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他本身也是士族豪强之一,能坐稳兖州刺史的位置,离不开豪强们的支持。
  权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要么靠自己的刀剑,要么靠别人的刀剑支持……
  “二十、我等愿出二十万石!”三人脸色铁青。
  李跃却还是冷冷的望着兖州一众官吏,身后的黑云军越发杀气腾腾起来。
  寒风乍起,令在场之人轻轻颤抖。
  “都督开恩!”边仪、许圭、李孚等几个归心黑云山的豪强纷纷求情。
  动臧、鲍、彭三家,其他豪强也一定会离心。
  类似之事在汉末已经发生过一次,曹操杀边让,兖州士族豪强集体反叛,险些让曹操无家可归。
  黑云山在兖州的根基还不牢靠,若逼反了兖州豪强,刚刚有了起色的兖州又会陷入动乱之中。
  虽然黑云军最终肯定能取得胜利,但肯定会迁延日久,错过更大的机遇。
  李跃深吸一口气,“既然诸位求情,此事就到此为止,今日起,兖州大姓豪族嫡子入陈留为质,选一千精锐至吾帐下听用,记住,是装备精良的精锐,而非老弱病残!”
  众人大眼望小眼,脸色阴晴不定。
  嫡子进入陈留,等于是人质。
  一千精锐对他们而言,不算多,但也不少了。
  “属下领命!”刘启带头拱手。
  边仪、许圭、李孚也跟着拱手。
  李跃盯着臧、鲍、彭三家,这是最后的底线,如果不同意,就算冒着兖州大乱的风险,李跃也要出兵灭了他们。
  刘启、边仪等人的目光也投向三人,隐隐有威胁之意。
  “我、我等领命!”三人终究扛不住压力,屈服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冉魏
  青龙元年闰二月。
  狂乱的马蹄声响彻在邺城之中,直奔宫中御龙观。
  羯赵的国号都改成了“卫”,身为“皇帝”的石鉴自然坐立不安,遂令宦官送密信给镇守滏口的抚军将军张沈,邀其乘虚攻打邺城,里应外合,诛除国贼!
  然而石鉴却忘记了,宦官也是晋人,是他们曾经抓来的阉奴,转身就将密信交给出兵攻打石渎的石闵。
  石闵一千精骑飞马而归。
  “轰”的一声,御龙观的大门直接被踹开,一道腥风扑面而来。
  盔甲铿锵之声震动人心。
  十几员虎背熊腰的大将脸色阴沉。
  为首石闵大步向前,“臣待陛下不薄,陛下为何造反?”
  “卿何出此言?”石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习以为常,都这个时候了,还抱有一丝侥幸。
  “陛下不必狡辩了。”石闵将密信扔在面前,拔出长剑,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卿、棘奴……不可……”石鉴抖若筛糠。
  然则石闵没有任何犹豫,长剑刺了过去,直接洞穿石鉴的喉咙,血水瞬间剑锋流淌,反手一剑。石鉴的人头咕噜噜的在地上滚动。
  瞳孔睁大,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亲卫眼中掠过兴奋之色,仿佛面前被屠杀的,只是一头猪羊。
  石鉴在位一百零三天,比石遵还短。
  石鉴也成为石弘、石世、石遵之后,第四个死于非命的羯赵君主。
  手刃石鉴之后,石闵脸上怒气没有丝毫减弱,“传令,搜捕邺都石氏诸子!”
  “领命!”亲卫提刀而去。
  半日之内,石虎孙子三十八人皆被缉拿,加上亲眷三千多人被按在长街之上。
  石虎的儿子分镇一方,却有不少孙子留在邺城为质。
  邺都百姓争相观望。
  石闵提剑走在石氏诸孙之前,哭喊求饶之声并未动摇他分毫。
  反而是身后的李农脸上掠过一丝不忍之色,“殿下毕竟是先帝一手养大……怎可断先帝香火……”
  石闵似笑非笑道:“大司马真仁义也,然则亲手屠杀鲁郡六万百姓,不知断了多少人家的香火?”
  “些许小民怎可与国族相提并论……”李农还要再劝。
  然而石闵却不给他机会,大喝一声:“斩!”
