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646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7:36
  朱棣非常满意,忙道:“既如此,那么……罢朝。”
  朱棣说着,暗暗地给张安世使了一个眼色。
  这君臣自是早有默契的,张安世立即会意,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其余之人则三三两两地告退出去。
  夏原吉脚下更像是装了一个小马达似的,风风火火的便走。
  有人本还想与之步行攀谈,夏原吉却也好像视而不见,一溜烟便疾走而去了。
  百官之中,不少人深吸一口气。此次廷议,信息量太大。
  许多人若有所思,以至神色之中,不免带着几分担忧。
  金忠很有精神。
  他穿梭在退朝的人群之中,好像引人注目的那一只花蝴蝶,一下到这个人身边,低声问:“刘公,你说……张安世说的那个王某,是不是你?”
  “哎……金公,别问了,别问了。”
  “你还真是王某?”
  “哎……闲话少叙,闲话少叙。”
  金忠又跑去另一人的身边:“李公……”
  这人神情一肃,连忙道:“下官有事,告辞。”
  金忠只好叹了口气,不禁喃喃道:“难怪老夫掐指一算,方才入殿时,见这殿中黑气森森,似有妖气冲天,难怪,难怪了。”
  “金公……”
  倒是这时有人踱步而来,边叫唤金忠。
  金忠驻足,回头一看,却是杨荣与胡广。
  金忠笑了笑道:“杨公、胡公,你说,张安世所言的那个王某,是不是你们?”
  杨荣神情依旧淡定,微微一笑道:“七百两银子做了王某,后来见了一千一百五十两的时候,觉得不对劲,便售卖掉了,当然,我说的非我,是我儿子杨恭。”
  金忠诧异道:“杨公的儿子,若是我记得不错,应该才八岁吧,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经济之才,真是教人钦佩。”
  杨荣平静地道:“只是因缘际会而已,我见人人都议此事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头了。”
  金忠却是视线一转,落在胡广的身上,道:“胡公呢,胡公可曾是那王某?”
  胡广可没有杨荣的从容,苦笑道:“我还没反应过来呢,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地就售罄了。”
  金忠便感慨地道:“胡公比我强。”
  倒是胡广一副追根问底的语气:“金公也做了这王某吗?”
  金忠摇头。
  胡广松了口气:“人都说金公多谋,看来……和我一样。”
  金忠笑道:“却也有不同,金某也有所判断。”
  胡广便好奇地道:“那为何不效杨公呢?”
  “无它。”金忠捋须,慢悠悠地道:“穷尔。”
  胡广:“……”
  好吧,他无力反驳!
  三人一面并肩步行,一面你言我语。
  顿了顿,胡广则不由道:“张安世这个小子,真的坏透了,夏公和金部堂,这下只怕要糟了,好好的,被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
  金忠却是笑道:“这一手,很有姚和尚的影子,真不愧是姚和尚的继承人。”
  杨荣抿着嘴,顿了一下,道:“再观后效吧,此事接下来,定不简单。”
  ……
  除了张安世,其他的臣子已经走了个清光。
  朱棣舒舒服服地坐在龙椅上,而后又让人给张安世赐座。
  张安世落座之后,亦失哈亲自斟茶上来,气氛倒是显得轻松。
  张安世只轻轻抿了口茶。
  朱棣定定地看着张安世道:“你和朕说实话,这是不是你一早就安排好的?”
  朱棣的语调带着几分笃定,似乎已经确定了。
  张安世倒也没找借口,实在地道:“不敢隐瞒陛下,确实是早有预谋。”
  朱棣便笑了笑道:“那你就和朕老实交代,此次商行挣了多少?”
  嗯,这才是他心底的重点。
  “臣……没算细账,不过,纯利一千五百万两纹银上下还是有的……当然,也未必准确,得等实账出来。”张安世小心翼翼地道。
  朱棣:“……”


第366章 涨势喜人
  朱棣惊讶得瞠目结舌。
  一千多万两纹银……
  就靠卖那些土地?
  他看着张安世,惊叹地道:“好,太好了,真是想不到,万万想不到啊……如此一来……岂不是……岂不是……这整个直隶的铁路修建的银子也就都有了?”
