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50:39
  说到激昂出,人人手舞足蹈,说到苦难时,人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大多人都感同身受。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百姓也没闲着,女人们织草衣、编草鞋、缝皮衣,男人们在山上养鸡鸭鹅猪羊,种些蔬菜,山下的沼泽蓄满了水养鱼。
  不过另一个问题也日益凸显。
  三四万人口,在这时代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是一个小郡的人口。
  汉时十二万户以上为大郡,以下为小郡,但经历三国混战,八王之乱,以及石虎的暴政后,北地人口锐减,尤其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中原,人口不是被掳掠到河北,就是南下投奔江东去了。
  荥阳周围的县能有一两千户就算不错了。
  此次瘟疫,北边的巩县直接成了无人区,到现在尸体还没人敢去收。
  京县也遭到重创,只剩七八百户。
  石虎攻青州曹嶷,作为郡治的广固一共也才三四万人,被石虎屠的只剩七百口……
  山上人多了,挤在一起,各种事情也就出来了。
  形成一个个大小团体,动不动就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
  李跃分配下去的粮食,也被一些人上下其手,有人吃撑,有人吃不饱……
  口号喊得再响亮,内部制度跟不上也是白搭。
  所谓制度就是动员能力。
  羯赵虽然残暴,但屡败屡战,动则十几万大军,后面跟着几十万的民夫,这种恐怖的动员力,正是它强大的基础。
  “如今我黑云山不是土匪寨子,应该设置各衙署,管理军民。”李跃召来薄武、周牵、辛粲、魏山、梁啸、曹堪等大小头目商议。
  这半年以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焦头烂额,也没时间仔细梳理内部。
  现在外部环境有所转圜,梳理内部成了当务之急。
  “这些东西老夫怎懂?将军拿主意即可。”薄武资历最老,最先发言。
  “我等只会打打杀杀,将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魏山跟着附和。
  李跃原本也没指望这两位。
  以前黑云山一团乱麻,大部分原因都是薄武的不作为,否则凭乞活军的实力,哪轮到赵广出头?
  这似乎是乞活军的特点,没有目标,更没有志气,只想抱大腿乞活。
  可以依附王浚,可以跟着苟晞打石勒,也可以掉头归附石勒……
  “此时易尔,可外设郡县,内设将军幕府。”辛粲自从献上两个侄孙女后,在山上的地位陡然提升不少,以前算是外围人员,现在挤进了核心圈子。
  毕竟是士人出身,还是有点东西的。
  “辛老试言之。”李跃兴趣大增。
  辛粲道:“汉有六曹督管国事,分为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晋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依属下之见,可直接用之。”
  这时周牵拱手道:“我黑云山自有黑云山之形势,不可一概而论,此事极大,当慎之又慎,一旦制度不合时宜,必留隐患。”
  小小一个黑云山弄出吏部、殿中、五兵,有些不匹配。
  辛粲这人眼界是有的,但总有些不靠谱。
  周牵做过县吏,深谙治理之道,能力也比较出众,仅是开通私盐渠道这一条的功劳,就可于攻陷轩辕山相提并论。
  李跃目光扫过堂中诸人,薄武一脸醉意,魏山打着哈欠,梁啸兴趣也不大,“两位不妨写一个详细的条陈,集思广益,然后定论。”
  “遵令。”周牵、辛粲互看了一眼。
  大概是为了抢功劳,辛粲的条陈第二天就送上来了,还是换汤不换药,没多少新东西,也就把各曹的详细职责梳理了一遍。
  周牵的条陈五日后才送上来。
  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面容枯槁,眼中全是血丝,一见就知道下了苦功夫。
  李跃最欣赏的就是这股劲。
  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但后天的努力一样能成才,一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户曹、兵曹、法曹、仓曹、度支、田曹、外曹、鸿胪曹。”李跃念着黄纸上的字。
  户曹掌户籍,黑云山有三四万人口,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编户入籍。
  没有户籍,就无法征用民力,每次都靠他们的积极性,绝非长久之道。
  兵曹主士卒训练、装备、粮草、升迁、评功等等,有了这个,士卒的管理才算走上正轨。
  法曹是山上的司法部门,缉盗、调解纠纷、讼断等等。
  度支就是财务部,田曹负责屯垦开荒渔猎,外曹相当于外交部……
