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一点,那就这一个民族每每到最为艰难的时刻,永远不乏慷慨就义的子孙,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献出自己的一切挽天倾,让这样一个文明可以持续下去。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往往在这种时候,同样是不缺乏一些为了私人利益,去认贼作父的败类。
所以与这些卷宗一起送过来的,就有着与暗自投靠他们的败类,一起送来的一些内部消息。
里面包括了在昨天晚上,当在听到山上的众人,居然是唱出了那些什么‘不要神仙皇帝’,这些大逆不道的歌词后。
已经引得如今算是太上皇的赵佶,当场就是大怒了起来。
更是对着身边的亲信,就说出了‘这些乱民才是心腹大患,万万不可留下’的话语来。
另外的话,那一个败类针对着目前金兵面临的窘境,仗着自己对大宋一方的熟悉,提出了好几条之多的恶毒建议。
综合以上的种种,在今天下午拿到了这么厚厚一堆卷宗和情报后,耐着心思逐一看完的完颜宗望。
到了现在这一个时候,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些妥善的主意。
对着竖起了耳朵的众人,在嘴里说到:“办法有着几条之多,且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那蔡河不过只有七八十米宽而已,开封城的武库之中就有着好些铁链,明日只要让军中铁匠将其机上,在河道中扯上几条。
就等于来了一个铁索横江,可以让宋人的小船一艘都过不了。
第二,明日一早就让人告诉宋人朝廷,若是不想惹得我等再度兴兵攻打开封城;就让他们派遣一些皇城司的心腹兵马,将那一座水门给我守住。
不得放出任何一艘小船出来,否则我等找他们麻烦。
第三、根据那内应的说法,开封城中之所以每日都有援兵,源源不绝向着炊饼山支援,是有人在暗中组织。
不过为首的宋人行事很是小心,他现在也只打听到,此人被称之为带头大哥罢了。
好在找不到此人也无妨,只要向宋人朝廷施加压力让其加大搜捕力度,让其没有办法继续轻松组织人手就好。
以上的三条若是一起实施,算是三管齐下防止那些城中援兵;如此之下那些宋人还能插上翅膀,飞上了炊饼山不成?
第四、开封城中,宋人朝廷手中其实还有着一支水军了。
那赵佶老儿,如今不是巴不得炊饼山上的叛逆去死么,那么就让他派遣那一支水军出战,与我等水陆合兵一起攻打炊饼山。
没了新的援兵,又多了水路上的进攻。
炊饼山的宋人再强也顶不住多久,多则五六日,少则两三日还不是轻松打下来,也不用造成麾下兵马大量死伤。”
听得了以上一共有着四条,每一条听起来都是效果极好的办法后。
那完颜希尹脸上终于是大喜了起来,想到那一个暗自投靠了他们的宋人高管,嘴里当即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
“不曾想到,这老货还真是一条好狗了~”
算是卸下了心中的种种担心后,以完颜希尹这种暴躁的性子,甚至有着一些悠闲心思,去拿起了平日一看就头疼的卷宗翻看起来。
当然了,他主要看的是在一堆资料中,胡彪等人的画像来。
结果才是翻的几下眼中就是亮了起来,因为他看到了贵妃的画像,果然如同传说中的那样,很是有着一些盛唐遗风。
挥舞着画像,已经将炊饼山上的众人,当成了囊中之物的完颜希尹,嘴里当即就是对着阿鲁不嚷嚷起来:
“记住了,这个宋人娘们一定要给我抓活的。”
说罢之后,再也没有了一些继续在中军大营熬夜的打算,径直地走出去后准备回营好好休息。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抬头后忽然发现今晚的月色,似乎是分外明媚一些。
想到了什么之后,在嘴里对着身后的几个亲卫说出了一句:
“明日就是宋人的上元节了,等到我等将那些手段一一安排到位,那些宋人援兵发现连城都出不了,那一个难受的模样,想必甚是让人觉得痛快……”
……
时间:次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当天的傍晚时分。
地点:开封城东面城墙,东北水门附近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之中。
一个一身皂艺打扮的衙役,看了一眼如今由数百皇城司的兵马把守,并且一个上千斤的铁闸已经放下,已经彻底关上了的东北水门。
顿时心中在一阵巨大的愤怒中,压低了声音骂出了一句:
“朝廷中人绝对有人暗通了金人,不然以那些金人们初来乍到,如何能如此了解这城中虚实,做出了种种如此缜密的安排。”
声音落下了,房间中分别有着道人、民壮、小厮打扮七八个汉子。
纷纷都是点头之余,脸上都是凝重之色。
随后的时间里,这名衙役对着房间中那一个三十来岁模样的道人,嘴里当即问出了一串的问题:
“带头大哥,现在情况如此艰难,今晚我等如何该是好,还继续行动吗?”
没错!这一个三十来岁的道人,正是如今开封府上下在朝廷的严令中,疯狂追查的那一位带头大哥。
若是胡彪等人看到他,已经会叫出一句:
这不是马扩、马宣赞么?
