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氏的核心人物,知道前些日王氏对这位英国公之孙做过什么。
甚至说,那场精心谋划的刺杀,王宁也在其中出谋划策了。
今日此刻,李钦载率领两千兵马在王氏祖宅前陈兵列阵,当然不是给王家的家主拜寿。
这分明就是兴师问罪呀。
气度儒雅从容不迫的王宁,顿时目光闪烁,心虚地扭头张望。
面对数千气势汹汹的兵马,自己又干了亏心事,怎能不心虚?
见王宁的神情变化,李钦载骑在马上俯视着他,轻轻一笑:“想必你已知道我为何来此了。”
王宁摇头:“尊驾擅兴刀兵,凌我太原王氏,陈兵祖宅之外,不怕犯天子忌讳,朝廷法度吗?”
李钦载笑了:“你跟我聊朝廷法度?来,咱们不妨聊深一点,暗中谋刺当朝县伯,朝廷功臣,该问何罪?”
王宁断然道:“李县伯所言,在下完全不懂。”
“不承认?呵,长安的王从安已经被百骑司拿下,他全都招了。哦,消息还没传到祁县吗?你们王家效率太慢了,难怪这些年家道衰落,一代不如一代。”
王宁心头一沉,顾不得反击李钦载的奚落。
王从安若真招供了,事情可就不妙了,他怕的不是李钦载个人的报复,而是李治的反应。
随即王宁又想到,李钦载率领两千多兵马浩浩荡荡从长安过来,一路畅行无阻来到王氏祖宅,沿途没有官府拦截上报,岂不是说……
李钦载今日所为,其实是当今天子默许的?
想到这里,王宁不由冷汗潸潸。
此刻他不由深恨那位嫁到青州崔家的堂妹王氏。
一切都是她在暗中撺掇蛊惑,撒泼打滚要求王氏谋刺李钦载,王宁不得不依了她。
他以为只要谋划得天衣无缝,让人找不出证据,此事便可瞒天过海。
明明派出去的是死士,明明是遣唐使当了炮灰,看起来跟王氏八竿子打不着,为何还是暴露了?
儒雅的气度再也无法维持下去,王宁眼神变得阴鸷,冷冷道:“李县伯兴师动众来此,究竟意欲何为?”
李钦载淡定地道:“你家有个寡妇,改嫁青州崔氏,却不肯安安分分当我的丈母,反而要除掉我这个女婿,啧!后来我也没客气,打断了王家一对奴仆的手脚……”
目光盯住王宁的脸,李钦载缓缓道:“打断他们手脚的时候,我曾说过一句话,太原王氏若敢再招惹我,我会放火烧了王氏祖宅!我李钦载虽然是个混账,但却也是个说话算话的混账。”
王宁大惊,尖声喝道:“李钦载,你敢!”
“太原王氏千年门阀,郡望名门,源于汉司徒王允,竖子岂敢在王氏祖宅前无礼!”
李钦载眼睛眯了起来:“按你的意思,你们派人刺杀我,我是生是死都不能报复回去?就因为你们是千年名门郡望?”
王宁冷声道:“王氏存世千年,门下弟子故吏无数,你若敢放肆,天下人必对你和李家口诛笔伐,天子也护不住你,李县伯还请三思。”
李钦载笑了:“刺杀我以前,你们有没有打听过我李钦载在长安的名声和为人?”
“在长安城,我不主动招惹别人,别人已是烧了高香,你们却敢主动招惹我,而且还打着要我命的主意,我若不报复回去,世人还以为我李钦载年纪越大越软呢。”
“天下是李唐的天下,不是你们王家的天下,天下人口诛笔伐于我何加焉!”
见李钦载的神情越说越暴烈,王宁暗暗心惊,厉声道:“李钦载,我劝你三思!若敢对王氏无礼,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
李钦载哈哈大笑:“我这辈子闯过太多祸,不过这个祸比较高级,我竟情不自禁见猎心喜了……三思?不必三思了,先干了再说!”
