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吐蕃当然已是新的篇章,但吐蕃和吐谷浑可还没翻篇呢,很期待弘化公主的表现……
两个异国使团都在大唐的国土上,他们之间发生点什么,大唐使节只能表示遗憾。
……
凉州城外,吐蕃使团正徐徐走在坎坷的沙地上。
禄东赞又派了使团,言下之意便是李钦载之前截杀吐蕃使团的事就算揭过去了,大家屁股都不干净,互相遮掩一下就好。
这次吐蕃使团的使节名叫“论仲琮”,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平日在禄东赞身边是以幕僚军师的身份存在,禄东赞对这次出使显然很看重,特意派了身边的左膀右臂任使节。
论仲琮率领使团走得很慢,越接近凉州城,心里越不踏实。
就在几天前,同样是这条道上,唐国使节设伏截杀了整个吐蕃使团,消息传开,三国皆震惊。
昨日临来之前,禄东赞再三向他保证,唐国使节不会再杀吐蕃使团了,毕竟大唐天子不可能真的派一个疯子来当使节。
可论仲琮心里还是不踏实。
这种事能保证么?万一人家真是个疯子呢?
怀着忐忑的心理,论仲琮率领使团离凉州城越来越近,还有数里路的时候,却见城门内飞驰而出一队人马,气势汹汹朝他们奔来。
第531章 三国会谈(上)
论仲琮看到凉州城内冲出来的人马,第一反应便是掉头逃跑,心中又惊又怒。
杀了我们吐蕃使团一次还不够,还来?
大唐天子派出的使节究竟是人吗?如此丧心病狂的使节,吐谷浑领兵的将军都没你这么狠,你特么不是来谈判,是来挑事的啊。
不,岂止是挑事,简直是搅屎。
论仲琮是个惜命的人,虽然使命在身,但小命更重要,见凉州城内莫名冲出来一队人马,必然是冲着吐蕃使团来的,论仲琮毫不犹豫选择逃跑。
掉转马头,论仲琮大声叫骂了几句,跟随而来的使团随从们也纷纷掉头。
凉州城里冲出来的那队人马却紧追不舍,为首一人身穿皮袍,发髻缀以五彩翎羽,手执一柄弯刀,却正是弘化公主。
见论仲琮和吐蕃使团掉头,弘化公主大怒,一边鞭打马儿一边喝道:“吐蕃贼休走,今日做个了断!”
须臾间,弘化公主率领的人马追上了吐蕃使团,然后将他们围了起来。
双方离近了,论仲琮认出了弘化公主,这才明白追他们的人马竟是吐谷浑使团。
论仲琮对大唐使节或许有几分惧怕,但说起吐谷浑使团,他可就不困了。
战场上把你们揍得哭爹喊娘,国土丢了一大半,我打不过唐军,还打不过你吐谷浑吗?
“战!”论仲琮拔刀大喝。
所有吐蕃使团随从纷纷拔出了刀。
两个使团已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弘化公主对他们恨之入骨,自然不会怯战,闻言也喝道:“冲上去,杀了他们!”
两拨人马瞬间陷入一场乱战。
弘化公主是金枝玉叶,自然不会亲自参战,早被贴身侍卫牵着缰绳远离战圈观看。
这位公主殿下真是暴脾气,也不知是天生继承了李世民的性格,还是嫁到吐谷浑以后,被游牧民族的性格影响了,说打就打,毫不含糊,颇有几分巾帼飒爽之气。
这一战,双方使团打得昏天黑地难舍难分,两拨人马数百人械斗,在凉州城外殊死相搏。
鏖战许久,双方各有死伤,论仲琮的脸上也挂了彩,不知被谁的刀狠狠划过,脸上血流不止,看起来颇为狰狞。
不远处的凉州城墙上,李钦载猫着腰,从箭垛的间隙里探出半边身子,看着双方使团的混战,李钦载口中啧啧有声。
“太残暴了,啧,我还以为动动拳脚就罢了,没想到开局就动刀……”
李钦载的身旁,凉州刺史裴申小心翼翼地陪着。自从凉州官仓被人纵火后,李钦载毫不客气地接管了凉州城,裴申自知犯下大错,最近表现得既可怜又乖巧。
“李县伯,下官见两国使团已死了不少人,再打下去怕是会出事吧?”裴申轻声道。
李钦载指了指混战的战场中心,道:“那位吐蕃使节和弘化公主没死,就出不了大事,死几个随从怕啥,不是咱大唐的人,全死绝了也不心疼,两位使节活着就够了。”
“那……让他们再打一会儿?”
李钦载眯眼看了半晌,方才道:“差不多了,孙从东,传令禁军出城,把城外那两伙斗殴的街溜子分开,有伤的治伤,死了的就地埋了,请两位使节入城安顿。”
说完李钦载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鏖战的两国使团,嘴角噙起一抹冷笑,转身下城楼,回刺史府。
……
三国谈判,重要的诚意。
刺史府前堂,李钦载笑吟吟地看着两国使节,觉得他们诚意满满。
弘化公主面若寒霜,一双眼睛如同饿狼般狠狠盯着论仲琮。
论仲琮更感人了,脑袋包得跟粽子似的,只露出了一只眼睛,一条胳膊还打上了夹板,却仍然轻伤不下火线,诚意十足地坐在李钦载面前。
“吐蕃大相遣使论仲琮,拜见大唐使节李县伯足下。”论仲琮起身,礼数周到地向李钦载行礼。
李钦载也肃然回了一礼。
大场面都讲究礼数,李钦载也不能给大唐抹黑。
论仲琮侧转身子,下意识想要给弘化公主行礼,手刚举起便反应过来,拂袖怒声一哼,坐了下去。
弘化公主柳眉一竖:“大胆狂徒,敢对本宫无礼!来人!”
