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14
  说罢便施展平生手段,范美人也是天生尤物,虽然毫无感觉,也当即将面孔扭曲起来,做出痛苦之态,叫道:“哎呀,好大,痛煞奴也。”
  这八个字刚刚叫完,官家已呼呼喘气,雨散云收,范美人惊愕之余,立刻放松了身体,做出不胜征伐的瘫软之态,神情茫然,喃喃道:“哎呀,奴家是不是已死了也?”
  “美人莫怕,这正是欲仙欲死也!”赵佶说罢,仰头大笑,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自豪。
  屋外,童书密看了看捏在手中,仅仅烧去小半截的线香,嘴角一撇,露出一丝不屑,随即踩了香,堆出满脸笑意,轻轻呼唤:“官家、官家,可要用水?”
  官家慵懒的应声:“唔。”
  童贯手一挥,几个娇美侍女,捧着金盆、银盂,盛装温水,鱼贯而入。
  官家一边任人伺候,一边看向范美人,含情脉脉道:“朕要带范氏回宫。”
  童贯和范美人都是一惊,童贯连忙道:“陛下,范美人并无根底,贸然进了后宫,怕要遭人妒忌,倒不如暂且留在老奴府上侍奉,待过去一年半载,田虎之事人都遗忘,再改名换姓,送她入宫不迟。”
  官家眉头一皱,想了片刻,叹口气道:“你也是老成持重之言。罢了,先就如此,待此事淡一淡,招那个武植来京,让范氏认他为兄,由他将妹妹进献给朕,届时朕封他做青州知府,也算替朕的美人酬答此人恩德。”
  范美人本来也不是纯良女子,在田虎后宫,便看多了尔虞我诈、互相碾轧的惨剧,何况这正经的皇宫?她是曹操、童贯一系献给皇帝的,先天便是盟友,闻言当即拉起赵佶修长的手掌,满眼感激,娇滴滴道:“圣上这般替奴着想,奴这辈子也报答不尽,这可怎生是好?”
  赵佶见她那妩媚风姿,呼吸顿时急促,一把搂住道:“正要你报答不尽——你等都下去!”
  童贯一挥手,带着一众下人低着头鱼贯而出,只听得范美人咯咯娇笑,笑了不到七八声,忽然高叫一声:“奴家死也。”
  童贯暗自叫绝,这个美人当真不同凡响,活该你受尽恩宠!一挥手,领着还没及出门的众人又回来替皇帝擦洗。
  不说这官家从此便把童贯府邸当了别院,三天两头前往,急得蔡京等奸臣直掉头发,单说曹操自离童贯府,让卢俊义、卞祥先回营中,自家带了二弟武松和时迁,径直前往打铁巷。
  相别一年多,这打铁巷光景却是无恙,两边店铺中,众铁匠们无视秋风渐寒,兀自光着背膊,就着一炉炉烈火,大锤小锤,舞得呼呼有声。
  曹操三人径直走到剑气冲霄堂,那个店伙见了倒还认识,喜道:“阳谷客人又来买剑么?”曹操微笑道:“今次却是专程来访夏候先生。”
  店伙引到后院,只见几盆黄花,临风飒飒,一株丹枫,似火如霞,一个少年提着把大刀,舞得满脸涨红。
  曹操笑道:“妙哉,不过稍加点缀,便见秋意浓稠,夏候先生果然有妙才。”
  那少年扭头看来,顿时大喜:“哎呀,武大哥,时迁哥哥,你们得胜归来了?”
  这少年自然便是王佐,之前曹操召唤时迁去相帮,时迁在客栈替他长包了房,又留了许多银钱,因此生计无忧,每日便来寻夏侯虎学文练武。
  曹操摸了摸他头道:“几月不见,刀法纯熟了许多,可见下了功夫,夏候先生呢?”
  王佐笑道:“师父在书斋读书,我去唤他来。”
  原来夏侯虎听闻王佐与得了他家传宝剑的武孟德结交,大感缘分凑巧,索性便正式收了王佐为徒。
  王佐跑出没两步,夏侯虎听得动静,已自出得书斋,见了曹操,老远便作揖,微笑道:“故人复来,大慰秋思,两位武兄,一向可好?”
  曹操、武松还了一礼,曹操笑道:“自去岁相别,武某却是事务繁多,今岁机缘巧合,同童贯从军,先后征伐了王庆、田虎,侥幸成功,封了个节度使的官职,今日探访了先生,便要回青州上任。”
  夏侯虎听了连连贺喜,便请三人去花厅落座,曹操使个眼色,时迁笑道:“你们自去说话,我和王佐小兄弟外面玩耍。”
  待下人斟上茶来,夏侯虎咳嗽两声,望着曹操道:“都说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此言其实大谬,武兄这番走南闯北,才叫大开眼界。小弟倒要请教,那王庆、田虎造反后,麾下子民,生计比往日如何?”