  张安世笑着道:“陛下,铁路是铁路的账,商行是商行的账,修铁路拿的是右都督府的公债修建的。”
  朱棣站起来,来回踱步,他显得格外的激动。
  沉吟良久之后,他突然站定,看着张安世道:“这样会不会有些不妥当?若是如此,这右都督府的公债如何偿还?”
  张安世神色从容,显得很是自信地道:“臣自有办法。”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满是疑窦。
  顿了顿,他道:“那商行的银子呢?这么多的银子……不如……商行也来修铁路吧。”
  张安世却是摇头,道:“陛下,铁路还是官府来修为好,若是商行来修,不免越俎代庖。这铁路关系到的乃是国计民生,若是商行这边开了这个头,却未必是好事。”
  朱棣皱眉起来:“那这商行挣来这么多银子,又拿来做什么?”
  张安世道:“陛下,臣察觉到……市面上银价变贵了。”
  朱棣露出错愕之色,他不太明白张安世为何突然提起这个,却是下意识地道:“是吗?这是为何?”
  张安世道:“臣让人调查过,这是因为整个直隶商业开始兴盛之后,大量的买卖都需要金银,可天下的金银是恒定的,虽说朝廷开采了一些金银,通过外贸,也挣了不少金银回来,只是因为金银的需求量实在太大,而可供流通的金银却是越来越少!”
  “所以……臣在想……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可能要出问题。”
  朱棣挑了挑眉道:“什么问题?”
  张安世便道:“陛下试想,这金银搁在手里,好端端的,今年一枚银元可以兑换十只鸡,可到了来年,却可购置十一只鸡,会发生什么?”
  朱棣有点没耐心,便道:“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点。”
  张安世只好道:“若果那样,那么人们就不舍得将金银拿出来的花销,会将金银藏起来,坐等增值。”
  朱棣疑惑地道:“这有什么不好吗?”
  张安世摇摇头道:“若人人都储存金银,那么商贸是要出大问题的。”
  朱棣颔首,随即就道:“那又该如何?”
  “增加货币的供给。”
  朱棣道:“如何增加?”
  “印刷纸钞。”
  朱棣下意识的就道:“大明宝钞?”
  张安世苦笑道:“陛下,大明宝钞的名声已经臭了,所以臣以为,还是应该以联合钱庄为骨干,将一大笔金银作为储备金,而后在这储备金的基础上,发行纸钞。”
  朱棣恍然大悟,他慢悠悠地道:“有了宝钞的前车之鉴……”
  张安世便道:“宝钞的问题在于滥发无度,所以必须得有一个章程,印发纸钞,得有一个规矩,而且要确保这个规矩尽力不得破坏。除此之外,要确保纸钞可以随时至钱庄取兑足额的金银,大家才能相信纸钞的价值。”
  朱棣点了点头,接着道:“此事你来办吧,联合钱庄……还是那个朱金当家吗?”
  张安世道:“正是此人。”
  朱棣微笑道:“此人打理商家,也算是劳苦功高,过一些时日,教他来宫中觐见,朕勉励一番。”
  张安世道:“陛下礼贤下士,实在教人……”
  朱棣摆摆手:“少说闲话,这样说来……挣来的这些金银,都拿做储备金?”
  “是。”张安世道:“若无储备金,不能确保人随时可将纸钞到钱庄兑换足额的金银,只怕天下的军民,不敢接受纸币。”
  朱棣叹口气,道:“此事,还是要稳妥起见,慢慢的来。”
  张安世道:“臣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准备的工作,却需要及早进行。”
  朱棣道:“你来领头,会同户部、联合钱庄,一起拟出一个章程。”
  “遵旨。”
  张安世想到要和户部的夏原吉打交道,心头五味杂陈。
  坏消息是,夏公只怕对他会有什么意见。
  好消息是,虽然有意见的,但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陛下不是说了吗?他张某人是廉颇,那夏原吉是蔺相如。
  朱棣此时心情不错,因而道:“这些时日,倒是辛苦了你,你受委屈啦。”
  张安世道:“臣可没受什么委屈。”
  “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67页  当前第6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6/96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