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741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然后李弘大笑起来,笑了两声后又剧烈地咳嗽,咳得力竭声嘶,苍白的脸色泛起不健康的潮红。
  旁边的太医急忙上前诊脉,不时扭头用谴责的眼神瞪了李钦载一眼。
  李钦载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又嘴贱了,真的是情不自禁啊……
  李弘缓过气后,摆手命太医退下,笑道:“跟景初聊天很有意思,就连身子都好了许多,你若常在我身边,想必我也不会如此短命……”
  “殿下春秋鼎盛,何必……”
  李弘摇头,道:“我已不讳言生死,景初何必拿话骗我,活不长就是活不长,我常年卧于病榻,生老病死已看淡。”


第1161章 生死看淡
  李弘的身体一直不大好,从出生就体弱多病。
  如今的状况,不是突然病倒,而是常年累月病痛的爆发。
  爆发的诱因是劳累,大唐东征,李治和朝臣们将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高句丽战场上,对于国内的朝政,便交给了李弘。
  太子监国本是一件好事,李弘是皇嫡长子,身份和名分都毫无争议,这一年来朝政也处理得可圈可点,没出过大问题。
  大唐的历史上,新老交替都难免一番窝里斗,这是大唐从立国以来便存在的优良传统,可喜的是,在李治和李弘这对父子之间并不存在。
  李治是贤明的君主,李弘是秉性纯良的太子,父子俩的相处很融洽,彼此之间从无猜忌怨恚。
  如此难得的一道风景线,或许连上天都嫉妒了,于是,李弘病入膏肓,药石难医。
  监国太过劳累,李弘本就虚弱的身子,在努力坚持了一年后,终于倒下。
  李钦载看着虚弱的李弘,心底里浮起几分同情。
  李弘是一个有志向有雄心的太子,从他这一年来努力监国看得出来,他也想像李世民和李治一样,做一个有作为有功绩的帝王。
  李钦载为大唐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宏图,李弘很动心,他很想去实现它。
  可惜,李弘终归没有这个命。
  “殿下的病……很严重么?”李钦载低声道。
  李弘苦笑道:“太医们都说得轻松,但我是久病之人,自己的身子比谁都清楚,怕是时日无多了。”
  顿了顿,李弘突然又笑了:“听说母后紧急将皇弟李贤召回了长安,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李钦载沉默叹息。
  穿越者不是万能的,他也要面对人生里许多的无奈,在生老病死面前,帝王犹自无可奈何,李钦载有什么能力逆天?
  李弘的病,是沉疴久积,是不治之症,以李钦载那点可怜的现代医学知识,发明个青霉素或许勉勉强强,但要从深奥的医学角度去救回李弘的命,他真的办不到。
  “殿下宽心养病,不必想太多,只要殿下病愈,你仍是东宫之主,你的父皇和母后都无法换人。”李钦载宽慰道。
  李弘笑了:“你以为我在乎太子之位被人抢了?哈哈。”
  “我连生死都看淡了,岂会在乎这些虚名和权力?”李弘苦涩地叹道:“我在乎的是,无法亲眼看到大唐征服星辰大海的那一天。”
  “景初,大海的尽头,是否真有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农田,和数不尽的物产粮种?”
  李钦载点头:“有,所以殿下一定要好好养病,一定要亲眼看到大唐的水师将那些物产和粮种带回来。”
  李弘沉默片刻,苦笑摇头。
  随即李弘又道:“我虽卧于病榻,但外面的事还是知道的。如今长安风云涌动,很多人都在争东宫之位,听说景初昨日在府外挂出了墨宝,上面写了‘不争’二字……”
  “李显是景初的弟子,他又是皇嫡子,按说是有机会的,景初为何不帮他争一争?”李弘含笑看着他。
  李钦载心头一惊,这位太子也是个精明人物,人家是病了,但脑子没病,不仅没病,他比绝大多数人聪明得多。
  明明是别人争夺他的太子之位,他却表情平淡侃侃而谈,仿佛一个局外人一般主动提起这事儿。
  说是对自己的病情绝望了也好,对虚名不在乎也好,还是他本人的胸襟气度宽广也好,李弘这个人确实不凡,他的不凡并非嫡长子和太子的光环,而是他个人的综合素质非常卓越。
  沉思半晌,李钦载缓缓地道:“李显不适合当太子,至少目前不行。”
  “他年纪太小,没经历过苦难,也缺少阅历,从小到大生活在蜜罐里,他若成了太子,却不识人间疾苦,对大唐社稷来说,不是好事。”
  李弘颇为意外地看着他:“我还以为景初是不想卷入争储的风暴里,所以刻意避开此事,没想到景初的眼里却是大唐未来的社稷安危,是我狭隘了,哈哈。”
  李钦载也笑道:“怕事也是原因之一,臣习惯了安宁的生活,不喜欢给自己找麻烦,尤其是储君之争这么敏感的事,臣和李显若参与进来,怕是会被卷入可怕的漩涡里无法脱身。”
  李弘盯着他的眼睛半晌,方才轻叹道:“父皇的几个嫡子,其实都算秉性纯良,或许有一些坏毛病,但瑕不掩瑜,终归都是不差的。”
  “景初若有闲暇,不妨认识一下沛王李贤,他也是个不错的人。”
  李钦载心念电转,仿佛明白了什么。
  李弘大约自知时日无多,于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遴选太子的继任者,显然在他心里,李贤比李显更合适。
  所以李弘才会让李钦载去结识李贤,为的是将这场争储之战消弭于无形,让立储之事顺利交接,不给朝堂和天下带来动荡。
  “臣遵殿下谕,若有机会,臣愿拜会沛王殿下。”李钦载躬身道。
  李弘笑了笑,从枕边抽出一份奏疏递给他。
  李钦载接过翻开,不由一愣。
  奏疏上已有了李治的朱笔批示,上面的内容很眼熟,是李勣派人八百里快马送来的军报。
  李钦载不明所以地看着李弘。
  李弘道:“军报是令祖亲笔所写,内容想必你都看过了,不知景初可有注意到,导致王师延误进攻平壤的原因,是因为北方天寒,军中出现了逃兵,而致军心渐乱,英公为谨慎起见,只好暂时放弃攻城,转而安抚提振军心。”
  “臣昨夜已见过军报了。”
  李弘悠悠地道:“关于军中逃兵之事,景初如何看?”
