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气派,无需大兴土木,奢华之物一概不用,朕开放铜雀台,邺中百姓可以同游。”
  李跃真正的目的是拉高算学、工学的地位。
  以后准备将尚武堂、工学院、算学院合并为一所全方面的大学。
  让有才能的人可以尽情研究学问,不必为生活所迫。
  “铛”的一声,两剑交击在一起。
  李跃出了一身的汗,王猛却有些气力不济,“陛下此举……为国、为民,可行。”
  李跃收剑,“如今国中无事,苻坚、桓温、慕容恪皆不敢动,景略休沐三月,朕再让月姬开些滋补的方子,明年开春再赴任。”
  才三十多岁的年纪,就这般虚弱,不是什么好兆头。
  历史上的王猛似乎也寿祚不长。
  今年以来,王猛出兵攻蓟,回来后,又各种政务缠身,该休息休息了。
  “多谢陛下关爱,臣……臣尚能……”
  “此为君令,不可改!”
  偌大的梁国若是完全依靠王猛一个人,本身就是大问题。
  今年的政绩,崔宏不负众望,谯县泗州第一,全国第二,李跃已经下诏,调他返回邺城,暂时充任郎吏,负责一部分校事府和斥候的事务。
  自从慕容氏退回辽东之后,邺城的幕后之人也仿佛消失了一般,再无踪迹。
  不过潜伏的越深,以后造成的伤害越大。
  将来桓温北伐,此人还会再冒出来。
  身边几人,杨略南下,张生野外放上谷,刘应出身中山刘氏,而刘氏嫌疑颇大,李跃不会让他主理此事。
  所以崔宏最合适。
  而桓温今年不北伐,明年必会出兵。
  整个江东已经在扩军备战,江东士族没有完全屈服于桓温,在京口提前募集了一支北府军,以当年郗鉴的主力为骨干,裁汰老弱,招揽北方流民中的勇士,大力提拔勇武之人为将,目前已经有了八千人的规模。
  郗鉴也是南下的流民帅,参与讨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算是江东为数不多能打的精锐。
  细作传回的消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人人皆以收复故土为念。
  杨略前几日送回的密报,桓温向关中派出使者。
  苻坚与桓温两人在勾搭什么,不言而喻。
  三国鼎立的把戏,持续了六十年,早已深入人心,梁国的强盛,促成了双方的结盟。
  不过李跃早已习惯了,当初慕容恪、殷浩南北夹击,也就那样。
  而桓温北伐的目的并不单纯,敢不敢跟自己死磕到底还是两回事。
  一个合肥加一个寿春就能按死江东。
  人只要怂一次,就会怂第二次,没过几天,拓跋什翼健还是妥协了。
  一万五千战马,两千健儿正在来邺城的路上。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跃要表示表示:“传令,赏慕容垂绯袍一领,玉带三条,宝剑十口,拓跋什翼健羽葆鼓吹一部。”
  既然两人都这么听话,还是安抚安抚。
  有了这些战马,加上阴山马场的战马,能再凑出七千骑兵。
  至今为止,梁军骑兵数额将近三万,对付桓温已经够用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虽说桓温北伐目的不单纯,但因此疏忽大意,就是自己的愚蠢了。
  桓温不是褚裒、殷浩之流可比,如果不是性格问题,只怕没有今日的苻坚。
  战略上可以蔑视敌人,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李跃令人取来地图,仔细思索桓温的进攻路线。
  洛阳、许昌、合肥、庐江……
  合肥庐江是缓冲区,可有可无,只要背后的寿春不失即可。
  李跃目光移到西面洛阳、许昌。
  桓温想要进攻此地,可从两处出兵,新野、宛城,尤其是宛城,威胁极大,基本深入中原腹地了。
  “桓温欲北伐中原,朕恰好也想收复南阳,饮马荆江!”李跃将一柄小木剑插在南阳郡的治所宛城上。
  旁边侍奉的刘应、郑林、卢青俱眼前一亮。
  窦封道:“南阳为帝乡,西攻关中,南俯荆襄,攻占此地,可斩断秦晋之联系也!”
  攻入江东不现实,梁国没有这个实力。
  但收复南阳,还是能办到的。
  桓温不来也就罢了,既然敢来,李跃至少要让他脱层皮!


