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6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伤亡两千有余……敌军三面合围,张将军力竭,在高将军策应下退兵……”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李跃听来听去,感觉自己还是吃亏了,张蚝率领的精锐也只能打成这样,可见晋军防守之森严。
  东路看来很难有进展,只能期待王猛在西路旗开得胜。
  张蚝退回之后,李跃又派出几股人马前去袭扰、挑衅,试图引出晋军。
  但晋军一直按兵不动,固守不出,就这么耗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忠血
  李跃这边陷入僵持,西路王猛却长驱直入,连克雉县、叶县、堵阳、舞阴、西鄂、博望等城,兵锋直抵宛城之下。
  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一方面是王猛用兵如神,麾下将士用命,另一方面则是桓温将大部分主力调往江淮,能战者,只有桓冲、朱序二人。
  但桓冲朱序又岂是王猛的对手?
  淯水一战,桓冲纠集六万大军以逸待劳,试图围歼梁军。
  王猛以刘牢之、诸葛侃为先锋,徐成为中军,直接平推过去,晋军摧枯拉朽,一败涂地。
  幸亏朱序骁勇,救回了桓冲,否则这一战南阳就丢了。
  晋军退守宛城,王猛安营扎寨,就地打造攻城器械。
  与此同时,汉中之战也拉开了序幕。
  秦军三路进军,司马勋挡住了苻雅,却挡不住姚苌与杨安。
  秦军一入汉中,各地羌氐纷纷响应,开城投降,秦军连下数城。
  司马勋杀伐无度,残忍暴戾,早已失去人心。
  苻坚算是这几十年来少有的仁君,投降者颇多,司马勋转身与杨安战,杨安固守不出,又与姚苌战,姚苌坚壁而守。
  司马勋空有数万大军而无可奈何,只能看着秦军一点一点蚕食汉中领土。
  “桓温集江东精锐于江淮,陛下暂且忍耐,臣先破南阳,再攻桓氏老巢荆襄,荆襄若克,江东大势已去!”
  李跃读着王猛送来的信,感觉脸上一阵发烫,出发时雄心壮志,要踏平江淮,一个月过去了,还在原地踏步。
  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王猛说的不无道理,丢了南阳,桓温或许无所谓,他对北方土地本来就上心,但如果老巢荆襄没了,桓温就是丧家之犬。
  更严重的是,荆襄在江东上游,经营几年,可以重现当年“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局面。
  如今看来,江淮这一路反而不那么重要。
  西路才是黑虎掏心。
  这么一想,李跃心中舒畅了不少,安心在寿春城中等待着。
  桓温现在是顾东顾不了西。
  几天之后,也许是南阳的战报传入桓温耳中,晋军一反常态,开始攻打合肥。
  李跃照旧派出大军前去支援。
  当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都攻不破三千人防守的合肥孤城,如今桓温十万人马又怎能破城?
  晋军一动,高云、张蚝、吕光三路人马杀至。
  高云、吕光袭扰为主,张蚝却率前锋军死士直接攻垒。
  虽然没有攻破营垒,但杀伤甚众,以至于晋军闻张蚝之名而色变。
  两边这么来回拉扯数日,宛城先一步传来捷报,“禀报陛下,王都督猛攻宛城,晋军自知不敌,朱序焚粮仓而退!宛城已落入我军之手!”
  桓温悉心经营宛城数年,城中贮积极多,没想到被朱序一把火烧了……
  不过这也是晋将的老传统。
  当年李农两万骑兵南下,褚裒望风而逃,陈逵也焚烧了合肥。
  “王景略乃偏师,尚能攻城略地,尔等皆乃国家精锐,岂可落于人后?传令,大军南下,随朕去会一会桓温!”
