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840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解缙越说越显得痛心,早知道这样,他就该直接说:“陛下……不澄清吏治,百姓必受冤屈,百姓蒙冤,朝廷即便再如何利民,也不过是一纸空谈而已。应效京察,对天下各州府进行一次普察,方才可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使朝廷的政令得以贯彻,百姓才可安居乐业,臣不才,甘愿为前驱!”
  说罢,拜下,行大礼。
  于是殿中又死一般的寂静。
  京察……对于大臣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大明虽有京察的制度,可除了太祖高皇帝时还算苛刻之外,此后就慢慢的松弛了。
  毕竟,闹的大臣们怨声载道,实在不像样子。
  因而,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是三年一查,此后,就变成了十年一查。
  十年也就算了,再到后来,纯粹就变成装一下样子了。
  何况,京察还只是根据京官来进行考察,现在解缙直接丧心病狂,居然要梳理天下的官吏和冤案,这就比太祖高皇帝时更甚了。
  张安世听着,竟是无言。
  这解缙……以前的时候就很莽,现在回朝,反而更莽了。
  张安世对京察的印象颇深,因为他依稀记得,明武宗的时候,太监刘瑾,就进行了一定的改制,其中的方向,除了淘汰了一千多冗官之外,就是进行了频繁的京察,当时直搅得鸡飞狗跳,不少人因此而罢官。
  更凶残的是,刘瑾还盯上了翰林院,历来朝廷的规矩是,翰林官一般不外任,可刘瑾直接将大量的翰林进行外放担任地方官。
  如此……就真的把清流彻底得罪了,因为清流是入阁的主力,一旦外放做了地方官,那么这翰林的清贵身份,也就彻底的没了,反而沦为了下乘,成了浊流。
  这倒还罢了,刘瑾居然还在荫官上头做了手脚。
  原本大明以来,所有的大臣,都会给一定恩荫的资格作为奖励,譬如一个二品的大臣,他的儿子,可以册封一个官身。可刘瑾掌事,缩小了文官、勋戚的加赠范围。即正一品、从一品有政绩者,可以加赠。正二品至正五品之间的官员,无论政绩如何,俱不与加赠。勋臣须有军功、文职二品以上须政绩显著,才可加赠。如果政绩平平,则无论品级高低,所有官员一律不与加赠。
  自然而然,刘瑾也触犯了众怒,最后的结局……是凌迟处死。
  朱棣本就已怒不可遏。
  此时愤恨于底下竟有这么多欺上瞒下之事,他即便知道,天下有许多的冤屈,却不曾想,竟是到了怨气冲天的程度。
  听了解缙之言,他眉微微一垂,道:“卿家所奏,确实关乎国本,事已至此,已不可继续姑息了,解卿愿为朕分忧,那么就有劳解卿……”
  朱棣顿了顿,又道:“下旨,解卿任吏部尚书!”
  丢下这句话,不等众臣反应,朱棣便已拂袖而去。
  可一听这吏部尚书四字,众臣直接色变。
  吏部尚书,乃是天官,不过……这里的文渊阁大学士任吏部尚书,更多的只是一个兼职,其实朝廷已有专职的吏部尚书了。
  这等于是……平时的时候,解缙是大学士,可一旦解缙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对吏部的情况进行掌握……甚至是主导。
  永乐初期的时候,文渊阁大学士更多只是担任私人秘书的工作。
  可渐渐的,随着文渊阁大学士因为靠近中枢而日渐显赫,而文渊阁大学士,理论上其实不过是区区五品而已。
  可是随着参与政务的事越来越繁重,为了建立文渊阁的权威,到了永乐十七年的时候,朱棣开始授予杨荣人等尚书、侍郎的加衔,算是确定了他们宰辅的身份。
  一般情况,文渊阁大学士,或兼礼部尚书,或者户部尚书。
  吏部情况特殊,朱棣没有授予,现在好了,直接授予了吏部,其心思已经不言自明了。
  朱棣说罢,便再不管众大臣,直接拂袖而去。
  他冷着脸,脸上像是气鼓鼓的,此时显得怒气冲冲,可毕竟年纪大了,已过了亲自杀人的年龄,只是他丢下的加吏部尚书四字,其杀心已是毕露。
  朱棣摆驾一走,殿中哗然。
  众臣无所适从,还有牵涉山东布政使司的大臣,更是脸色苍白,竟是一言不发。
  其余人等,似乎也开始担心起来。
  他们原本还在想着,怎么解决掉太子与张安世的章程,将这宰辅必起于藩国长史的事,给搅黄了。
  可现在……谁还有这个闲心?毕竟……接下来就可能命和乌纱帽都要没了,还关注什么前程?
  解缙却是在朱棣离开后,便再也不发一言,他拜谢之后,卷起袖子,匆匆而去,目不斜视,将众人抛之脑后。
  张安世则是不理众大臣一个个精彩的脸色,兴冲冲地到了太子朱高炽的身边。
  只见他兴奋地低声嘀咕道:“姐夫,姐夫,你瞧,我就说我心善吧,我已经很与人为善了,偏偏外头总有人误解我……”
  朱高炽看张安世得意的神色,有点无语,却不露声色,只轻轻咳嗽一声,依旧摆出一副太子从容之状,只道:“别喋喋不休个没停,要有臣仪。”
  张安世却还是兴奋得难以自制,可在自家姐夫的目光下,还是勉强地点点头,努力摆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而百官们,则是忧心忡忡地散去了。
  那准备好的攻讦和弹劾奏疏,如今尽成废纸。
  要知道,这时候攻讦和弹劾,不但直接会站在解缙的对立面,成为这掌握了“京察”大权的解缙的主要打击目标。
  而且……还会显得……自己可能犯了什么事,所以想要扳倒这位为民做主的解公。
  无论如何,现在还是消停一些为好!
