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六万新军?”慕容儁眉头一挑,今年燕国扩军十七万,几乎是梁国新军的三倍。
  “李跃既然亲率黑云主力进攻襄国,臣弟建议取消三路伐梁之策,集合三十万大军,于襄国围攻黑云主力!”慕容恪沉声道。
  “四弟难道看不出贼军是在围城打援?”慕容儁背负双手,颇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
  “梁国之软肋其实不在中原,而在李跃一身,今其自出巢穴,主动进攻襄国,实乃千载难逢之机也!若能擒杀此人,梁国自灭!”慕容恪腰杆挺得笔直。
  寒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几缕雪花如鹅毛般从空中缓缓飘下,落在慕容恪脚下,在青石板上化作点点水渍。
  站在慕容恪的立场上,无论李跃酝酿着什么阴谋诡计,只要正面击败他,这场持续数年的争锋,就是燕国获胜了。
  如果在战场上擒杀此人,梁国就会跟冉魏一样崩塌!
  不,会比冉魏垮的更快。
  风雪渐大,眨眼间大雪漫天,周围一片素白。
  慕容儁身体虚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慕容恪赶紧脱下身上的皮裘,为慕容儁盖上,眼中却多了一丝忧虑。
  燕国同样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慕容恪是支撑燕国的栋梁,但慕容儁却是地基。
  地基动了,栋梁也就无法再支撑下去。
  “那就按四弟所言,此战当断梁国……之首!”慕容儁脸上浮起一抹殷红,目光又转向封奕,“细作之事,你可有眉目?”
  封奕举起三根指头,“吕护、逄钓,还有一人……段龛。”
  段氏虽然灭国,但在辽西和幽州,仍拥有非常多的部众和影响力。
  慕容儁为了安抚段氏诸部,纳段氏女为妃,也令宗室联姻,被可足浑害死的慕容垂正妻,正是辽西公段末柸之女。
  而段龛是段末柸的堂孙。
  段龛野心一向不小,跟姚襄一样,辗转天下,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恢复故国。
  两边有灭国之仇。
  慕容儁将他调到自己眼皮子下,防的就是他再闹什么幺蛾子。
  “让吕护、逄钓率本部为前锋,四弟在后督战,如有不臣之心,可先斩后奏。”慕容儁甩了甩手,对二人并不在意。
  “那么段龛……”封奕望着慕容儁。
  吕护、逄钓作乱,充其量也就本部的三五千人马。
  但段龛若是造反,威胁就太大了。
  当年辽东三部鲜卑,段氏最强,却因为夹在羯赵与慕容氏之间,两边合力才将其灭亡。
  距今也不过十六七年而已,仍有不少人心向着段龛。
  而段龛也不是善类,暗中与这些勾连。
  慕容儁嘴角卷起一抹冷笑,“我这表弟一向不让人省心,国中不是出了细作么?相国可寻些证据,将其坐实,让他入土为安吧。”
  慕容恪打了个寒颤,“段龛协攻太原,功劳非小,今若除之,只怕人心震荡,不如调入臣弟麾下,用为前驱。”
  “四弟文韬武略,天下无出其右,然则过于仁慈了,段龛不除,国中不宁,你也说了,他功劳非小,蛰伏几年,他日必成大患,今除之,亦能震慑国中不臣之人,此事无须多言,就这么定了。”慕容儁语气不容置疑。
  慕容恪叹了一声,封奕拱手而去。
  大雪下了两个时辰也就停了。
  两天之后,蓟城之南,冰冷坚硬的土地上被掘了一条长长土坑。
  三千余手无寸铁的人赤着脚,走在冰冷的大地上,一个一个眼神麻木进入土坑。
  身后是拔出的长刀,拉开的弓箭,只要有人慢一些,或者回头,长刀就会毫不犹豫的刺来。
  很多人早已饿的没有力气,想反抗也反抗不了。
  段龛大吼大叫,“我不是细作,不是细作,定是小人嫁祸于我,燕王明鉴!”
  不过无论他喊的多大声,身后甲士都面无表情。
  只有观刑的吕护和逄钓眼中掠过一道异光。
  逄钓就是逄约,被慕容儁改了名,用来纪念他被封奕钓出城。
  “将军难道不知燕王欲清除后患?这段时日,将军密会旧部,已是取死之道也。”一同下炕的右长史袁范实在看不下去了。
  人在面临死亡时,总会充满幻想。
  不过段龛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知道今日必死,仰天长笑:“哈哈,吾之今日便是你慕容氏之明日,贺赖跋(慕容儁鲜卑小名),看汝能猖狂几时!”
