
  陈朝源说道:“这考棚有位置好的,自然有位置差的,位置最差的就是茅房边上的,而且考棚中多有异味,带着香囊是为了遮味的。”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考棚被称之为‘号间’,环境比县衙大牢也没好到哪里去,还好县试不锁院,只考三天而且考完每一场都能回家,那些身体稍弱的参加乡试回来都要大病一场。”
  苏泽也沉默了,看来身体不好还不能参加科举。
  这些都是陈朝源多次参加县试的宝贵经验,苏泽和林清材连忙向他表示感谢。
  陈朝源说完之后,有些低落的说道:“今年是我最后一次考了,若是再考不过,那就跟着我族兄做状师去了。”
  说到了这个话题,气氛就凝重了许多。
  陈家并不富裕,不可能供陈朝源无休止的科举下去的。
  大部分的读书人,也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期限,那些考到白头发的老童生还是很少的。
  陈朝源已经快要三十岁了,他儿子都要快要开蒙读书了,家里不可能供养两个读书人。
  陈朝源笑了一下说道:“还多谢汝霖给我找了一份差事,若是今年再不中,那我就在编辑部好好做事了。”
  苏泽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陈朝源和林清材的科举水平,如果用系统评分那就是Lv4的水平。
  能不能考中也要看运气,或者判卷考官的个人喜好,甚至连考场座位的位置好不好,下不下雨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他们成绩的原因。
  谈完了科举的话题,三人结伴前往礼房登记报名,还没到县衙就看到黑压压的人。
  苏泽也被惊到了,他没想到南平县竟然有这么多读书人。
  陈朝源说道:“去岁我们南平县参加县试的足有四百多人,今年只多不少。”
  苏泽惊讶的说道:“这么多?”
  陈朝源说道:“这还多?福州府那边县试的就有一千多人,我们已经少多了。”
  好吧,福建不愧是科举大省,考生果然多啊。
  陈朝源说道:“其实苏兄不必担心,这些人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来体验一下的,为了熟悉考场和考试流程,为日后进学立个目标来的。”
  苏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和后世大一参加公务员考试一样,大部分人来县试就是练手的。
  排了半天的队伍,三人终于排进了县衙,刚进县衙就遇到了一个熟人。
  林显达看到苏泽,立刻迎接了上去。
  “阿泽兄弟,我等伱好久了,我这就带你去礼房登记。”
  周围的读书人对苏泽怒目而视,但是几个人认出苏泽之后,众人纷纷移开目光。
  林显达在承发司做事,和县衙各房都有接触,他办事伶俐是白知县眼前的红人。
  苏泽笑了笑说道:“都快要排到了,多谢显达兄弟了。”
  林显达想了想说道:“那我陪阿泽兄弟一起排。”
  苏泽第一次来县衙礼房就交了周秀才的保书和证明文件了,如果全县的读书人都在这个时候送审证明材料,那礼房的人加班也忙不过来。
  大部分的读书人,都早就已经确认过了考试资格,所谓报名就是确定参考的程序罢了。
  所以队伍排的很快,进了礼房之后,苏泽看见一排条桌,五个吏员坐在后面,苏泽很快就被喊到了最边上的桌子前。
  这个老吏不就是苏泽第一次来县衙时候,学习到那个技能的老吏吗?
  看到苏泽的名字,老吏抬起眼睛,看到苏泽之后立刻热情的说道:“苏公子稍等,马上就好!”
  苏泽想到第一次见到这个老吏的时候,他以保书字迹潦草让自己回去重写的样子,和现在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礼房老吏现在哪里敢得罪苏泽,府衙县衙都看中的读书人,连致仕蔡员外都能逼死的狠人,又是整个延平府最著名的《拍案惊奇》的主编。
  不一会儿,这个老吏登记好《考用簿》,让苏泽签字画押后,又迅速从后面拿出一枚木牌。
  甲六。
  县试就已经开始糊名了,这牌子就是苏泽的准考证号码,他在县试卷子上不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只能写甲六这个号码。
  县试考三天,但不是连续考的,考一场休息两天再考。
  考过一场会放一次榜,只有通过的考生才能考下一场。
  除了最后一次的正式放榜,前两次放榜也只会写通过考生的考号。
  苏泽接过了木牌,老吏又谄媚的说道:“甲六是去年案首的考号,祝愿苏公子考运如虹!”
  好嘛,这不就是退役明星的球服号码吗?这也能当做人情来送?
  陈朝源和林清材也登记完毕。
  陈朝源是甲十八,林清材是丙七。
  陈朝源看到苏泽的号牌:“恭喜苏兄了,甲六可是去年案首的号牌。”
  陈朝源低声说道:“若是往日,这号牌至少要五两银子。”
  苏泽现在也不是以前那个穷鬼了,但是他还是被这五两银子惊到了。
  这么一个号码五两银子?
