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358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14
  官家见除了几个大忠臣外,竟还有人敢冒头,心中倒也欢喜,连忙道:“爱卿,你有何事,只顾说来。”
  李纲出班,横眉立目,高声道:“陛下,耶律淳等如今是丧家之犬,只是纵然是犬,也是数十万能咬人杀人的猛犬、恶犬,此时若许以高位,必长其傲慢之心,请陛下予微臣数万兵马,先迎头痛击之,再封赏招降不迟,如此一来,恩威相济,方可慑服此犬,收为陛下所用也。”
  童贯听了心中大怒:老子二十万雄兵,一朝大败,你偏说几万人便能迎头痛击,你这是当面剥我老童的面皮呀!
  冷然笑道:“李侍郎,如今契丹雄兵呼啸而来,汴梁守军,总也不过数万,你这般轻言浪战,一旦有失,又置陛下于何地?陛下,此人狼子野心,老臣请诛之!”
  李纲双眉一立,戟指童贯:“童道夫!奸贼!河间府一战,你进退失据,数十万好男儿,被你送入死地,却把罪名抛在王焕、张开身上,你可有一丝大帅的担当?大名府乃是河北锁钥重地,你这厮不思守护,身为堂堂主帅,竟是弃军先逃,如今又空口白牙,指摘众将作战不利!你上蔽天子,下欺同僚,实当千刀万剐也!”
  童贯怒极,恨不得一拳砸死了李纲,却是忍怒不发,没骨头般往地上一跪,嚎啕大哭:“陛下,陛下!老臣一生,为国为君,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何曾晓得‘惜身’二字?如今老来,竟为竖儒当面所辱,老臣不愿做口舌之争,只求陛下,恩准老臣去职为民,老臣这便带了府中家将、忠仆,去同耶律淳拼死一战,使世人知我童贯何人也。”
  一边哭诉,一边砰砰磕头,可怜这老汉儿,硬功被武二郎破了,不多时便磕得青肿一片。
  蔡京连忙上前扶住,心说不能给姓李的再说了,不然我女婿卖城一事牵扯出来,不是耍子!
  他老大一把年纪,须发皆白,说哭就哭的本事越发炉火纯青:“陛下!童贯虽败,事出有因。若因此见罪,何人还敢为国担当?他此前横扫西夏,平复江南大功,这些人怎不去说起?陛下,真正是兔死狐悲,他们中伤童道夫,若是得逞,下一步便是老臣,我等忠良皆远朝堂,这些人只怕便要……陛下,老臣不敢说啊!”
  童贯一边哭,一边挣扎坐起,去拍蔡京后背,顺便把鼻涕都揉在蔡京肩膀上:“老太师,你这一把年纪,正要安享天年,千万莫要为我区区一个阉人,陷入这些人的陷阱也。”
  蔡京看了一眼那黄糊糊的大鼻涕,心头犯呕,大咳一声,一口老痰,顺着童贯帽子流下……
  两个老臣,一个文臣领袖,一个武将魁首,就这般不顾体面,于金殿中搂抱大哭。
  正所谓:公相哭诉媪相嚎,涕泪横流污紫袍。演技纵横多默契,李纲小辈定难逃!
  王黼、梁师成等人,平素里勾心斗角,各自争权夺利,此刻却都知道团结,两人本欲也上去哭一场,只是见童蔡两个又是鼻涕又是痰,毕竟火候不足,哪敢上前相拥?
  只得直起嗓子大叫:“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陛下!”
  赵官家听了,越发大怒:“李纲!你这厮好忠直,竟敢当朝构陷朕的肱股老臣!你既然这般有本事,朕倒有用你处……南剑洲沙县,这几年赋税交的不齐,你去那里做直臣,替朕整顿税务吧!”
  一句话,李纲惨然色变,苦笑一声,谢恩而退。
  李纲降职为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即日离京,途中写就《雪中过分水岭六首》,其中有句云:回首江乡何处是,断蓬飘梗不胜悲。其之心境可见。
  此为后话,这里按过不表。
  当日消息传开,有太学学正秦桧闻此事,大怒道:“李伯纪,小人也!他不能为君分忧,反把老臣横加指摘,岂是为人臣、晚辈之道?”
  当即便去蔡京府上求见,声称愿为使者。
  秦桧,政和五年进士,年方三十,蔡京召见,观其相貌堂堂,谈吐风雅,爱其为人,当即携之入宫,亲自举荐。
  官家听蔡京说罢始末,召来秦桧一谈,处处都合心意,大喜曰:“如此能臣,怪朕未能重用。”
  于是拔为员外郎,令携圣旨、金银厚礼,往辽营说耶律淳、萧干等归降。
  秦桧既至,耶律大石笑道:“宋皇欲说和也。”遂召见之,待秦桧说出天祚帝投降,辽国已灭,赵官家欲封耶律淳为辽王,许其永镇辽土一事,耶律淳等一齐大惊。
  萧干令人将秦桧软禁,同耶律淳、耶律大石秘密相商对策,说及天祚帝误国,耶律大石嚎啕大哭,耶律淳亦面无人色。
  萧干叹道:“天祚皇帝既然不以祖宗基业为重,我等也只好请魏王登临大宝。”
  一番计较,耶律淳就在军中登基,号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封萧干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耶律大石为南院大王、枢密使、大将军。兀颜光等重将,皆有封赏。又封天祚帝为湘阴王。
  登基之日,耶律淳一脸沉肃,对众人道:“世间之道,弱肉强食,损不足而奉有余。如今女真势大,夺我故土,难与之争,此非懦也,乃睿智也,我等退避一时,他未必年年强盛……同理,如今我强而宋弱,自当取他土地,延我国祚,朕如今即位,却无都城,岂不可笑?久闻汴梁繁华甲于天下,朕欲取之为国都,诸将可愿出力?”