  曹操叹口气:“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还能如何?”
  夏侯虎面色一黯,咬牙道:“如此说来,都是一丘之貉,剿灭了他也好。”
  曹操笑道:“这般说来,若是那反贼能爱护黎民,你倒是要替他们说话?”
  夏侯虎坦荡一笑:“兄台是倚天宝剑命主,因此小弟不愿相瞒,在小弟想来,这个天下,也不是生来就姓赵,他赵家能从柴家手上夺了基业,别个缘何不能夺他的?只有令百姓生计无忧,才是这天下真主也。”
  说着忽然一惊,看向曹操腰间:“咦,武兄,你的倚天剑如何不带?莫非战场之上,竟然毁损不成?”
  曹操摆摆手,指着武松道:“我二弟收了一个徒弟,叫做琼英……”说着便将琼英身世、行径说了一遍,又道:“她既是我二弟的首徒,我亦喜她英气不凡,故此将宝剑相赠。”
  夏侯虎听了大为吃惊,叹道:“那等宝剑,世人若得,必然珍藏厚爱,何况那剑肯认你为主,更是难得,不料竟舍得送人。”
  曹操微笑道:“贤弟,不是那剑肯认我为主,而是我本就是它主人。”
  夏侯虎听了一呆,不知此话从何说起,曹操也不多言,起身左右看了看,拿起屋角的衣架,权且充作长刀,笑道:“兄弟,你看仔细!”说罢一刀一式,将夏侯渊的刀法从头至尾演练了一遍。
  夏侯虎惊得目瞪口呆,这是他家的刀法,他如何不认识?
  而且若说是曹操看了王佐练刀现学的,曹操方才所施展的刀法,和他传给王佐的却只有八成相似,还有两成则全然不同,但在夏侯虎看来,反而曹操所演,才该是这刀法本来模样。
  曹操将衣架轻轻放下,唏嘘道:“千年以降,物是人非,你家刀法能传承大半,已经实属不易。”
  夏侯虎呆呆道:“其实也非如此,只是在下父亲去得早,只生了小弟一个,偏偏先天体弱,自小多病,练不得武,因此这刀法便不曾学精,此前之所以传给王佐,一是看他聪明自强,二来也怕自己寿夭,以至绝学失传……咦!难道武兄,竟曾认得家父么?”
  除了这个理由,他全然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以致曹操竟比自己还了解家传刀法。
  曹操摇头一笑:“令尊我便认不得,若说令祖夏侯妙才,倒是十分相熟。”
  夏侯虎听了一愣,随即脸上涌出一丝怒色,嗔道:“武兄,小弟虽敬重你,却不能任你拿先祖取笑。”
  武松见他动怒,接口道:“夏侯兄弟先莫恼怒,难道我两个是那等轻浮之人?你道为何只我二人来见你?便是要告诉你一桩奇事,我家哥哥武植,正是昔年曹孟德转世,他同令祖,乃是兄弟,要不你以为倚天剑为何逢他而鸣?”
  夏侯虎听罢,只觉匪夷所思,然而再看曹操、武松两人,都是气宇轩昂好汉,浑不似口出诈言之辈。
  曹操道:“此等事渺渺茫茫,若非身经,我也难信。却是两三年前,此身为人迫害,眼看性命难保,忽然将前身众事一一想起,那等滋味,便似好好过了一生,本道寿尽将终,谁知眼睛一睁,已是这具身躯,再一细问,呵呵,这一闭一睁眼,便是一千年。”
  夏侯虎听得痴痴愣愣,忽想起去岁初识,得知他是夏侯渊后人,曹操当即便问“渊有数子,你是哪支之后?”自己说乃是夏侯惠之后,曹操顺口便道“夏侯惠乃是少而有才,文墨不凡。原来这口剑,落到了你家。”
  当时便觉得他说话有些怪,现在思来,那岂不正是曹操本人才具有的口气?
