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30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若不施展些手段,桓温真以为我王家无人乎?”王坦之眼睛眨也不眨的对望。
  当年司马睿南渡,没有王家的支持,早就被江东豪强掀翻了。
  司马家的江山是王家给的,王家的势力在江东数一数二,朝野内外都有王家的人。
  所以尽管当年平定王敦叛乱,司马家也不敢对王家下死手,重用王导。
  司马家不敢对王家下手,桓温更不敢,动了王家,就是动摇了整个江东的根基。
  所以桓温也在尽力拉拢王羲之这一脉,打压王彪之王坦之一系。
  “此事,定需小心……”王彪之点头同意。
  “此事就应该大张旗鼓,让桓贼这等二三流门户见识见识何为门阀!”其实王坦之并非琅琊王氏之人,而是太原王氏。
  不过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两家同为秦朝大将王翦之后,王离兵败,秦朝覆灭,王氏后人离开关中频阳,一支迁往琅琊,一支迁往太原,经过几百年的繁衍,逐渐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衣冠南渡后,两家在江东越靠越紧。


第七百一十六章 捷报
  李跃没等太久,江东烽火很快拉开序幕。
  会稽内史王廞起兵,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直斥桓温为叛贼,江东豪强虞仡、顾珙之起兵响应。
  王廞很聪明,没有立即向建康发兵,而是攻略吴中,南下交广,吸收更多的豪强响应。
  江东郡县非但不出兵讨伐,反而暗中资助,致使义军逐渐势大,旬日之间,聚众三四万。
  桓温忙着当楚王,一时片刻也不敢离开建康,下令北府军讨伐之。
  北府军对南下的兴趣不大,一日行军不过二十里,磨磨蹭蹭。
  “王廞乃王导之孙,王彪之堂弟,此人起兵,桓温麻烦大了。”王猛笑道。
  “当年司马睿江东,江东遍地义军,桓温想夺位,哪有那么简单,幸亏他只是称王,若是直接称帝,叛乱之人更多。”
  江东叛乱已起,李跃就放心了,千变万变,底层的利益逻辑没变。
  桓温要拉拢一批人,就必然会有一批人与其离心离德。
  江东一亩三分地,利益就那么大,有人得到,肯定有人失去。
  而且细作传回的情报,荆州军在江东闹得天怒人怨,百姓恨之入骨,进一步加深了桓温集团与江东的矛盾。
  “今年尚武堂毕业子弟,全部加入校事府,稍加训练,全部南下,朕要江东这场叛乱闹的天翻地覆!”李跃沉声道。
  杨略带着校事府骨干北上,对江东的控制削弱不少。
  尚武堂很多子弟其实就是江东豪强送来的质子,周、陆、朱、顾、贺,连姓孙的都有,如今该他们为大梁发光发热了。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江东经过这一折腾,差不多山穷水尽。
  天下一统近在眼前。
  “父皇前者责问江东,桓温未有答复,不如令汉中、荆襄、合肥诸军佯攻之,逼其就范,江东人心惶惶,或收奇效。”李俭拱手道。
  “景略以为如何?”李跃面无表情,不过心中一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么多年言传身教,儿子李俭也会军事讹诈这招。
  李跃就怕他太仁义,瞻前顾后,如今放下心来。
  “殿下此策甚合兵法,桓温内外交困,正是进取之时。”王猛捻须而笑。
  “陛下,夏州捷报。”卢青一脸喜色的在堂外禀报道。
  桓伊手上一万黑云军,再加一万七千装备精良斗志高昂的玄甲军,若是还不能剿灭铁弗、贺兰等部,就对不起李跃对他的器重。
  “桓刺史招募匈奴向导,花费一年时间,勘察地形,十日之前率军急进,突击地斤泽,大破铁弗部,阵斩七千余众,追亡逐北,俘虏两万五千人,缴获牲畜三十万头,趁胜穿过黄河,攻贺兰部、黑水部等,俘虏三万余众!”
  阵斩七千人,俘虏五六万人,看似不多,但对于草原部落而言,基本就是致命打击。
  拓跋什翼健挨这么一下子,也要伤筋动骨。
  “桓伊不愧我大梁儒将也,有周公瑾之雅风!”李跃大笑道。
  桓伊也凭这一战,在大梁军界中水涨船高,成为王猛、慕容垂、徐成、高云之后的又一帅才。
  要知道,铁弗部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游离在诸国之间,混迹二十余载,后赵、燕国、氐秦、凉州诸部先后覆灭,铁弗部却混的风生水起。
  此战之后,河南地将成为梁国新的牧场。
  没过几日,江东又有新消息传来。
  在谢安的穿针引线下,王氏似乎与桓温达成了某种协议,王廞被封为广州刺史,王彪之升任左丞相,王坦之升右丞相,义军裹足于临川郡,不再南下。
  “谢安还真是用心了。”李跃看完细作送回的各种情报,轻轻一叹。
  此人竭尽全力维系着江东的平衡。
  “王氏虽被安抚住,然则江东豪强一定不会甘心,停战只是暂时,江东不日定会掀起更大的动荡。”王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江东矛盾由来已久,被压在下面的江东本土豪强肯定不愿放过此次机会。
  连清君侧的旗号都打出来了,不是王家和桓温想妥协就能妥协的。
  王家占到了便宜,跟着他起兵的江东豪族连根毛都没有,他们岂会甘心?