  李钦载不答反问:“难道朝中有人要拿此事做文章?”
  心中不由微沉,军中出现逃兵,若真要严格追究到底的话,李勣这位一军主帅怕是亦难逃追责。
  再结合李勣刚立下的灭国之功,这份功劳实在太大,甚至已有功高震主之嫌,如果有人拿此事做文章,打压李勣的功劳,维持朝局的平衡,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1162章 大浪淘尽
  功高震主的事,大唐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那位震主的倒霉蛋叫李靖,大唐毫无争议的战神,北方突厥那么强大的敌人,就是灭在他手里。
  这位战神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大到连胸襟博大能容万物的李世民都感到有些不安了。
  于是下面的臣子上了一道奏疏,参劾李靖灭突厥时纵兵抢掠。
  换了平时,纵兵抢掠算个屁大的事,大唐哪个老杀才领军时没干过?
  可是李靖灭了突厥,在泼天的功劳下,纵兵抢掠这点小瑕疵别人却真拿它当回事了,李世民也拿它当回事了。
  君臣关上房门深聊了一天,从那以后,李靖交出兵权,从此闭门谢客,无论朝政还是军务他都不再过问,如此才保得寿终正寝的结局。
  飞鸟尽,良弓藏。
  从古至今,这都是功高震主者必然的结局。自认为头铁的索性造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站在帝王的角度,李世民已经算是非常仁慈了,至少李靖没被罢职削爵,李世民只是夺了他的权,但官爵富贵都没少。
  都是聪明人,都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彼此都留下了体面,千年以后便是一段君臣佳话。
  历史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怪圈,一轮又一轮地重复。李钦载意识到,李勣如今也面对这样的局面了。
  功劳太大,李勣担不起,有人要拿着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做文章了。
  军中出现逃兵,自古以来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次东征从年初打到年末,北方天气寒冷,将士们挨不住冻跑了几个人,算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偏偏有人要拿这事做文章,李勣还在高句丽统兵,李钦载可忍不了了。
  “殿下,朝中已有人参劾我爷爷了吗?”李钦载皱眉问道。
  李弘虚弱地喘了几口气,淡淡地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件事,多余的话我不能说,朝局需要平衡,作为监国的太子,我也要保证朝堂平衡,不能有偏袒。”
  “其实今日告诉你这件事,我已经是过分了,景初莫怪。”
  李钦载笑了笑,李弘的态度他很理解,能暗暗给他提个醒已经很不容易了,太子可不是属于某个阵营的势力,他要做的是一碗水端平。
  “那么殿下觉得,军中出现逃兵,是否该大张旗鼓处置他们?”李钦载又问道。
  李弘指了指他,笑道:“景初休得套我的话,我的态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怎么想。”
  李钦载恍然,朝李弘长揖一礼:“多谢殿下点拨。”
  李弘翻了个白眼儿:“你不要胡说八道,我点拨了什么?”
  “是是,殿下什么都没说,臣刚回长安,今日只是与殿下好友重聚,闲话家常。”
  李弘一怔,喃喃道:“好友……”
  李钦载眨眼:“臣与殿下不能做好友?”
  李弘欣然一笑:“当然能,景初,你或许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好友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没人敢与我论友,他们只会对我毕恭毕敬行礼。”
  顿了顿,李弘好奇道:“好友在一起……通常都做什么?”
  李钦载正色道:“当然是借钱,朋友有通财之义,能互相借钱的人,才算得上好朋友,而且借了钱之后最好不要提还钱,很伤感情的。”
  李弘又愣了,接着噗嗤一笑:“景初,你胆子真不小,居然敲诈到东宫太子头上。”
  李钦载坏笑道:“臣最近手头有点紧,罪恶的眼睛只好落在好友身上,但凡长安城与我有交情的,都被臣光顾过了,殿下这里,臣敲诈起来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的……”
  李弘心情不知为何突然变得明朗欣悦起来,朗笑道:“景初看我东宫里有啥值钱的东西,尽管拿去,既然朋友有通财之义,我若小气岂不是不够朋友?”
  李钦载眨眼:“臣……可真不客气了啊?”
  李弘挥手:“拿走拿走别客气。”
  李钦载起身,在寝殿内转了一圈,居然真的拿了几件看起来很精美的瓷器摆设,还有几幅挂在墙壁上的字画,以及两个铜香炉。
  李弘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对他的举动真的一点也没生气,反而越看越高兴。
  当朝太子当然不缺钱,他缺的是朋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7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1/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