  陈朝源低声说道:“去年案首的号牌五两银子,考上童生的号牌四两银子,只考过府试的号牌三两银子,仅考过县试的号牌二两银子。”
  “若是来的晚了,花钱还买不到呢,看来是有人打过招呼了。”
  苏泽也是无语,果然大明朝的衙门是明码标价,果然是“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
  果然还没到门口,就见到县衙衙役陈伯飞站在门口,他笑着对苏泽说道:
  “苏相公,拿到号牌了?”
  苏泽这才知道这是陈伯飞打的招呼,陈伯飞拱手说道:“祝苏相公高中案首!”
  接下来几天,苏泽都在认真读书刷题,林德清送来了最新的《时文选刊》,这都是南北直隶进士当年参加科举时候的八股文合集,苏泽照着题目写了几篇文章,又仔细揣摩题目的真意,又涨了不少科举技能经验。
  【摹写八股,科举技能+30,Lv6,993/3000】
  Lv6的科举技能参加县试绰绰有余了,不过苏泽的目标是八月份的秋闱乡试,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勉强能在乡试前将科举肝到Lv10.
  苏泽看着面板:
  苏泽,男性,25岁。
  智力:12
  力量:11(前文勘误,是11)
  敏捷:6
  魅力:6
  剩余属性点:0
  看来剩下的都要加智力属性点了。
  二月五日,惠民药局黄提举送来一只香囊,转眼就到了县试前的日子。
  前文勘误,力量是11,前文已经改了。
  抱歉抱歉。


第170章 县试
  苏泽看着香囊上的刺绣,好半天才认出来,这大概是鲤鱼?
  鲤鱼跃龙门,这是大明对读书人最吉利的祝福。
  唐人尤其爱鲤,以鲤鱼为祥瑞,高官要佩戴鱼袋,鱼袋中要装鱼符。
  这种风潮传到倭国,有男孩的倭国家庭,端午节这天要在家门口立鲤鱼旗,也是取的鲤鱼跃龙门的寓意。
  如今大明官员已经不用鱼袋了,鲤鱼图案的香囊则成了应试士子们讨吉祥佩戴的平常事物,颇有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味。
  只不过这方小姐的刺绣,实在是一言难尽。
  勉强能认出是鲤鱼,针法也是歪歪斜斜的,风格上颇有些后世搞笑表情包的感觉,苏泽忍住笑意,虽然这香囊的样子丑,但是味道清新淡雅,足以见到这位知府家大小姐在香道上的造诣远超女工刺绣。
  县试前两天,林良珺和长宁卫办事的人一起找到了苏泽,小萝卜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香囊递给苏泽:
  “这是我哥给你的。”
  又是香囊?
  苏泽接过香囊,同样绣着一条鲤鱼。
  如果说方若兰的绣工是带着一些抽象艺术的元素,可以归结于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的话。
  那林默珺的绣工就是大开大合,进军到象征主义的高度,横平竖直的走线,颇有些后世军品的简约风格,如果不是苏泽理解能力出众,怕是无法想到这是一只鲤鱼。
  哭笑不得的收下香囊,苏泽只好将两个香囊都佩戴在身上。
  到了县试这天,考院门口已经站满了应试的士子。
  整个南平县的读书人齐聚于此,苏泽放眼看去,大部分都是稚嫩的面孔。
  童子试还是童子居多啊,那种皓首穷经的老童生也不是没有,但是在福建毕竟商业气氛浓郁,总是科举不第基本上也都转行了。
  考院在县城的东南门附近,这座建筑的唯一用途就是举行科举考试。
  县试和府试都会在这里进行,为了防止考试作弊,负责主考的县令和监考官,以及礼房挑选出来誊抄卷子的书吏,都会提前关在考院中。
  虽然只是县试,程序上已经很完备了,至少形式上没有作弊的空间。
  负责看守考院,检查考生的士兵,也是从别县调来的卫所士兵。
  并不是说不能作弊,而是作弊的成本高了,至少对大部分人士子是公平的。
  在考院边上的酒楼中,也坐着一群读书人。
  以黄时行为首的秀才们,每年县试府试的时候也会在楼上聚会。
  当有考生出来后,就有秀才询问考题传到楼上,在场的秀才当场作题,然后公推出一名“楼上案首”来。
  这种行为就类似于高考结束后关注高考作文题,公考上岸之后做行测一样,属于已经上岸的人“怀念”过往苦读时光,实际上是寻求一份自我满足感的行为。
  要不然高考结束怎么不做数学题的?还不是只有语文题目还能看得懂,数学题早就已经看不懂罢了。
  聚会的主角自然是黄时行了,虽然经受了《拍案惊奇》的打击,但是黄时行毕竟是有秀才功名的,也是被延平书院山长陈默群认可,是这一届中最有可能中举的读书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5页  当前第1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2/6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