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70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今后海军捕到的俘虏一律改送北海,有了城池,就能站得住人。”
  “青州以前有个北海郡,如今漠北亦有北海,儿臣建议不如改设一州,以便瀚海都护府管理。”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设立州县,以后就是大梁的合法疆域。
  别管这个州以后发展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李俭在政务上极有长进,眼光也长远。
  不过李跃想了半天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名字,肚子里的墨水本来就不多,登基之后,不是砍人去了,就是在后宫忙着繁衍生息。
  “既然是你提起的,就由你取名。”李跃当起了甩手掌柜。
  李俭也没推辞,“北地辽阔,浩瀚如海,不如就叫瀚州,辖境燕然山以北,鲜卑山以西,整个北海。”
  “可。”李跃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瀚州人口只要增长到十万左右,就能将草原压制住。
  草原任何势力崛起,首先要先击破瀚州,等于是中原的一块屏障。
  辽东这么多年建设的七七八八,下一步就靠掳掠而来的奴隶建设瀚州。
  “父皇是否要对豪强动手?”李俭忽然换了一个话题。
  “你如何看出?”李跃笑道。
  “令君率两万步骑南下广陵,分明是压制吴会豪强,升薛强为北庭都护,是分薛氏之力。”
  若说北国武力哪家强,肯定是河东三薛。
  范阳卢氏、中山刘氏强在士人中的声望,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强在钱粮广胜,富可敌国,但若论武力,必然是河东薛氏。
  从刘聪石勒时期,便建坞堡而自守,拒绝前后赵、氐秦的拉拢,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独善其身。
  历史上,西燕慕容永杀王猛之子王永夺并州,薛强大怒,率宗族于陈川大破慕容永,后秦、北魏都对薛氏极尽拉拢之能事。
  眼下天下一统,薛氏就有些过于显眼了。
  其势力遍及河东、冯翊、西河三郡,屁股后面还跟着裴、柳、卫三家。
  “你倒是目光犀利,不错,朕正有此意,是以升薛强为北庭都护,给薛氏一个讯号。”李跃毫不避讳。
  薛强忠心耿耿,李跃相信,但薛氏这么野蛮生长下去,一两代后,谁知道他们忠不忠心?
  忠不忠心其实不重要,关键他们手上有刀,而且还很强。
  这跟崔郑卢刘有本质区别。
  西河、河东、冯翊都是要害之地,横跨大河两岸,一旦崛起,后果不堪设想。
  “非但是薛家,以后崔家、郑家,朕都会一步一步削弱他们,天下一统并不能高枕无忧,坐天下比打天下还难,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李跃语重心长道。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过这么快就对国中豪强下手,是否操之过急?”
  “再不动他们,以后想动也动不了,放心,士族豪强对大梁的贡献,朕没有忘记,王猛南下广陵,震慑吴会豪强,是想找到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
  “若是他们不愿走,又当如何?”
  “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东汉魏晋以来的弊病,必须彻底肃清!”李跃眼中掠过一道杀机,却忽然胸中有些憋闷,咳嗽起来。
  “父皇多多保重身体。”李俭伸手搀扶。
  李跃心中一阵纳闷,身体一向不错,也就这几个月与后宫交流稍微有些频繁,“无妨、无妨,大梁不是曹魏,也不是司马家的晋朝,士族那一套别想了。”
  每个朝代都会对前朝进行一次纠正,大梁也是如此。
  如此优厚的条件,士族豪强们还不愿意走,肯定是另有所图,就不能怪李跃心狠手辣。


第七百七十一章 压力
  整个会稽都在风传林邑国的富庶。
  三面靠海,四季温暖如春,连种地都不需要,海里的鱼,林子里面的兽,树上的瓜果,轻轻松松就能养活一家人。
  “朝廷说了,只要愿意去,人人都能当贵人,让当地土人伺候咱们!”一名商贾模样的人在闹市上卖力的吆喝着,吸引了不少百姓驻足。
  虽说吴会之地,一向土地肥沃,但大部分土地掌握在豪族手中。
  连山、林、河、泽也全都是豪族的私产。
  即便想在太湖打几尾鱼,也要向豪族交钱。
  林邑的优渥生活,自然十分动人,谁都想自己过得好一些。
  “嘿,土人伺候咱们,那咱们去了干什么?人家总不会平白无故伺候咱。”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粗壮中年人,脸上刀疤说明他过往的经历。
  “咱们去了,只需拿着刀就行。”
  “哟,这不是去抢么?”人群中当即就有人躁动起来,不过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幽光。
  “胡说,这怎么能是抢?我等是华夏,不是胡虏,我等去他们地盘,是宣扬仁义道德,让他们从野兽变成知晓礼义廉耻的人,这是抢么?这是功德!”商贾声音越说越大。
  在场百姓一阵大笑。
  商贾继续道:“你们知道林邑人在南面做了什么?抢我们的土地,杀我们的人,太守夏侯览被拨皮抽筋,祭祀他们的祖先,这比胡人还要凶残,陛下说了,吴会自古多豪杰,八千子弟就敢跟着楚霸王横扫天下,怎么,现在一个林邑都怕了?”
