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35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桓温终究没有按捺住自己的野心。
  不过现在不过一把皇帝瘾,以后更没机会。
  桓温既然称帝,决战之时已然到来。
  李跃不可能给桓温整合内部的时间,虽然桓温北伐屡战屡败,但对付内部这些人,还是非常在行的。
  能将桓氏从一个三流小族带成江东顶流,桓温内斗的水平绝对是这时代的翘楚。
  从他击败吴会豪强就能看出其心机。
  “陛下!”海军诸将半跪在李跃面前。
  眼下是五月,正是盛夏时节,大军集结、粮草输送,差不多秋后出发。
  “什么时候出兵你们自己决定,朕要万无一失!”李跃感觉自己亲手放出了一头恶兽,让它张牙舞爪的扑向所谓衣冠高门。
  “领命!”众人神色一喜。
  东巡多日,李跃差不多也要返回洛阳,准备这统一天下的一战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规则
  李跃其实非常明白桓温的处境。
  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骑虎难下,称帝看似操之过急,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有登基才能平衡士族、荆州军、北方流民各种利益,是最优选择,不拿掉司马家,士族们的屁股就永远偏向司马家一边。
  登基称帝,也是逼士族们做出选择。
  于桓温个人而言,登基称帝是他几十年的夙愿。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此言早已流传天下。
  换做自己,江东已经烂透了,也不差登基这最后一刀,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还能起死回生。
  “桓温这是在做一场豪赌,只要如前几次那般挡住我军,他这个楚国皇帝就可以坐稳了。”太极殿东堂,刚回到洛阳的李跃气都没喘一口,就召集众人前来商议军机。
  “江东人心离散,内忧外患,天下一统时机已至。”王猛拱手道。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望向李俭。
  “桓温篡位,江东人心不稳,的确是攻取江东的大好时机。”李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既然如此,朕进伐中路,太子进伐东路,桓伊、刘应为辅,景略镇守后方,输送粮草。”李跃大手一挥。
  灭燕,李跃为正,王猛奇兵突出,从上党穿行太行山,夹击慕容恪,取得梁燕决定性的一战。
  灭秦,沙苑之战,王猛阵斩苻坚,击灭氐秦主力,有灭国之功。
  平凉,王猛高歌猛进,将凉州里里外外犁了一遍,方有今日关中的安定。
  这还是武功,其他的文功都没算在其中。
  此番攻打江东,不能再让他去了。
  否则就是功高震主,将来大家都不好相处。
  权力运行自有一套规则,如果臣子的功劳比皇帝还高,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尤其还是开国皇帝。
  不是质疑王猛的忠诚,而是跟随他的人会推着他往前。
  王猛在朝堂、地方、军中都有自己的势力,放任不管,将来肯定要出问题。
  上一次平凉之后,王猛要靠自污这种低劣手段暂避锋芒,这一次若是顺利平定江东,李跃都不知道怎么封他了。
  而且督镇后方也是一项重任。
  如此规模的大战,也只有王猛、常炜这个级别的人方能理清。
  “怎么,你二人有何异议?”见二人不说话,李跃询问道。
  “儿臣领命。”李俭意识到什么,目光瞥了瞥王猛。
  在权力中枢待了这么久,不可能还是当初的菜鸟。
  之前的心事重重,应该是提前想到了此节。
  这说明他已经是个合格的太子。
  王猛很快就一脸坦然,“陛下安排十分得当,此战定能旗开得胜。”
  “报陛下,巴中守将邓定、常璩等人举城投降,巴蜀皆归大梁。”卢青在殿外激动禀报着。
  常璩此人李跃有些印象,曾作为桓温使者出使过邺城。
  常氏也是蜀中大族,如今薛强、周楚已经攻入蜀中,巴蜀豪强选择替桓温陪葬,还是选择依附大梁,一目了然。
  以前打着晋室的旗号,还能安抚巴蜀人心。
  如今桓温撤掉最后一层遮羞布,晋室所剩不多的正统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知道了。”李跃没太惊讶。
  巴蜀豪强这时候还为死战,才是一件咄咄怪事。
  巴中拿下,江南防线就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长江的优势去了一半。
  “儿臣有一事不明。”李俭开口道。
  “说。”李跃和颜悦色。
  “前者谢家已经与父皇联姻,谢安一时之俊杰,应该知晓江东不可长久,为何还不来请降?”
