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1:14
  彭玘气愤愤扭开头道:“藏头露尾之辈,要杀便杀。”
  曹操沉吟片刻,道:“我是梁山二寨主‘及时雨’宋江,只因刺了金印在脸上,故带这面具。”
  彭玘道:“原来你这厮便是宋江!不过主将下落,休想得我告知。”
  这时林冲那边一干猛虎,把几十个殿后铁骑杀得死伤狼藉,回来报道:“伤兵招供,呼延灼将败兵逃亡郓城县去了。”
  晁盖便是郓县人氏,闻言皱眉道:“这里离郓城县本无多远,再追便到城下,县中必要出兵救援,虽不怕他那些土兵弓手,县中朱仝、雷横两个都头,却是我等的兄弟,怎好与他厮杀?”
  曹操见这般说,点头道:“呼延灼奉令来讨伐,如今非但无功,反而损兵折将,料他不敢轻回,既然郓县公人与天王有旧,我等先回山寨,待他自来送死。”
  当下敲锣打鼓,回到山寨,宋江吴用及留守头领都来迎接,众人清点伤亡:三千步军出战,折损三百余,其中大半都是呼延灼回兵时马踏而死。一千三百马军出战,折了二三百,大都是被乱箭射杀。
  晁盖当即下令,让将阵亡将士,埋在后山阴僻处,受伤的都让医师调治,有落残疾的,以后留在山寨做些杂务,自供养他终身。
  再看战果,官兵三千马军,逃走一千四百余人,余下的杀死三四百,俘虏千余,又得了一千余匹披甲的好马。
  五千步军,杀伤一半,望林中跑散了三四百人,擒了两千。两三千民夫,官兵重骑冲撞踏死了千余人,余者都被生擒。
  此外,辎重没被烧毁的,还有一千余副马甲,刀枪粮草若干,驽马健骡若干。
  计算下来,却是一场大胜。
  林冲看了那些马甲,喜不自胜道:“这些马甲加起来也有三千副,待扒了降兵们铁铠,加上山寨自有的,也能拉起支铁甲骑兵。”
  众头领听闻,都是喜不自胜。
  曹操也甚欢喜,叮嘱道:“这支甲骑,务必要练,且让林教头操练。若是马匹不够,我在狮耳山还有不少马,尽可补足,只有一桩:就是切莫轻易展露,以免宋廷惊骇,早早发大兵来讨。再说这等重骑,用好了荡阵无敌,但缺点也自不少,只宜留作杀手锏。”
  这一仗打下来,曹操定计画策,临阵决断,又带头冲杀,件件都远胜旁人,晁天王愈发五体投地膺服,闻言立刻道:“武兄所言,决计不错!林兄弟,你好好练这支兵,先藏好了,自有大用之时。”
  林冲咬牙道:“我听降兵道:这些马甲、铁铠,都是高俅老贼做主批给呼延灼,异日我领此重骑,取那老贼首级时,当先谢过他赐兵甲之恩。”
  曹操听了,高声道:“好!大丈夫快意恩仇,正该如此!”
  走近几步,欲和林冲说话,忽然目光一转,“咦”了一声,伸手摸着马甲侧边的铜环道:“这是甚么物事?”
  一连看了七八匹马,马甲左右侧都有茶碗大小铜环,紧紧扣在甲上。
  众人见曹操神色不对,都围拢来看,多数人都是不识,却是吴用“哎哟”一声,叫道:“我以前看史书,记载武悼天王冉闵大战前燕名将慕容恪,交锋十场,燕军皆败,慕容恪临危不乱,设下诱敌之计,引得冉闵深入,却选善射者五千人,以铁索连接战马,结方阵而前,进如坚墙,矢发如雨,冉闵因此大败,身死国灭。此谓之连环马也!”
  晁盖等听了此话,想象那铁马如墙,纵横战场的场景,都不由失色。宋江叫道:“那呼延灼逃走一千余人,俱是甲马重骑,必然还要来犯,我等却如何阻挡?”
  晁盖冷哼道:“既然军师已识破他底细,又有何惧?大不了我也打些铁链,披了马甲连起,大家互冲兑子罢了。”
  林冲惊叫道:“哥哥不可!这般一来,伤亡必重,朝廷广有兵马,未必心疼,我梁山若折了这支铁骑,却去哪里寻第二支?”
  众人于是议论纷纷,都道除了以力破力,万难胜他这连环马。
  曹操皱了皱眉,道:“擒了他两员先锋,且带上来问话。”忽然想起一事,对宋江道:“公明兄弟,我不宜泄露行藏,故此在擒那彭玘时,却是报了你的名讳。”说罢把面具摘下,扣到宋江脸上道:“为兄暂避一时,兄弟只问他,既有连环马,为何不施展?”
  宋江还没反应过来,曹操已转身往人群中一退,便再也不见。
  不多时,韩滔、彭玘俱被五花大绑带到。宋江急忙迎上去,喝退押解军士,亲自解了绳索,恭恭敬敬拜了下去。
  韩滔、彭玘大惊,连忙跪下还礼道:“末将被擒,理合就死,何故反拜我等?”