  “怕个鸟!”刀疤汉子破口大骂。
  其他人也跟着群情激愤起来。
  这样的场景在江东各地频频上演着。
  商贾、说书人遍地都是。
  华夏之所以在几千年中占据东方大地最肥沃的平原,绝不是别人施舍来的。
  民间的氛围早就起来了,之所以没动,是因为豪强们没有动静。
  此刻吴会一众豪强正处在惊恐之中,原因无他,一代煞神王猛亲率两万大军屯兵于广陵,等于一把锋利长剑悬在众人的头顶上。
  以前还有长江天堑为凭,如今整个江东最大的水军就驻扎在广陵。
  只要王猛愿意,随时可以渡过长江,长驱直入,横扫三吴。
  “朝廷这是过河拆桥,我等平定广宁二州叛乱,南下与林邑人血战,朝廷却在背后捅刀!”虞仡一脸愤慨。
  “我早就有言在先,听从朝廷,是与虎谋皮!”周止从一开始就不信任朝廷。
  “话也不能这么说,陛下诏令我等南下攻略林邑,世袭罔替,亦是恩德。”顾珙之神色尴尬,其弟顾恺之在朝中为散骑常侍,深受皇帝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顾家自然鼎力拥护朝廷。
  其他贺家、朱家、沈家也有人在朝廷任官为将,一声不吭。
  屁股决定脑袋,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注定吴会豪强内部不会团结一致。
  周止斜了一眼众人,“林邑不是那么好打的,稍有不慎,血本无归,朝廷这是在驱虎吞狼。”
  顾珙之道:“朝廷不是说海军也会出征么?邓遐将军率一万精锐一同南下,海陆两面夹击,林邑必然灭国,若违抗诏令,留在吴会,王令君……什么人,想必诸位都知晓。”
  一提到王猛,有人全身一颤。
  这位尚书令恶名满天下,杀豪强如屠猪狗,完全不当人。
  所以现在的问题非常简单,是面对王猛的屠刀,还是南下去跟野人们玩命。
  跟野人拼命,至少有六成胜算。
  留在吴会,只怕九死一生。
  王猛不是简单的尚书令,燕国、氐秦都算是倒在他刀下,兵略堪称天下之最,与皇帝不相伯仲。
  “你们什么意思?”周止心中一叹,胳膊拧不过大腿,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众人你望我我望你。
  虞仡咬牙道:“我等世居吴会,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
  众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几大姓氏能发展到现在,也不容易。
  周止端起一杯茶,轻轻吹开浮沫,眉头深锁,故土难离,人之常情。
  谁料虞仡话锋一转,“但若能在南土世袭罔替,也算对得起祖宗,大梁龙潭虎穴,与其终日惕惕,还不如去南土,远离是非之地!”
  噗的一声,周止刚喝下的茶水全都吐了出来。
  第一个反对的是他,第一个回头的也是他……
  “世袭罔替,世袭罔替,这是大梁给我等封地啊!”虞仡两眼泛光。
  只要有封地,还怕什么蛮荒之地?
  秦国当年为周天子在陇右牧马,吴会之地几百年前,不也是荒蛮之地?
  “还是世兄想的周到,我等有兵有粮,还可向朝廷购买军械装备,又有朝廷大军协助,此等好事,旷古未有!”顾珙之兴奋道。
  去了南土,天高皇帝远,他们就是一个个的土皇帝,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你等都是此意?”周止望向众人。
  “留在江东,朝廷迟早会对我等动手,此乃大势所趋,不如南下闯一闯!”
  “南土有山海林泽之利,上一次无功而返,是我等未尽全力,如今既有朝廷支持,大可一试。”
  “对,说不得两百年后,我等还能立个藩国!朝廷不是说了吗,灭一国者,实封郡公!”
  这话一出口,众人的眼神仿佛恶狼一般。
  一个实封的郡公基本就等同于一国。
  江东豪强最缺的就是政治利益,不然当年也不会倒贴司马睿和王导。
  前方巨大的利益,背后有巨大的压力,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
  “善!我吴会豪杰就信大梁这一次,南下创业!”周止大喝一声,他心中也知道,凭吴会一隅之地,是斗不过整个大梁的,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着这个风口,南下打出一番天地。
  “南下,灭林邑!”豪强们迅速达成一致。
  “既然要走,土地宅邸就没用了,可以向朝廷换取军械、战船、粮草,既然要打,就需破釜沉舟,来一次大的,不仅林邑,还当横扫南疆诸国!”周止豪气干云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0/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