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840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李钦载笑嘻嘻地躬着腰,任由李崔氏的拳头狂风暴雨般砸在身上。
  人生至此,上有高堂下有妻儿,父母健硕,尚有余贾揍孩儿,未尝不是一桩幸事。
  李崔氏下手有点重,显然这一次她真被吓到了,部曲来禀报时,又是神射手放冷箭,又是刺客刺中腹部流血不止,当事人却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一个妇道人家怎能不又惊又怕。
  揍了半晌,李思文看不下去了,端起身板,拿出一家之主的权威,皱眉捋须道:“好了,稍事教训也就是了,钦载没做错,大国之谋,以身入局,何惜此身。”
  李崔氏愤怒地扭头瞪了他一眼,这一眼满含煞气,李思文捋须的手微微一颤,努力维持庄重权威的表情。
  在孩子面前,李崔氏尽量维护李思文的面子,于是懒得跟他计较,扭头望着李钦载,怒道:“以后还敢不敢了?”
  李钦载急忙道:“孩儿以后不敢了,娘您放心,以后谁若出这种馊主意让孩儿以身犯险,孩儿不但严词拒绝,而且还会捶爆他的狗头。”
  李崔氏终于满意了,嗯了一声,道:“为国谋事没什么不对,娘也不是没见识的人,以后再有这种犯险的事,我儿莫亲身参与,让你爹去。”
  李思文目瞪口呆:???
  李钦载笑呵呵地应是:“好的,以后让爹去。”
  情知父子二人有事聊,李崔氏识趣地出了屋。
  屋子里只剩父子,李思文这才冷哼一声:“妇人,何其愚也,钦载,莫听你娘的,以后再有这种入局犯险的事,你莫去,但也莫要老夫去。”
  李钦载扯了扯嘴角:“爹,您也该为国献身一下了,不然咱家祖孙三代何以凑齐‘满门忠烈’这四个字……”
  “混账!不孝的东西,想气死老夫吗?”李思文虎躯一震,瞠目怒喝。
  “孩儿知错……”李钦载立马乖巧认错,李勣不在家,亲爹称霸王,李钦载惹不起。
  然后李钦载这才说到正事。
  “爹,孩儿今晚该做的都做了,天亮后便该爹闪亮登场了。”
  李思文皱眉:“老夫该如何做?”
  “很简单,爹马上写好告状的奏疏,内容就是我家儿子莫名遭此大难,人躺在家中昏迷不醒,生命垂危,此事断不能善了,请天子下旨侦缉彻查此案,拿捕刺客,揪出幕后指使,为我儿报仇雪恨。”
  李思文看了他一眼:“就这?”
  李钦载惊了,这普通又自信的迷人气质,你哪来的底气?
  于是李钦载又小心地道:“要不,孩儿再给爹上上强度?”
  “你说。”李思文大马金刀,个人能力如何且不说,但一家之主的威严模样却已是炉火纯青。
  “爹今日上朝会,跪在金殿内嚎啕痛哭,越伤心越好,一副死了儿子没指望的样子,引得文武百官同情,为爹说话,总之,爹要表现的是,咱李家特别惨,当家的还在新罗战场为国奋战,孙儿却在长安惨遭毒手……”
  “演到动情处,爹不妨在金殿内吐两口血,用颤抖的手指蘸血,写一个大大的‘惨’字,表情要逼真,全家被灭门的悲痛层次感要表现在脸上……”
  李钦载说得忘形,李思文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最后已气得浑身直颤。
  没耐心等李钦载说完,李思文已暴怒而起:“孽畜,够了!”


第1327章 传言纷飞
  老一辈忌讳死亡的话题,尤其是全家被灭门这种人间至惨之事。
  很不幸,李钦载触犯了亲爹的忌讳。
  而他却犹不自觉,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反复横跳。
  “好好说话,让老夫去哭诉,去造势,都可以说,不要说什么被灭满门,晦不晦气!”李思文冷着脸道。
  李钦载陪笑道:“孩儿大概就是那意思,爹您自己理解。”
  李思文冷冷道:“老夫做了这些之后呢?你到底意欲何为?”