  宋江扶起二人道:“某等众人,只因奸臣逼迫,无处容身,这才暂占水泊,避难一时。如今朝廷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当就缚,只恐不能活命,不得已,斗胆交锋,以致于冲犯虎威,敢乞恕罪。”
  韩滔道:“啊呀,不料尊驾如此通情达理,愿求姓名!”
  宋江道:“小可姓宋名江字公明。”
  有分教:公明走马擒敌将,彭玘拱手拜宋江。吴用博学说旧史,孟德兵甲胸中藏。


第124章 四大都头战梁山
  彭玘听说是宋江,定睛一看,果然是同样的面具,心中不由疑惑:擒我的人虽矮,却颇精壮,怎么此刻看,却又肥了?
  随即灵机一动:罢了,必是脱了盔甲,束不住肥肉之故。
  连忙道:“宋兄过谦!宋兄本事高强,战场之上分明能取我性命,却怜我有伤不杀,如今又这般礼贤下士,真不愧‘及时雨’之义名也,只愿能见宋兄尊面。”
  宋江心道,原来我擒的便是你这厮!
  伸手把面具摘下,得意道:“你的武艺,也自非凡,若非有伤,我二人势必恶战一场,方能分出胜负!”
  这番话说出来,心中只觉畅美难言,心道我自幼苦练武艺,至今才得领略做高手的滋味也。
  彭玘一看他脸上,果然老大一块金印,心道:此人声名、武艺俱是非凡,却遭刺了金印,不免威风大减,因此才学狄武襄!
  口中道:“能见高人之面,亦不枉来此走一遭。”
  宋江越发欢喜,笑吟吟道:“两位将军来梁山做客,绝不敢冒犯丝毫!只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望能解我之惑。”
  那二将连道不敢,宋江便指着那马甲的铜环道:“呼延将军既然有连环马这般杀器,为何却不使用?”
  韩滔彭玘相看一眼,双双苦笑,韩滔道:“宋将军见多识广!主将家传这连环马阵图,自负少人能识,不料将军一眼看破。只因马匹的速度力量各有不同,短途冲锋,固然无往不利,若是久战,或者远奔,不免彼此拖累,反而乱套。今日将军等用兵如神,我等只得仓促应战,却是不及再准备连环马也。”
  宋江点头道:“原来如此,多承指教!二位将军且请去寨中休息几日,再做计较。”
  便使人送了二将去山上看管,特意嘱咐不可刁难二人,好酒好肉供应。
  待韩彭二将离开,曹操走出来道:“我观这二将,并无决死之心,若宋廷都是这等军将,如何能保民安邦?”
  晁盖是个嫉恶如仇之人,刚才宋江一番礼贤下士的表演,他便看得不爽快,冷哼连连,闻言道:“既然是两个孬种,不如宰了祭旗。”
  宋江惊道:“哥哥不可!”
  曹操也道:“天王,大可不必!”
  见晁盖疑惑,解释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自古先有名主,而有忠臣猛将,若是主上昏庸,有才能者谁愿为其效死?这二将不能为宋主效死,也未必不是好汉。只是管中窥豹,可见宋主不得军心也。”
  晁盖听了连连点头,又道:“且不说此二将,武兄,若是那呼延灼复来,以连环马列阵而战,又当如何应付?”
  曹操笑道:“那韩滔不是说了么?马匹相连,自也彼此拖累,我只笑那呼延灼无谋,韩滔彭玘少智,这等拙阵,偶尔为之,或能收奇兵之效,偏他还当作压箱底宝贝。晁兄,明日我等出兵,郓城县外,看我再给你弄千把匹马来!”
  晁盖一听大喜,绝口不提什么不愿和兄弟交手的话了。
  梁山大败呼延灼的第三日,恰值九月初九重阳。
  曹操陪着晁盖,带了一二十名兄弟,领两千步军、五百马军,大剌剌在郓城县外列成阵势。
  郓城前任知县时文彬已然调任别处,新到一个余知县,此前是东京衙门里一个小吏,因攀了高俅的粗腿,得以外放坐了一县父母官,前日呼延灼败兵逃回,这知县本欲不纳,但念在大家都是高俅这根藤儿上的葫芦娃,也不好意思不收留。
  只是虽然收留了呼延灼,心中却不禁七上八下。他这县离得梁山泊近,本来仗着是晁盖、宋江的家乡,还算安全,如今收了征讨梁山的官兵在城内,谁知梁山会不会来打?
  呼延灼却是拍着胸口表示:“前番虽败,败在不识地理,故为草寇所乘,相公莫看我只千余人马,却都是善战铁骑,更有一桩杀器不曾拿出,若拿出时,天崩地裂!那伙贼人便不来,待我养足了兵卒们锐气,还要去打他。若他敢来,相公,非是某家夸嘴,军功捷报上,必有你一份大功劳!”
  说着附耳,把连环马的来历诀窍告知了余知县,知县一听,心花怒放,心道,“当年武悼天王何等英雄?都饮恨在这连环马之下,区区梁山寇,当真是何足道哉!”