  更何况,接下来还要招架一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鬼知道自己能不能过关。
  于是众人越想越是面如死灰,个个一脸如丧考妣之色。
  杨荣几个,也匆匆地回了文渊阁。
  文渊阁里,早已有人给解缙清理了一个值房来。
  解缙先至文渊阁,便到了自己的值房,而后大门紧闭。
  文渊阁中的舍人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的样子,这些人耳目最灵通,此时已有些吓坏了。
  等到杨荣等人回来,金幼孜心事重重地回了自己的值房。
  胡广却兴冲冲地往杨荣的值房里去。
  看着后头跟进来的胡广,杨荣明知故问地道:“胡公,你怎么不回自己值房?还有许多票拟呢。”
  胡广摆出一副严肃的态度道:“杨公,难道没有察觉到,朝廷要发生大事了?”
  杨荣用别有意味的眼神看了一眼胡广,却是平静地道:“是吗?有什么事?”
  胡广却在此时一改方才的严肃,道:“解公……这般……实在……实在……哎,不知怎的,我既担心,却又兴奋。”
  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而之所以兴奋,在于当初胡广被河南和关中的那些官吏给坑苦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
  一想到这些家伙……总算有人收拾了,就难免有几分热血难凉了。
  杨荣似乎被胡广这个样子逗乐了,微笑道:“解公……这样做,其实是自保,你信不信?”
  “自保?”胡广面露不解。
  杨荣道:“当你树敌太多的时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时间越久,就越危险。可解公却又不得不树敌,因为他乃长史入阁,族人还在爪哇,已不得不面对这些明枪暗箭了。”
  胡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感慨地叹息道:“解公真是命运多舛啊!”
  杨荣道:“与其千日防贼,那么不如……每日捉贼!兵法之中,有一句叫做以攻为守,就是此理,他攻的越狠,才可保自己安全无虞。所以接下来……你更要大开眼界,看到这位解公如何大开杀戒了。”
  胡广忧虑道:“这样做,岂不是更将人得罪死了?”
  杨荣却是微笑道:“横竖都要得罪,反正无从选择。可若只是孤零零的防守,总是百密一疏,迟早要惹祸上身,倒不如干脆得罪死,却借此机会,却可获得宫中的鼎力支持,毕竟……他这样做,乃是为了清除天下之弊,解百姓之忧,他做了包拯,反而会让他安全一些。”
  胡广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咬咬牙道:“原来如此,我还道他是性情大变了呢!原来……还是算计。哎呀,你们这些人……啧啧……”
  胡广说着摇头,颇有几分痛心杨荣人等。
  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这些人实在心眼太多,没有读书人单纯朴质本色的气概啊!
  杨荣自是听出了胡广话里的意思,于是道:“少说这些,回去做准备吧。你的那些门生故吏,还有不少同窗、同年,怕到时候,都要一窝蜂来寻你解救了。”
  胡广脸一绷,十分不喜地道:“杨公将我当什么人?他们大多都是君子,应该不会也牵涉之中吧……”
  “你猜……”杨荣微笑。
  胡广眉一跳,脸色微变,却是自己也开始变得不太确信起来。
  杨荣道:“记住,接下来,千万耳根子不要软。旧日之恩情,都不必放在心上,保持一个不错的心态,瞧乐子就成了。”


第505章 一箭双雕
  过了一会儿,便有舍人进入了杨荣的值房,道:“杨公、胡公,解公请二公去。”
  杨荣和胡广对视一眼,杨荣倒是淡定:“这便去。”
  当即,二人来到解缙的值房,只见金幼孜早已在此。
  论起来,无论是胡广,还是金幼孜,与解缙都是同乡,尤其是胡广,更是在年少时就与解缙熟识的。
  只是此时,端坐着的解缙,却让人有一种换了一个人般的模样,显得陌生。
  解缙微笑道:“诸公,请。”
  他端起了茶盏。
  茶盏早已预备好了,大家各自端茶。
  等到解缙呷了一口茶,他才道:“今日殿中的情形,诸公显然已经心如明镜,现在陛下钦命解某一查天下之积弊,解某自然也只好领受,接下来,我意先从府县查起,此后各布政使司,再顺藤摸瓜,查至六部,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杨荣微微皱眉,忍不住说出心中的忧虑道:“若是从府县开始,再至朝堂,只怕……不妥。”
  杨荣没有细论不妥在哪里,不过他和解缙都是聪明人,似乎彼此都能心领神会。
  解缙道:“我素知杨公的意思,不过现在军民百姓的冤情,对百姓而言,乃是切身相关。如今,已经容不得从长计议了。”
  杨荣便没有再反对,只是道:“人力、钱粮,该如何解决呢?”
  解缙毫不犹豫地道:“我自会奏请陛下,调拨人手。至于钱粮,怕也需从内帑讨要。”
  从国库出和内帑出是不一样的,若是找户部要银子,肯定难办,而且若是被户部拿捏了钱袋子,事情想办,必定是阻力重重。
  杨荣沉思片刻,道:“人力……才是最麻烦的,大理寺和刑部……”
  解缙却是打断他的话道:“大理寺和刑部……只怕不成……”
  “若是不用大理寺与刑部,只恐……”
  解缙笑着道:“现在陛下有意奉行长史入阁。那么接下来,定会有不少的新进士与举人往诸藩国。这样一来,藩国的不少官吏,怕也要暂时调拨入朝,依我看,这些人可以。”
  金幼孜听罢,不禁为之色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8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0/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