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05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王坦之拱手道:“不可,大司马做大事而惜名,可以大义名声制之,尊其为辅政,效诸葛武侯,文献公之旧事。”
  文献公乃王氏先祖王导,江左百年之业皆赖其谋。
  而桓温身为名士,最仰慕的两人一是孤身抗胡的刘琨,常自比刘琨,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平蜀之后,寻访蜀中老吏,求问武侯之故事。
  王坦之此谋相当于以虚名束缚桓温手脚。
  而桓温一向以名士自居,爱惜名声。
  “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朝廷能有文度辅佐,可无忧矣!”司马昱彻底放心了。
  王坦之早年与郗超齐名,谋略自然不差。
  “报琅琊王,大司马前锋已至新亭,设宴邀王尚书、谢侍中一叙。”殿外有掾吏通传道。
  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新亭因王导这句话,而留下“楚囚相对”之典故,从东晋至唐宋,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地。
  桓温选此地设宴,也算别有用心。
  这两年王坦之、谢安名声大噪,成为江东的中流砥柱,桓温不邀请别人,独邀二人,显然是不怀好意。
  “宴无好宴,人无好人,不去也罢!”司马昱怎可舍弃左膀右臂?
  桓温就算不杀二人,软禁在身边,也够司马昱头疼的。
  “桓温诛除庾氏、殷氏,废黜武陵王,此行凶多吉少,可称病不出。”王彪之也不愿二人犯险。
  王谢两家几代联姻,互相之间都是亲戚。
  就连桓温也是司马家的女婿……
  众人脸色俱是一变,唯有谢安神色不不变,“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江东绝不可内乱,大司马设宴,不可不去。”
  一句话就点出了要害。
  不去就是胆怯,桓温会索取更多。


第五百四十章 名士
  新亭南去建康十二里,有岗突然起于丘墟垅堑中,其势回环险阻,意古之为壁垒者。
  为建康宫城之门户,濒临长江,位置险要,扼守西南进出之咽喉。
  地势高峻,且山顶开阔,可容数千人。
  山顶正中有一石亭,便是大名鼎鼎的新亭,向北可观浩浩长江,向东可见巍峨青山中错落的宫阙。
  建康官吏名士闲暇时多聚于此间,北望山河,喟然一叹。
  桓温设步障十余里,从山下一直蔓延到山顶。
  甲兵环绕,杀气腾腾。
  谢安与王坦之率一众扈从、名士至新亭,不少人战战兢兢,汗流浃背。
  连王坦之都汗流沾衣,奏事的手版拿倒了而不自知。
  至此新亭再添“倒执手版”之典故。
  所有人不知不觉的落在谢安身后。
  桓温负手而立,冷眼望着这群又爱又憎的江东士族和名士,曾几何时,他也是其中一员,与很多人都有过交情。
  不过在族灭庾氏、殷氏之后,众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仿佛老鼠见到猫一样。
  只有谢安犹如鹤立鸡群一般,依旧从容自若。
  一阵山风袭来,掀起步障一角,露出后面的甲士,众人越发惊惶。
  桓温笑道:“能与江左群贤一晤,殊为不易,亭中备有美酒,诸位当痛饮之。”
  “大司马多礼了。”谢安神色不变,入亭而坐。
  王坦之一脸冷冷汗。
  郗超冷眼旁观,对这个与自己齐名之人不屑一顾,反而对谢安生出了些敬意。
  二人一对比,谁是真名士一目了然。
  “吾欲立新君,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桓温一上来就锋芒毕露。
  二人若是同意,等于桓温同谋。
  若不同意,今日只怕难以走出此间。
  谢安自斟一杯酒,“大司马心意已决,何须问我等?霍光废昌邑王而立汉宣,遂成昭宣中兴,大司马若能中兴晋室,必流芳百世。”
  霍光虽成就了大汉,但霍氏下场却不好。
  谢安不提伊尹,独提霍光,自然是在暗示。
  “安石大才也,不若辅佐于吾,一同中兴晋室如何?有安石之助,昭宣中兴何足挂齿?”桓温老毛病又犯了,关键时候起了爱才之心。