说话!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马扩过得也不是多么的如意。
原本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巨大功劳中,多少也分润了一些的马扩,他完全是可以加官晋爵。
只是他不仅替胡彪奔走不说,还多次劝说宋徽宗赵佶整备武力,防止金人南下。
结果恶了宋徽宗后,被打发去和州。
随后的时间里,又经历了第一次开封战争时勤王,反而被诬陷与金人勾结;参与真定府义兵抗金,结果又是打败的事情。
最终心灰意冷之下,隐居在了开封城的闹市之中。
结果不曾想到,在他最为沮丧和绝望的时候,他的好兄弟胡彪、胡一统出现了,顿时就让他的一颗心活了过来。
振奋起了精神之后,开始在城中行动了起来。
在之前的时间里,正是在他牵头奔走的组织之下,像是陈二狗这种热血上头之后,却是连城门都出不去的散兵游勇。
才会上百人,相对有组织地一起行动起来,最终成功的支援上了炊饼山。
还非常有针对性地,给胡彪带去了那多么急需的物资。
并且有了之前两天的成功例子后,如今已经有了更多的人愿意加入他们之中,粮秣、刀伤药、火药等各种急需的物资,也有着更多人自发捐献。
甚至他们在有了更多的经验后,在准备上也更加的充分。
比如说,将一应小船做出更多的一些改进。
竖起的门板上在船沿上钉死,不用让人一直费力地举着;在木板外面再加上一层打湿的棉被,防御力更强。
在门板中预留出一些缺口,能让船上人员划动船桨;而不是只有靠着一人摇橹,速度太慢了一些等等。
总之想尽了一切办法,让船只更结实、速度更快,减少通过那一段死亡河道时的伤亡。
然而以上种种美好的规划,在今天上午巳时一刻左右,当情况发生了一些惊人的变化后,开始急转直下了起来。
最先是在一阵喧闹之中,守卫东北水门的少量禁军和大批民壮。
这些他们其实已经打通了关系,双方之间有着默契的守卫兵马,被刚刚抵达的皇城司兵马驱赶走了。
用为首一个校尉的话来说,此水门的防卫现在被他们接手了,没有朝廷的命令,一片木板都不得出城。
不多时间之后,更大的一个噩耗传来。
那是城中武库被打开后,大量锈迹斑斑的铁链被运送出城,送到了蔡河上游的地方,让一些铁匠们忙活起来。
做出了要在河面上扯起几条铁索,来上一个铁索横江的架势。
更为糟糕的是,他们还听到了一个更大的坏消息:
大宋在金明池的那一支京城水师,今天开始已经在调集人员,准备一定作战器械;一旦完成之后,就会出城夹攻炊饼山的胡爷爷等人。
在场的众人,他们都是开封的土著,对于这一支京城水师自然一点都不陌生。
这玩意尚且还是大宋开国的时候,当时的官家赵光义为了伐辽夺回燕云十六州,苦于缺马的情况之下,便想着利用上水师之利。
于是就建立了这一支京城水师,时常在金明池中训练。
可惜不等这一支水师出站,伐辽的大军就是惨败而回,这样一支水师就成为了赵家天子,在澡盆一般金明池中的玩具。
不过京城水师战力再差,也是有着大船战船众多,上面各种作战器械相当完备。
若是他们加入了对炊饼山的进攻,加上了他们的人力、物资这些送不上去,胡一统他们怕也是吃不住劲头。
对比起来,开封府今日起。
加大对他这一个带头大哥的追捕,根本都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马扩从未放在心上。
因为在那些抓捕他捕快和衙役中,有着很大一部分人,若是让他们冒死支援炊饼山,怕是因为众多顾忌还做不到。
但是私底下通风报信,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是没有丝毫问题……
面对着眼前这些说不上是手下,仅仅是因为心中对于金人的刻骨仇恨,还有心中那一股不肯跪者生的血气,所聚集在一起兄弟们,那一个‘如何是好’的问题。
坦白说,马扩这个所谓的带头大哥没有丝毫办法。
但是他面对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基于常年的领军经验,知道越是到了这样这一种时候,自己越是不能露怯。
不然一众兄弟们怕是越发担心起来,反而让事情更加糟糕。
为此他打起了精神,嘴里淡然地说到:“无妨!大家做好准备之后,且耐心等待就是,某今晚自有解决之法。”
随后在想到了什么之后,嘴里又是补上了一句:
“今天是上元节,晚上准备饭食的时候,记得顺带着多准备一些浮园子,一些煮了给兄弟们吃上一碗。
剩下的一些,给炊饼山他们送去。”
说罢之后,马扩又默默在嘴里补上了一句:“若是可能的话……”
第四百四十二章 今晚的月亮真圆啊(二)
得到了马扩嘴里,那一个‘某今晚自有解决之法’的保证之后,那些临时聚集在一起兄弟们。
在之后的时间里,纷纷都是各自地忙活了起来。
甚至在不多的时间之后,阵阵被刻意压抑了的笑声,在他们躲藏的几个院子隐隐地响了起来。
那是着一众早就将自己生死,都置之度外的援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