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6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先让他狂一阵。”李跃受旱灾、蝗灾以及狗皮膏药拓跋什翼健牵制,暂时没空理他,率军进入关中,刘应则留在河东继续抵挡无穷无尽的蝗灾。
  关中又变成赤地千里的惨样。
  真正的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连随处可见的野兽都没了踪影,城池、村落尽为丘墟,森林枯死,大地皲裂,河流干涸,入目所及,一片灰黄,天边沉淀着一抹恐怖的暗红色。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卢青感慨道。
  “朕只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人定胜天!”李跃的狠劲被逼出来了。
  开国君王几乎都有这股气势。
  经历那么多苦难和血战,李跃不相信这旱灾和蝗虫真能无法无天。
  “今日起,关中百姓一律留在此地,从冯翊郡开始,给朕一寸一寸的烧,一寸一寸的犁。”
  蝗虫主要在沙质土壤中产卵,半个月就能成虫,两个月左右发育成熟。
  成熟蝗虫身体强悍,但虫卵却非常脆弱,怕火怕水怕光。
  只需将沙地翻出,让秋日暴晒即可。
  李跃以身作则,白天与将士们一样拿着耒耜铲沙土,晚上铺上枯木焚烧,杀虫卵,也吸引蝗虫来自投罗网。
  将士们一开始也有怨言,但见皇帝都带头了,军中大将也一个个下地,也就跟着埋头苦干。
  这场旱灾肇始于关中,成了蝗虫的后方基地。
  大军从冯翊一路挖一路烧,顺着干涸的渭水向西,长安城的守军和百姓也加入其中,连王猛这个病秧子都来了。
  关中能烧的都烧了,处处烽烟。
  “关中不足为虑,如今唯一可虑的是两淮、青齐沧兖等州,若再遭蝗灾,只怕明年将有大饥荒。”王猛满脸忧虑。
  “明年之事明年再说,今年先度过去再说。”李跃管不了那么多。
  关东的旱灾、蝗灾有常炜和尚书台处理。
  天下再乱能乱到哪去?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
  经过石虎几十年的暴政后,人心思安。
  “哈哈哈,陛下所言甚是。”王猛笑了起来,“既然聚集这么多人,不如将关中河渠顺道疏浚一遍,来年大雨,可恢复灌溉。”
  曹魏在关东大开运河,三四百年前,秦汉也在关中广修漕渠。
  天府之国也是这么来的。
  汉末至今两百年,关中战乱频仍,杀人放火的人多,修桥补路的人少,曾经的漕渠体系全都荒废了。
  “来都来了,索性一起办了。”李跃点头同意。
  关中仍有几十万百姓没走,受旱灾影响,集中在长安周围,每天靠官府施粥,这些人也是巨大的资源。
  以工代赈才是正途。
  “启禀陛下,姚苌率领诸羌攻破雍城,苻重与其部曲皆坑杀之!”斥候从西飞奔而来。
  姚苌围攻苻重一个多月了,总算是攻破城池。


第六百二十二章 旱
  如果没有这场旱灾,姚苌、苻洛这些势力都是信手拈来。
  不过这些人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苻洛狂的没边,主动进攻梁国,姚苌擅长阴谋诡计而已,两人都没什么大局观。
  咬人的狗不叫,反而是凉州苻雅有些难对付。
  其一,此人声望颇高,宽仁爱人,受部下拥护。
  其二,氐秦灭亡后,大量忠于氐秦的势力逃奔凉州。
  其三,凉州有大量人口,经过张氏几代苦心孤诣的经营,潜力巨大。
  凉州具备了崛起的所有条件,苻雅反而出奇的冷静,不想苻洛、姚苌这么跳。
  这种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而李跃想要攻打凉州,就必须先干掉陇右的姚苌、河套的苻洛,所以地缘上,姚苌和苻洛成了苻雅的屏障。
  至于汉中苻方,根本不足为虑。
  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这场旱灾过去之后,徐成可以直接从上庸进兵,长驱直入,拿下汉中。
  “自古多难兴邦,这场大旱大蝗之后,我大梁必然更加兴盛。”王猛以为李跃沉默是因为旱灾和蝗灾,所以出言安慰。
  “天无绝人之路,旱蝗总会过去的。”李跃收起思绪,投入眼下。
  这些人已经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在大梁面前根本不够看。
  王猛的征西将军府有不少人才,效率极高,加上黑云军助力,旬日之间,征集六七万青壮。
  挖渠灭蝗,忙的不亦乐乎。
  不过更严峻的问题随之而来,随着渭水断流,关中饮水成了一个大问题。
  以前水井还能提点水上来,但现在越来越少。
  军中、百姓每日定量分水。
  至于洗澡则是奢望,到处臭气熏天,连李跃都蓬头垢面,心中有些绝望。
  三天不吃饭,人还可以坚持,但三天不喝水,人就会渴死。
  “将百姓分批迁往蓝田、上雒,实在不行就从武关南下,去往南阳。”李跃嘴唇发裂,也不知干旱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蓝田、上雒贴近秦岭,还有几条山流没有干涸。
  而秦岭是华夏的分水岭,秦岭淮河以北,天气严寒,降雨量急剧减少,秦岭淮河以南,则气候温润,降水增多。
  如同此次大旱,近在咫尺的汉中竟然未受多大影响。
  “陛下,喜讯,关东蝗灾已被平息,大河下游、淮水南北已在收割之中。”卢青欣喜来报。
  李跃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好奇道:“关东蝗灾如何平息的?”
