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是人才,跟着自己走下去,不断历练,也会成为人才。
李跃心情大好,“不错,周围郡县咱们全都勒索……不,拜访一遍,把山上最精良的盔甲刀矛都带上,让人家过过眼!”
“好!”魏山一拍大腿。
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再说。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他们不给就自己取。
刚入伙的辛粲道:“寨主……如此作为,只怕有损名声……”
其实这里本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但看在他一把年纪上,也没人怪他。
“名声?”李跃冷笑,“石虎父子征发民女,是何人助纣为虐?他们害了多少良善人家?”
石虎在上面作恶,这些官吏们在地方上欺下魅上,杀人夫而夺人妻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这年头有几人是干净的?迂腐的人,什么都不用干,坐在家里等死就可以。
至于名声,在这年头算得了什么?
魏武起家陈留,为吕布所攻,危在旦夕,士众乏粮食,程昱献“粮肉”才让曹操重振旗鼓,度过危机。
石勒屠杀了不知多少士族王公、汉人百姓,连同族的羯人都骗去河北卖,成势之后,河北士众还不是争相依附?
第四十九章 等级
快速击败京县流民,给周围势力极大的震慑。
之前还在汜水堡外鬼鬼祟祟的人,现在全没影了。
魏山领着骨朵甲士和驴骡骑兵出现在县城之外,虽只有一千多人,却吓得全城戒严。
知道来意后,京县乖乖送出二十多头猪、十多头骡子犒赏“义军”。
魏山也不嫌弃东西少,一面让人送回,一面武装“拜访”周围郡县。
收获颇丰,不管大县小县多少给点,不然地里成熟的庄稼就要遭殃。
驴骡猪养,破衣烂衫,魏山也不挑,什么都要,全都带回黑云山。
而且黑云山也不白拿,出兵帮他们扫平了周围的山贼水匪,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荥阳地界上一片和谐景象。
黑云山纪律还算严明,李跃严令不得践踏庄稼,不得侵害百姓,违令者,全家军法连坐之。
没一人敢越雷池半步。
士卒们专心剿匪,成果斐然。
而荥阳地界上的百姓交口称赞。
唯一不和谐的地方,便是南边的密县、崇高二地不太给面子。
居然无视魏山。
崇高就是轩辕山所在的县。
人口较多,实力较强,一千人马威胁不到他们。
密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谷交错,有大小山峰、岗岭八百余座,是淮西北进中原的门户,地缘环境比黑云山还要优渥。
山多,刁民也多,人也比较剽悍。
魏山的一千“步骑”被拒之门外,无功而返。
前后十五天,收到各县、各坞堡“犒赏”的牲畜四百多头,多为驴、骡,不过比起从山贼水匪手中缴获的东西,就显得异常小气了。
一共弄来五百五十多头驴骡,五十七匹马,三千多石粮食,四千多口人。
这让黑云山的“骑兵”扩张至六百骑。
还有破刀锈矛烂甲一千多件,李跃让铁匠全都回炉重铸,弄成骨朵和狼牙棒。
山上的人口激增至一万七千余众。
而且大部分都是青壮,老弱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被淘汰了。
“新来之人不可全为将军子民,不然黑云山旧众心生不满,人心涣散。”辛粲主动建议道。
人越老,越洞悉人性,肚子里的坏水也越多。
“辛老可有良策?”李跃怀疑京县流民攻打自己,很可能就是出自他的鼓动。
“可设三等民制,尽其力,察其心,观其心,一等为子民,二等为庶民,三等为僮民。”辛粲摇头晃脑,干瘦的身形,花白的头发,太像一个狗头军师。
“有何区别?”
“子民者,为将军之嫡系、本部,可从军从政,读书习武,田赋收其七成,庶民者,为主动投效将军之人,可以从军征战,但不可为将为官,田赋收其八成,僮民者,为俘虏、山贼、水贼、流贼之众,这些人龙蛇混杂,贸然吸纳,恐有祸患。”辛粲年纪大,但口齿伶俐。
这些话的确道出了黑云山如今的弊病。
就像当初的赵广一样,吸纳了这么多人,但真正服从他命令的又有几人?
