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322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官员之子偷窃兼行凶,伤的还是国公子弟,这可是大案。
  事发后,申国公高家上下激愤,高真行亲自入宫求见李治,跪在李治面前声泪俱下,痛斥歹徒张狂,请求李治从严法办,还儿子一个公道。
  李治也勃然大怒,当即表示一定法办,绝不可助长歹人气焰。
  半个时辰后,闻讯赶来的监察御史刘兴周跪在太极宫门前惶恐请罪,李治却拒不见他。
  傍晚时分,宫里传出旨意,着令渭南县伯李钦载审理此案。
  仍跪在宫门前不敢离去的刘兴周听到这道旨意,整个人大汗淋漓,无力地瘫软在地。
  传旨的宦官刚出宫门前往英国公府,刘兴周也急忙爬了起来,跟着宦官后面诚惶诚恐地同去。
  传旨之后,宦官离开英国公府,刘兴周才敢上前求见李钦载,被府门外值守的部曲拒绝。
  英国公府的规矩,天黑恕不见外客。
  刘兴周心急如焚,站在府门外焦虑地踱步,半晌之后终于狠狠一跺脚,转身朝雍州刺史府赶去。
  然而此案已惊动了天子,雍州刺史府不敢怠慢,更不敢让刘兴周父子在牢里相见。
  刘兴周惊逢巨变,一日内数度扑空,心力交瘁地回了家。


第465章 以阴谋制阴谋
  事情发生得猝不及防,不仅长安朝野震惊,刘兴周也震惊了。
  自己的儿子虽说有点小毛病,喜欢与长安的纨绔厮混,而且平日里对纨绔们奴颜婢膝的样子他也不是没见过。
  但刘杉望除了这点不堪的品行外,别的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读书也算争气,与纨绔们来往说明他人脉广,善交朋友。
  但要说刘杉望敢偷别人的贵重礼品,还敢行刺国公家的孩子,刘兴周一百个不信,不是他妄自菲薄,他儿子真不是窃财杀人的料,出生时就没点亮过这个技能。
  这里面一定有阴谋!
  刘兴周敢肯定,事发反常即不寻常,不寻常的幕后定有阴谋。
  可是儿子被关在大牢不准探视,刘兴周对案发时的情况一无所知,尤其是当他得知英国公之孙李钦载奉旨审理此案后,刘兴周更绝望了。
  天子这道旨意意味深长。
  众所周知,长安城发生案情后,通常是由长安县或万年县审理,案子稍大一点,会交由雍州刺史府审理,因为唐朝初期的长安城说是国都,但行政划分上属于雍州刺史府的职权范围。
  若案子涉及权贵,或上达天听,也许会升级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理。
  任何可能刘兴周都能接受,但李钦载此人爵封县伯,却根本没在刑部或大理寺任职,天子无缘无故将一桩刑案交给李钦载审理,完全是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天子为何要做出这个决定?难道仅凭李钦载格外受到天子恩宠吗?
  ……
  英国公府,李钦载刚送走兴高采烈的薛讷,转身回到前堂,却见李勣不知何时端正地坐在里面,还用手拈起李钦载刚吃剩的残菜,吃得津津有味。
  李钦载急忙道:“爷爷若饿了,孙儿叫厨子再给您做新鲜的,您怎能吃剩菜?”
  李勣哼了一声,道:“咋不能吃了?不管谁剩的菜,浪费粮食便是罪大恶极,混账东西,你是没过过苦日子,当年推翻前隋,军中将士苦,天下百姓也苦,千里饿殍,易子相食的场面你见过吗?”
  “如今日子舒坦了,有官有爵了,便可如此浪费了么?”
  李钦载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还是叹了口气选择沉默。
  李勣不满地道:“不服咋?老夫教训得不对吗?”
