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天
秦家,马山匆匆赶来,一进门见秦阳在喝茶,马山有些着急。
“秦兄,你怎么还坐得住啊!”
秦阳抬起头笑容颇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马兄,你慌什么,坐。”
马山没好气的坐下:“你知不知道,那个姓齐的赈灾大臣已经拿着银子在买粮食了?邺城的有几个家伙一听说是官府卖粮,吓得直接原价将粮食卖给了他们,他娘的尽拖后腿!”
秦阳笑呵呵道:“别动怒别动怒,这事儿我当然知道。”
“知道你还有闲心在这喝茶!”马山气呼呼道。
秦阳笑道:“下面有几个胆子小的这正常,又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他姓齐的买让他买去呗。”
“就那几千斤粮食能有屁用,半天都用不了就得发完!况且为兄已经做出布置了!”
马山眉毛一挑,看着对面这只老狐狸:“说来听听?”
秦阳放下茶碗呵呵一笑:“昨晚我就知道了齐云山在买粮的消息,所以今早上我给青州大大小小总计三十八粮行的当家的都送了信去,就看马兄你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你什么意思?”马山眼皮一跳。
秦阳轻声道:“齐云山想要以官府的名义来购买低价粮,这表示什么?”
“首先,吴家撑不住了,这么大量的放粮,他们吴家的仓库也差不多该空了。王家那些粮食也挥霍的差不多干净了,第二这群赈灾大臣手上并没有多少赈灾款项!”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急着卖粮食,要不然要是赈灾不利这个罪名他们吃不起,搞不好这会儿他们已经开始派人向朝廷求援拨款了。”
“那你要?”马山心一跳。
秦阳眼皮垂下:“这次,我要捞个够本!我打算将三十八粮行所有的粮食都买下来!”
“我草,你他娘的疯了啊!我可是收到消息,有外地的粮商这些天已经来到咱们青州了,到时候要是砸在手里那不就完蛋了!”马山惊呼道。
秦阳阴笑一声:“都是些闻风而来的家伙罢了,他们现在从外地赶来能够来多少?”
“但是灾民可是张着嘴等饭吃的!”
“你是说,趁着外地商人还没来,咱们先把粮食买光,逼官府和咱们买粮?”马山明白了秦阳心中所想。
秦阳点头道:“没错,前些天城内来了一批凉州粮商,粮食被吴家买了。”
“我估摸着吴心怡那个婆娘肯定会让这些人回去凉州之后,通知凉州的商人都来青州卖粮。这婆娘向来奸诈似鬼。”
秦阳道:“但是从凉州到青州一来一回少说得一个多月,更别提还要押送粮食了。等他们赶来灾民都饿死了。”
马山轻声道:“所以你想要趁着这一个月的空档期将粮食买光!”
“然也。”
秦阳道:“我已经估算过了,咱们两家各出十万两银子吃下三十八粮行的存粮,到时候这整个青州就只有咱们有粮食,他官府想要赈灾就得从咱们这里拿粮。转手一抛那就是几番!一次捞个够本!”
马山眯眼:“你就不怕朝廷拖着?”
“他们能拖灾民可拖不得。”秦阳哼一声,没仔细考虑过,我老秦敢这么干?
马山踌躇半天,心中思量着这件事的成功性。
片刻之后猛地一抬头:“干了!”
秦阳露出笑容:“这就对了,这青州城内也只有你我联手,才能吃得下这么多存粮,咱们不发财谁发财?那国库里的都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两只老狐狸相视一笑,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错了,错估了外地粮商抵达的时间。
这一个错误的估计,导致的结果就是,两家差点让赵康坑的底裤都没了。
九月尾。
下起了小雨,齐云山披着蓑衣走进,摘掉了草帽:“大人,下边传来消息,马家和秦家将青州大大小小粮行所有的粮食都收购了,现在青州内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粮仓都变成了他们两家的,总存粮估计超过十五万石!”
第三百八十三章 泛滥
“干得漂亮!有种!”
赵康一听心里都乐开花了:“我就说这老秦老马是能够干大事的!有魄力!”
天气转凉,吴青鸾穿着一身红白相间的羽氅,烤着火歪着小脑袋问道:“师父你是不是要收拾他们了?”
“差不多了。齐云山,外地粮商的情况如何?”
