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952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朱棣摆摆手打断他道:“好啦,好啦,朕知道,朕都知道,只是眼下……还是再看看,看看再说吧。”
  亦失哈只好道:“奴婢遵旨。”
  朱棣却是突的感慨地道:“朕啊,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今日可以召回一次,亡羊补牢,可过不了几年,等朕真的要去见太祖高皇帝时,谁又能亡羊补牢呢?”
  他幽幽地叹了口气,才又接着道:“所以朕才如此,若是实情办好了,朕心里放心。即便太子和张卿家事情没办好,也借此可以让他们吃一个教训。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教训更值钱了,人不栽跟头,就会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
  亦失哈一脸敬佩地道:“陛下深思熟虑,奴婢实在钦佩……”
  朱棣却不吭声了,顿了顿,他坐回了御桌跟前,随手取了一份亦失哈送来的东厂奏报,又开始细细看了起来。
  ……
  张安世近来发现,这文渊阁之中,倒有不少人看他的眼神竟是怪怪的。
  他心态好,倒是不以为意。
  可一连十数日,张安世倒是忍住了,可胡广却是憋不住了。
  于是胡广趁着机会,拉扯了张安世的袖子,叫到一边,鬼鬼祟祟地低声道:“殿下,近来听说过一些流言吗?”
  张安世淡定地道:“我从不听流言。”
  胡广顿时便摆出一脸苦口婆心的样子道:“有些流言,听一听也很好。”
  张安世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道:“胡公到底想说什么?”
  “这个……这个……嗯……”胡广歪着脑袋,努力地想了想说辞,才道:“太子殿下,难道就没有告诫殿下一点什么?”
  张安世直接道:“别绕弯子。”
  胡广便带着感慨的口吻道:“太子殿下太仁善了,居然连责备都没有,哎……老夫若有这样的姐夫……”
  张安世眼眸微微一张,立即打断他道:“胡公,你想的倒美。”
  胡广顿时尴尬一笑道:“咳咳……咳咳……言笑了,言笑了,殿下勿怪。”
  张安世这才道:“你方才到底想说什么来着?”
  胡广这才板正态度道:“殿下,听闻倭国和朝鲜国,也要开始新政了。”
  张安世微笑道:“新政好,推行新政,有什么不好?”
  “这个……这个……”胡广皱着眉头,犹犹豫豫地道:“殿下啊……别人都说胡某人妇人之仁,没想到殿下……居然才是心善的。”
  张安世无奈地看着他道:“胡公,求求你,别绕弯子了。”
  胡广直直地看着他道:“老夫不绕弯子,只恐殿下承受不住,小心眼……”
  张安世收敛了笑意道:“什么意思?说本王睚眦必报?”
  “没,没有这个意思。”胡广道:“老夫的意思是,此番朝鲜国和倭国开始新政,这只怕……对我大明而言,未必是好事?”
  “为何?”
  胡广道:“朝鲜国与倭国,一旦新政,必定一日千里。到时……想要约束,只怕不易。尤其是倭人,虽说朝廷视他们为不征之国,可殿下有所不知,早在数十年前,倭寇肆虐,侵袭东南,不知多少军民百姓,被倭寇肆意杀戮,沿岸的不少村落,几乎人人披麻,家家戴孝,因而……在江浙、山东一带,人人对其恨之入骨,可此时,殿下非但如此善待他们,还举荐不少贤才,襄助他们推行新政,这……可对殿下您的名声……”
  张安世道:“原来胡公说的是这个,你早说嘛,一句话的事,非要啰嗦一大堆。胡公若是去茶肆里给人说书,只怕要被看客们打出屎来。”
  胡广一愣,仿佛一下子受到了奇耻大辱,双目一瞪,忍不住道:“殿下怎好出如此恶言,老夫也是好意提醒你。”
  张安世露出笑意道:“他们成与不成,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搞得好像我成了千秋罪人一样。”
  胡广皱眉道:“这贤才,总是殿下举荐的,这么多的贤才,可都是我大明的宝贝啊……”
  “好了,好了。”张安世道:“胡公,咱们还是喝茶,谈一谈风月吧。”
  胡广道:“风月?老夫年岁大了,现如今小解都费尽,还有什么风月可言?殿下,老夫也奉劝你一句,年轻人这个时候,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如若不然,到了老夫这个年纪的时候,哎……”
  张安世:“……”
  眼看越说越远,这话题便不了了之。
  转眼到了岁末。
  此事似乎早已被人淡忘了。
  可慢慢的,却又开始有了一些消息。
  有一些往返于倭国和朝鲜国的海商,终于带回来了自倭国和朝鲜国的消息。
  此二国,果然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新政。
  据说是气象为之一新,已有不少海商开始趋之若鹜,都说去了倭国和朝鲜国,便能大发其财。
  这消息一出,连商报也开始疯狂的刊载。
  一时之间,原先海外的明星,从爪哇,竟随之转到了朝鲜国和倭国上头。
  几乎所有自倭国来的海商,无一不对倭国赞不绝口。
  此事,倒是在江浙一带引发了一些小乱子,商报吹嘘朝鲜国和倭国新政,却不知如何,引发了一些反弹,竟有宁波的百姓,将一处报亭给砸了。
  连夜有电报传来京城,朝廷责令严查,最终方才知道,原来倭寇肆虐时,宁波受害最深,不知多少人妻离子散。
  虽说已过去了数十年,整整两三代人,可这些记忆,却终究还是有的,于是一群壮丁,义愤之下,一时寻不到正主,也没办法跑来京城里打商报的编撰和编修,索性拿报亭撒气。
  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朝廷也只好捏鼻子认了,压下了此事。
  而开春过后,更是海贸繁忙的时节,那往来与倭国与朝鲜国的海船,更是蜂拥而去。
  自两国的海贸统计,节节攀高,海政部甚至折算,贸易量,和去岁同月相比,居然增长了四倍有余。
  由此可见,这两国的新政如火如荼到了何等的地步。
  这也导致,郑晨等人的书,竟又重新在京城畅销。
  直到岁中,进入了夏日,却在此时,松江口岸,一艘残破的舰船,晃晃悠悠,抵达了华亭港。
  紧接着,竟有一个穿着倭人装束的人匆匆下船,此人双目无神,面带忧虑之色,宛如惊弓之鸟,小心翼翼地左右张望和顾盼。
  似乎有人察觉到了此人的异样。
  口岸的一个巡捕,健步上前,大喝道:“尔何人……”
  说时慢那时快,这人居然突的啪嗒一下跪下了,而后以手捂面,痛苦不堪地道:“完啦,完啦,全完啦……”
  他虽是倭人装束,可竟是一口带着江西乡音的官话。


第592章 惊天消息
  那巡捕一听,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蓬头垢面之人。
  不过这等事,巡捕倒也见识过,随着大量的海船出海,经常会有海船倾覆的情况发生,这幸运者被人救起,回到了陆地之后,也是这般的疯疯癫癫。
  “哪一艘船完了?是否还有救援的可能?”