  “领命!”众将喜上眉梢。
  军中粮草还能支持一个月,以现在形势发展,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会分出胜负。
  荆襄老巢受到威胁,桓温在合肥肯定待不下去。
  所以李跃决定去拖住桓温,给王猛创造机会。
  寿春大军当即南下。
  城外田地里种下的菜蔬、豆菽长势喜人,过不上几日,就能食用。
  白日之下,黑云向南翻涌。
  越靠近战场,将士们越是亢奋,梁军闻战而喜已经成了传统,再艰苦的恶战都难不倒他们。
  如果不是李跃爱惜士卒,他们早就前仆后继的冲向晋军营垒。
  合肥东北面,高云早已立下大营,大军直接入驻其中。
  晋军大营早已没了之前的锐气,营垒前被染成黑红色,破碎的尸体无人收敛。
  虽然营中旌旗林立,士卒依旧精神抖擞,但难掩士气低落。
  之前被巨蟒吞入腹中的合肥城在一片晋军旌旗中露出一角,城楼上,一杆硕大的“梁”字大旗正迎风招展。
  而这杆大旗无疑是对晋军无情的嘲讽。
  咚、咚、咚……
  黑云大军刚一入营,晋军大营中便传来战鼓声。
  “莫非晋军将放手一搏?”高云望向南面。
  黑云军立足未稳,桓温此时决战,的确有几分胜算,而且这也可能是桓温最后的机会。
  就算不能击败黑云军,也能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对江东而言不算失败,梁军至少十年内,不会南下。
  李跃哈哈一笑,“桓温若有此决心,岂会有今日?”
  当年在灞上,桓温若下令决战,猛攻长安,只怕现在天下大半归他所有。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李跃绝不相信桓温有胆量放手一搏,他的心思没完全放在北伐上。
  果然,鼓声之后,晋军大营静悄悄的,士卒挺着长矛立于鹿角之后。
  有时候,李跃非常同情这些晋军,只有他们才是真心想要“克复神州”,然而从祖逖起,就一次次的被辜负。
  杀人诛心,李跃令军中将士朝晋军呼喊:“克复神州!”
  声音震动天地,仿佛无数支利箭射向对面。
  对面晋军一阵躁动。
  鼓声戛然而止,就在此时,有数支人马杀出营垒,发出阵阵咆哮,“誓灭北狄!”
  其声悲怆而苍凉。
  出垒的数股兵力多则五百,少则数十,全都一副不要命的架势,提着刀奔跑向前,没有阵列,完全是个人行为。
  “古人常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今日一见,江东亦有。”李跃佩服他们的勇气。
  高云道:“这些人未必是江东人,很可能也是北方流民。”
  李跃一想也是。
  梁军大营当即奔出两支骑兵,围绕着这些勇敢的晋军盘旋,仿佛猫儿在逗弄老鼠,吸引晋军大营的仇恨。
  但等了许久,晋军没有任何动静。
  高云只能挥动令旗,将这些人斩于马下。
  鲜红的热血静静流淌。
  “带回他们的尸体,立碑厚葬!”李跃心中忽然涌起前所未有的渴望,南北必须统一,只有统一,这些热血忠血才不会白流。
  无论司马家还是桓温都配不上这些勇者。
  两边都各守营寨,极其安分。
  虽说粮食不多,常炜通过水陆不断从北方运来牛羊等牲畜,后方屯垦的菜蔬、豆菽也能顶上一段时日。
  崔瑾也从沧州运来不少干鱼。
  偌大的梁国,完全缺粮是不可能的,挤一挤总会有的。
  撑不下去反而是桓温。
  王猛在宛城休整几日后,分取南阳各地。
  犨、比阳、涅阳、冠军、郦、卢氏皆为梁土,南阳、弘农连成一体。
  “陛下,晋军有信至!”杨略掀帐而入。
  李跃本以为是桓温,打开之后,神色一变,竟然是孟开……


第四百八十七章 辽东
  白山黑水之间依旧寒风肆虐,冰雪仍未消融,河水结了一层冰。
  也不知为何,慕容恪看到南苏城,就想到了鲁口城,同样是两河交界之地。
  不同的是,这一次城池在他手中,而对面的高句丽大军趁着河水结冰,踏过岸来。
  立国三百多年的高句丽,已非寻常小国可比,在燕国将精力放在中土时,高句丽趁机兼并了北面的不少部落,距离上一次两国交战,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元气恢复不少。
  燕国进军中土失败,实力大损,高句丽遂抓住时机,准备一举吞并燕国,全据辽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6/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