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治你别怂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贼眉鼠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50
  老魏冷笑:“瓜怂样子还想挣永业田,美不死你。咱俩捉对挑一场?老子给你留个后,只捏爆你一个蛋黄,还给你留一个,你敢不敢?”
  围观的庄户们轰然大笑,不时有人起哄吆喝。
  老庄户挣红了脸,却也不敢应战,悻悻道:“老子不跟你挑,你打起人来简直是个牲口,专朝下三路招呼。”
  围观的人群里,李钦载惊异地看着这一幕满堂欢笑的场面,这一幕竟颠覆了他的认知。
  在他的认知里,召集老兵上战场应该是一片凄风惨雨的气氛,家人抹着泪,老兵们一脸愁容交代后事,庄子上空布满阴云,家家户户闭门嚎啕。
  可眼前的这一幕,却仿佛折冲府派人下来给庄户们发过年的福利似的,一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人人争先恐后,生怕被人占了名额。
  大唐国运之昌,在这些老兵身上都能看出勃勃生机。
  老魏走出人群,对小武官拍着胸脯道:“那个老东西你莫理,我来。我老魏是贞观四年京畿府兵,跟随英国公出云中打过突厥,打过吐蕃,征过吐谷浑,也随太宗先帝东征高句丽,这一次教训区区倭贼亦是手到擒来。”
  小武官苦笑道:“您老莫为难我,您这年纪也不小了,还是在家好生种田吧。”
  老魏瞪圆了眼:“我年纪大?放屁!我比刚才那老不死的还年轻一岁呢。老子脾气不好,莫跟我废话,把我的名字添进名册里,老子会按时去折冲府点卯,兵器皮甲老子自带。”
  人群里,老魏的儿子一脸惊惶地冲出来:“爹,您疯了?这把年纪折腾啥,要去也该是我去!”
  老魏回头呸了一声,怒骂道:“你顶个蛋用!白生了一把子力气,上了战场我有法子活,你行吗?给我滚回去等着,回头我给咱家再挣二十亩田,老子也想当个地主尝尝味儿。”
  小武官苦着脸,这群老兵一个个剽悍又暴烈,他虽是武官,可也惹不起。今日奉命召老兵归建分明是桩苦差事。
  转身故意忽略这位胡搅蛮缠的老兵,小武官环视围观的庄户,大声道:“庄子里可还有府兵归建?”
  人群里一阵轰然大喝。
  “有!”
  话音刚落,一群壮实的庄户汉子站了出来,庄户们瞬间分为两堆人,一堆是老弱妇孺,另一堆却是精悍的大汉。
  “贞观二十年府兵王三郎奉命归建!”
  “永徽三年府兵刘立冬奉命归建!”
  “显庆二年府兵刘大虎奉命归建!”
  “……”
  庄子中央的老槐树下,一股豪迈之气冲天而起,庄户汉子们挺着坚实的胸膛,像一条漫长而坚不可摧的国境线,举世无敌可破。
  他们的身后,皆是妇孺。
  小武官掏出纸笔,奋笔疾书记下一众老兵的名字,落笔的手有些颤抖,显然心绪激动难平。
  写完后小武官抬起头,大声道:“三日后卯时一刻前,诸位于渭南县衙集结,开赴京畿北营校场,延误逃逸者,军法处置!”
  话刚说完,老魏站了出来,沉声道:“贞观四年府兵魏辰福奉命归建!”
  小武官一滞,苦着脸道:“魏老,您这是何必……”
  老魏打断了他的话,冷冷道:“写上!”
  老魏的儿子急得上前拽住他的衣角:“爹!”
  “给我闭嘴,老子还没死,轮得到你干涉?”
  小武官迟疑半晌,终于还是在名册上写下了老魏的名字,然后叹了口气。
  李钦载站在人群里,神情复杂地看着他们,然后,一言不发默默地朝他们长揖一礼。
  没人看到他,李钦载行完礼后转身便离开。
  这一次,他们是主角。
  转过身时,恰好看到刘阿四牵着荞儿的小手,他们刚才一直站在李钦载身后。
  荞儿仍然睡眼惺忪,不停地揉着眼睛,刚才小武官满庄子敲锣,显然惊醒了荞儿,于是刘阿四把他也领来了。
  李钦载朝他一笑,牵着他的手往别院方向走去。
  回去的路上,荞儿不解地道:“爹,他们在做啥呢?为何每个人都争着要那个人写名字?”
  李钦载叹道:“咱大唐有了敌人,军队召集他们这些老兵上前线打敌人去。”
  荞儿仍然不解地道:“打敌人会死吗?”
  “会死。”
  “可他们为何不怕死呢?”
  李钦载沉默半晌,低声道:“因为他们的身后是老人和妇孺。”
  荞儿哦了一声,默默地往前走,良久,忽然又道:“爹也是老人和妇孺吗?”