  阵阵刀光挥下,血溅长街。
  自此石虎在邺城的血脉皆被赶尽杀绝……
  “万岁!武德王万岁!”长街之上欢呼声震耳欲聋。
  有人直接扑上来,踩踏、撕咬石氏诸孙的尸体,刑场上立即血肉横飞、骨肉分离。
  很多人一边撕扯,一边仰天哀嚎:“还我全家命来……”
  其声凄厉悲惨,如若鬼泣……
  石闵在着欢呼声中陶醉的闭上眼睛,自他手握大权以来,还从未被人如此真心实意的拥护过,“大司马可曾听见百姓之声?”
  李农神色惨淡,“大将军深得人心矣!”
  “请大将军顺天意应人心,登基为帝!”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一众汉臣拜在石闵面前。
  “请殿下登基!”士卒们跪了下去。
  “请殿下登基!”百姓们也跪了下去。
  整条长街上,除了石闵,唯一还站着的人只剩目光停留在满地尸体上的李农。
  石闵的目光自然落在李农身上,“大司马德高望重,这大位理应归大司马!”
  李农这时才忽然惊觉,拜倒在地,连忙改口,“大位非有德之人不能居之,农何德何能?陛下此言折杀农也!陛下再逼臣,臣当自尽以谢天下。”
  石闵眼中的杀机时隐时现。
  仿佛两道恶风刮向李农。
  不过李农最终没有自尽,石闵也没逼他,大笑道:“吾属故晋人也,今晋室犹存,请与诸君分割州郡,各称牧、守、公、侯,奉表迎晋天子还都洛阳。”
  这话自然是试探人心。
  在场之人历经石虎、石世、石遵、石鉴一连串的兵变政变,没人是蠢材。
  尚书胡睦进曰:“陛下圣德应天,宜登大位,晋氏衰微,远窜江表,岂能总驭英雄、混一四海乎!”
  “胡尚书之言,可谓识机知命矣。”石闵也不再推辞。
  “陛下万岁!”长街上响起山崩海啸一般的呼声。
  青龙元年三月,冉闵于邺城南郊登基称帝,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并恢复冉姓。
  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为烈祖高皇帝,立其妻董氏为皇后,其子冉智为皇太子。
  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诸子皆封县公。
  封其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登基当日,开邺都府库,赈济各地投奔而来的华夏百姓。
  又以府库钱帛赏赐士卒,军心大振。
  不过,石虎数十年所积粮秣钱帛为之一空。
  其后,石闵再派使者宣示河北各部,赦免前罪,令其归顺,然诸部皆不从。
  襄国石祗闻石鉴被弑,遂于襄国称帝,年号永宁,以石琨为相国,姚弋仲为右丞相、亲赵王,姚襄为骠骑将军、豫州刺史、新昌公。
  加封苻健都督河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兖州牧、略阳郡公。
  河北风云骤变。
  新生的冉魏仍旧处于诸胡的包围之中。
  北面有襄国,东面有姚弋仲父子,西面有张沈,东南有宁南将军杨群,西南有靳豚,大河之南,洛州刺史刘国亦响应石祗。
  这些势力多则十余万人少则数万,对邺城威胁极大。
  另有石虎故将李历、张平、高昌称臣于前燕慕容儁,豫州刺史张遇接受江东册封。
  不过河北境内亦有响应邺城的势力。
  渤海刘准、逄约等豪强响应冉闵,中山太守侯龛、赵郡太守李邽皆听冉魏号令。
  最好的消息莫过于乐安的邓恒部,既没有归顺襄国,也没有投降燕国,持观望之态。
  对比河北境内的诸胡,新生的冉魏仍显得势单力薄,对河北各地基本没有控制力。
  大河两岸,唯一没公开反对冉闵的只剩下兖州和青州。
  一时间,襄国声势大振,石祗再度集合十余万诸胡联军,欲南下攻打邺城。
  襄国与邺城不过三四百里,两地没有人任何缓冲,不是冉闵倒下,便是石祗败亡。
  而这两地,各为胡、汉聚集之地。


第二百二十章 归顺
  兖州豪强的嫡子和精锐陆续送至陈留,这一次没敢再耍花样。
  任城两个时辰内便被攻破,深深震慑了他们,坞堡修的再坚固,能跟城池相比?
  送来的士卒身强体壮,装备精良,近三分之一披着铁甲,五分之一骑着战马,手中长槊比山阳铁坊打造的更为锋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