  李钦载苦笑道:“爷爷教训得是,但孙儿想说的是……其实您吃的不是剩菜,孙儿刚送走薛讷,回来还想继续吃的……”
  李勣拈剩菜的手顿时僵住,俩指头一松,剩菜落回食盘里。
  手指伸进嘴里嘬了嘬,李勣面不改色道:“不浪费就好,你继续吃,老夫盯着你,敢剩一丁点,莫怪老夫大义灭亲。”
  “不至于的,不至于的。”李钦载干笑。
  老人家恼羞成怒又故作掩饰的样子真可爱……
  李勣手指搅弄过的食物,李钦载实在没法继续吃,假模假样用竹箸翻了几下,搁下竹箸转移话题。
  “爷爷听说了今日长安城的消息吗?”
  李勣嗯了一声,道:“听说了,你们这几个混账小子真够龌龊的,虽说是为了自保,却莫名将人家的儿子弄进了大牢里。”
  李钦载笑了笑,道:“刘兴周参劾堂兄,将无辜的堂兄弄进大牢,爷爷猜一猜他有没有反省过自己。”
  李勣深深看了他一眼,道:“你本事不小,但戾气也不小,平日里看不出,遇到事便收不住手段,钦载,你的心性尚需磨练。”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爷爷,孙儿的性子向来平和,但如果有人胆敢冒犯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就莫怪我行霹雳手段了。”
  李勣也不知该如何劝解,对李钦载这种脾性,他甚至都说不上来好还是不好。
  于是李勣只好回到正题道:“陛下已下旨让你审理此案,老夫猜想,是你与陛下早就私下里商量好的吧?”
  “不错,其实陛下也知爷爷和堂兄是被冤枉的,最近朝堂风向不对劲,陛下察觉到了,觉得应该借由此案将风向扳回正道上,故而愿与孙儿配合,敲打一下朝臣们。”
  李勣叹了口气:“既有陛下暗中配合,你可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你行事太过分,激起了朝臣公愤,怕是陛下也保不住你,所以,你行事当须小心,莫以为有陛下撑腰便百无禁忌。”
  然后李勣又道:“刘兴周之子如你所愿入狱了,据说刘兴周仅此一子,还是三十多岁所生,对他宠溺得很,若要查清谁是背后针对我英国公府的主谋,可从刘兴周身上撕开缺口。”
  李钦载突然仰天嚣张地大笑:“哈哈哈,刘兴周啊刘兴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你也有落到我手里的一天……”
  话没说完,李钦载隐隐察觉脑后传来风雷之声,下意思弯腰一躲,一只漆酒盏从头顶呼啸而过。
  惊惶扭头,见李勣一脸怒色瞪着他:“孽畜猖狂!见你这副小人奸计得逞的样子老夫就生气!”
  李钦载急忙道:“爷爷,孙儿是正义的。”
  “你长得一副邪魔歪道的样子,何来正义?”
  “遗传啊爷爷,孙儿但凡不是外面捡来的,您都不该骂孙儿的长相,您自己也吃亏……”
  见李勣气得胸膛剧烈起伏,李钦载也不敢气他了,小心翼翼地道:“爷爷莫气,孙儿内急,就不在这儿碍眼了……”
  说完李钦载识趣地离开前堂,朝后院走去。
  李勣在前堂内平复了怒气,随即悚然一惊,失声道:“不好!老夫的牡丹!”
  然后拔腿踉跄朝后院跑去,健步如飞之姿丝毫不见名将老迈之态。
  ……
  第二天一早,刘兴周又出现在英国公府门外。
  李钦载终于大慈大悲在府内花厅接见了他。
  刘兴周小心翼翼坐在李钦载下首,飞快扫了一眼李钦载的表情,见他表情平静,不悲不喜,刘兴周愈发心头惴惴。
  “刘御史,本官奉旨审理令郎行窃伤人一案,按理说,断案之前我实在不该见嫌犯亲属,而刘御史在朝中素有刚正之名,你应该知道规矩,今日你我相见,可是不合时宜呀。”李钦载皮笑肉不笑道。
  刘兴周垂头道:“事关犬子生死,下官不得不厚颜求见,只想为犬子陈情一二。”
  “哦?刘御史有话要说?”