说完李钦载脸上闪过一丝狠厉,大喝道:“来人,放火!”
王宁大惊失色,转身就朝祖宅大门跑去,边跑边大呼:“王氏家将护院都出来,恶贼欺门,孰不可忍!”
王宁奔跑的同时,刘阿四和一众部曲已将准备好的火油小罐奋力朝王氏祖宅屋顶扔去。
一片噼里啪啦的脆响过后,小油罐在屋顶摔裂,飙溅出的火油瞬间流满了屋顶。
然后刘阿四搭弓拉弦,一支火箭激射而出。
轰的一声,王氏祖宅前院的房屋皆被点燃,熊熊大火冲天而起。
与此同时,数百名王氏的家将护院冲了出来,朝李钦载麾下的两千庄户杀过去。
刘阿四厉声道:“全军列阵,进!”
轰!
老兵出身的李家庄户们仿佛回到当年金戈铁马的战场,前排庄户手执刀剑,一齐向前踏了一步,异口同声喝道:“杀!”
杀声震天,惊起树梢上的鸟雀惶然飞散。
冲天的杀气瞬间萦绕弥漫祖宅四周,数百名王氏家将急忙止步,惊恐地注视着不远处李家的部曲庄户们。
这些人可不是农夫,他们是真正身经百战的老兵,这分明是一支军纪严明战无不胜的军队,不同的是,他们穿着的是农夫的衣裳,但战力和杀意,却没有减低分毫。
一声喊杀,如钢刀刮面,王氏家将们顿时感受到刀架在脖子上的毛骨悚然。
李钦载仍骑在马上,看着王氏祖宅熊熊烧起的大火,冷冷道:“继续放火,今日王氏必须片瓦不留!”
嗖嗖嗖!
无数支火箭射向王氏的祖宅。火箭落在屋顶上,堂屋中,院子里,火势越烧越大,已然不可遏止。
祖宅内,王氏族人儒生和弟子们惊慌失措,尖叫着四散奔逃,无数人从后门匆忙逃了出去。
王宁站在大门外,看着冲天的大火,和杀意森森的李家部曲,身子情不自禁地瘫软在地,一脸绝望泪流不止。
李钦载盯着他,冷冷道:“王宁,当初谋划刺杀我的时候,便该想到今日的后果。我李钦载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挑错敌人了!”
第252章 大小姐的威风
李钦载发现自己来自现代的灵魂仿佛跟前身的灵魂融合在一起了。
闯祸的时候当他用纨绔子弟的思维来看待,任何事都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老子是纨绔,纨绔就应该横行霸道蛮不讲理。
烧太原王氏的祖宅?
烧就是了,天都敢捅个窟窿,烧几栋房子算什么!
王氏祖宅火势越来越大,宅子上空浓烟滚滚,无数族人文士抱头鼠窜。
门外的王氏家将护院却在两千部曲的刀剑下踯躅不前,迟疑着步步后退。
今日是太原王氏的劫数,劫数应在那位来自长安的纨绔身上。
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火光和浓烟的衬映下,李钦载的笑容愈发灿烂。
王宁瘫软在门边,痴痴地盯着祖宅的大火,心中愈发绝望。
千年基业,毁于一旦,他是王氏的罪人。
从门内跑出来的许多文士儒生,其中还有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
老者衣衫褴褛,半白的胡须被烧得稀稀落落,形容狼狈之极。
老者逃出门外,将王宁傻傻地瘫坐在地上,抬眼看了看远处骑在马上的李钦载,不由怒发冲冠,蹬蹬大步走向李钦载,无视李家部曲如林的刀剑,就这样走到李钦载面前。
“竖子好大的胆!尔是何方孽畜,竟敢纵火王氏祖宅,就算告到长安城太极宫,老夫亦誓使尔伏法!”
李钦载没下马,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是谁?”
“老夫牛方智!”
