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尤其在这场战争里,唐军是毫无争议的绝对主力,新罗国虽然出兵五万,但这五万人里民夫居多,正如李钦载说的,送送粮草,摇旗呐喊,便是新罗国干的事。
  现在百济国被大唐灭了,这群棒子便上街随意屠戮百济平民,以此为乐。
  彼国人之卑劣,可见一斑。
  李钦载眼前的这群棒子,每一张欺软怕硬的脸便透出一股浓浓的卑劣味道。
  大唐县子的身份,足以碾压他们任何一个人。
  哪怕是新罗的大将军在李钦载面前,也必须主动向他行礼。
  这便是宗主上国与蛮夷藩属的规矩。
  “屠城有屠城的规矩,我大唐行军大总管若下了屠城令,屠几日,屠何人,屠何地,都有规矩的。你们这些蛮夷猢狲竟敢上街随意屠杀平民取乐,视我大唐行军大总管军令何在?”李钦载阴沉着脸问道。
  金文颖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抬头看了看李钦载的脸色,终究还是咬了咬牙,朝他躬身行礼,又是一串叽里呱啦。
  经过会人话的猢狲翻译,李钦载明白了这是向自己见礼以及赔礼。
  李钦载犹豫了一下,他在考虑要不要打断这群猢狲的手或腿,给他们一个严厉的教训。
  身后的李素节悄悄拽了拽他,轻声道:“先生,就此作罢吧,毕竟是大唐的盟军,事情闹大了,孙仁师和刘仁轨都无法公然偏袒先生。”
  李钦载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说来有些冷酷,但李钦载不是圣人,他也有正常人的喜恶和偏向。如果今日这群棒子杀的是大唐的平民,说什么也要他们以命偿命,可这群棒子杀的是百济平民,李钦载终究还是决定放过。
  无论百济还是新罗,李钦载对他们都没什么好印象,或许是受前世的影响,他拿的是大唐的俸禄,没有义务帮异国的平民报仇。
  “让这群猢狲滚蛋,下次若被我看到他们再屠戮平民,就没这么客气了,我也杀几个新罗将士取乐。”李钦载嫌弃地挥手。
  金文颖领着一群部将灰头土脸地离去。
  李钦载一行人也没了逛街的心情,径自上马出城,朝百济港口奔去。
  ……
  百济港口,一百余艘大唐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海边。
  一队队穿着皮甲的将士执戟巡弋,还有的正赤着脚在沙滩上列队操练。
  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感充斥在空气里,李钦载原本颇为放松的心情,来到港口后顿时悬了起来。
  不知道为何总有一股窒息感堵在胸口,闷闷的喘不上来气儿,头顶也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将他往地底里压,连走路都恨不得弯着腰。
  后来李钦载才慢慢明白,这种感觉,叫“杀气”。
  不同于单人对决的所谓杀气,李钦载此刻感受到的杀气更浓郁,那是将两个国家的国运加持在每个参战将士身上的浓烈气息。
  说起来很玄幻,可李钦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股力量。
  古往今来的主帅们,往往在未开战之前便能预料到这场战争的胜负,或许也与这种直觉的气息有关。
  李钦载登上水师的旗舰,在主舱室内拜见了孙仁师。
  孙仁师满脸疲惫,正出神地盯着桌案上的羊皮地图,李钦载瞥了一眼,发现地图画得很简陋,大约能看出渤海湾的全貌,还有百济的白江口附近重点画了几个圈。
  见李钦载进来,孙仁师点点头,指着地图道:“小娃儿,过来看看,帮老夫出出主意。”
  “大总管可有疑难之事?”李钦载上前问道。
  孙仁师沉着脸,道:“昨日接斥候军报,倭国倾举国之战船出海,正在朝白江口方向集结。”
  “倭国举国之战船……有多少?”
  孙仁师冷着脸,沉默片刻,迸出几个字:“一千多艘。”
  李钦载大吃一惊:“蛮夷小国,物产人才皆贫瘠,怎么可能造出一千多艘战船?”
  孙仁师叹道:“老夫原本也如此想的,只是几个方向的斥候所报皆同,老夫不得不信,倭国真有一千多艘战船朝我方靠近,大约明日便会与我大唐水师遭遇。”
  李钦载仍然不敢置信,道:“除了战船,他们有多少人马?”
  “据斥候说,倭国出兵水陆共计四万余人,陆路在百济国南方登陆,大约一万余,水师则有三万左右。”
  李钦载脑子里飞快计算双方的差距。
  倭国一千多艘战船,四万余兵马,大唐一共一百七十余艘战舰,一万四千余兵马。
  双方差距有点大呀。
  战舰几乎已是一打十的绝对劣势了,而双方将士则是一打三,有点悬。
  战舰海战能用计谋的地方不多,海面那么大,任何阴谋诡计在缓慢的速度和超远的距离面前,都显得软弱无力,根本来不及施展计策,敌人察觉到不对掉头就跑了。
  学三国赤壁之战,骗倭国把所有战舰用铁索锁起来,再放把火全烧了?
  这条计策实施起来过程太庞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智多近妖的诸葛亮也是撞了大运才成功,而这里明日就要开战,根本来不及。
  而且李钦载估计,倭国人可能没那么蠢。
  孙仁师愁眉紧锁,叹道:“小娃儿,老夫听说你是个有本事的,长安城里的同僚皆对你夸赞不已,就连陛下的皇子都在向你求学,你来说说,如今之计,我水师当如何应对?”