而且这套等级制度并非他首创。
早在石勒时期,便有“国人”制度,内迁羌氐匈奴鲜卑乌桓“六夷”为爪牙,而汉民处在“国人”“六夷”之下,成为被压迫被掠夺的对象……
“大善!”李跃略一思索,便知道其中的好处。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
而新吸纳的流民、山贼等,不乏包藏祸心之人,不加辨别的吸纳,将来必成祸患。
辛粲见李跃如此从善如流,也是知无不言,“僮民十年为庶民,庶民十年为子民,其中佼佼有功者可提前升为子民。”
没有等级,就没有凝聚力,无法体现出优越感,凭什么这些敌人战败之后,直接跟黑云山旧部们一个待遇?
这套办法不仅适用于眼下,也适用于将来。
北地的匈奴、羌氐、鲜卑等,将来可直接成为僮民。
僮民其实就是奴隶。
李跃当即又跟辛粲商议了一番具体细节,辛粲肚子里的东西比周牵还多。
周牵的长处在实干,而辛粲所长在规划,尤其是治理上,颇多良策,一番交谈,李跃受益匪浅。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规则和秩序,后世的东西未必适应这个时代。
而辛粲洞悉这个时代的规则,虽不是荀彧、诸葛武侯级别的王佐之才,却也是一个合格的辅佐型人才。
可惜就是年纪大了点。
但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经验丰富。
公事上,李跃没什么架子,悉心听取辛粲的意见,两边相谈甚欢。
“石虎父子残暴不仁,其国必不能长久,十年之内,必祸起萧墙之内,荥阳居东西南北之要冲,乃用武之地也,将军神武,大有可为,他日必可收拾大河以南疆土,迎奉晋室,则将军必将青史留名矣!”辛粲摇头晃脑道。
不过这话让李跃怎么听怎么觉得膈应。
司马家还扶的起来吗?
有祖逖和苏峻的教训在,李跃也不敢投靠东晋,就算投靠,人家也未必看得上……
当然,辛粲作为老牌士族出身,可以理解,以他的年纪,做了大半辈子的晋人,想法早已定型。
毕竟东晋占着正统和大义,慕容皝称燕王,还要一再请求江东的册封。
直到击败了石虎,才让江东君臣们高看一眼,发觉他们的利用价值,册封为燕王,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
“辛老所言甚是,他日某必定驱除羯奴、恢复河山!”李跃也不想跟他争辩。
有多大的实力,生多大的野心。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黑云山走向何方,谁又能说得清楚?
有了辛粲分担山上的民务,李跃松了口气。
仿佛为报答知遇之恩一般,辛粲极为卖力,山上的各种事务被他处理的井井有条,除了月姬等五个女孩儿,其他七个少年被他当作弟子,言传身教。
三等民制很快就推行下去。
黑云山旧部和少数分季家堡的人为子民,大部分季家堡的人为庶民,俘虏的流民、山贼为僮民。
施行之后,凝聚力果然大增。
首先就团结了黑云山和季家堡的人,至于流民和山贼初来乍到,自然不敢有意见。
李跃查访了一番,发现绝大多数人在乎的并不是等级,而是一套安稳的秩序。
天下乱了这么多年,他们渴望安安分分的过日子,无论是在羯赵治下,还是慕容鲜卑治下,亦或李跃治下。
这是华夏的大幸,也是华夏的不幸……
第五十章 对峙
原本李跃对轩辕山存着几分敬意,他们却对黑云山不怀好意。
崔瑾两个月前最后一次消息说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并且旁敲侧击的向郭实表达黑云山的善意。
不知为何轩辕山会派人来窥探自己。
难道崔瑾被郭实识破了?
仔细一想,可能性不大,郭实若是发现端倪,最好的办法是装作不知,假意结盟,然后将黑云山一锅端了,没必要过早的暴露敌意。
李跃只能继续等待斥候的消息。
轩辕山关系到黑云山下一步的发展。
北边和东边不用想了,在邺城眼皮子底下,全是羯人控制的军事重镇,向北扩张,无异于以卵击石。
西边是洛川,也是羯赵经营的重点地区,所以只能南下。
崇高、密县二地与黑云山一脉相连,又都是山区,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