  曹操见他发愣,微微一笑,坐下身来,慢慢将自己和夏侯渊相交始末,乃至夏侯渊性格脾性、生平诸事,家庭境况一一说出,这些事许多都不闻于史册,甚至夏侯家族中也未提及,但是听在耳中,入情入理,显然不是能够编造的。
  听到最后,夏侯虎终于坚信不疑,长叹一声,起身拜倒在地:“果然是魏武帝当面,小人夏侯虎,拜见陛下。”
  曹操叹道:“孤从未称帝,何来魏武帝?况且前世是前世,今生是今生,前世种种,虽然犹在目前,毕竟已物是人非,你也别当我是什么老祖宗,我只是阳谷县武植,你之前既然称我为兄,今世我等便以兄弟相称为好。”
  说罢拉起夏侯虎,见他兀自手足无措,笑一笑,扯开话题道:“既然知道我的前世,便知倚天剑于别人而言,固然是至宝,于我而言,却也只是佩剑罢了。吾之双剑,倚天青釭,吾自配倚天剑,青釭令族弟夏侯恩代背,长坂坡一战,被赵云所夺,吾也没有定要寻回。”
  夏侯虎毕竟聪慧,闻言隐隐有悟:“剑来,是缘,剑失,是缘尽,复得,是前缘,赠人,亦是赠缘。”
  曹操眼中闪过欣赏之色:“正是此理。不过还有一个原由……呵呵,吾曾以此剑,误杀吕伯奢。”
  他叹息一声:“呵呵,‘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此吾不及刘备处。前一世还则罢了,既然有幸重活一场,安肯复蹈前辙?”
  武松、夏侯虎相视一眼,都露出震撼之色。
  尤其武松这些日子得宗泽教诲,眼界又高一层,今见曹操竟然对他前世为人之宗旨有了悔意,不由心口一撞:奸雄去了个奸字,剩下得是什么?
  曹操不愿深谈此话题,说过便罢,又看向夏侯虎道:“况且那日,你见我得剑欢喜,其实我所喜者,非剑复得,喜故人之后复见也!那日走后,二弟曾问我,既然是故人之后,何不收在麾下,我说吾等心中事业非同小可,此子文弱,何必让他冒险,待有所基础,再看他意愿未迟。”
  说罢声音一振:“如今我为青州节度使,麾下兄弟,分布各州,山东基业已成,贤弟可愿加入?”
  夏侯虎闻言,只觉一阵电流从身体中掠过,情不自禁挺起脊梁,文弱的身体微微颤抖,眼中精光洋溢,口中缓缓道:“吾尚未闻君之志,不知欲做何等事业。”
  曹操眼中亦射出精光,肃容道:“吾厌本朝奢且懦,故思重启汉家天!”
  夏侯虎身形巨震,抱拳拜倒:“既然如此,情愿跟随兄长,何惜肝脑涂地。”
  有分教:打铁巷中续份缘,故人后拜孟德前。英雄有志开新业,长剑无声斩旧弦。


第325章 金铁无声烟火空
  曹操扶起夏侯虎,只觉心中那份欢喜,便如清风徐来,吹开了满湖莲花一般,说不出的满足自得。
  他拉着夏侯虎的手,对武松大笑道:“不知为何,帐下有了夏侯氏,心中便觉安定。”
  武松笑道:“定是大哥想到了昔年与妙才、元让诸位将军纵横天下的光景。”
  夏侯虎感受到曹操发乎内心的亲近之意,亦不由感动,笑道:“既然追随仁兄,小弟还有一份礼物送上。”
  曹操好奇道:“哦?却是何物?”
  夏侯虎笑道:“仁兄稍待便知。”说罢,唤来店里伙计,解下腰间玉佩:“打铁巷二十八家大匠,让他们来此见我。”
  眼看伙计捧着玉佩匆匆而出,曹操和武松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讶和期待。
  不多时,一位位或高或矮、或老或少的粗壮汉子匆匆而来,共是二十八人,云集于剑气冲霄堂的花园里,看彼等之神情,皆是满脸惊讶,显然这般济济一堂的体验,连他们也未曾经历过。
  眼见众匠来齐,夏侯虎方请曹操和武松出得花厅,他独自走到那些汉子身前,眼光环视一遭,高声言道:“咸平六年,汝等祖辈不堪辽人压榨,南逃归宋,辽军追迫甚急,绝境之中,是我家高祖匹马单刀,身披十余创,这才杀退辽军,救汝等祖辈脱难。”
  西风猎猎,吹得众人须发皆动,却都不发一言。
  曹操心中微微吃惊,咸平六年,那是宋真宗用过的年号,迄今已一百一十五年,看来夏侯虎那位高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豪杰。
  夏侯虎顿了一顿,继续道:“归宋之后,汝等祖辈无籍无产,只得任凭官员、富户,乃至无赖闲汉欺压,生计之难,犹胜于在辽国,又是我高祖见之不忍,故而倾其所有,于此地置办产业,分赠汝等诸家,始有打铁巷二十八家之传承!”