  卢青赶紧呈上尚书台的奏表,厚厚一摞,都是各州各县关于旱灾、蝗灾的。
  李跃仔细浏览起来。
  关东蝗灾比关中略轻,大梁开放山泽湖泊,百姓多养家禽牲畜,而鸡鸭鹅都是蝗虫的克星,一只鸡一天能吃五六十只蝗虫,一只鸭一天能吃两百多只,鹅胃口比较刁钻,吃的跟鸡差不多。
  如兖州一境,家家户户都养鸡鸭猪犬,鸡鸭猪放养在山泽之中,不废多少粮食,养条狗能协同狩猎。
  加上关东人口繁多,各地官府发动百姓一起动手,蝗灾就这么被遏制住了。
  李跃一拍脑门,忽然想起后世国家出口鸭子帮助邻国平息蝗灾。
  当然,关中蝗灾能平息,跟李跃开放山泽、轻徭薄赋的国策有关。
  关东粮食保住了,问题就不大。
  李跃继续看着奏折,忽然翻到一篇关于道士东方辰的,此人在平原、清河等地吸引不少信众,天师道发展极快,上表朝廷,说他连续三月夜观天象,这场大旱将在立冬之日平息,届时会天降甘霖。
  但凡天灾人祸,这些沙门道门就会大行其道。
  目前看来,此人的路数跟当年张角颇为相像。
  黄巾起义也是借着汉末的天灾人祸崛起的。
  不过已经有三十多名校事府骨干潜入其中,秘密监视着天师道的一举一动。
  好在此人也只是传道而已,并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主要是劝人向善,清心寡欲,以求返璞归真。
  至于他说入冬之日旱灾平息,李跃没当一回事。
  旱灾很快进入最高峰,水井里也打不出水来,牛马多渴死,人也有渴死的,百姓迁往南阳避乱。
  长安也待不住了,偌大的长安只留魏山的一千黑云军驻守。
  李跃望着蜘蛛网一般的大地,叹了一声,也只能带着人马东返。
  算算时间,马上入冬,很多地方整整一年没有下雨。
  今年算是熬过去了,但明年呢?
  古代动不动就出现三年大旱,汉武帝一上位,东海郡大旱三年……
  武帝汉武帝元狩元年,也就是反击匈奴之战开始,一场涵盖关中、豫州、并州的大旱又持续三年之久,幸亏汉文帝给他留下的家底足够丰厚……
  西晋晋泰始四年至五年(268—269)间,雍凉大旱,数十万人嗷嗷待救,司马炎任胡烈为秦州刺史,胡烈残暴,诸族矛盾越发加深,遂引发长达九年的秃发树机能之乱,给了西晋一记闷棍……
  如果此次大旱持续个两三年,梁国虚弱,拓跋什翼健、姚苌、苻洛、苻雅之流都能乘机崛起,以后剿灭他们的难度会更大。
  南边的桓温说不定又会来一次北伐……
  世事多艰难。
  氐秦虽然灭了,但烂摊子更大了。
  “陛下无需多虑,天无绝人之路,旱灾定会过去。”王猛安慰道。
  关中条件不允许这么多人驻守,李跃东返,王猛勒兵数千于潼关,其他人马调往蒲坂。
  “但愿如此。”李跃也只能做到这一步。
  遂与王猛告辞,率军从崤函道返回邺城。
  整体上,关东旱灾比关中轻,一出崤关,还能看到些青山绿水。
  至少将士们饮水没多大问题,黄河断流了,其他河流却还在蜿蜒。
  李跃不从河东走,就是为了亲眼看看洛阳,能否成为大梁的帝都。
  一路行来,处处险关要塞,从军事层面考虑,洛阳八门金锁的格局远远强于邺城。
  邺城处在大平原上,全靠坚固的城池防守。
  梁国强盛,自然没多大问题,不过从长远看,一旦衰弱,问题就非常大,西面并州,北面代州、幽州都对邺城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要防御的地方实在太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4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4/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