齐云山快速道:“咱们底下人把守着青州各个关口,如今已经有十八队粮商的商队进入青州,消息封锁完好没有走漏,另外江州官员快马来报,八天前还有十队幽州的粮商从江州离开往青州方向而来,最迟这一两天就能够进入青州!”
“各地官员都打开方便之门,粮商行进的很顺利!”
齐云山激动道。
“都来了啊,来得好啊!”
用火钳扒拉着炭火的灰烬,让火燃烧的更加旺盛一些,赵康幽幽道:“标出咱们的收购价,十八文钱一斤。”
“明白。”齐云山点头。
赵康问道:“如今咱们的粮食还够支撑几天的?”
齐云山:“按照以往的发粮数量最多八天。”
“发粮比往日减少两成!这样就足够了!”赵康冷声道。
看着窗外的秋雨,赵康闭上眼,希望这一场秋雨,下的时间长一些。
翌日。
青州城的大街上秋雨绵绵,可见不少人站在屋檐下,问着身边的人。
“要粮食不?幽州新米,二十五文钱一斤!”
“通州高粱米十五文钱一斤!”
不少人凑在一起交谈起来,就在这时候一名官差骑着马披着蓑衣大声道。
“官府收粮,十八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商贩前往城南收粮点!”
“官府收粮,十八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商贩前往城南收粮点!”
看着官差骑马远去,不少外地的粮商纷纷皱起眉,有人嗤笑一声。
“十八文钱一斤做梦吧!老子可是打听清楚了,现在这米都卖到二十五三十了!”
“就是!娘的这青州的天气可真够冷的啊,回客栈看看粮食去可别被雨水淋湿了!”
一座酒楼中,马山忧心忡忡,看着对面的秦阳和周大人。
“二位,好像有些不妙啊,这城里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外地商人?”
秦阳镇定下来,笑道:“不慌,都是些小打小闹罢了,他们那里才几个粮食?诺,没看见前几天官府收十五一斤现在扛不住了,涨价到十八了。”
“没错,咱们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周大人眉开眼笑,似乎已经看到了无数银子在面前飘过。
如赵康所料,十八文钱一斤的价格,根本没有人愿意卖米给官府。
但他并不着急,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第二天齐云山来问价格,赵康道:“涨到二十。”
一旁的吴心怡一愣:“为何涨价了?”
赵康神秘一笑:“有人会出钱买的。”
官差再次冒着秋雨淋透策马过街。
“官府收粮,二十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商贩前往城南收粮点!”
“官府收粮,二十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商贩前往城南收粮点!”
听着官差报价,不少商贩意动了,二十文钱一斤抛去路费运输还有得赚。
然而就在这时候,有人敲锣打鼓。
“秦家收粮,二十一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前往城西秦家收粮点!”
“马家收粮,二十一文钱一斤,要卖粮的前往城东马家收粮点!”
“哟这边卖二十一啊!走瞧瞧去!”商贩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冒着小雨去了城西。
周大人皱眉道:“两位咱们跟赈灾大臣对着干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妥?”
秦阳笑呵呵道:“他们收粮我们也收粮,价高者得嘛。我是看出来了,肯定是吴心怡这婆娘在背后使坏,想要买外地商贩的粮食来赈灾。”
马山也笑道:“不错,她倒是会想,但是就这点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咱们先出钱买了再说!”
听说秦家和马家将城中不少外地商人的粮食收了。
吴心怡有些懵逼,看着赵康:“你猜到他们会捣乱了?”
赵康回头真诚道:“要是我,我也捣乱。”
吴心怡:“……”
第四天。
吴心怡问道:“今天报价多少。”
“二十。”赵康头也不抬的翻了翻火炉铁架上的白米饵块。
果不其然,秦阳和马山两位好汉再度出手,又以多出官府一文钱的价格将粮食收走。
外地商人嘴都乐开花了,这次来青州没来错啊!
以往能够卖出十五十六就已经偷笑了,这次居然卖到了二十一去。
还好咱们后面还有粮食运来。
一直到了第五天,官府的报价急降从二十变成了十七。
秦阳和马山有些懵逼,这丫的怎么突然降价了?
一名官差从外赶来,到周大人身边耳语了两句,原本拿着茶杯的周大人手一抖,茶杯摔落在地上。
“怎么可能!”
他不敢置信道:“这么多人凭空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