  辽国众将齐声高呼,都要死战夺他汴梁。
  耶律淳便下令斩了秦桧祭旗。
  秦桧闻言,面不改色,大笑道:“辽皇此刻杀我,我与牛羊无异。辽皇若携我去汴梁,我可抵千军万马。辽皇欲取牛羊之秦桧、抑或千军万马之秦桧,请细思之。”
  萧干、耶律大石闻言,都露出异色,两个对视一眼,齐声道:“吾皇且慢,此人或者有用。”
  遂免其死,囚于军中。
  数日后,赵官家闻听耶律淳即了辽国帝位,要来抢他的汴京做都城,不由屁滚尿流,连忙聚集群臣商议,众人听了都是浑身发麻,唯有老帅童贯,大义凛然道:“陛下,我有一计,可破辽兵!”
  赵官家欢喜道:“老爱卿,细细说来!”
  童贯往北一指:“天祚帝降了金国,耶律淳不过是乱臣贼子,可令种师道开雁门关,请金人携天祚帝入境,唤耶律淳投降。”
  赵官家顿时愣了:“耶律淳,恶狼也,尚难去之,你又要放猛虎入内?童贯,你怕我大宋亡的不够快么?”
  童贯自信摆手:“陛下,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且听老臣细说……”
  他细细说了一回,所打的主意,乃是放金兵入境,然而雁门关外金兵,不过十余万,其中大半还是辽兵新降,实力其实有限。
  耶律淳既然当了皇帝,又岂肯轻易受降?况且金国才是真正血仇,如今一支偏师,岂肯放过?
  因此金辽必然大战,耶律淳兵多,金兵善战,纵然不是两败俱伤,也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
  与此同时,令种师中尽携西兵,前来汴梁勤王,然后重锁雁门关,把他不拘谁家的得胜残部,趁势一扫而尽,这便是童老帅的“驱虎吞狼,关门打狗”妙计!
  按童帅说法,如此一来,偌大辽国,唾手可取,再倚长城以御金国,岂不是称霸之资?
  赵官家听罢,怦然动心——
  果然好妙计也!
  有分教:老曹定计谋辽土,童贯设谋陷虎狼。底事雁门竟未放?还须后话续前章。


第599章 将军托体同山阿
  赵官家耳根之软,堪比蜀中好汉耙耳朵。
  童贯三言两语,说得这官家喜上眉梢。
  当下里,两道圣旨出九重,一封往雁门关予种师道,一封往西北去调取种师中。
  种师道收到圣旨,几乎惊死过去:“皇帝让老夫开关?放金人去打辽人?”
  一瞬间他心中跳出个念头,好悬闭嘴快,不曾说出声来——
  我家陛下,莫非给什么山精野怪附了体?还是吃丹药吃坏了脑袋?当年何进调董卓进京,也比他调金兵打辽兵靠谱呀!
  他收起这圣旨,不敢给别个瞧,心里翻翻滚滚挣扎了半日,一咬牙关——
  不成!我不能听他的!老种家世食君俸,种某岂能做误国之臣?耶律淳、萧干是吧?童贯胆寒了,老夫的胆可没寒!
  好个种师道,硬生生抗旨不遵,诈称皇帝要调边军勤王,点起四万人马,要回师汴梁,亲自镇守。
  至于雁门关,他留下五千能战之兵,委托老将宗泽守把。
  马灵打听的情形,倒无这般仔细,因此传到老曹耳中,也只晓得耶律淳自立为皇,领兵去打汴京,朝廷急调种师道回防,如今是宗泽独守雄关,势单力孤,故此不敢轻出。
  老曹听罢叹道:“这般说来,宋军果然指望不上他。罢了,这般也好,真个两家合力,事后争功,又费分说。”
  遂放下此事,又对马灵说道:“兄弟,如今天寒地冻,你往返奔波辛苦,只是还有一事,却须借助你神行法,往妫州调公孙先生来此,有场法事,非他不可。”
  马灵见老曹说话时红了眼眶,惊道:“莫非又折了哪位兄弟?”