  李钦载呆怔地看着地图,然后苦笑道:“下官若是主帅,大约会下令水师掉头回大唐。”
  “当然,走之前会丢下一句狠话,什么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什么下次别让我碰到你……回到大唐后赶紧请陛下打造战舰,来年再与倭国决一生死,找回场子。”
  孙仁师捋须点头:“不错,也算是个主意。”
  李钦载愕然:“大总管觉得下官所言有理?”
  “有理,呵,年轻人脸皮厚,兴许不在乎,但老夫丢不起这人。”


第190章 升帆迎战
  李钦载自觉脸皮不算厚。
  脸皮厚有个前提,它得有脸。
  李钦载的脸皮早在前世就被公司小领导消磨得干干净净了。但凡被批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第一反应就是低头认错,领导说得对,下次一定改等等。
  大好男儿的青春锐气就在年复一年的低头中消磨殆尽,唯剩一腔自以为是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可怜白发生。
  与孙仁师的商议没结果,主要是李钦载对如今大唐的海战一无所知,根本无从谈起。
  在火药原本不该出现的年代,海战大多是用弓箭或巨弩进行远距离攻击,也有抛石车和标枪,敌我双方的船只会试着靠近,靠在一起便是惨烈的肉搏战。
  向孙仁师告辞后,李钦载回到自己的舱房,首先将李素节叫过来,表情严肃地告诉他,或许明日便会与倭贼接战,叮嘱他一定要待在旗舰上。
  大唐水师的旗舰通常留在后方,由己方的战舰团团围住保护,有点类似于现代的航母。
  相对来说,留在旗舰上是最安全的,除非敌人一鼓作气连旗舰都攻破了,那时等于大唐水师全军覆没,包括孙仁师李钦载在内都得跳海喂鱼,至于李素节,就真的没人管他是不是皇子了。
  得知明日可能会接战,李素节的表现却不像是害怕,反而有点兴奋。
  没心没肺的样子令李钦载不由感叹,社会还来不及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教他做人,但老师已经快忍不住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了。
  战争很好玩吗?至于这么兴奋?
  ……
  当天夜里,李钦载睡得很安稳,睡在船舱里,没有马达的噪音,只有海浪的拍打声,以及颇富节奏的摇曳战舰,如同婴儿的摇篮。
  正如前世歌曲里唱的,“海浪把战舰,轻轻的摇。”
  李钦载已经很久没睡得如此舒适了。
  第二天一早,李钦载突然被一阵冗长如呜咽的号角惊醒,刚睁开眼,旗舰的甲板上便传来急促的敲锣声。
  “倭贼战舰至矣,全军备战——!”
  李钦载一惊,下意识脱口喊道:“荞儿!”
  脑子从懵懂恢复正常,这才惊觉荞儿没在身边,李钦载顿觉轻松,人在危急时,第一个不假思索想到的人,一定是最亲的人。
  这个世上,李钦载最亲的大概只有荞儿了。
  最庆幸的,莫过于生逢其时,生在这个太平世道,能将无法避免的战争控制在国境线外,让老人妇孺能够不被战火荼毒。
  披衣出房,刘阿四和李素节已穿戴整齐站在门外等他。
  刘阿四和李素节都穿戴了铠甲,部曲们给李钦载也穿了铠甲,穿戴过后,李钦载快步朝甲板走去。
  同时不忘回头对李素节的随从道:“你们看好四皇子,不准他有任何动作,他若有事,你们都活不了。”
  一众随从抱拳应是。
  李钦载又对李素节道:“机会难得,你好好看清楚,看看咱们大唐的水师是如何与敌人交战的,此战过后,写一篇五千字以上的观后感和建言,明天交。”
  李素节一愣,他没想到真刀真枪的战争里,先生也不忘给他布置作业,这把操作他属实有点不适应。
  李钦载没理他,径自走到船舷边,眯眼眺望远处一片黑压压的帆影。
  大约二十海里外,渐渐出现了一片小黑点,黑点渐渐变大,然后便是一片遮天蔽日的战船舰队。
  粗略看了看数量,正如斥候所说,真有一千多艘。
  李钦载脸色有些难看,他怎么都想不通,小小的倭国怎么会有国力打造一千多艘战船,岛国上的树木都不够他们砍的吧?
  如今的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的时期,耕地不多,没有文字没有文化,每年都要派遣唐使来大唐学习文化,抄好作业回去照猫画虎。
  这样的蛮夷小国,若说他们有能力打造一千多艘战船,李钦载实在不敢相信,哪怕这一千多艘战船已经出现在他视线内,他还是不敢相信。
  倭国的战船在海面上行驶缓慢,但仍然越来越近。
  百济港口外,大唐的一百余艘战舰已迎了上去。各种号角的呜咽声和急促的敲锣声此起彼伏。
  将士们赤脚在偌大的甲板上奔跑,在将领们的呵斥下,各自走向自己的岗位。
  绞盘转动,将巨弩扣上弦,胳膊粗的巨箭搭在巨弩上,一队队弓箭手执弓并排而立,目光紧紧地盯着远方的倭国战舰。
  李钦载的心跳越来越快。
  第一次亲身参与战争,而且战争离他如此之近,今日若命背中了流箭冷箭什么的,未杀一敌而身死,这种死算是壮烈还是算丢人?
  战前一切准备就绪,水师将士们执弓扣弩,静静地等待倭国战船靠近。
  时间缓缓流逝,倭国战船也越来越近,近到李钦载能清楚地看清对面战船黑色主帆上的图腾。
  然后,李钦载的表情越来越错愕。
  离近了他才发现,倭国所谓的一千余艘战船,每艘船的大小规模跟大唐水师的根本没法比。
  准确的说,一千多艘战船绝大部分是小渔船小舢板,中间夹杂着几十艘中等规模的大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