  李跃一一看了下去,十分全面,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责,却也略显繁琐,还有一些没顾及到的地方。
  原则上,李跃希望精兵简政,官吏系统太臃肿不是好事,什么都管,反而让山上没有活力。
  思索一阵后,李跃道:“仓曹与度支合并,户曹既然管理户籍,屯田渔猎是其本职,无需细分,外曹与鸿胪曹原一主外一主内,可合并之,另外,可曾设医曹、工曹。”
  这时代瘟疫此起彼伏,动不动就打仗,设立医曹十分必要,救活一人多余多了一份力量。
  而工曹重要性不再兵曹户曹之下,兵器、房屋、农具等等都需要工匠。
  一汉敌五胡,除了汉人的勇武,更是装备优势。
  陈汤曾今直言: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唐军驰骋天下,一半也是靠装备精良。
  秦汉时各种弩机,几百年过去,弩因为工艺复杂一些,反而销声匿迹了……
  周牵点头道:“将军思虑深远,牵不及也。”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周牵县吏出身,自然希望更细致化。
  李跃在具体事务上不及他,但格局上比他强上一些。


第八十八章 主簿
  户、兵、法、度支、鸿胪、医、工七曹,足够管理黑云山了。
  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以后黑云山发展了,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是删减。
  主薄为各曹主官,下设左右掾吏一人。
  周牵户曹主簿,兼管度支。
  薄武兵曹主簿,魏山法曹主簿。
  辛粲鸿胪主簿。
  医、工二曹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全由李跃主抓,月姬医术高超,但年纪太小,又是女孩,很难建立威信,山上之人没一个是良善之辈。
  兵曹主簿虽是薄武,但以他的性子,根本不会插手,只是挂个名字,所以实际上兵曹还是归李跃管。
  而鸿胪曹主官虽然是辛粲,但传什么声,怎么宣传,都要李跃拍板,辛粲只是维持日常运行。
  黑云山缺人,李跃只能自己多辛苦一些。
  此外,崔瑾为统领,镇守轩辕山。
  军事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以前有敢死营、战兵、斥候三营人马。
  现在则根据魏晋旧制,设将军府,下辖前锋、中垒、骁骑、游击、斥候五部,每部千人,不设校尉和司马,只设曲长,每曲增设鸿胪一人,负责宣传事宜。
  前锋是以前的敢死营,中垒是李跃的中军,以弓箭手为主,骁骑是骑兵,游击则主打山地作战,斥候不变。
  骑兵虽然没有战马,但建制还是要立起来,哪怕是驴子骡子代替战马,至少也算是机动力量。
  中原争锋,没有骑兵就相当与少了一条腿。
  崔瑾、魏山、徐成、梁啸、曹堪都挂着都尉名头,只在战时领兵。
  所有军官都经李跃严格把关。
  不求多英勇善战,但忠心和品行一定排在首位,能严格执行军令为上佳之选。
  两军作战,成千上万人厮杀,个人武勇影响其实不大,当然,那种逆天的战神除外,但即使英勇千古无二的项羽,也难免乌江自刎。
  李跃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尉缭子》、《吴子》,总结出一个道理,战场上其实没有那么多神机妙算,更多的是看士卒的执行力和意志,以及后方的国力。
  吴起河西之战,五万魏武卒大破五十万秦军……
  纵观吴起一生,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平局十二次,无一败绩,也很少神机妙算,大多直来直去,正面硬刚。
  汉朝的卫青也是如此,不玩花活,率强劲的汉军正面迎战匈奴,然后才有霍去病千里奔袭。
  同样的还有千年以后的岳飞,面对不可一世的金人,大多也是直来直去。
  总指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本身就是一种弱者心理。
  而且强弱一向不是兵力决定的。
  李跃觉得真正的名将,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候出手,激励士卒舍身忘死,一往无前。
  韩信、霍去病那个级别的另当别论。
  有了强军,自然会有强将。
  仗打多了,名将也就出来了,就像羯赵,最开始石勒不过是一介农夫,种了三十年田,八王之乱活不下去了,纠合同乡组成十八胡骑,到处摸爬滚打,方才崛起。
  如此一来,黑云山等于扩军至五千人。
  黑云山人口近四万,排除老弱妇孺和病残,几乎所以适龄青壮都要从军。
  但这也是时代特色。
  全民皆兵几乎是必然,连山上的壮妇也经常弯弓搭箭,提刀握矛。
  没人觉得苦,没人觉得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4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