  老曹深吸口气,悲声难抑:“便是徐宁兄弟,混战中被几个金将围困,欲生擒之,他冲突不出,不肯受辱,自尽而死。”
  马灵听得死了徐宁,惊呆半晌,垂泪道:“这位哥哥武艺超群,不料竟折在这里!大哥放心,小弟立刻动身。”
  当即辞别老曹,祭起风火轮,奔东面一道风般去了。
  老曹也不闲着,差拨众将,或是领骑兵做斥候,哨探寰州动静,或是拿了亲自盖章的圣旨,一封封发往各州府郡县,令他们调拨兵马粮草,都来云州汇聚——
  虽然明知多数州官县令,此刻必然首鼠两端,不肯轻易从命,但该做的姿态,依然一样不少。
  两日之后,马灵先回。
  又过数日,十余匹战马自东奔来,城上守将恰是吕方,远远望见,连忙令人禀告曹操。
  曹操赶来一看,吕方这边已开门接入,乃是郝思文领着几个亲兵,保了公孙胜到此。
  公孙胜既至,众人便议徐宁后事,关胜含泪道:“昔日在梁山时,他常常同我说起,练了半世武艺,不能如古之名将,横绝朔漠,乃是大憾。因此小弟意思,若葬徐宁,何不便葬去杀虎口?以后汉家雄兵若出塞北,皆能得他英魂庇佑。”
  这时天气绝寒,尸身亦不得坏,走得远些,原不要紧,因此老曹听了关胜之言,顿时动心,却问公孙胜道:“先生,你看此议可否?”
  公孙胜颔首道:“杀虎口乃是阴山一脉,大山大川,自然不乏上好阴宅,如何不可?”
  老曹定下主意,留孙安镇守云州,亲自带了关胜、杜壆,点起五百人马,运徐宁灵柩,往杀虎口而去。
  又带了许多粮草、军械,一发运去彼处。
  一路寒风轻雪,不必细说,待他们缓缓行到关隘,花荣、朱仝早已闻报,迎出关前二十里。
  两下相见,花荣见大车上高高绑着灵柩,大吃一惊,待听说折了徐宁,不由落泪,下马狂奔几步,扶棺大哭。
  他和徐宁二人,一个金枪将、一个银枪将,素来关系交好,不料别之未久,竟然阴阳永隔。
  大哭一回,花荣咬牙切齿道:“哥哥,可曾报得仇么?”
  曹操道:“逼死徐宁的,共是三将,其中关胜杀了一个,鬼帅以伤换命,亦杀一个,还有一个,吃人射落马下,却不知生死。”
  花荣瞪起眼道:“不知生死,便是未死,哥哥,我要杀尽寰州女真,方能解恨!”
  曹操道:“正要你随我去厮杀,不过杀虎口亦是重中之重,我让杜壆替你镇守。”
  杜壆一惊,他想随在老曹身边打仗呐,但是见花荣咬着牙关模样,又觉心疼,暗叹一声,拍了拍胸口道:“花兄,你尽管去报仇,此关我和朱兄把守足矣。”
  朱仝见折了徐宁,面色也是惨然,叹道:“这里不是说话处,关中备了滚热食水,哥哥们且放怀喝一杯,暖暖身体。”
  众人当下入关,吃喝一回,同花荣、朱仝说起别后诸事,尤其桑干河一战,老曹把前因后果细细描述,自家摇头叹道:“我早知女真善战,却不料那般情形,他竟还能死战!若非我大意轻敌,合他四股军为两股,安能折了徐宁?”
  关胜摆手道:“若是两股兵马冲杀,便未必能快快将之击溃,那时若被女真人杀起势来,折损或者还要更大。哥哥这一战安排,本无什么毛病,战场上变化莫测,又岂能事事如意?再说那几个女真大将,也的确厉害。”
  众人嗟叹一回,各自休憩。
  当夜吹了一夜的北风。
  次日众人醒来,出门一望,却见满天阴云都被吹散,雪亦停了,只有天空一片湛蓝。
  公孙胜点头道:“天公作美,晓得今日徐宁兄弟下葬,故此绽开颜色,让我细细寻个好穴。”
  说罢在关城上四下看了一回,又把徐宁八字掐算一番,摸出个罗盘,找了个方向走去。
  花荣、关胜、朱仝、杜壆,四个好汉亲自抬了灵柩,随着公孙胜上山。
  众人一直走到正午,公孙胜忽然喜道:“妙哉!化生开帐,明堂迎阳,降龙伏虎,四水归朝,此等佳穴,最契合大将不过!哥哥,便是这里罢。”
  指着山腰处一块地,细细同老曹说好处,老曹也是半个行家,听他说的入情入理,不由连连点头。
  他众人上山寻龙,带了五十个兵丁相随,此刻便令兵丁们,按照公孙胜指点挖掘墓室,不多时挖得,才把徐宁小心葬入。
  关胜、杜壆两个上前,一个提着徐宁的金钩枪,一个拿了徐宁的唐猊甲,便要放入陪葬,却被老曹叫住:“且慢!”
  他从背上解下一个包袱:“这是我的铠甲,用来替徐兄弟陪葬。至于枪,花荣,取你枪来。”
  花荣浑浑噩噩,便自亲兵手中接了自己银枪,任由曹操放置入墓中,这才听他说道:“几个金将,也算是讲究人,徐宁这身宝甲不曾剥去,想来是敬他刚烈之故,只是这等甲胄,世所罕见,若是陪葬,将来以何传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3页  当前第3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8/5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