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一个国家的兴衰,外交的作用不可忽视。
  春秋战国起,就有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等极其高明的策略。
  梁国周边能吞并的几乎都吞并了,剩下的一些都是难啃的骨头。
  就连实力最弱势的张平这几年都弄得风生水起,据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郡之地,壁垒三百馀,夷、夏十馀万户,披甲控弦之士六七万之众,拜将置镇,东望燕梁。
  关键张平还到处拜码头,几乎向周边所有势力称臣,左右逢源,猥琐到了极致。
  刚想到张平,洛阳和晋阳的细作各自传回密报,姚襄与张平约为兄弟,暗中结盟。
  两人抱团取暖,实力绝不算弱小。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他们二人穿一条裤子,要对付谁呢?氐秦、燕国,亦或中原?
  李跃笑道:“这年头到处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
  崔宏摸了摸鼻子,“姚襄此人还算有信义,河北大战未分出胜负,应该不会背叛,臣以为二人联盟应该是针对关中。”
  李跃总感觉关中要出点事,东边的大战打完了,也该轮到西边了,苻健一上来就称帝,已经引起周围势力的极大反感。
  慕容儁如日中天,至今也只是一个燕王。
  西边忠于司马氏势力还有很多,河西有张氏,汉中有司马勋。
  李跃冲身边的张生野道:“斥候和校事多盯紧一些。”
  “唯!”张生野拱手领命。
  鉴于杨略在鲁口的优秀表现,李跃将校事单独分离出来,不仅监察内部,也负责对外的细作事宜。
  斥候更多的是战场侦察,偏军事一些。
  校事则无孔不入,渗透、拉拢、宣传、刺探、收集情报、制造流言,只要有利于梁国,什么都干。
  这对校事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不只会提刀砍人而已。
  不过有尚武堂、讲武堂在,已经逐渐形成一条人才链。
  从今年开始,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毕业,进入军中、地方、校事,从底层做起,没有任何特权。
  梁国别的不敢说,向上的通道还算畅通,国中特、权阶级还未成型,即便刘群、申钟、條攸这些老臣,也仅仅位高而不权重。
  再说梁国百废待兴,北国一片废墟,也没太大的利益让他们争夺。
  李跃非但拿不出多少利益,甚至还要借士族豪强的力。
  仅崔氏前前后后就贡献将近三十万石粮食,其他的钱帛、军械还不算在其中。
  荥阳郑氏,在李跃大婚时,一次就拿出五千套各类甲胄。
  而今年渔阳郡叛乱,背后也有卢氏暗中支持。
  其他小豪强历次大战,都出兵协助。
  眼下处于上升期,外部利益足够大,这些士族豪强自然没必要内卷,与李跃有共同的利益在。


第三百一十五章 北伐
  张遇被苻雄挟持进关中之后,苻健对他还算不错,封他为司空、豫州刺史,征东大将军。
  但仅仅两个月后,张遇就感觉不对,手上仅剩的五千部曲也被苻健暗中分化、拉拢,两个月不到,就只剩下两千余人。
  虽然贵为司空和征东大将军,但在苻氏和氐酋面前,永远矮人一头。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憋屈。
  这些都不是最让他郁闷的,阶下之囚,张遇也没想那么多,只求一富家翁、颐养天年就罢了,毕竟都五十多岁的人了,雄心壮志早已磨灭。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苻健垂涎张遇之父小妾韩氏美色,强纳为昭仪。
  纳了也就罢了,还多次在众人面前称张遇为义子。
  张遇混了大半辈子,收了五个义子,没想到最终混成了别人的义子。
  关键苻健今年不过三十六,而张遇五十五了。
  这种屈辱如何让他咽的下去?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不杀苻健,誓不为人!”张遇一掌拍在案几上,苻健已经将他逼入绝境,再不反抗,身边的这两千多部曲也留不住。
  部众离散,以后关中还有谁把张遇当个人?