前堂外一片寂静,没人理他。
担心两国使节在面前火并,会伤到自己这个无辜者,今日谈判之前李钦载便已下令,除了两国使节本人,双方使团任何人不得入刺史府。
未雨绸缪是正确的,这不就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
见久久没人理她,弘化公主也反应过来,这里是凉州城,不是她颐指气使的吐谷浑王帐,于是悻悻一哼,重重坐了下去。
李钦载将二人都不说话,这才微笑道:“三国使节齐聚一堂,这是天大的缘分呐,不如请画师给咱们画个集体像,用以流传后世,名垂千古?”
论仲琮和弘化公主异口同声道:“大可不必!”
说完两人一愣,然后狠狠怒视对方。
这该死的默契感!
要不是觉得给吐谷浑可汗戴绿帽不礼貌,李钦载都忍不住磕这对CP了,相爱相杀,超甜的。
看看人家这相杀,那是真的抄刀杀啊。
“既然都不愿画像,那就算了。咱们……说正事?”李钦载看着二人道。
二人以沉默表示同意。
李钦载坐在蒲团上,渐渐挺直了腰,脸色也严肃起来,缓缓道:“首先,既然都坐上谈判桌了,吐蕃和吐谷浑两国可否休战?”
“不休战!”论仲琮和弘化公主再次异口同声。
啊,又磕到了,老夫这颗该死的粉红少女心啊。
“你们愿意打就继续打吧,不过谈正事之前,我们先论是非正邪。”李钦载扭头望着论仲琮,道:“吐蕃入侵吐谷浑,你们理亏,武力上你们赢了,但道义上你们一败涂地,我这么说没错吧?”
论仲琮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此为吐蕃与吐谷浑之间的事,敢问唐国何故插手?”
李钦载微笑道:“我是大唐天子所遣使节,吐谷浑是大唐藩属国,大唐插手有错吗?”
第532章 三国会谈(下)
李钦载出使的表面任务是调停,虽说大家心知肚明,调停基本是毫无作用的,但至少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出来,为以后的武力干预埋下伏笔。
不过吐蕃使节论仲琮开口就指责大唐插手两国战争,让李钦载感到有点不爽了。
还问理由?
啥理由都不必找,大唐想干预就干预了,咋?
吐蕃虽然不是大唐的藩属国,可大唐和吐蕃也不是没打过。
早在贞观年间,吐蕃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之前,大唐和吐蕃就在松州交过手,吐蕃兵败。
那次战争的理由有点搞笑,原因是松赞干布向李世民求娶大唐公主,李世民拒绝了,松赞干布气坏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我揍吐谷浑!
一脸懵逼的吐谷浑可汗祸从天降,莫名其妙被吐蕃揍了个结实,可汗吓得连夜遁逃,跑到青海湖边度假去了。
松赞干布于是遣使又向李世民求和亲,李世民哭笑不得,还是拒绝,于是松赞干布再揍吐谷浑。
或许揍过几次后,松赞干布也醒过味来了,不对呀,大唐拒绝和亲,我揍吐谷浑有啥用?
最后松赞干布总算找着了正主儿,决定入寇大唐松州。
于是大唐和吐蕃在松州城狠狠交了一次手,吐蕃大败,退回国境内。
也不知松赞干布这人是不是公主控,大唐王师胜利还朝后,吐蕃使者又腆着脸来长安了,没错,还是求和亲,这次是以失败者的弱势身份求亲。
反正不管战争胜负,他就是铁了心要娶一个大唐公主,谁劝都不好使。
大唐在战场上赢了松赞干布,李世民面子里子都有了,所以这次痛快地答应了,着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松赞干布。
大唐,吐蕃,吐谷浑,三国之间这些年的恩怨情仇,简直像极了一部狗血的三角虐恋,其中吐谷浑扮演的悲情角色更是我见犹怜。
这次三国使节聚于一堂,论仲琮和弘化公主对视的眼神都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唯有李钦载气定神闲。
“我奉大唐天子之命,来此调停吐蕃与吐谷浑两国战争,吐蕃兴不义之兵,骤而吊伐吐谷浑,大唐不能坐视。”
“阁下既然代表吐蕃大相而来,还请将大唐天子的意思转告大相,赶紧收兵,将所占国土交还吐谷浑。”李钦载正色道。
论仲琮摇头道:“恕我不能答应,吐谷浑蛇鼠两端,对吐蕃常有寇边劫掠之举,不仅如此,还屠戮吐蕃牧民,抢掠妇孺,我吐蕃赞普和大相忍之再忍,实在忍不住了,才对吐谷浑发起此战。”
“贵使若要论道理,敢问这个道理如何说?我吐蕃才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
弘化公主气得猛地一拍桌子:“胡说八道!吐谷浑何曾抢掠屠戮过吐蕃?明明是尔等不义,竟找出如此可笑的借口。”
论仲琮阖目淡淡地道:“是非自有公论,要吐蕃退兵,万万不可能。”
李钦载盯着他的脸,道:“吐谷浑与大唐唇齿相依,大唐不会坐视吐蕃吞并吐谷浑。”
论仲琮睁开眼,道:“大唐天子是否要与吐蕃开战?呵呵,据我所知,今年大唐北方干旱,举国粮草赈济北方,若欲开战,怕是难以支应?”
李钦载眼睛眯了起来:“论仲琮是吧?你现在这副有恃无恐的嚣张样子很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