李钦载拱了拱手:“……不认识!靠边站。”
牛方智大怒:“我父前隋公卿牛弘,官拜礼部尚书,爵封奇章郡公,撰《五礼》,定雅乐,天下礼乐皆出我父之手,老夫亦是太原王氏上宾,当世儒林学士无不识也,竖子安敢无礼!”
李钦载眼皮跳了跳。
虽然一大串名头听不大懂,但李钦载隐约察觉,面前这老头儿好像来头不小,应该就是太原王氏礼聘的当世大儒了。
心头有点憷,但李钦载仍然维持冷漠的表情,道:“你是要跟我论道理,还是打算倚老卖老教训我?”
牛方智怒道:“你无故纵火,焚毁王氏祖宅,老夫为何不能教训你?”
李钦载冷笑:“‘无故’?我吃饱了撑的,大老远从长安跑过来烧王氏的祖宅?这位老者何不问问王家的家主,问问他对我干了什么,为何我会大老远跑到此地纵火。”
牛方智扭头看着王宁,眼神很迷惑,显然谋刺李钦载一事,这老头儿并不知情。
“王宁,怎么回事?你与这竖子有何恩怨?”牛方智沉声问道。
王宁扭过脸,眼神心虚躲闪。
李钦载冷笑:“名门郡望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怎好意思说出口?这位老先生,劝你莫管闲事,无论讲理还是不讲理,我都不惧,你若要去长安告我尽管去。”
大火延烧,王氏族人不敢对李钦载动手,但还是纷纷拎起盆桶打水,慌慌张张地灭火。
牛方智看了看王宁,又看了看李钦载,顿觉此事必有因果。而且看王宁心虚的模样,怕是王氏理亏在先。
于是牛方智跺了跺脚,怒道:“王宁,你若再不解释,莫怪老夫弃你而去,老夫一生清白做人,绝不与污浊丧德之人为伍!”
李钦载冷笑看着王宁,王宁垂头叹息,几番欲言又止,然而在李钦载讥讽的眼神下,王宁终究说不出一个字。
世家千年文化底蕴和教养下,王宁终归还是有一丝底线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无论如何粉饰,在牛方智这位大儒面前,都不可能混淆视听。
看着王宁的表情,牛方智明白了。
恨恨一跺脚,牛方智拂袖道:“今日以后,老夫与你太原王氏恩断义绝,贞观十一年至今,老夫教授王家子弟百人,已不欠你王家了!”
李钦载笑了,这老头儿脾气不小,但为人还是颇为正直的,至少分得清善恶是非。
刚在心里悄悄夸了他一句,谁知牛方智扭头又瞪着李钦载,怒道:“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公然纵火为恶,仗着勋贵之后的身份挑衅朝廷法度,你家长辈辛苦打下的江山,都被你们这些纨绔子败坏了!”
李钦载立马收回了刚刚对他的评价。
这老头儿脾气如此火爆,应该伤肝亏肾久矣,不多吃点砒霜活不长久。
牛方智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身后王家祖宅熊熊燃烧的大火,然后狠狠一拂袖,道:“老夫去矣!”
说完牛方智抬脚便走,毫无留恋。
牛方智身后本来跟着一群气势汹汹无惧无畏的儒生学子,见他说走就走,剩下的儒生们顿时迟疑了。
许多王家本族子弟悄悄后退,默默地寻找容器灭火,还有一些外姓的学子则垂头丧气,有的悄悄跟随牛方智离开,有的犹豫半晌,仍然拿不定主意。
王宁愈发绝望,他知道从今日起,祁县王氏这一支彻底没落了。
没落的原因不仅是祖宅被烧,而是人心背离。
世家真正的底蕴是文化学派,随着牛方智的离开,祁县王氏这一支学脉已断绝,再礼聘别的大儒都不可能了,因为大儒们都爱惜羽毛,王家名声已坏,谁会愿意接受王家的礼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