  几个义子面面相觑。
  “尔等无需多虑,吾已暗中联系张平、姚襄、司马勋、桓温,里应外合,誓灭苻氏!”张遇找回些往日的狠劲儿。
  既然苻健不让他好好活,那就都别活了。
  “儿愿为大人死战!”义子们拱手而拜。
  张遇既然动手,自然做足了准备,暗中联络了匈奴豪酋刘晃,一同诛杀苻健……
  新野。
  秋风正烈,肃杀之气飞扬。
  四万步骑集结,金戈铁马横列汉水之北,军容之盛,远非褚裒、殷浩可比,江东诸军,无出其右。
  数日之前,桓温已经上表,列举殷浩败军辱国之罪,迫使朝廷废殷浩为庶人,江东再无能与桓温分庭抗礼之人,内外大权,皆入其手,无人能阻桓温北伐。
  而一旦桓温北伐成功,桓温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建康,完成自己的夙愿。
  “大丈夫当如是也!”桓温大马金刀坐在轺车上,从军阵之前驰过。
  雄壮的士卒令他热血贲张。
  这一年,桓温刚刚迈入不惑之年,却早已知晓自己的天命,而天命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北伐!”桓温拔出长剑,指向北方。
  轺车飞奔而过,宛如一颗陨石划过天幕,瞬间点燃了将士们的热情。
  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们也许只想偏安江左,但这些将士们却从未忘记过北方的故土和家园。
  “北伐!北伐!北伐!”
  无数人举起了手中的刀矛,刺向天空,呼喊声宛如天崩地裂。
  这一刻他们等太久了。
  咚、咚、咚……
  战鼓声向前,士卒们无比坚定的向北迈开脚步。
  两列骑兵犹如长龙一般挺进。
  其中飞出一骑,雄壮魁梧,红甲黄马风驰电掣而过,宛如一团烈焰,不到片刻就冲到众军之前。
  “镇恶郎、镇恶郎……”
  霎时间,三军齐呼,士气犹如烈火烹油一般。
  轺车中的桓温哈哈大笑:“此乃吾家万人敌也!”
  一同出兵的还有汉中司马勋,两路夹击,里应外合,桓温胜券在握……
  朔风带着刺骨寒意从西北而来,将西面的各种消息一同吹入邺城之中。
  桓温北伐关中,对中原而言,自然是件好事。
  豫州的压力大为减轻。
  以桓温的性格,即便胜了,也不会将精力放在关中,最多维持一个混乱的局面,等待关东霸主胜出,收复关中。
  如果败了,荆襄实力大减,没几年恢复不过来,必然会加强与自己的结盟。
  隔岸观火的感觉果然不错。
  李跃心情甚佳。
  洛阳姚襄也送来奏表,没有隐瞒与张平的关系,准备与张平一同攻打河东、弘农,窥望关中,伺机进取。
  桓温北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关中大战,关东自然一片安详。
  大河之北虽然一片焦土,但大河之南却渐渐恢复着生机。
  秋收之后,周牵征发十余万奴隶和青壮疏浚颍、淮、泗等各大支流,休整土地,翻修水渠,重现当年曹魏的淮北大屯田。
  常炜镇豫州虽然时间不长,但成果斐然,督促百姓耕织牧养,就连养鸡养猪这些小事,都势必恭亲,刑狱诉讼,亲自判决,多有惠民之策,才三个月不到,远近流民盗贼,走出山林,投奔官府。
  豫州多增十余万人口。
  成为兖州之后,最兴盛的一州。
  原本很多生活在梁晋边境的百姓,重新返回北方,在豫州落地生根。
  关东战事暂时停歇,中原开始爆发潜力。
  南来北往的商旅络绎不绝。
  桓温北伐,对战马、牲畜、甲胄的需求激增,张遇被拔除后,商队更为畅通,一车车粮食、布匹从江陵运到许昌,一匹匹战马从南阳送到前线。
  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生意。
  江东朝廷虽然对梁国还抱有敌意,但下面的士族豪强早已蠢蠢欲动。
  尤其是江东本土的豪强,根本就不理会朝廷的禁令,与梁国做起了生意。
  最让李跃惊讶的是燕国也有人暗中走私战马、皮货过来,再购买茶叶、丝绸等各种奢侈品回去。
  从买卖的东西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燕国经营了几代人,国内的各种势力已经成长了起来。
  亢龙有悔,如日中天往往也是即将下滑的前兆……
  原本一潭死水的中原被注入了活水,一片生机。
  邺城也渐渐热闹起来,此地逐渐成了南来北往的中转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