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449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李治嘻嘻一笑,放慢脚步上前,蹲在荞儿身边,和他一起盯着炉火。
  “喂,小后生,看啥呢?”
  荞儿扭头见是李治,急忙起身行礼,被李治硬拽了下来。
  “说说,在玩啥呢?朕也一起玩。”李治朝荞儿眨眼。
  荞儿老老实实地道:“在等轰的一声……”
  李治不解:“啥是轰的一声?”
  话音刚落,炉火便轰的一声,刚扔进去的鸡蛋炸了,激起一阵火星和木炭残渣,纷纷扬扬落在李治和荞儿的头上。
  李治愣住了,呆怔地看着荞儿。
  荞儿无辜地道:“这,就是轰的一声。”
  场面有点尴尬,李钦载只好出来解围:“陛下,果然是轰的一声……”
  李治嘴角扯了扯:“朕听到了。”
  李钦载一脚踹在荞儿屁股上:“混账东西,鸡蛋也是粮食,粮食是用来轰的吗?捡出来洗干净吃了。”
  荞儿于是欢天喜地扒拉着火堆。
  李治叹了口气,道:“景初啊,令郎越来越有你的风范了……”
  “犬子青出于蓝,臣甚慰。”李钦载谦逊地道。
  李治又叹了口气,现在叫他“犬子”,再过几年,怕是要升级为“孽畜”了,一定会的。
  打发荞儿出去顽耍,李治不客气地坐在炉火边,终归还是手贱,跟荞儿一样扒拉起火堆,越玩越好玩。
  男人至死是少年,至死都喜欢玩火,皇帝也不例外。不知今晚的帝王起居录上会不会添上一句“上尿炕,羞怒,杀近侍若干人灭口。”
  “景初上次说,能解决百姓世代饥饿的问题,如今有眉目了吗?”李治一边玩火一边道。
  李钦载苦笑道:“唯一的知情人仍未开口。”
  李治皱眉:“如此嘴硬?是朕派给你的刑讯高手不争气么?”
  李钦载叹道:“非也,刑具在他身上用了无数次,可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活受罪,臣倒是颇为佩服他的毅力,是条汉子。”
  李治眼睛陡然一睁,目光中杀意森森:“千秋功业面前,世人皆可杀!在这件事上,朕不辨忠奸黑白,无论他是什么人,都必须给朕老实松口。”
  “刑讯若不够力道,朕再调派高手来,好好整治一番。”
  李钦载摇头:“陛下,这已不是刑讯的事了,再刑讯下去,约莫性命难保……”
  “那就让他养几天伤,给他吃好喝好,待他松懈几日,冷不丁再给他上一套刑。”李治恶狠狠地道。
  李钦载脸颊抽搐几下,这位也是个狠人呐,而且对心理战颇为精通。
  “陛下,臣已将他的心理步步击溃,正在等他自己想通,约莫再过几日,他就该松口了。”
  李治脸色松缓下来,表情期待地道:“景初说,能解决百姓世代饥饿的,是一种新的粮食,大唐从未出现过的?”
  “是的。”
  前日李治等得不耐烦,派人来询问进展,李钦载只好又向李治透露了一些关于新粮种的事情,李治越发热血沸腾,今日才有主动登门之举。
  “这种新粮食,真能亩产五千斤?”
  “是的,或许更多,而且在气候宜人的南方,一年能两熟。此物不占良田,山坡洼地皆可种植,且耐旱耐涝,也不必过多打理,基本属于种进土里不怎么搭理就能自然生长。”
  李治呆怔半晌,脸孔顿时红了,眼珠子也慢慢充血。
  李钦载吓坏了,急忙摇了摇他的肩膀:“陛下,陛下,冷静!”
  这货要是在自己家爆了血管,那可就是妥妥的碰瓷了,李家世代翻不了身。
  所以说,这哪是什么天子,分明是行走的利比亚自爆卡车啊,碰血瓷的那种。
  李治深呼吸,脸色终于渐渐恢复正常。
  “一年两熟,亩产五千斤,不占良田,耐旱耐涝……”李治咬牙切齿地道:“天下竟有如此神奇之粮食,竟非大唐物产,这怎能行!”
  “它必须是朕的!”李治腾地站起身,脖子上青筋暴跳,力竭声嘶地吼道:“朕纵尽起百万大军,付出数十万伤亡,亦必将它收入囊中!”
  “仅此一物,可抵开疆拓土万里,可抵灭十国,倾百城!”
  “景初!”
  李钦载头皮一麻:“臣在。”
  “朕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正的,邪的,黑的,白的,全给朕用上!朕不管过程,只要结果,朕要那个新粮种,一定要!”李治几乎用尽力气嘶吼道。
  “臣,呃,臣尽力。”
  “不是尽力,是必须!朕必须得到它,景初这就给朕立个军令状,事若不成,提头来见,快立!”
  李钦载眼皮一跳,李治现在这模样,已然有些疯魔了,疯魔中还带了几分浓郁的中二气质,好矛盾……
  “臣……不立!”
