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458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李钦载说完后,身后的学生们一片寂静。
  良久,李显和众学生整肃衣冠,朝李钦载行礼,愧疚地道:“先生受累,弟子知错了。”
  李钦载笑了:“别行礼,我是看在你们各家长辈的面子上,才勉强教你们,不然以我的性子,你们觉得我乐意干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
  “未来离开学堂,你们说不定还会恨我,怨我,甚至视我为仇寇,我吃饱了撑的,教出一群仇人?”
  李显等人急忙道:“弟子感激先生用心良苦,对先生只会一生敬服崇仰,绝不会有丝毫怨恚,弟子愿对天发誓。”
  “发誓的话少说,当心雷劈。”
  李钦载朝越来越近的御辇和各家马车努了努下巴,道:“先把这顿揍挨过去再说吧,不给你们一点惨痛的教训,我都开始怀疑人生了,你们这些小可爱今日受累,帮我恢复以往的念头通达吧。”
  学生们顿时露出悲壮之色,挺起胸膛像就义的烈士,迎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李钦载淡淡一瞥,又道:“不要给自己加戏,明明是你们自己不上进,现在搞得好像被残害的忠良似的……”
  学生们立马垮下肩膀,面露讪讪之色。
  御辇在李钦载面前停下,李治和武后相携下了御辇。
  御辇的后面,各家权贵的马车也停下,众权贵纷纷步行上前。
  李治见到李钦载便笑:“哈哈,景初,朕又来了!”
  深深吸一口气,李治陶醉地道:“乡村果然好风景,惬意得很,炊烟中甚至能闻到一股肉香……”
  李钦载赞道:“陛下好鼻子!臣为了迎接陛下皇后和各位长辈的到来,预先炖下了猪蹄,此时已炖了两个多时辰,火候正好。”
  李治的身后,上官仪捋须上前,呵呵笑道:“李家小子又做了甚好吃的?听得老夫都馋了,猪蹄……倒是真没怎么吃过,怎么想起做这玩意儿?”
  李钦载急忙行礼拜见上官仪,又道:“除了招待诸位,当然也为了弟子们准备的,以形补形嘛。”
  上官仪一愣:“啥叫以形补形?”
  “因为半个时辰后,你们或许便会气得将自家孩子打得断手断脚,猪蹄可以给他们补一补……”
  君臣顿时都呆住了,李钦载身后的学生们则一脸惨笑。


第696章 治学先修德
  开家长会是李钦载的职责。
  人家把孩子托付给他,每年总要跟人家说说情况,老师的水平是高是低,教出的学生是怎样的成色,是变成了精英还是更废物了……
  这些都必须给家长一个交代,不是说关上门闷头教书就可以了,开家长会也算是人情世故,该做的事情总要做。
  当然,李钦载开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是告状。
  这群小混账太不像话了,成绩考成了一坨屎,一个个抽鞭子累得慌,让他们的亲爹去抽。
  站在村口,君臣闲聊了一阵,然后……李治没进别院,而是带着各家权贵直奔地头。
  别院正门外不远处的良田里,数千禁卫层层戒备,李治领着权贵们来到种番薯的那块地前,众人小心翼翼地站在早已划出的警戒线外,隔着老远对新冒出来的几片绿芽儿指指点点。
  李治颇为兴奋,数日前他离开的时候,地里的番薯种子还没动静,没想到只过了几日就冒芽儿了。
  那一片片绿色的嫩芽,代表着一个个希望,这些希望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两个字,“不饿”。
  “若非景初,朕还不知道世上竟有如此高产的粮食,亩产五千斤,说出去谁敢信?哈哈。”李治心情显然很愉悦,不时朗声大笑。
  旁边的武后一脸惊奇地盯着那几片绿芽儿,然后又朝李钦载投去一瞥,眼神里没太多高兴的神采,反倒是有些狐疑。
  显然番薯这个物种的存在,令武后不敢置信,在她的认知里,亩产五千斤真的是不可思议,于是对李钦载的估计产生了怀疑。
  身后的权贵们皱着眉,显然他们也有些怀疑,倒不是对李钦载信不信任的问题,当一种东西打破了他们以往固有的认知,任何人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欣喜若狂,而是先怀疑它的真实性。
  “陛下,此物……果真有五千斤亩产?”武后轻声问道。
  李治笑道:“朕原本也是不信的,但景初说得很肯定,朕对景初向来不疑,所以朕也信了,不错,朕敢肯定它必有五千斤亩产。”
  身后众臣苦笑,你这话……除了毫无道理外,真的挑不出别的毛病了。
  唯心主义战胜唯物主义,我相信李钦载,所以它必然有五千斤亩产。
  听听,人言否?
  李钦载却感激地朝李治躬身行礼:“臣谢陛下信任。”
  李治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朕相信你,是因为你从未让朕失望过,说过的话也从未有过一句虚妄之言。”
  权贵们顿时吃了一惊,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李钦载。
  李治对李钦载的宠信,是天下皆知的事,但他们没想到李治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直白地表达出对李钦载的信任。
  这可不仅仅是君臣相得那么简单,从李治的表情和语气里,分明是将李钦载视作兄弟了,否则不会在结果出来之前,如此肯定地表示番薯的亩产一定会有五千斤。
  这样的话很容易打脸,尤其从帝王的嘴里说出来,将来若是没达到的话,对帝王的威信都是一种损害。
  权贵们眼神复杂,对李钦载在朝堂的地位更多了一层领悟。
  眼前这一位,可不单单是英国公之孙,渭南县侯,以及教书先生。
  他最大的倚仗不是出身和官爵,而是帝王的宠信。
  以后谁若不长眼跟他起了冲突,基本等同于挑衅当今天子,其下场……自己去想。
  权贵们脸上仍带着笑,但表情和语气已跟刚才大不相同,微妙的变化,非局中人不能察觉。
  站在田边许久,李治一脸期待,指着那几片番薯芽儿,絮絮叨叨述说着亩产五千斤后大唐未来的繁荣景象。
  神态和语气很憧憬,简直把番薯当成了许愿池里的王八,许下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愿望。
  其中包括亩产五千斤后,一定要弄点钱,修缮大明宫,东都洛阳也建一个行宫,对了,李钦载还弄出了水泥,下一步就是将长安和洛阳之间铺上水泥路,方便李治和武后在两地间反复横跳。
  李治说得口沫飞溅,李钦载实在忍不住了。
  “陛下,该抽孩子了……”
  李治愕然:“嗯?”