  曹操、武松等恍然大悟:原来这条打铁巷,竟还有这般一番来历!这二十八家铁行,根子上论起来,却该是夏侯家的产业,只是听夏侯虎口气,百余年来,夏侯氏却从未以主人自居。
  夏侯虎说到这里,淡淡一笑,望向众人道:“汝等祖辈因此发誓,世代效忠于我夏侯氏,然而百余年来,夏侯氏从未动用你等一丝一毫,更未索取过一钱一线,只做邻里般相处。因此某也不知道汝等后辈,是否还肯遵从祖辈之约。今日以家主玉佩邀你等来,在下所想问的,其实只有一句——祖辈之誓约,效用尚在否?”
  果然如此!曹操大致明白了夏侯虎的打算,应该是想把这二十八家铁行转赠自己!汴京打铁巷名震江湖,百余年来,不知多少神兵利器自此而出,若是这些大匠乃至背后的铁行都归了自己,未来自己麾下兵甲锐利,自是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饶是以老曹心性,也不由微微紧张:所谓人情繁复似波澜,他相信一百余年前,那些受了夏侯虎高祖活命、立业大恩的匠人们,想要报恩的一番诚意,但一百余年后的这些后辈,是否肯放弃熟悉的平静日子,接受头上忽然多出个主人,却是个大大的未知。
  曹操不由看向那些打铁的汉子们,只见众人神情各异,却都沉默不语,而夏侯虎问完了话,亦不再多言,只面无表情望着众人,等他们给出一个回答。
  半晌,人群中,一个年纪极老的汉子,微微往前迈出半步。
  这个老汉身形粗壮,双手上满是粗厚的老茧,只系一条围裙,裸露在外的皮肉上,满布飞火灼焰留下的旧痕。
  他此前默默站在人群中时,便如一块安静的顽石,此刻忽然一动,却自有一番逼人的风采,曹操暗自点头——这种风采他并不陌生,当年麾下几位顶尖的匠人,在言及铸兵之道,或站在火炉之旁时,也会情不自禁流露出这般自信甚至自傲的一面。
  只见老汉扬起头来,声音喑哑,却异常坚定:“老朽虽不是什么鸿儒、君子,却也知道知恩图报,乃是做人之本分,守信重诺,更是汉子的担当,我爹自小教我,一口唾沫一颗钉,说出的话,不是泼出的水,我如此,我爹如此,我祖父如此,我老孙家世代皆如此!我爹还教我,孙家有祖训,见夏侯氏家主玉佩,凡所令,必遵从,便是要孙家人的性命,也当双手奉上!夏候先生,老朽孙氏铁行第三代大匠孙伯安,愿履行祖诺,遵奉你夏侯氏之令。”
  他说罢重重一报拳,武松动容高呼:“好个本分、担当!大丈夫千金一诺,孙大匠当真是条好汉!”
  另一条大汉往前一步,抱抱拳,粗犷的嗓音高喝道:“不错!老孙家教的好儿郎,我老马家亦不输他。马家祖训,见夏侯氏家主玉佩,凡所令,必遵从!夏候先生,马氏铁行第五代大匠马涛,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
  随即数个人同时开口:“巷东张家祖训……”“刘家祖训……”“巷西张家祖训……”“许家祖训……”
  “巷东张家第六代大匠张铁锤……”“刘家第四代大匠刘猛……”“巷西张家第七代大匠张贵……”
  “许家第五代大匠许大海……”
  “遵奉夏侯氏之令。”“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遵奉夏侯氏之令。”“……之令!”
  更多人往前一步,大声喝道:“游家祖训……”“周家祖训……”“彭家祖训……”“夏家祖训……”
  “愿履行祖诺,遵奉夏侯氏之令。”
  声声慷慨,声声铁,字字恢弘,字字钢!
  不多时,二十八个以打铁铸兵之术为传承的世家,二十八家铁行,二十八位当家大匠,无一例外,都表示愿意遵从一百余年前,各家祖宗许下的诺言,奉行夏侯氏家主之令。
  时迁和王佐在一旁早看呆了,武松目射精光,哈哈大笑,曹操捏了捏拳头:“血脉不断,誓言无悔,方不失我汉家男儿之风骨也。”
  夏侯虎文弱的面庞,此刻亦是豪情激荡,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好,好,好!难得诸位大匠如此重诺!我夏侯虎,夏侯氏当代家主,今日明告诸位,我如今已奉青州节度使武植为主,誓要助他重振汉家雄风,诸位既然不忘前约,不妨随我同赴青州,以助吾主功成。”
  曹操心知该自己出面了,当即走到夏侯虎身边,高声道:“在下阳谷县武植,江湖人称‘武孟德’,如今平王庆、田虎有功,忝为青州节度使!我此次归返,欲练雄军,内平不臣,外扫胡虏,若得诸位大匠相助,便如猛虎添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3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5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