  “好,朕就当……嗯?啥?你不立军令状?为何?”李治气急败坏道。
  “陛下,牛不饮水强按头,哪有逼别人立军令状的,世上没这道理呀。”李钦载苦笑道。


第681章 柳暗花明
  没经历过灾荒的人,不会明白这个年代的人为何对粮食如此重视,从天子到百姓,现实也好,迷信也罢,一旦关乎农时和粮食,总是对上天充满了敬畏。
  如今一种全新的粮食出现了,在李治看来,似乎即将唾手可得。
  李治激动的心情自然能理解,这不仅是帝王个人功绩的问题了,它已关乎李唐江山的国祚。
  若百姓世世代代不挨饿,只要历代的统治者自己不作死,江山丢不了,纵然是个昏庸无能的败家子,也足够他败百八十年了。
  这就是新粮食对统治者的意义。
  它的意义,已大大超越了开疆拓土,任何稍有远见的帝王都能一眼看出它的重要程度。
  一想到如此大的功绩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李治便忍不住兴奋且患得患失。
  去年祭祖,李治跪在太庙祖宗牌位前得瑟过一次了,因为大唐将吐谷浑收入囊中,并为国土,那时的李治,毕恭毕敬地念着祭文,表情的得意却怎么都无法遮掩,就差在太庙广场上蹦迪了。
  今年若是得到了新粮种,趁着如今开春播种下去,若果真能收获亩产五千斤以上,那么今年祭祖时,李治该以怎样的姿势在太庙前继续得瑟?
  大约只有默默地在祖宗牌位前劈个叉,才能表达他喜悦又狂妄的心情了。
  不敢想,不敢想,想想就尿颤。
  “景初啊,为了新粮种,你要啥,朕给啥。哪怕动用我王师大军,灭了旁边哪个国家,朕都毫不犹豫地支持你。”
  李治语重心长地道:“朕说过,不惜代价,不计后果,总之,新粮种必须弄到手,景初一定要办到,莫让朕失望。”
  李钦载苦笑道:“臣还是那句话,尽力。这件事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而且惟一的线索只在那一人身上。”
  “但请陛下放心,纵然这条线索断了,臣还有别的办法,虽然要耗费一些钱粮和时日,但臣能保证弄到新粮种。”
  李治睁大了眼:“还有别的法子?”
  “是,新粮种的出处,臣其实知道,麻烦的是它在大洋遥远的另一端,若要得到它,我大唐需要打造海船,招募水手,积累航海经验,以及需要一张正确的航海图……”
  李治震惊了:“这些你都能办到?”
  李钦载想了想,道:“臣能拿出航海图,指出具体的路线,剩下的,就看我大唐的海船结不结实,水手们争不争气了,来回一两年,约莫可事成。”
  李治惊道:“你为何知道这些?”
  李钦载飞快眨眼,这就不好解释了,难道说世界地图是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呃……”
  谁知李治又哦了一声,恍然道:“墨家弟子,墨家弟子!你一身古怪的本事多矣,大约便是墨家所传,可笑朕还寻根问底,哈哈。”
  李钦载愕然,随即感动地道:“正是!”
  跟自以为是的人聊天真是既省心又省力。
  “景教最近寻你的晦气,景初不必在意,”李治冷笑两声,道:“快了,再过些时日,朕会收拾他们,尤其是那个杨树恩。”
  “谁给朕的新粮种设障碍,找麻烦,谁就是朕不共戴天的死敌!”
  李钦载感激地道:“臣多谢陛下。”
  “嘴上说句多谢就完了?越来越不懂礼数,朕进屋这么久,啥都没表示,快去弄十个八个猪蹄,朕热热身,再弄几斤牛肉,你看着办。”
  ……
  夜晚,吃撑了的李治照例留在别院睡下。
  甘井庄都快成李治的第二个家了,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
  原来的历史上,这段时期的李治对长安城没了兴趣,频频巡幸洛阳,如今洛阳去得少,倒是甘井庄隔三岔五就来了。
  寂静的村庄,偶尔听到呼呼的风声,和庄户人家几声犬吠。
  不知名的野鸟在山林里发出凄婉的鸣叫,万物复苏的季节,虫儿也不甘示弱地躲在草丛里,发出求偶的嘶鸣。
  深夜子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村口传来,然后在村口消失。
  李治来到甘井庄,警戒工作向来森严,从村口开始,一直到村庄的各个角落,都被禁卫封得死死的,任何陌生人都无法进入。
  来自村外的马蹄声在村口便被拦下,片刻之后,一名禁卫将领匆匆朝别院飞驰而去。
  别院大门紧闭,将领也不管许多,抡起拳头哐哐砸门。
  宋管事披衣开门,一脸不满地瞪着将领。
  将领满脸焦急,犹自大吼道:“请马上禀报天子和李县侯,村口有人携新粮种至矣!”
  很快,李家别院各个厢房的烛火点亮,许多人闻声而醒。
  李钦载披着单衣,刚推开房门,便见眼前一道白影嗖的一声窜了过去。
  李钦载惊愕眨眼,见鬼了?
  扭头一看,却见李治仅着里衣,赤着双足,拼命地朝大门方向狂奔。
  李钦载愣了一会儿,紧接着也飞奔而去。
  甘井庄村口,一群禁卫支着火把,将寥寥数人围在中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4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9/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