  “臣的意思是说,该开家长会了。”
  “开呗,就在这里开,不去你家了,朕看着这些绿芽儿便心中欢喜,今日哪儿也不去,天大的事就在田边说了。”
  李钦载无语,你真特么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再望向身后,一众中老年权贵面带微笑,露出赞同之色,显然大家都有同样的心思。
  李钦载叹了口气,接着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陛下,诸位长辈,从去年冬天至今,半年过去了,前日学堂里进行了一次大考,成绩很不理想,可以说是痛心疾首!”
  李钦载露出怒其不争的痛心表情。
  李治却仍带着笑,哦了一声,道:“景初你继续说。”
  一众权贵们也在笑,似乎根本没把考试成绩这事儿放在心上。
  李钦载眨眼,这跟自己预想中的画面不一样呀。
  “诸位,成绩那么烂,你们难道没有动手抽孩子的冲动?”
  上官仪捋须呵呵笑道:“完全没有。”
  李钦载愕然:“为啥?”
  上官仪目注李钦载,深深地道:“治学先修德,德之俱矣,诸事可为,学问却在修德之后,我家孙儿来你学堂求学还不到两年,修德这方面,却已然做得不错了,求学是一辈子的事,老夫何必急躁,慢慢来便是。”
  李钦载愈发不解:“上官爷爷,您家的孩子还不到十岁,您从何处看出他已俱德行?”
  上官仪笑道:“老夫自有老夫的眼光,今日老夫来此,一来是为了这个……嗯,家长会,二来,也是为了当面感谢你,感谢你为我上官家培养出了一个好孩子。”
  李钦载神情茫然,原以为穿越这几年,他已融入了这个世界,可今日此刻,他发现自己天真了。
  他对这个世界仍感到陌生,尤其是这个世界的人的价值观。
  考试成绩不好不应该抽出七匹狼吗?为何这些人却一脸赞许的表情?
  这时武后也轻笑道:“上官侍郎所言甚是,显儿这孩子也变化不小,都是景初的功劳,今日本宫也是特意来感谢你的。”


第697章 可喜可贺
  古人与今人的价值观确实不一样。
  一千多年后,一个可悲的事实是,成绩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成绩好的学生,犯下任何错都可以被原谅。
  而成绩差的学渣,放个屁都是弥天大罪。
  但是对古代人来说,德行却是排在第一位的。
  所谓的“德才兼备”,首先是“德”,其次才是“才”。
  首重德行,李钦载可以理解。令李钦载不解的是,学堂里这群小混账在“德”这方面,也没发现他们多么出色呀。
  他们在家是孔融让梨了,还是割肉饲鹰了?
  “上官爷爷,您能展开说说吗?您家的小混……嗯,麒麟儿,在家是个啥样?”李钦载表情充满了求知欲。
  上官仪欣慰地笑道:“当初送琨儿来学堂,说实话,老夫并没对他有多大的期望,只希望他在学堂里能约束自己,不在长安城惹祸,老夫便烧高香了。”
  “求学大约一年后,老夫突然发现,琨儿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他变得比以前乖巧多了,也懂得关心长辈了,爹娘面前规规矩矩,清早起来主动跟长辈问安,就连对府里的管家下人,他也是和和气气……”
  上官仪摇摇头,眼里冒出不可思议的光芒,叹道:“以前的琨儿,可不是这般模样的,老夫不知景初你是如何教育他的,但结果非常不错,老夫对如今的琨儿甚为满意,就算学业上有些愚钝,老夫也不介意,哈哈!”
  武后也笑道:“显儿跟上官琨儿大致不差,在宫里也比以前规矩多了,本宫虽不知景初是如何教育这些孩子的,但景初教出来的孩子个个皆是不凡之才。”
  “未来学业或许有高低,但修德这方面,景初不逊于当今天下任何名师大儒。我天家的子孙交给景初,本宫完全放心。”
  说着武后望向李治,笑道:“陛下,咱们还有几个孩子,弘儿是太子,或许不宜将他送来,旦儿年岁还小,但贤儿的年纪却正合适,不如将他送来学堂,请景初费心帮咱们好好教育几年?”
  李治点头笑道:“皇后所言正合朕意,就这么决定了,明日便让贤儿过来,景初不必在意他的身份,在你面前,朕和皇后不过是寻常的父母,贤儿亦是寻常的弟子,你该骂就骂,该打就打,朕和皇后绝无怨恚,只会感激。”
  李钦载眼皮跳了几下。
  这特么的,又给自己找了个麻烦。
  李贤,李治和武后的第二子,后来历史上李治的嫡长子李弘英年猝死,李贤捡了个便宜成了太子。
  不过真实的历史上,李贤是个悲剧人物,武后羽翼渐丰之后,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李贤也开始猜忌,最后指使酷吏寻了个“谋逆”的名头,逼他自尽,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4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8/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