  江东这艘破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晃晃而不沉没,功劳最大之人是谢安。
  当初王氏与桓温叫板,如果谢安站在王氏一方一同发难,只怕桓温连楚王都当不成。
  仔细来看,桓温的种种行径,其实都有谢安在暗中推波助澜。
  说不定两人私下早已结盟。
  “不必高看谢安,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谢家,桓温的楚国有一半是谢家的,你说谢家是愿意来大梁当贰臣,还是愿意与桓温共治天下?”
  世上所有的一切都遵循最大利益原则。
  谢家在江东是半个皇帝,从一个二流士族,发展成为高门中的翘楚,岂会轻易舍弃到手的一切?
  王猛道:“陛下所言甚是,昔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若能挡住大梁此次进攻,日后江东便是桓与谢共天下。”
  谢家子弟在外为太守、镇将,在内为侍中、散骑,荣宠一时。
  桓温立国,动摇不了谢家的权势,反而要拉拢谢家。
  李俭恍然大悟,“儿臣明白了,谢安当年之所以联姻,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江东灭亡了,谢家在大梁也有所保障,能继续延续下去,此人心思倒是深厚。”
  两头下注,是士族们的常规操作。
  “魏晋之衰,皆在士族只为门户一己之私尔!”李跃微叹了一声。
  不是士族中没有人才,相反,一个个都聪明绝顶,各种内斗智计百出,空前绝后,将自己的家族推向顶峰,凌驾在社稷黎民之上。
  李跃个人觉得两晋只是一个士族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不算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不仅比不上魏晋,连春秋战国都不如,完全是一次历史的倒退。
  这种倒退不仅是军事上的,是各方面全方位的倒退,华夏第一次在胡人面前失去了所有优势。
  所以魏晋以来,种种荒诞、无耻、无能之事之行层出不穷。
  谢家如今是这个共同体中鳌头,不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怎么会轻易投降?
  猫儿绝不会放弃到嘴的荤腥。
  李跃从来就没对谢安抱有太大希望,他有才干不假,但比起王猛、周牵差太远了,也就跟小舅子崔宏一个档次,“朕此番南征,不仅是为一统天下,还为革除魏晋以来华夏之积弊,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这种事情不能再让王猛去做了。
  如今他已经是大梁首相,身上担负着更重要的任务。
  “父皇英明。”
  “陛下真雄主也。”
  二人目光都带着一丝敬意。
  李跃从软榻上起身,“传令诸军,洛阳集结,随朕一统南北!”


第七百二十四章 南征
  大军陆陆续续向洛阳集结。
  各地的粮草也提前输送至前线。
  三路之中,东路最为轻松,从洛阳出发,顺颍水而下,直达寿春。
  出征时,洛阳父老皆来送行,浩浩荡荡人头攒动。
  洛阳这座古都在大梁治下逐渐恢复昔日之繁华,人口七十余万,洛中地区阡陌纵横,村郭相接,人口近两百万。
  东西商旅络绎不绝,南北货物络绎不绝。
  李跃仔细叮嘱李俭不要过多干涉战事,以稳为主,遇到不明之事,多询问桓伊和刘应。
  “父皇用心良苦,儿臣知晓。”李俭骑在马上,身体略显瘦弱,比不上他的几个兄弟。
  “俭儿……”崔言思又哭哭啼啼起来,这么多年还是没改这毛病。
  “哭什么,弄得像送丧一样。”被她这么一弄,李跃一阵烦躁。
  崔言思瞪大眼睛,眼泪总算是止住了。
  “母后不必担忧,儿臣又不是真的去前线厮杀。”李俭反过来安慰她这个当母亲的。
  “好了,将士们在城外等候多时,早些去吧。”李跃挥挥手。
  每次弄得都像生离死别一样,晦气。
  身为储君,身上没有军功挂着,以后如何镇得住将兵悍将?
  更不用说他的几个兄长,颇有将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5/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