  “爹做完这些就不必管了,接下来自有天子和文武百官顺势而为。”
  李思文道:“老夫总要知道你们做这些的目的吧?”
  李钦载迟疑了一下,低声道:“为了对付吐蕃。”
  “把青楼遇刺之事栽赃给赞悉若?”李思文神情充满了不解。
  “栽赃只是开始……哎,爹,注意您的用辞,啥叫‘栽赃’,孩儿遇刺是众所周知的事,确实有刺客,孩儿也确实生命垂危,全长安的人都知道。”
  李思文指了指他,威胁意味很浓:“给老夫好好说话,不然莫怪老夫祭出家法,让你在两个孩子面前丢了面子。”
  李钦载叹了口气,道:“此事是孩儿与天子一同商议的,为的是谋取金齿部。”
  李思文略一思考,顿时一惊:“金齿部?吐蕃与南诏六国缓冲之地?”
  “是的,”李钦载微笑道:“爹您仔细回忆一下大唐西南地图,便知金齿部对咱们大唐何等重要,此地向来在吐蕃与大唐之间来回摇摆,但它又是打开吐蕃南面国境的屏障,大唐若取此地,将来进攻吐蕃必将一马平川。”
  “不仅如此,大唐取金齿部后,便也切断了吐蕃与南诏六国的联系,让吐蕃从此失去了南诏的后援,也断了一条延续百年的粮道,大唐若对吐蕃发起进攻,吐蕃首先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就是粮食断供。”
  李思文沉声道:“你的意思是,大唐以后会征伐吐蕃?”
  李钦载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爹,海东即平,突厥已遁,放眼天下,大唐如今唯一仅剩的强敌,只有一个吐蕃了。”
  “如今正是我大唐兵锋最盛之时,何不趁此时机,一鼓作气把事儿全办了,为子孙后代永除后患。”
  “五年之内灭吐蕃,从此以后,咱们大唐的子孙后代至少可享百年太平。”
  “孩儿与陛下今日谋取金齿部,便是为将来灭吐蕃做个铺垫,只待我大唐缓过劲来,国库充实了,便发起灭吐蕃之战。”
  听着李钦载对大唐未来的谋划,李思文不由入了神,良久,黯然一叹,眼中闪烁着欣慰和失落的光芒。
  “钦载,你长大了,比老夫强,老夫一生平庸,上不及你爷爷,下不如自己的儿子,但老夫很欣慰,我李家一代强过一代,老夫无愧祖宗英灵,死而无憾。”
  李钦载沉默半晌,低声道:“爹,今生能成为一家人,便是上天赐予的缘分,家中只论亲情天伦,能力强大或平庸,跟亲情没有半点关系。”
  “孩儿惟愿,能成为您的骄傲。”
  ……
  青楼刺案经过一夜的发酵,第二天便已传遍长安城。
  长安的臣民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各种版本的所谓真相漫天飞舞。
  不知为何,所有版本的真相里,“吐蕃”都成了传言中的关键词。
  大唐当朝郡公被刺,生命垂危,这位郡公不仅是英国公的孙儿,也是为大唐屡立功劳的功臣,更是天子犹为器重的朝堂砥柱。
  分量如此重的功臣被刺,生死不明,勃然大怒的不仅是大唐天子,也有无数的臣民。
  于是长安市井坊间关于吐蕃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很多不负责任的猜测,都将幕后真凶指向吐蕃。
  怀疑的证据也算是勉强符合逻辑,这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大唐与吐蕃在聊关于金齿部归属之事,但长安臣民却懂得翻旧账啊。
  旧账是啥?