  这人摇头,发出好像无意识的笑:“罢罢罢,我……我进京……我要进京师。”
  说罢,他摇摇晃晃的,径直跑开。
  巡捕想要拦住,可细细一想,此人可能只是一个疯子,也不必去和他计较。
  当即,也只是摇摇头,便转身离开。
  而那人跌跌撞撞的,却好似是中了梦魇一般,依旧口里喃喃念着什么,疯疯癫癫的去了。
  ……
  文渊阁里。
  张安世这些时日,倒是无所事事,所以每日偷偷溜去书斋里躲懒。
  坐在厚实的沙发上,抱着茶盏,这一坐,就是老半天,真的不要太舒服了。
  这样的好日子,可不多见。
  这一方面,自是张安世偷懒的性子起了,而另一方面,则是近来新政的推进,似乎还算是顺利,确实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不过这几日,胡广等人,倒是够烦的。
  每次在书斋里喝茶的时候,大家都会看报。
  除了邸报之外,便是商报了。
  最初胡广开始看商报的时候,其他诸公竟还嘲笑,可现如今,连他们都被感染了。
  毕竟,他们也慢慢开始回过味来,这天下的事,越来越和工商有关,无论是朝廷修筑工程,还是每年工商所带来的巨额赋税,任何一个大学士,若是忽视工商的影响,而真妄图靠脑补来治天下,都要遭殃。
  众人看着商报,其中一处副版,却又是关于倭国的情况。
  已经有大商行放出消息,今岁大明与倭国的贸易,只怕还要创下新高。
  盘踞于倭国的汉商,已不下百家,各种买卖,可谓是如火如荼,且听闻利润颇丰。
  最先看到消息的,乃是金幼孜,金幼孜看过之后,忍不住沉眉,而后瞥了张安世一眼,随即就好像没见着一般。
  倒是这时,胡广高声念道:“今岁倭国增长喜人,其海贸增长显著,新政推行,一日千里,实可畏也……”
  他这么一念,便教其他人装傻装不下去了。
  张安世也放下报纸,道:“胡公,近来对倭人的消息,怎么这样的热衷?”
  胡广道:“倭人,虽非我大明心腹之患,却也是狼子野心,这东南沿岸的军民百姓,现在还惦记着当初倭寇肆虐之仇也。所谓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大明视倭人为不征之国,这是因为海路艰难,征伐起来,不免劳民伤财,因而……朝廷才奉行以和为贵,不愿轻启战端。”
  “可这并不表示,要滋养扶桑,使其开海贸!创新政,也使其因此脱胎换骨,犹如我大明一般,有今日之繁盛。现在不但扶桑开了新政,又得了许多贤才,更吸引了无数的商贾,长久下去,岂不教东南沿岸军民百姓,无不切齿含恨?宋王殿下,错了就是错了,错了要先知错,知错才能改正,当初的时候,殿下这样干,就引发了不少的非议,可殿下却非要一意孤行,如今怎么说?”
  顿了顿,胡广语重深长地接着道:“胡某人,对殿下没有私恨,不过是就事言事而已,现今这个局面,怎不教人忧心呢?殿下,想一想办法吧,老夫思虑再三,不如……针对倭人进行海禁,如何?”
  众人都默默地看向张安世,不露声色。
  张安世挑眉道:“海禁?凭海禁可不成,这世上,只要还有利润,海商出了海,怎会对朝廷的禁令奉若圭臬?这是禁不住的。”
  胡广激动起来,提高了声音道:“那也要拿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你瞧瞧这商报怎么说的,这些商贾……又怎么说的?”
  张安世却是不以为然地微笑道:“商人的话,也不能尽信。”
  胡广这下子竟是笑了,道:“殿下,当初的时候,殿下却是教大家不可尽信士绅,而信任商贾,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张安世眨了眨眼睛道:“本王的意思,谁都不能尽信。”
  胡广道:“难道这些商贾,吃饱了撑着,非要撒下这弥天大谎?”
  张安世道:“胡公,你就别总是瞎操心了,这倭国的事,本王心里有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9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2/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