  “景略当与朕拭目以待。”
  不到半个月,西面再传捷报。
  薛强率秦、汉二州镇军,佯攻剑阁。
  大军都没挨着剑阁,剑阁却发生了内乱,守将周楚被部下裹挟,生擒朱序,开城迎接薛强大军,周楚直接率众投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就这么兵不血刃的投入大梁怀抱。
  连薛强都以为有诈,犹豫了一日,派数千前锋接管城池,才知道剑阁是真的归降了。
  蜀中门户也向大梁敞开。
  薛强当即令周楚南下,反攻蜀中,又将不愿归降的朱序押送洛阳。
  “周楚?”李跃对此人有些印象。
  当年樊城之战,其父周抚力战而亡。
  没想到他儿子会转投大梁,难怪薛强当初犹豫了许久。
  王猛道:“吴兴周氏,向为江东之武宗,此人归降,或许江东周氏将有大动静。”
  司马睿能建立东晋,政治上靠王氏扶植,军事上则靠吴兴周玘三定江南,扫平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
  魏晋以降,周家成为江东的武宗。
  司马家用完周家,见周家武力强盛,人才辈出,心虚不已,又一脚将周玘踢开。
  活生生气死了这位劳苦功高的大将。
  而且周家与司马家的恩怨远不止于此,周玘之父一代名将周处,也是被司马家活活整死的。
  周玘气死前,还叮嘱儿子周勰:杀我者诸伧子,能复之,乃吾子也。
  “周家若是起兵,够桓温喝一壶了。”李跃忽然有些同情桓温起来。
  按下葫芦浮起瓢。
  这头安抚住了江东士族,那头江东本土豪强又翘起来了。
  与江东士族只是利益分配问题,毕竟桓温也是北方南下的士族之一,但与江东本土豪强,就没这么简单了。
  谢安可以在南下士族之间长袖善舞,两边润滑,但面对本土豪族,他的这些手段全都没用,人家是讨债来的。


第七百一十七章 周氏
  吴兴郡阳羡城早已变成了一座军营。
  城头竖着一杆杆高高的牙纛,远近四方吴人纷纷来投,还有从建康周围逃难出来的。
  荆州军不仅在建康中掳掠,周围也遭其荼毒。
  牙纛一下,一三十上下年纪的人大马金刀的坐在胡床之上,此人正是周玘之孙周止,左右一干江东子弟排成两列。
  周勰遵循周玘遗言,驱除北伧,被叔父周札举报,叛乱失败。
  晋元帝司马睿惧周氏在东吴声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周勰兵败自我放纵,没几年就病死了,留下几个儿子。
  取名周止,就是让他到此为止。
  但几代人的仇恨,没这么容易停止。
  荆州军在江东残害百姓,伤不到那些北伧,伤的是东吴子弟。
  豪强作为地方势力,天然有守土之责,不然也不会成为郡望。
  “桓温一丧家之犬,还有脸当楚王?我江东民脂民膏皆被其葬送了,如今兵败,反来祸害江东,晋室早该亡了!”虞仡咬牙切齿道。
  会稽虞氏也是江东的名门望族,可惜北方士族以来,全都沦为二流货色,能混到太守,就算是朝廷开恩了。
  所以在他们眼中,无论桓温还是司马家都是一路货色。
  桓温比司马家更无耻,带着五万北伧就来江东烧杀淫掠。
  江东不是没有血性,一旦面临生死存亡,会激起前所未有的斗志,只不过一直被北方士族压着而已,如今别人欺负到头上,再忍气吞声,只会换来更多的血和泪。
  “咳咳……不怕周兄知晓,我已联络上大梁,只要灭了司马氏,江东就还是我们的江东!”顾珙之直接开门见山。
  其弟顾恺之,年纪轻轻在大梁为门下左侍郎,这无疑是给江东本土豪族们一个清晰的讯号。
  大梁接受他们,容纳他们。
  周止扫了一眼在场之人,大部分人眼中都充满了期待之色。
  有几人还是刚刚从洛阳回来的,看他们的架势,如果不起兵,他们就要绑着自己上马,杀向建康与北伧决一死战。
  数年之前,江东便有不少子弟北上,参加科举,受到了大梁朝廷的礼遇和厚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5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0/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