  随着他的话音,一蓬蓬泥土撒下,渐渐淹没他们脚、腰、脖颈、头顶。
  土坑很快就被填平,数千燕军甲士上前来回践踏,将松土踩实。
  慕容俊说到做到,让段龛和他的部众入了土……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有寒风在呼号。
  “殿下对两位寄予厚望,此战不可令殿下失望,两位大可放心征战,立下战功,少不得封妻荫子。”封奕一脸和善的笑意,特意在“封妻荫子”上加重语气,提醒二人家眷都在控制之中。
  吕护一拍胸脯,手指天穹,“李贼夺我城池、部众,我与梁国不共戴天!”
  逄钓却只是一拱手,沉声道:“定不负燕王眷顾之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城
  实力决定心态。
  以往每次出战,都会有些忐忑,而现在李跃心中稳如泰山。
  麾下九万黑云精锐,背后是天下底蕴最丰厚的中原,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强弱之势已变。
  只要在军事上压住燕军,燕国就会走向衰落,乃至四分五裂。
  黑压压的大军顶着风雪向前。
  铿锵有力的脚步狠狠砸在冰冷地面上,将士们极为亢奋,仿佛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赴宴。
  一条黑色长龙涌出邺城,向风雪弥漫的北方前进。
  百姓出城相送,将煮好的鸡蛋、麦饼硬塞给黑云将士,“赶走鲜卑贼子,收复幽州!”
  父老们殷殷叮嘱着。
  孩童们穿着草鞋前前后后奔跑。
  名不正言不顺。
  鸿胪司的大力宣传下,让这场战争充满了神圣性——收复那些我们曾经失去的土地!
  是以,将士们眼神中多了几分庄重肃穆。
  见到李跃的牙纛缓缓拥出,百姓立即爆发出海啸一般的呼喊:“梁王必胜,黑云必胜!”
  一瞬间,这风雪也没那么寒冷了。
  这场大战不是李跃一个人的,而是关乎整个北方的未来,以及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百姓的命运。
  胜,可以免去十六国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杀戮和混乱。
  败,一切回归历史的原点……
  望着一张张虔诚的面孔,风雪似乎也不那么寒冷了,李跃忽然感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压在肩上。
  历史上是由百姓创造的,却会因为那么一两个英雄人物加快或者曲折。
  “慕容恪名震天下,我张蚝早就想会一会他!”身后传来一声大吼,张蚝提着战矛带着千余骑兵飞驰而过。
  “壮哉!”李跃哈哈大笑。
  打仗要的就是这个气势。
  慕容恪成名近二十载,不仅是燕国的支柱,更是燕军的军魂所在,若是能击败他,燕国的士气会跌落谷底。
  九万黑云军北上,背后有各地集结而来的四万镇军,常炜发动邺城十万青壮男女输送粮草、物资、攻城器械。
  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
  这一战,李跃极其谨慎,步步为营,还未交战,先巩固粮道,十里一哨,二十里一屯,五十里一座土堡,并派出大量斥候,训诫粮道周边,还令曹堪率五千精骑守护。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冉闵败于襄国,最大的原因还是粮草不济,让他只能选择速战速决。
  而这一战,梁燕两国精锐尽出,又是攻打襄国这种要塞,打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报殿下,慕容军舍弃邯郸、武安、肥乡等城,收缩兵力于襄国。”斥候顶着风雪而来。
  这些城池夹在襄国、邺城之间,一直是两国的缓冲地带。
  城池残破狭小,又处于平原之上,易攻难守,在这些城池上投入兵力不值得。
  在抵达襄国前,李跃未遇到任何阻拦,却收到慕容恪的一封信。
  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梁王此来,欲效冉闵之旧事乎?”
  李跃不以为意。
  慕容恪这是在故意激怒,只可惜自己不是冉闵。
  这一战,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字,以正合,以奇胜。
  李跃这一路是正,其他两路则是奇。
  正面战场扛住了燕国主力,追求速胜不现实。
  历史上绝大多数战役,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其实就看谁先熬不住。
  “慕容玄恭喜食何物?女眷多少?”李跃好奇的询问使者。
  使者文质彬彬,一看就是北地士人,一脸警惕之色,“我家将军一饭斗米,肉十斤,不近女色,闲时多读兵书,习练武艺,不近酒色。”
  一顿饭吃一斗米,十斤肉,这还是人吗?
  解释等于掩饰。
  燕国内外军务皆系慕容恪一身,国内各大军头都不是省油的灯,慕容儁也不是什么善类,慕容恪夹在中间左支右绌,可想而知过得什么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