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从朱元璋开始,才有朱明皇室前仆后继的败家子,以一国之肥而私一家,最终吃不上饭的李自成在振臂一呼,将那些把百姓视为猪狗的朱明皇室屠戮干净。
熟悉明史的他明白,想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拯救大明朝,已经是行不通的办法了。
张居正走了这条路,不仅仅没有拯救大明朝,反而是给本就已经快要死的病人,打了一针强心剂,看起来是中兴,实际上建立了一套更加方便大明朝抽血的统治机器。
等张居正一死,积攒的家业很快就败坏干净,又开始更加吸骨敲髓的疯狂横征暴敛。
想要让中华不在轰轰烈烈的近代发展浪潮中落后,就必须要一场彻彻底底的变革!
苏泽隐隐约约有些想法,也许这一次御史清军对于自己和长宁卫来说,并不“全是坏事”。
长宁卫的位置相当的不错,隔着海就是著名的宝岛澎湖!
这一点确实让人难以置信,虽然澎湖从南宋开始就在中原手里,但是从来没有进行过像样的开发,如今岛上除了澎湖巡检司之外,大明朝廷连个民政管理机构都没有。
也难怪五十年后,西班牙人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了澎湖。
等到明末清初的时候,郑成功才重新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回了澎湖。
此后郑家靠着澎湖和清廷对峙了几十年,足以可见澎湖的战略价值。
而这样的宝岛,如今还是一座无人问津的荒岛!
若是真的大明朝廷逼迫的紧了,苏泽倒是想要借这個机会干脆登陆澎湖,反了他娘的!
不过这倒不是苏泽的上策,澎湖如今还是荒岛,郑成功当年也是靠着反清的旗帜,收拢了很多东南移民,才能和清廷对峙的。
现在长宁卫就算是登陆澎湖,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开发。
苏泽之所以想要参加科举,就是想要想办法混入官场,暗中的招兵买马,慢慢占领澎湖。
手上有了枪杆子,卫所才有退路,购买枪炮就是给卫所谋一个退路。
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对家老阿公说的,长宁卫如今对于朝廷还是充满了愚忠和畏惧的。
苏泽将这些思绪埋进心里,只是提出了要购买鸟铳和佛郎机炮。
林显扬满脸的茫然,苏泽还准备解释什么是鸟铳和佛郎机炮的时候,家老阿公说道:
“鸟铳老朽知道,老百户在的时候就称赞这西洋火器能射中飞鸟,威力无双,是要比大明火器更好用的武器。”
“这佛郎机炮也是佛郎机的火炮吗?”
苏泽也没想到,长宁卫这个偏远卫所,竟然也已经知道了火器的重要性了。
看来长宁卫这位老百户,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只不过这样的人物却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而延平卫于家这样抢劫百姓的酷吏,却能世代占据高位鱼肉百姓。
联想后面平定倭乱立下平定倭乱这样功劳的俞大猷和戚继光,依然需要攀附权贵自污名声才能自保,这大明朝廷真的是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了。
简单向家老阿公解释了一下佛郎机炮的威力,他感慨说道:“这西洋蛮夷竟然能制造如此神兵,真是不可思议啊!”
家老阿公又露出回忆的表情说道:“想当年我们长宁卫也是能造将军炮的,只可惜随着卫所衰败,铸炮所也只能荒废了。”
苏泽听到铸炮所,连忙问道:“阿公,咱们长宁卫还有铸炮所?”
家老阿公点头说道:“在我小时候,长宁卫还有一门将军炮呢,就安在百户所前的炮楼上,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卫所衰落这炮就被融了铸钱,铸炮所也废弃不用了。”
“这铸炮所还在吗?”
家老阿公点头说道:“就在船坞边上,以前长宁卫可是紧要的卫所,那时候倭寇还叫海匪,只要听到长宁卫的名字都吓得屁滚尿流的。”
家老阿公的话苏泽后面都没听进去,长宁卫有铸炮所,就意味着苏泽有可能从这里学习到“火器制造”技能!
在《百景图》这个“垃圾”手游中,制造武器是最暴利的生活技能,铸出来的炮除了卖钱之外,也可以用来加强领地的防御。
如果真的学会火器制造的技能,那可要比卖盐卖糖赚钱多了,而且有了炮可以装备卫所,更好的推进自己占领澎湖的计划。
匆忙结束和家老阿公的交谈,苏泽飞奔到了船务边上。
果然他在靠近船坞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建筑。
推门走进这座破败的建筑,苏泽看到了熔炼钢铁的熔炉,以及制造炮弹的石范。
这应该是铸炮所制造炮弹的地方,苏泽继续探索,发现一座只剩下半边墙壁的建筑,能够看到一些残留在横梁上的残破铁钩,苏泽还看到了用来铸造炮身的石范。
这里应该就是铸炮车间了,可是为什么没有能够获得“火器制造”技能?
是因为这个铸炮所废弃太久了吗?
还是因为建筑已经不完整了,工具都不能用了?
虽然学习了这么多的技能,但是苏泽依然对自己这个金手指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触发学习新技能。
要尽快修复这个铸炮所,还要赶紧购买鸟铳和佛郎机炮,这个时代的火器结构并不复杂,实在不能学习到“火器制造”技能,就想办法拆解仿制。
打定了主意之后,接下来就是在旬末的鬼市上,派人和海猴儿接触,向他打听购买佛郎机炮和鸟铳的渠道。
这边苏泽还在策划自己的谋反大业,南平县城内苏泽智破白县令题目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刚上任的方知府作为延平府的知府,白知县巡视县学的事情他已经得到了详细的消息,听说了白知县在县学也被海瑞顶了,这位方知府心情愉悦的返回家中。
方知府今天是巡视水利去了,如今他到任不久,还不方便在外留宴,所以结束了巡视就拒绝了乡绅的邀请,返回家中用餐。
可没想到方知府刚刚回府,就听说自己老婆李氏着急打马吊去了,竟然没等他这位一家之主回来就开了饭。
幸好还是女儿心疼老爹,让下人热好了饭菜给方知府送上来,要不然这位知府老爷刚上任就要在家吃冷饭了。
“爹爹,看您今天回来心情不错,可是府里有什么喜事?”