  当年李郡公奉旨出使吐谷浑,与吐蕃大相禄东赞斗智斗勇,直到后来兵戎相见,唐军差点将禄东赞活捉。
  这笔深仇不仅吐蕃人记得,大唐臣民也记得呢。
  这次来朝贺大唐的是赞悉若,禄东赞的长子,为报当年的父仇,暗中指使刺客行刺李郡公。
  合不合理?
  说法似乎有点勉强,但,市井坊见的百姓能有多少见识,被有心人一渲染,越听越合理。
  没错,李郡公被刺,就是吐蕃人干的,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赞悉若背后指使的。
  猜测有了结果,自然也该有下文。
  于是市井坊间群情激愤,街头巷尾的人们义愤填膺,纷纷议论要向朝廷请愿,逐恶使,征吐蕃。
  长安城是大唐国都,街头巷尾的人群里不仅有普通百姓,也有监察民情的御史言官。
  聆听民声,如实上报本就是御史的职责之一,于是市井的议论声被夹杂在人群里的御史们默默地记下来,悄悄写在小本子上。
  今日的朝会特别热闹。
  朝会还没开始,朝臣们已聚集在太极宫门外,三五成群聚作一堆,窃窃议论昨夜的青楼刺杀案。
  跟市井坊间的议论声一样,朝臣们也诞生了各种版本的所谓真相,一个个说得活灵活现,如同亲历。
  有的人信了,有的人嗤之以鼻。
  人群里,左右相许敬宗和许圉师互相对视一眼,深情款款。
  就在太极宫门即将打开时,英国公府的马车姗姗而来。
  吏部侍郎李思文下了马车,脸色阴沉,眼眶红肿,满脸悲痛之色。
  朝臣们见此,只好远远站立,不敢上前招呼。
  众所周知昨夜英国公府出了大事,李思文唯一的儿子此刻仍生死不明,李思文这般模样旁人自能理解。
  宫门开启,群臣入太极殿。
  君臣见礼之后,没等殿上值官发话,李思文却飞快出班,走到大殿中央,面朝李治扑通跪倒,泣声道:“陛下,臣子钦载昨夜无辜被刺,伤势极重,恐命不久矣!”
  “臣仅此一子,若然夭折是天命,臣不敢强求,臣只求陛下做主,彻查昨夜刺案,揪出幕后真凶,为我儿报此血仇!”
  说完李思文嚎啕大哭,老父亲为了儿子也真是心狠,哭了几声后,狠狠一个头磕在地上,咚的一声闷响,群臣被吓了一跳。


第1328章 抽丝剥茧
  明明儿子还剩一口气,但李思文演技精湛,愣是哭出了中年丧子的绝望感。
  殿内君臣被李思文的嚎啕大哭而深有触动,尤其是李思文在殿内悲痛叩首,如同一位身负亲子血海深仇的老父亲,冤仇无处昭雪。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英国公祖孙三代皆是功臣,可谓全家功勋。
  尤其李钦载更是对大唐立功甚伟,大唐如今无论是农作物还是军队武器,还有开宗立派的学问,这些年下来都在不知不觉悄然改变着大唐。
  分量极重的功臣,竟然莫名被刺客所伤,听说已奄奄一息,眼看命不久矣,对大唐社稷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李钦载若有个三长两短,说是国殇也不为过。
  所以殿内群臣此刻很理解李思文的举动,如此争气的麒麟儿,未能得善终,未能战死沙场,却被小人恶贼所算计,壮志未酬,死不瞑目。
  李思文仅此一子,却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怎能不恸哭悲泣。
  见李思文悲痛欲绝的模样,殿内上坐的李治忍不住心头犯起了嘀咕。
  这演技,飙得太真实了,真就像死了亲儿子一般,昨夜景初应该没受伤吧?难道回到府里后莫名暴毙了?不然李思文怎会悲痛得如此返璞归真?
  待李思文缓过气来后,李治猛地拍案而起,沉声道:“李卿放心,此事朕必会给你李家一个交代,李钦载是我国朝重臣,李家三代对社稷屡立大功,在朕的国都竟莫名被刺,简直是对我大唐的羞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8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0/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