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33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桓温的荆州兵没少作孽,都一起算在“北伧”头上。
  建康各大势力,反而与桓温抛下成见,一起对付本土豪强。
  江东豪强有江东百姓支持,北方士族则有江北流民支持。
  两股势力都不算弱小,北伧南貉,一时间斗的难分难解。
  战争之惨烈,不亚于北方。
  谢安一身儒甲,被北府军将士们簇拥着,登高眺望敌阵,只见敌营中旌旗林立,铁甲肃整,长戈如林,军容颇甚。
  “可惜周家不能为朝廷所用,若两方合力,足以抵挡大梁,坐拥东南半壁。”谢安喟然一叹。
  侄儿谢允道:“当年朝廷亏待周家,何其不智也。”
  “当年有当年的形势,周家三定江南,麾下数万虎狼之师,桀骜不驯,朝廷焉能不忌惮?”谢安屁股自然坐在晋室一边。
  谢允干笑两声,“贼势颇盛,梁军厉兵秣马,即便过了眼前这一关,梁国这一关也不好过,叔父还是早些安排。”
  没人看好桓温。
  士族不光要跟江东豪强斗,内部还要跟桓温斗。
  北面梁国如日中天,胜负已经十分明显,天下一统的迹象逐渐显露。
  谢家算是最早布局之人。
  几年前就将谢道韫送入梁国,还诞下皇子……
  也算是两边联姻,当然,这些都是士族的传统手段。
  谢安扫了一眼周围,见都是谢家家将,神色一缓,淡淡道:“欲迎贵客,须先打扫干净屋舍。”
  谢允愣了片刻,方才领会言外之意,“叔父高见。”
  叔侄二人不再说话,专心察看敌营。
  从南到北,极为仔细,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还让荀籍率军前去试探。
  士族一军出,豪强三路夹击之,荀籍再次惨败,仓皇后退。
  豪强军就在营前耀武扬威,一个个极其亢奋,咬牙切齿在营前痛骂。
  “回。”谢安神色不变。
  不过谢允能从他脸上看到一丝喜色,“叔父莫非有破敌之法?”
  谢安道:“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乱军持怒而来,可以骄兵之计败之!”
  “骄兵之计?”谢允陷入思索之中。
  “传令,全军舍弃此营,后撤三十里,北府军断后。”即便发号施令,谢安还是慢条斯理,没有丝毫杀气。
  后退,能更靠近建康,远离豪强军的老巢会稽。
  军令一下,诸军如鸟兽溃散,只有北府军军容肃整,放火烧毁了营地。
  豪强军立即咬了上来,兵力虽众,却各自为战,北府军且战且退,没让豪强军占到多少便宜。
  退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
  豪强军连胜三场,士气越发旺盛。
  不过骄气也越来越盛,皆有蔑视士族军之意。
  “敌意已骄,侄儿愿率一军,突袭敌营,定可大获全胜!”谢允见火候差不多了,决心一战。
  谢安摇摇头,“吴会豪族,传承数百年,皆通兵法,必有防备,不可击也。”
  “然则楚王昨日派人来斥责我等作战不力。”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必担心,传令再退。”
  “再退……就到宣城了。”
  宣城是建康的南大门。
  “退。”谢安只说了一个字,语气虽淡,却气势十足。
  大军再退,有士族带着自己的部曲逃散了,士族军越来越少,只有六千北府军紧紧相随。
  北府军多为北方流民,侨居在江北,家眷大多在广陵,建康失守,广陵难逃一劫。
  眼看宣城近在眼前,士族军越来越少,终于有一股豪强军按捺不住,脱离大部,扑了上来。
  谢安当即召集北府军将,指着南面,“儿郎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战、战、战!”