  随即下令衙役们出动,满县征集合用铁链,不够数的便令铁匠们抓紧打制,不出一日,便凑齐了布连环马所需。
  谁知这一早来,有土兵惊惶来报,道是梁山兵马列阵城外。
  余知县一听大喜,连忙去喊了呼延灼,一边点起兵马,一边上城墙观看。
  呼延灼登上城一看,不由大怒,原来今日重阳节,梁山军笑嘻嘻的,每个人鬓边,都插着一支结满红果的茱萸,还有爱俏的,满头插着五颜六色菊花,不似来打仗的,倒似来相亲的。
  呼延灼感到自己被小觑了,不住冷笑道:“草寇如此骄狂,乃是天灭其魄!”
  对知县道:“我那连环马,需要准备一番,列阵而出,方见威力。本县若有好手,可使出战,拖得草寇们不提防,我正好放手杀敌,与相公同享大功。”
  余知县连连点头,便唤来本县县尉及四个都头道:“自到任以来,便听说你们几个本事奢遮,如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梁山草寇来犯,你们可出城挑战,若有斩获,一封报捷文书递上去,高太尉何惜重赏?”
  那县尉把头连摇道:“若是年轻二三十岁,这桩功劳,如何肯让人?却是如今年纪大了些,昨夜和老婆睡觉,又伤了腰,哪里能上阵?这桩大功,且让他四个年轻都头去取。”
  哪四个都头?
  “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还有“飞龙刀”赵能、“飞虎刀”赵德兄弟。
  雷横朱仝,和晁盖、宋江都是好友,闻言换个眼神,彼此都知心意:假打。
  赵能、赵德两个,却是本县赵大户的子弟,素来看不起宋家,当初抓宋江便是这二人所为。后来宋清听见江州之事,弃了家业,连夜带着父亲上梁山,本县便以赵家豪阔,他兄弟两个也以地头蛇自居。
  这兄弟两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想头:扬名立万,便在今日!
  安排已毕,郓城县大门一开,四大都头都骑着马,带了百十个弓手土兵,出门列阵。
  朱仝手中拈条枪,往前一指,喝道:“呔!大胆草寇,如何敢来犯我郓城?”
  曹操听得有人大喝,眼神望去,不由一亮:这人面如重枣,美髯过腹,远远看去,竟有些云长的神采。
  一时间激动难抑,心想我和他前世无缘,莫非定在今生?忙问道:“天王,这喝阵的乃是何人?”
  晁盖道:“此人便是我等兄弟朱仝,当年多亏他放我逃命,他这人,忠肝义胆,性情恢宏,绰号美髯公。”
  “美髯公!”曹操听了愈喜,有心去战朱仝,看看他身手如何,却又想:不可,万一此人,竟是关公云长真灵转世,那必然是猛不可当,我岂不是妄送性命?
  正迟疑间,忽听本阵中矮脚虎王英大叫道:“你这厮乱叫什么?待我王英取你小命。”
  一催战马,挺枪杀出,曹操大喜:妙哉,这矮脚虎若被杀了全无可惜处,正好观摩这美髯公本事。
  有分教:双鞭猛将败犹狂,四大都头各逞强。可笑连环铁马阵,鹅毛千里送曹郎。


第125章 小计从容破大敌
  朱仝岂知曹操所想?眼见王英挑战,他自是不惧,也催马杀出阵来,两个就在阵前战成一团。
  曹操凝神看了片刻,不由失望:罢了!这朱仝的武功虽然也算了得,但若比当年那位美髯公,何异天壤?
  再仔细打量一番,虽然都是赤面长髯,相貌气质却不相同,朱仝显得慈和可亲,却无关羽那威严傲然的气派。
  场中二人各不相让,斗了十七八招,王矮虎力乏,虚晃一枪便退,朱仝追赶上去,梁山阵中“拔山力士”唐斌喝道:“大胡子,休要逞凶!”策马奔出,拦住朱仝厮杀。
  二人战了几招,朱仝暗自惊异:山寨中何时又来了这般一个好手?
  雷横见朱仝和唐斌不相上下,心道该我出场了,遂大喝道:“谁敢和我一战!”飞马出阵,石秀低声道:“哥哥,小弟去舒展舒展筋骨。”跃马而出,抵住雷横,这两个都使朴刀,也是杀得难解难分。
  赵能、赵德看了又看,看出了便宜来,但听赵德道:“哥哥,想他一干草寇,能有多少高手?和朱仝雷横打的这两个,怕已是顶顶厉害的了,我二人这时候出战,岂不是捡了软柿子?”
  赵能道:“兄弟,你说话十分有理,你我青云直上,便自今日起。”
  他两个杀气腾腾,纵马杀将出去。
  晁盖冷笑道:“这两个却是公明兄弟仇人,不必留情。”
  话音落出,两员大将齐齐出阵,一个是豹子头林冲,一个是铁棒栾廷玉,二将出马,林冲蛇矛一抖,拦住赵能,栾廷玉铁枪舞起,罩住赵德。
  这八将捉对儿厮杀,战不三合,林冲一矛戳翻赵能,栾廷玉见了亦不示弱,拧身一枪,磕开朴刀刺入赵德咽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3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5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