  李钦载脚步一顿,默然许久,摇头道:“爹不是老人,也不是妇孺。”
  荞儿没再继续问下去,从李钦载的神色中,他仿佛预感到了某些不好的事情。
  “爹,阿婆曾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爹已经很厉害了,就一直在庄子里陪着荞儿,好吗?”荞儿仰头看着他。
  牵在手心里的小手骤然收紧了力道,荞儿握得很用力,生怕牵着他的大手突然消失。
  李钦载展颜笑了:“爹当然会陪着荞儿,一直陪你长大。”


第175章 老兵
  穿越者融入古代社会,不是吃喝拉撒跟别人一样就算融入了。
  最重要的是价值观的融入。
  比如一个现代人,其实很难理解为何古代人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所谓的“舍生取义”,看起来更像一种可仰望却不可实现的理想。
  又比如一个古代人,如果他来到现代,也很难理解现代人为何把金钱看得那么重,为了钱可以把道德踩在鞋底,至于脸皮,就更不需要了。
  所以,现代人说,活着不好吗?
  古代人说,填饱肚子不就够了,要那么多钱干啥?
  两种价值观的冲突,想要融入另一方,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李钦载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当他已渐渐习惯了英国公府五少郎的身份,也习惯了渭南县子的身份,在这个年代里,他已是名副其实的贵族。
  贵族当然是要过好日子的,不一定鲜衣怒马锦衣玉食,至少不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干亡命的事。
  贵族的生活,安全第一。
  然而,他与老魏这些老兵都是人,有什么不同呢?
  今晚的这一幕看在李钦载眼里,他觉得老魏这些老兵才是真正的贵族。
  他们生活贫穷,但内心并不贫穷。他们有牵挂的人和事,有纯净得不掺一丝杂质的信念,还有一往无前无惧无畏的勇气。
  内心如此丰富的人,怎能算贫穷?
  真正贫穷的人,是李钦载。
  一个现代人,穿越千年后,被一群古代的穷人教育了。
  他们没说一句大道理,可李钦载偏偏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洗礼了。
  在李钦载看来,这是一群愚蠢的古代人,平平安安活下去是多么珍贵的事,偏偏这些古代人不惜命。
  呵,“舍生取义”!
  更愚蠢的是,李钦载好像被这群古代人同化了。
  大义面前,生命似乎真的……很渺小,不值一提。
  来自现代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渐渐有崩塌的迹象。
  回到别院已是深夜,荞儿打着呵欠睡去了。
  李钦载躺在他身边,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儿。
  天亮后,一骑快马来到甘井庄,马上的骑士是国公府的部曲。
  奇怪的是,部曲居然是奉李勣之令来传递军报的,军报的接收人是李钦载。
  部曲告诉李钦载,前日长安收到刘仁轨的军报后,紧接着又来了一封军报。
  倭国集结战舰一千余艘,军士四万余名,正朝百济进发。
  同时部曲还传达了另一个消息。
  事起仓促,大唐如今能迅速集结的兵力只有一万余人,战舰一百余艘,这一万余人里,大半是大唐的水师,约有八千余人,其余的是刘仁轨所率领的步军,正驻扎百济国内。
  虽说是大唐与新罗的联军,然而新罗那方面完全指望不上,事实上在这场战争里,新罗起到的作用大多是向导后勤补给方面。
  棒子的战力,从唐朝到抗美援朝,一千多年都没变过,重在参与,出奇的稳定。
  部曲说完后便抱拳告辞,打算离开,李钦载急忙拦住了他。
  “慢着!我非军方的武官,也未担任武职,爷爷为何要将这些军报告诉我?你看看地址,是不是送错人了?”
  部曲摇头:“小人不知,只知奉命行事,五少郎若有疑问,小人可代为传信回国公府问老公爷。”
  李钦载沉默半晌,隐隐明白了什么。
  看来李勣的意思,貌似非要让他参与这场战争。
  老狐狸心思很深,李钦载猜不透他打着什么主意。
  或许是为日后李钦载步入朝堂权力中枢积累资历,也或许只是单纯地锻炼李家的儿郎,希望他这个麒麟儿能够名副其实。
  部曲离开后,李钦载站在冰雪消融的院子里,久久伫立不动。
  不知站了多久,双脚都冻得没知觉了,李钦载才迈步走出别院大门。
  ……
  老魏在自家简陋的院子里磨刀。
  他的刀并不需要磨,这些年他一直将它保养得很好,它随时能割开敌人的咽喉,可他此时仍然在磨刀。
  刀鞘仍然是那柄锈迹斑斑的刀鞘,远远望去就像一根黑乎乎的破烧火棍。
  跟那柄锋利的刀比起来,刀鞘简直像个大字不识的粗鄙乡下婆娘嫁给了一位新科状元公,从里到外透出一股不般配。
  老魏磨刀的节奏缓慢而有序,一柄本就非常锋利的刀,此刻刃口被磨得愈发雪白,在暗淡的阳光下散发出一股森然之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李治你别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