清冷的方家小姐是大家闺秀,深知“食不言”的道理,忍到方知府吃完了才好奇发问。
方知府将白县令在县学的遭遇详细的说了一遍,然后捧腹说道:“这海瑞当真是山笔架啊!又臭又硬,本官定要找个机会整治他!”
没想到方家小姐却正色说道:“爹,万万不可,海瑞是县教谕,惩办他自然有南平县来做,要我说爹爹应该向朝廷表彰海教谕的清廉尽职。”
方知府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说道:“妙啊!兰儿你这个办法好!”
这位白知县手段了得,在知府空缺的时候竟然能压住府衙。
方知府到任之后,也总觉得施展不开,隐约被白知县为首的几个属下压制。
女儿的话倒是点醒了方知府,可以用海瑞做文章来牵制白知县。
方知府忍不住说道:“可惜兰儿你是女儿身,要不然定是宰辅之材啊!”
方兰芷微微一笑说道:“爹爹,这些都是权谋小术,只要您能恪尽职守仁德爱民,这延平府定会教化大治的。”
方知府叹了口气摇头说道:“难,难啊!过几日清军御史就要来福建了,也不知道这次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不谈这些糟心事了,兰儿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
方兰芷款款的对方知府行了一个万福,这才领着侍女返回闺房。
“以一国僭窃之主,冠七篇仁义之书。南平县竟然还有这样有趣的读书人。”
第079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订)
购炮的事情交给了林显扬,过几天就是中旬末了,就由林显扬去鬼市联系张海虎这帮倭寇,商量购买鸟铳和佛郎机炮的事情。
接下来苏泽一边在卫所制盐制糖,一边给众人讲学开蒙,隔着一些日子又去军营给正卒讲课,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在感受到了山雨欲来后,苏泽也开始了肝技能。
这么多技能中,最有希望达到Lv5的就是科举(Lv3,105/300),石工(Lv3,100/300),文学(Lv3,1/300),兵法(Lv2,67/200),木工(Lv2,16/200),书法(Lv2,150/200)这几个技能了。
其中科举每天读书两个时辰,也就涨10点经验值,想要短期肝上去并不容易。
书法这个技能肝的速度和书法差不多,用苇杆沙盘练字,一天最多也就涨10点经验。
文学这個技能更是奇怪,苏泽上次在海瑞书房中给海瑞写了《陋室铭》后,这个技能就一直都没涨过。
苏泽这几天也写了几首酸诗,但是文学技能一点都没动过。
苏泽也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刷“文学”这个技能,到底怎么才能涨经验。
科举和书法都是日常刷的技能,想要多涨也不容易。
兵法这个技能倒是能刷,要不然多找找林百户讨论兵法?
这似乎是个可行的办法,苏泽暗暗记下来,下次去校场的时候找机会和林百户,多和她讨论兵法。
接下来就是木工和石工技能了,这两个技能属于花时间就能刷上去的。
苏泽长叹了一声,看来自己刷刷刷之路任重道远啊!
接下来几天,苏泽每次去校场,都拉着林默珺讨论兵法韬略。
为了能和林默珺讨论兵法,苏泽还手抄了一份《孙子兵法》,让小萝卜头林良珺带给林百户。
今天操练完正卒,林默珺带着面纱凉帽,拉着苏泽问道:
“苏兄,这《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是讲的领兵作战要依靠奇兵致胜吗吗?”
这些日子林默珺苦读苏泽抄的《孙子兵法》,读到一些疑惑的地方都记下来,等到校场练兵的空档向苏泽请教。
苏泽摇头说道:“不是这个意思,这句话中的“奇”音“基”,是余奇,多余的部分,曹操曾经说过‘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也就是作战的预备的意思。”
“孙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作战的是先用堂堂正正之兵和敌军对垒,然后在敌人出现破绽的时候派遣偏师预备队击破敌人。”
林默珺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如此!”
苏泽又说道:“其实这个正兵和奇兵也是可以转化的,还是以曹操的官渡之战来举例子。”
“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以正兵对垒,袁军势大曹军缺粮,在这个时候曹操得知了袁绍军粮运送到乌巢之后,就亲自带领军中的精锐,突袭乌巢,从而大破袁绍军。”
“在这个时候,前线和袁绍对峙的曹操军就从正军变成了奇军,曹操亲自带领的主力精锐就成了正军。”
“曹操以正军击败袁绍的奇军,烧了乌巢的军粮,这就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
【校场讨论兵法,兵法经验+10,Lv2,108/200】
看到林默珺若有所思的样子,苏泽更是感慨林默珺是个绝佳的“经验宝宝”。
苏泽也和卫所其他人讲过兵法,可都是对牛弹琴,讲了半天也不涨一点经验的。
有空的时候他也会教导林良珺这个小萝卜头兵法,但是这家伙也只有讲解最基础的部分能涨经验,大部分经验还都是从林默珺这边刷来的。
此时《三国演义》已经在全国流行,长宁卫这偏远的卫所中大部分人也都或多或少的听过三国演义的桥段。
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都有讹误,但是用来给林默珺讲解兵法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林默珺对兵法的悟性确实厉害,一开始的时候苏泽向她讲解兵法的时候,林默珺都只是认真倾听。
但是现在林默珺还能结合自己带兵的经验,提出一些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