  这不是他第一次招揽谢安。
  一旁的郗超连使眼色,桓温却恍若未知。
  谢安拱手一礼,“安在朝中,亦能助大司马中兴晋室。”
  桓温眉头一皱,亭中寒意大起,布障外杀气如风。
  扈从们瑟瑟发抖。
  死在桓温刀下的人绝不算少,真要动手,谁也没办法,建康朝廷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连司马家的宗室都被桓温废了,更不用说谢安和王坦之。
  谢安端起酒杯,遥敬桓温,然后一饮而尽,笑道:“此酒入喉香绵,却年份不足,少了些醇厚,若是再封存两年,必为一代佳酿。”
  说的是酒,同样也在说人,以及眼下之事。
  谢安借酒点出桓温时机不对。
  桓温早年也混迹江左名士圈层,自然听得懂谢安的弦外之音,桓温缺的东西太多了,北伐失败,是他抹不去的污点。
  有这个污点在,他就无法挺直腰杆,理直气壮。
  “此酒既然上宴,当速饮之。”郗超也旁敲侧击的来了一句。
  都到这份上了,也别管时机对不对,先把事办了。
  桓温满脸犹豫之色。
  谢安名满天下,死在他手上,又是一大污点……
  “嘉宾错矣,治大国若烹小鲜,时机、火候不到,酒宴皆不入味矣。”谢安平缓的语气更有说服力。
  “哈哈哈,安石知吾心也!”桓温双眉舒展开。
  “大司马……”郗超急道。
  却被桓温一挥手,打断了后面的话,“今日只为饮宴,凭吊先贤。”
  “明公胸怀四海,安佩服之至。”谢安拱手,话锋一转,“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
  不知不觉间,谢安的称呼就变了。
  只有下属对上位者才以“明公”称之,既显亲切,又表臣服之意。
  谢安几乎每句话都切中了桓温的心防,缓缓哈哈大笑,“正自不能不尔耳。”
  大手一挥,伏兵尽去。
  郗超两眼一黑,干脆沉默不语。
  伏兵去了,杀意也就消失了。
  在座名士仿佛苏醒了一般,各种阿谀奉承歌功颂德,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一场无形危机就此化解……
  邺城,苻坚退兵后,两边再度陷入平静之中。
  这一战算是彻底撕破脸皮,李跃下诏责问。
  苻坚连回都不回了,跟两年前什么事都上表禀报的态度大相径庭。
  一心在关中屯垦土地,训练士卒,打造军械,为即将到来的大战作准备。
  新设置了萧关护军、姑臧护军,防备黑云军从河套南下。
  如今形势,王猛四万大军镇太原,高云八千骑镇河套,魏山一万黑云精锐防守安邑,徐成一万步骑镇南阳,对关中形成半包围之势。
  “河套只能作偏师袭扰,不能为主力,数万大军转道于此,粮草补给艰难,绝非上策!”
  铜雀台中,梁国权力核心的几人争论着破秦之策。
  苻坚已经加固了凉州、陇东的防御。
  一旦梁军从河套南下,就会面临萧关护军、姑臧护军的夹击。
  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群关环绕,是为关中。
  如今看来,苻坚的护军之制颇有可取之处,至少在防御上无懈可击。
  梁军若是从河南地主攻,粮草绕行数千里,兵少了,未必能成功,兵力多了,大战旷日持久,府库吃不消。
  “自古用兵,以正合以奇胜,欲破关中,安能舍近求远?必破蒲坂!”常炜年纪大了,人也是最稳重的一个。
  李跃倒是也想从蒲坂进攻。
  不过这些地区被苻坚弄成了铜墙铁壁,守将邓羌连王猛都称赞不已。
  其他的潼关、武关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李跃以前觉得关中也就那样,如今真要对付关中,才知道关中的地缘优势有多大。
  历史上的沙苑之战,高欢已经拿下蒲坂、蒲津等重镇,一脚踏入关中,却被宇文泰以不满一万的兵力,大破高欢二十万大军,创造出杀敌一万俘虏七万的战绩。
  打断了东魏一统天下的进程,东魏从此对关中束手无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4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5/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