  北府军士卒举起手中刀矛,斗志如烈焰一般升腾起来。
  随后,谢允、谢汪、谢冲等谢家子侄率北府军忽然掉头,气势汹汹迎战敌军。
  如果说江东还有一战之力,绝对不在桓温的荆州兵上,而是北府军,荆州兵成了丧家之犬,军纪松弛,战斗力持续下滑。
  北府军冉冉升起,内忧外患之下,要保卫家眷,人人奋不顾身。
  每个人都知道江东豪强攻破建康的后果。
  战场上,仿佛一道狂风自北向南席卷。
  豪强军轻敌冒进,造成暂时的兵力空虚,谢安等这么久,就是等的这个机会。
  “杀!”战场上,北府军咆哮着冲向敌营。
  谢安寻来一匹战马眺望,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神色,其实心中也有些担忧。
  这一战,北府军输不得。
  但战场上怕什么来什么,原本战场形势一面倒,敌军很快就要崩溃,却不料东面、西面各有一支大军包抄而来。
  “陷阱!”谢安心中一动,额头上划下一颗冷汗。
  他有骄兵之计,敌人也不是庸手,故意派一军脱离大部,吸引北府军反攻,然后东西两路包抄,围歼北府军主力。
  北府军没了,谢家无论在建康,还是今后的洛阳,都会失去话语权。
  面对重重敌军围困,北府军英勇奋战,以弱势兵力抵挡豪强军的围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北府军不断倒下。
  胜负基本已经注定了。
  “贼军势大,令君当退……”亲卫跪在地上恳求道。
  谢安心如刀绞,没了往日的镇定,闭上眼,缓缓勒转马身。
  不过就在此时,忽然听到西北面马蹄声轰鸣。
  江东地界起兵不多,是当年与氐秦结盟时以粮食换来的,一支掌握在谢玄手上,另一支则在猛将桓石虔手上。
  “援军!”谢安猛地睁开眼,见西北面烟尘大起,一员骁将手提长槊冲在最前,背后一骑举着“桓”字大旗。
  战场既然靠近建康,桓温不可能无动于衷,谢安输了,还有路可退,桓温输了,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在对付江东豪强上,两边利益是一致的……


第七百二十一章 劝进
  虽然有桓石虔的协助,但也只是击退了豪强军而已。
  进攻建康受挫,豪强联军缩回会稽,与建康对峙起来。
  桓温招抚、封官、许愿全都没用,豪强们没有如以前那般妥协,铁了心不跟“北伧”们过了,以会稽郡为核心,联合吴郡、吴兴、毗陵等郡豪强,割据一方,一同对抗建康。
  桓温面临北方梁国压力,一时片刻也没办法清剿他们,两边就这么僵持着。
  “殿下西退梁虏,东平乱贼,于天下有再造之功,理当克成大统,率江南士民,再御北寇!”散骑常使侍袁宏拱手道。
  此言一出,堂中诸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桓温。
  天下难得出现均衡态势,梁国的第一波攻势挡住了,江东的叛乱基本平定了。
  豪强们在宣城遭受重创,从攻势转为守势,并且很长时间里,将无力进攻。
  受此次叛乱影响,士族们基本只剩下一条路,与桓温抱团取暖,共克时艰。
  这个时候正是称帝的好时机。
  桓温目光转向谢安,谢安低头不语。
  郗超起身道:“江南暂安,应约束士卒,安抚百姓,厉兵秣马,积蓄粮草,整军备战,殿下已贵为楚王,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
  桓温这个楚王跟皇帝没什么区别,连名义上的皇帝司马昱都要看他眼色行事。
  但楚王终究不是皇帝。
  而且跟着桓温的荆州军势力,并不满足于劫掠,他们一路追随桓温攻入建康,不是为了让别人当皇帝。
  现在的安宁只是前奏,真正的暴风雨还没来。
  头上顶着一个晋室,永远都是寄人篱下,只有登基为帝,麾下的荆州士卒才会安下心来。
  事实上,荆州军也没以前那么听话了,失去荆襄,士卒对桓温怨恨交加。
  桓温为了安抚军心,放任他们烧杀掳掠。
  军纪一旦松弛,想要再捡起来,千难万难。
  关键桓温也不敢在这时候用猛药,荆州军是他最后的依仗,得罪他们,桓温连楚王都坐不稳。
  “安石意下如何?”桓温目光从郗超身上挪开,落在谢安身上。
  谢安缓缓抬头,一拱手,“臣以为,江东内忧外患,非殿下不能力挽狂澜,殿下早日登基,早定人心。”
  “请殿下顺天意应人心,早日登基!”
  其他人跟着拱手。
  连御榻上的司马昱也劝道:“江东危难至此,非楚王不能安定内外,晋室传承至今,亦是靠楚王,方能绵延至今,今楚王不进大位,将奈天下苍生何?”
  一番言辞,情真意切,令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3/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