  “是,犬子杉望虽年少轻狂,偶有轻佻之举,但下官敢以官职和多年清誉担保,杉望断不会做出行窃伤人之事,昨日之案必有内情,还请李县伯明察秋毫,秉公而断。”
  李钦载突然沉下脸,道:“你身为监察御史,却教子无方,直到此时仍执迷不悟。昨日案发,你今日见了本官一不问案情始末,二不提受害者伤情,却只知为令郎鸣冤,你现在这副样子,可对得起‘刚正不阿’四字?”
  “案情经过你可知道?令郎行窃的寿礼你可知价值几何?受害者伤在何处,是否危及性命,你可曾问过?”
  “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为令郎鸣冤,谁给你的勇气干涉本官断案?”
  一步一逼的质问,刘兴周额头已渗出了冷汗,在这位年轻人面前,刘兴周被问得哑口无言,面露惭色。
  “李,李县伯恕罪,下官急怒攻心,失了体统,是下官的错。下官敢问一句,不知申国公之孙伤情如何?”
  李钦载冷冷道:“令郎那一刀刺中高歧的腹部,现场血流如注,高歧至今昏迷不醒,申国公府已大乱,高家放了话,定要问令郎死罪,否则必上金殿向天子求个公道。”


第466章 含蓄的谈判
  刘兴周见李钦载不是求情,也不是打听案情,他其实是来谈判的。
  案子有诸多疑点,但绝望的是,案发后刘杉望立马被拿进了大牢,人证物证也被封锁,刘兴周获取信息的渠道全被李钦载断掉了。
  这种情势下,刘兴周就算喊冤也喊不出个究竟,只能登门与李钦载谈判。
  明知有猫腻,偏偏拿不出反驳的证据,案发时犬子确实在场,也有诸多人证,如今犬子被拿问,刘兴周见不到面,心中惴惴的同时也在暗自怀疑,那孽畜该不会真做了什么吧?
  毕竟平日再了解犬子的为人品行,可昨日案发时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刘杉望喝了酒。
  一个品行再好的人,喝醉了会干出什么事,谁都拿不准,连醉酒的本人也拿不准,有的人发起酒疯来连自己都打,岂能以正常的逻辑去推理?
  偏院的花厅里,李钦载坐在椅子上。
  屋里的新奇家具是李钦载设计的,实在不耐烦古人跪坐的姿势,端正坐一会儿腿都麻了,于是打造了前世习惯的桌椅。
  刘兴周坐在椅子上颇不自在,不能保持跪坐的姿势,总觉得屁股悬空,心里不踏实。
  李钦载双腿平放,坐得比较端正,尽量不翘二郎腿,既不雅观,也不健康,对后代影响很大。
  举个例子,双腿平放的坐姿是这样的:o|o
  翘二郎腿是这样的:%
  天赋异禀的是这样的:‰
  嗯,装在袋子里的东西也要细心呵护,男人有时候也很脆弱的。
  刚交谈了几句,实际上已经谈崩了,刘兴周是个善于观察脸色的人,李钦载劈头训了他几句,刘兴周便察觉到李钦载似乎对他怀有敌意。
  “李县伯,下官有个不情之请,不论案情如何,下官想当面见一见刘杉望,作为父亲,见见自己的儿子总不过分吧?还请李县伯通融一二。”
  李钦载淡淡地道:“令郎被关押在雍州刺史府监牢,此案已惊动天子,案情重大,极其恶劣,为了避嫌,刘御史还是不要干预本官办案的好,否则容易引火烧身。”
  刘兴周愈发忐忑,试探问道:“若犬子罪名被坐实,不知会受何等刑罚?”
  李钦载笑了:“刘御史是御史台的官员,御史台是三司之一,《贞观律》总是烂熟于心吧?令郎会受何等刑罚难道你不清楚?”
  “行窃伤人,伤人其实是杀人未遂,伤的还是申国公之孙,你自己想想会如何,流徙千里怕是不够呢。”
  刘兴周额头冷汗潸潸而下。
  刘杉望是他的独子,而且是老来得子,刘家香火全系于刘杉望一身,若真被李钦载判了个斩决,刘家这一脉算是彻底断子绝孙了。
  刘兴周抬头看着李钦载,轻声道:“李县伯,不知有何别的法子,让犬子能减少刑罚?还请李县伯指条明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