第四百七十二章 开商
  入冬之后,邺城反而越来越热闹起来。
  梁国将要举办各种盛会的消息放出,四面八方之人纷纷涌入。
  有士人,有商贾,有北地豪酋,还有各方使节不请自来。
  邺城在曹魏时便是天下名都,荟聚了无数文人雅士,留下建安风流。
  石虎在位时,举关东之力兴建邺城,大兴宫室于邺,起台观四十余所,发徭役四十余万人,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盛极一时。
  又迁关中、中原、漠北夏胡定居邺城周围,加上枋头、滠头、广宗等地,人口多达百万之巨,仅石虎掳掠的宫女就高达十余万。
  相当于举关中之力而供养邺城。
  成汉使者见识了邺城的繁华之后,赞叹不已,成汉国主李势有样学样,征发数十万民夫,在蜀中大兴土木。
  梁国崛起,迅速接掌了冉魏遗产,让邺城免于生灵涂炭,保留了几分元气。
  经过几年的发展,邺城逐渐展现出天下帝都的恢弘霸气。
  宫阙楼榭虽没有羯赵时那般富丽堂皇,但多了几分生机和人气,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百姓脸上很难在看见饥馑愁苦之色。
  李跃接连减免赋税,梁国赋税天下最低。
  不过代价就是积累稍微缓慢一些。
  “邺中唇齿泽、潞,臂指赵、洛,联络河阳,襟带兖魏,其为险塞,北控河北,南俯中原,拥千万之众,自关以东,当为牟冕,可为万世之基也,以此兴兵,挥剑而西而南,天下无有不破!”王猛大发感慨。
  瞅着邺城将要开展各大盛会,李跃拉着王猛、刘应、崔宏微服游览邺城。
  “江山之固不在城池地利,而在人心,若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邺城再繁华,亦会轰然倒塌,石虎前车之鉴,不可无视。”李跃自己倒是悠闲,但忙坏了混入人群中的校事和宿卫。
  仿佛一头头警惕的猫头鹰,瞪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积累慢一些无所谓,只要人心稳固即可,如今天下已经进入比拼软实力的阶段,放眼周边,慕容恪、慕容垂、拓跋什翼健、苻坚短期内绝不敢主动进攻关东。
  至于桓温,如果他下定决心“克复神州”,李跃的确要花些精力。
  可惜桓温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他有此念,天下早就是另一番场景。
  “陛下所言极是!”王猛心情甚好。
  “朕准备邀请拓跋什翼健、慕容垂来邺城参会,景略意下如何?”李跃大发奇想。
  养狗是一门艺术,慕容垂已经俯首,不过拓跋什翼健依旧桀骜不驯,稍微释放一些善意,能缓和一下两边关系。
  王猛眼神一亮,“妙计!此举能让二者见识我大梁之盛!”
  就算两人派使者前来,效果也是一样。
  “那就这么定了。”李跃冲身后的刘应使了个眼色。
  刘应一拱手,脱离众人,前去办理。
  而一旁的崔宏神色有些落寞。
  不过在地方上任职一年多,人变得沉稳不少。
  李跃指着街边屋舍,“景略难道不觉得邺城差些什么?”
  来往的人虽多,也足够热闹。
  “陛下是说店铺?”王猛闻弦歌而知雅意。
  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以前全国上下徘徊在饥饿的边缘,重农抑商是国策,地盘也不大,必须举国上下种田,但如今国内稳定,没有商业就说不过去了。
  “农为根本,商为血脉,无商不足以输血通络,不足以经营民生,不足以充实国库。”
  重农是对的,但没必要一棒子把商业打死。
  商业繁荣,能收取商税,充实国库。
  没有商业的国家只会一潭死水,大汉之所以强盛,实则商业异常繁荣,五铢钱体系建立后,从武帝元狩五年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番禺成为大都会,蓟、阳翟、寿春、江陵、吴等地以为商业中心,各都会之间有大道相连,车马杂沓,络绎相属。
  邺城府库中遗留的书简记载齐鲁的繁荣:“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
  汉朝沟通西域之后,打开丝绸之路,中原货物源源不绝西进,加深了与西域的联系。
  经济捆绑,有时候比土地占领更有效。
  商路输送不仅是货品,还有文明,更能潜移默化的控制周边藩国。
  “今民贫国虚,快敌之资,惟仰锦耳!”诸葛孔明治蜀时,就曾设立锦官,官营蜀锦,修补了刘备直百钱造成的蜀中经济崩溃。
  李跃与王猛一前一后走着,都不说话。
  但李跃相信他能想通其中关键,商业兴起能为无田之人多提供一条生路,王猛以前就是靠贩卖畚箕养家活口。
  走了几步,忽见巷道之中人影穿梭,热闹异常。
  李跃和王猛停步望去,却见巷道中摆满了摊位,有卖山货的,有卖成衣的,还有卖熟食的。
  商业不是想禁就能禁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